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面上好看才好。
林路氏也早早站在二门处迎接姚贾两家的人,因为早就听说了两家的过往,所以刚才小丫鬟进来禀报的时候,林路氏还真怕两家闹出什么事来。其实林路氏还是不了解,京城的这些人家,特别是官宦世家,就是暗地里再有矛盾,甚至两家有什么深仇大恨,暗地里怎么下死手都行,但在面上任何时候都会笑脸相迎,那种将矛盾表现出来的极少见。
林路氏迎着两家人走了屋子,里面许家的人早就到了,许家来的是许夫人、许家的大儿媳和许家的一个姑奶奶,黛玉正陪坐在侧。黛玉看到外祖母一行人进来,忙站起来见礼,林路氏忙着招呼小丫鬟们上茶点。
贾母看着给自己见礼的外孙女,一瞬间恍忽见到了自己的敏儿,只不自己这个外孙女不像当年的敏儿那样纤细体弱。林黛玉今天显然经过了精心打扮,一身粉蓝色纹绣锦裙,外罩桃红镶金边的对襟褙子,虽然刚满14岁,但身材高挑,少女的美丽优雅、婀娜多姿已显现于人前。
虽然只是文定,不过从晒出来的文定之礼可以看得出来,许家的为了这次小定,准备的十分用心,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烛,都是准备的上佳品质东西,特别是首饰中的一对玉如意和一对翡翠手镯,翠绿如滴,让人见之心喜。
许夫人对于黛玉这个儿媳现在是颇为满意的,当时许振刚开始提的时候,许夫人因为林贾氏的体弱多病,还有些担心她的亲生女儿是否会受到影响,但这几年的观察下来,可以看出自家看中的这个未来儿媳妇,和她的母亲一点不同,她的身体好着呢,不说什么体弱多病,一年四季连风寒咳嗽都极少有。
有秋先生的教导,这几年在林家主持中馈,打理人情往来,本人也成功打入京城上流社会的社交圈,这样以后就是小儿子夫妇二人分府出去,也能很好的当家理事。再有林大人仕途正顺,一个弟弟也好学上进,再说俗一点,林家几代列侯,身家定然不薄,以后陪嫁自然不会少,除了有一个糟心的外家,没什么可挑的,再说了外家再糟心,林贾氏不在了,也只是一门亲戚。
许夫人是越看越满意,拉着黛玉的手很是夸奖了几句,又从站在后面的嬷嬷手中捧着的首饰盒中,取出一支累丝镶红宝石金凤簪,插上林黛玉的发间。林黛玉这些年注意锻练,近几年又有李嬷嬷用宫中秘方的用心调养,肤色白皙红润,乌黑发亮的头发配上发间的金凤簪,愈显光彩照人,引得众人一片赞叹之声,在坐的众人更是大赞许夫人好福气,订下这么标致齐整的好媳妇。
黛玉接了许夫人的金凤簪,也命雪雁呈上来自己亲手绣的四色表礼,虽然黛玉在女红上也算有些天份,不过因为林海的原因,府里就算有请女红师傅,但黛玉自己平日里动手的时候很少,所以做的这四色针线,也只能说不错,过得去。
许夫人看着手中的针钱,到没有什么不满,作为世家贵女,能知道各种服饰布料的质地、好坏,能自己分辩各种锦缎衣料就行,哪家针线房不养着绣娘、制衣师傅,女红作为偶尔兴致来了打发打发时间罢了。
男女双方交换了文定的礼物,这次文定也算圆满结束了。林海还特意提醒林路氏,让她问一下许夫人,什么时候方便让让人去许府丈量房屋尺寸。
虽然还有两年的时间,看着时间好像还很久,但那些家俱也不是几个月就能完工的,一个拔步床说不得就得费时一两年,完工以后还要上漆晾干,这都要时间,现在开始准备时间也不算太充裕了。
☆、第六十九章
林海独自坐在书房;看着摊在书案上的资料;陷入了沉思。
本来他还对这段时间自己的顶头上司曹建的举动有点奇怪;现在看到这些到是明白了。
曹建现在也有六十多岁了,他本人的仕途早年因为有家族的支持;又得了上皇的青眼;直至现在升到户部尚书一职;可以说走得还算平顺。不知道是不是早年他太过于专注自己的官途;忽略了对几个儿子的教育,曹家的几个儿子,在曹夫人和曹老太太的的教育下,不能说无一人成才;但和曹尚书相比确实就差得远了。
目前大儿子外放做了一个知州,次子是庶子;可能是小时被曹夫人腻爱太过,现在天天就是依仗曹家的威风,他自己的儿子都快成亲了,还领着一个虚职天天在外眠花柳宿,惹事生非。嫡三子在工部,不过比贾政好一点的是,他领的是实职,虽然个人能力不怎么样,但家族有人帮忙,自己也努力肯干,这些年也慢慢的从捐的工部营缮所的所正升到如今的正五品郎中。
