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了这个头之后,人们的热情就一发不可收拾,一首接一首的唱着歌。

    维也纳不愧是音乐之都,自发的大合唱进行途中竟然分出了声部,然后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音乐家拿着乐器就加入了合唱。

    各种传统曲目都唱过一遍后,意犹未尽的人群开始合唱《国际歌》。

    原本深沉悲壮的《国际歌》在被奥地利人加快了几拍后,竟然变得有那么点朝气蓬勃的感觉了。

    国际歌的歌声中,有人拿出nerv的红旗,在群众中用力挥舞着,红旗越来越多,和也有着大量红色部分的德意志共和国国旗一起,将维也纳的街道渲染成红色的海洋。

    **

    茜茜靠坐在病床的床头,听着外面的歌声。

    她知道那是被称作《国际歌》的歌曲,作词作曲者就是那位亲手葬送了奥匈帝国的人。

    其实茜茜还是挺喜欢《国际歌》的歌词的,配合音乐的旋律确实有种翻身当家作主,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的气概。

    茜茜听着窗外那节奏加快版本的《国际歌》,轻轻叹了口气,低声自语道:“这就是未来么……也许那家伙说得没错。”

    说着她用已经恢复到一定程度的那只手,为摆放在面前的阅读架上的书本翻页。

    但是她对手的掌控能力显然还不完全,翻页的动作最终导致书本从阅读架上掉下来,跌落在床下。

    书本内页朝下扣在地上,封面上写着《资本论》几个大字,作者落款上赫然写着“有德?林”的名字。

第127章 127 把冰卖给爱斯基摩人

    薇欧拉把脸贴在机舱的窗户上,向外张望着。

    “我第一次知道,从空中俯瞰波茨坦竟然能看到几何图形。”

    薇欧拉的话让林有德咧嘴笑起来:“那是因为我在安排波茨坦周边的建设计划的时候,有意把它弄成这个样子啊。”

    薇欧拉的表情立刻变得非常可爱。

    林有德穿越前玩各种模拟经营游戏的时候,就喜欢把自己的城市啊、海岛小镇啊给摆成规则的形状,对他而言这是玩这些模拟游戏的重要乐趣所在。现在,他可以玩世界上真实度最高的“模拟城市”了,当然要将这种摆图形的传统发扬到底了。

    从空中看下去,波茨坦已经初具规模的新城区整个呈圆形,无忧宫位于城市最外圈轮廓的东南方,从无忧宫出发的三条环线已经基本铺设完毕,从空中看下去呈三个圆周在一点重合的规则圆,重合的那个点正好就是无忧宫。

    林有德在穿越之前就曾经想,为什么要把城市的交通系统给设计成环线+交叉线的形状,不管是放射状的不规则交叉,还是北京最喜欢的十字交叉,看起来对降低交通拥堵情况毫无益处。

    他曾经试着在模拟游戏中尝试其他形状的道路设计,却发现大多数游戏中,想要最有效的利用每一寸地面,就必须把道路弄成田字格。

    现在他终于有机会去尝试一下一直以来的构想了:这个新城市的中心部位,并不在城市几何中心附近的地方,最关键的三条道路在城市的边缘重合——而不是交汇。在林有德看来,这样可以让那些只是路过交汇点的车辆畅通无阻的通过。

    除了这三条环线,新城的道路设置和一般的城市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不过林有德有意将重要的工业部门都设置在圆环的东侧,而居住区责放到了环线西侧,而且每间工厂的居住区都和厂区位于同一环。

    这样虽然会让工人们上班的距离增加,但林有德的新城市有整个德国最大的公共交通系统——比柏林的还要庞大和完善。

    同样的,处于同一条生产链条上的工厂和货仓也被安排在同一个环线,林有德认为这样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工厂生产效率,减少损失在物流上的资金和时间。

    当然作为城市核心部分的无忧宫周边地区并不遵循这个布置原则,这部分是整个新城市工业链条的最顶端,所有工厂生产的东西最终都会汇总到这里来。

    另外,这样的布置,使得城市三条环线之间的区域大小并不规则,在城市西侧环线间有大量的空地,这些地方原本都是农田和树林,林有德让他们维持原状,他认为这样可以保证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如果家里有尚有行动能力的老人,还可以让他们照看田地打发时间。

    林有德跟薇欧拉讲解这些的当儿,飞机在无忧宫的机场顺利降落,林有德讲解也随之结束。

    薇欧拉皱着眉头评价道:“我想不明白这样大张旗鼓意义何在,为什么不直接在柏林搞你要搞的这些呢?从头建设新工厂什么的,不是浪费么?”