现在是有曹尚书本人,再加上几个姻亲的支持,才维持了曹家在京城一流社交圈的地位,现在曹家联姻的都是勋贵世家,除了一个南安郡王府还有些兵权,其它家族并没什么权利,如果哪天曹尚书本人去了,曹家立马就会下降一两个档次。
曹家的第三代,前面几个男孙也都表现平平,唯有嫡三子的长子现在已显露出不一般的才华,还不过二十岁,已有举人的功名,明年的会试如无例外,一个进士的名头跑不了。本人又机警稳重,也善与人交际。从已得到消息可以看出,曹尚书现在是全力栽培这个孙子,以便他能接下曹家的重担。
曹尚书现在唯一着急的就是,他日渐衰老,而这个孙子还没有能在官场站稳脚跟,如果能再有十年时间,就足够他这个孙子成长起来,他也就能放心的将总个曹家交到这个孙子的手中。
林海这段时间就看着曹尚书有都些奇怪,对于林海任职户部左侍郎,虽然不至于对林海的差事明着下绊子,但曹建对于户部的权利一向抓得紧,就是属于林海和赵文负责的部分,也一向问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不过从一个多月前开始,曹建不但对林海这部分的事务,就是本来以前直接由他负责的部分,也往往都交由林海来办理,还说他年纪大了,有些精力不济,大人说要多休息。
林海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但对他交待下来的事务还是会处理妥当的,再说他们真正面对面的机会并不多,有什么事,也大多有人通转,林海就是想着他有些身体不妥,但也没想到有多严重,更没想到他是故意隐瞒自己的身体情况。
但现在从林然收集的情报来看,曹建的身体显然是很不好了,只是瞒着外人,上次病重躺下后,据说找了几个大夫来诊脉,曹建都被要求不能伤神,要静养,据说如果这样,也许还能多保有曹大人几年的元寿。
曹建现在想的可能就是,只要他能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坐一天,别人就会给他一天的面子,就算现在不能等到孙子接自己的帮,但也要等孙子明年中了进士以后,给这个孙子运作一番,得到一个好的空缺。如果自己不在了,虽然姻亲不少,但真正掌权的并不多,再说他们自家都有后辈要提携,怎么也不能光指望这些亲戚来帮忙。
再有一个他是上皇的老臣,如果自己在的话,上皇怎么也会赏他一两分薄面,特别是当今新皇权威日重的现在,上皇更是对他们这些老臣多添一两分的亲厚,曹建大概还是希望能在上皇健在的时日,能依靠一些上皇的面子坐稳户部尚书的位置,对家族多作安排。
当今皇上作为上皇自愿退位以后,登上皇上的人,就算上皇对他多有压制,但既然他已经登上皇位了,掌权就变得理所当然了,就算上皇多有压制,这个趋势也很难改变,更不用说,当年的四皇子也是早早就作了准备的。
因为知道曹建的身体状况,林海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多努力一把,趁着这次机会,想办法更进一步?现在仔细想想,皇上李珉应试也早就清楚了曹建的身体状况了吧,不然不会在知道了本应由曹建负责的事务,由林海接手以后还叮嘱林海认真办理,林海猜皇上的想法,也许已经有了让自己接手户部的想法。
林海就是接下整个户部的事务也不会担心自己能力不够,但目前上皇和皇上两人争斗愈发激烈的今天,如果自己接下曹建的尚书之职,会不会让上皇猜到当年自己在扬州任巡盐御史一职的时候就已经投靠了当今,不然自己本应曾经是他的心腹老臣,但从扬州调回京城进入户部以后,怎么皇帝在户部偏偏就偏向他林海呢?
林海不由想,到时上皇将火烧到自己身上,那可真是得不偿失了!对于皇帝李珉来说,能干的臣子总是会有,不可能仅仅因为一个林海就打破他既定的计划。
林海不像他的两个哥哥,自小在老爷子严历的管教下,受到的都是忠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