    “这可不是浪费。”林有德摆了摆手,这时飞机已经停稳,他站起来,率先走向机舱门,一边走一边继续跟薇欧拉解释,“举个例子,我这里的建设,需要很多水泥,所以国内的水泥厂就拿到了大量的订单。我这里需要各种型号的新机床,所以生产机床的厂商就拿到了大量的订单。”

    “我知道,又是让经济运转起来,这套理论我已经很熟悉了。”薇欧拉叹了口气,“你口述让人打字记录的那些书,我基本都读完了。不过,我还是觉得放着已经有的工厂不用,去建造新工厂有点浪费。”

    “那些已经有的工厂现在开工率都不低,所以扩充产能也顺理成章。”林有德不以为然,“关键是,要接手那些工厂远比自己建新的要麻烦,你看我兼并克虏伯和莱茵金属制造废了多少功夫。莱茵金属还好,原来的主人匠气很盛,忽悠一下,外加一些金融手段,他们就坚定的加入到复合产业联合体的伟大梦想中了,克虏伯这种上百年的老厂根系繁多,兼并的时候简直是一场噩梦。”

    林有德不缺钱,但兼并这东西,不是你不缺钱就一定能完成的,这里面有大量的利益交换——也就是俗称的猫腻。林有德在自己学金融之前总是奇怪为啥新闻里总有某某企业用多少钱兼并某某企业失败,他还以为是钱给得不够多人家不卖呢,后来才知道这个想法多么的可笑。

    钱只是摆在台面上的一个因素而已。

    说着林有德走下飞机的舷梯,对等在舷梯旁的海伯特说:“狐狸睡着了,找个担架把她扛下来扔车里去。”

    “是。”

    薇欧拉则看着停在不远处的车子。

    “新车型?”她问。

    林有德看了眼,虽然他没有接到报告说今天会用新车来接他,不过从那车子的外形看,应该是新车型没错了。林有德不太喜欢这个年代那些名车那种造型,所以直接给工程师们画了下自己脑海中名车的样子——之前他不知道自己的外挂对绘画也有效,不然就直接给工程师们画坦克长啥样了。

    于是现在,林有德面前停着一辆“兰博基尼”,不过这个年代的制造工艺肯定和几十年后不能比,所以这辆兰博基尼有着非常符合这个年代工艺水准的车身,看起来和真正兰博基尼区别很大。但这反而让它具有了一种蒸汽朋克的魅力。

    “嗯,我很喜欢这车。”薇欧拉在观察了好一会儿后,这样表示,“这是你的产业联合体到目前为止制造的所有产品中,我最喜欢的一款。”

    “谢谢你的称赞,未婚妻大人。”林有德耸耸肩,“我希望全世界的有钱人都能赞同你的看法。”

    “有钱人?”薇欧拉挑了挑眉毛,“你之前卖汽车和摩托车不都是遵循的压缩成本和生产时间,以便更多人有能力购买这个原则么?”

    “是啊,因为那些东西我定位为低端产品。”林有德耸耸肩,“因为我比较忙,所以还没有来得及写一本营销相关的书,所以你不知道也正常。”

    “你忙么?”薇欧拉疑惑的反问。

    “呃,好吧,我只是对著书立说失去了兴趣而已。这不重要。我把民用产品分为地段向和高端向,低端产品要尽可能的便宜,薄利多销。而高端产品嘛……”

    林有德顿了顿,摆出一副故弄玄虚的表情,刻意清了清嗓子之后才对薇欧拉说:“高端产品的目标人群是有钱人,我们做销售,要研究目标人群的心理。有钱人的想法就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就说这车吧,首先它有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外形,这外形就贴我的标签就好了,再找几个法国和意大利的著名家具设计师来设计内饰,甭管是不是真的设计了,总之挂上名头。

    “然后在声称全车全手工打造,每一个部件都体现了最顶尖工匠精湛的手艺,然后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