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庭夸她:“真了不起。”
他拿手指轻轻刮着靳氏的鼻子,这样亲昵的举动,让靳氏觉得一阵恶心反胃。
魏庭是个太监,去了势的,当然比不上正常男人,更何况他已经很老了……满身的褶子,长得也不好看,比起年轻力壮的公公,都差了许多。
若不是一开始要靠着魏庭攀附上皇长孙,她吃饱了撑的要做这个老男人的对食……
想到另外一张优雅清秀的年轻脸庞,和那一双妩媚动人的桃花眼,靳氏觉得满心滚滚地发烫,脸上也浮现出两片绯红。
魏庭以为她这是娇羞了,越发稀罕,拿起红绳将她双手缚住系在床头,低头开垦,自是没有注意到她眼里浓浓的厌恶。
过了几日,方武帝果然复明了,他对太虚道长说的话更加深信不疑,也终于开始一心一意地炼丹,再不过问其他事。
郑贵妃自从福王就藩后就病了许久,曾经方武帝还会时不时来看她,不过郑贵妃将他拒之门外,可现在方武帝连昭阳殿都不来了,郑贵妃心里不由发慌。
她不再拿乔,亲自去找方武帝,方武帝一方面对郑贵妃心怀愧疚,一方面又觉得自己这样是心生杂念,会遭噬术惩罚。
纠结了一阵,终究还是对郑贵妃的爱意怜惜占了上风,将手头的所有活儿全数停下,一心一意陪着郑贵妃。
可他毕竟年纪大了,体力跟不上,让太医开了许多壮。阳补药,一股脑全数喝下,整日整夜歇在昭阳殿里。
甚至因为心中的内疚,方武帝另拟了一道圣旨,首创东西两宫皇后,原先的马皇后为东宫皇后,郑贵妃则为西宫皇后,他要以此来弥补心中对郑贵妃的亏欠。
这一道圣旨颁出去会有怎样的疯狂,会遭到如何的反对,方武帝全不管了,他就要随心所欲,给自己心爱的女人一个名正言顺的地位。
郑贵妃一时百感交集。
一方面虽为方武帝的情深义重感动,却也暗恨这样的事来得太晚,若能早上一年,那她儿子便是名正言顺的嫡子……
方武帝在那明黄色缎绸上盖上玉玺大印,交给郑贵妃,二人四目相对,这一瞬泪眼朦胧,无语凝噎。
一望无际的心火以燎原之势熊熊燃起,艳阳高照,如火如荼,只觉口干舌燥。
昭阳殿内一声凄厉的尖叫响彻云霄,值守宫人匆匆进屋,却被眼前之景骇得跌坐在地。
赤。身的方武帝面色铁青,双眼睁圆,正一动不动躺在精致的千工拔步床上,而郑贵妃握着薄被盖住娇媚的身躯,神色满是惊恐。
有胆大的上前探方武帝的鼻息,最终只余一句惊叫。
“皇上,驾崩了!”(未完待续。。)
第146章 真假
方武帝殡天了。
死在他即位后的第三十九个年头里。
燕子来时,衔了新抽出嫩芽的柳尖,扑腾了翅膀飞去。
顾妍听闻消息,一时怔在原地忘了动作。
明明还于前一日与她在御花园里烹茶共饮的人,不过转个身,说没就没了。
还是在昭阳殿里,同样是在郑贵妃的床榻之上,却整整提前了三年!
郑贵妃被认为是祸国殃民的妖孽,多的是文武百官要对她声张讨伐,郑贵妃一时百口莫辩。
她拿出方武帝的遗诏,但没人愿意承认。
事实上,方武帝早在生前便已经对臣僚失去了威力,那么在他死后,这种威力就更加不复存在了。
大臣们认为大行皇帝的遗诏“有悖典礼”——皇帝已死,却还要册封皇后,那么这个仪式该由谁来主持?
东西宫皇后,于大夏历史上从未出现过,方武帝何德何能,可以开创这个先例?
郑贵妃依旧还是郑贵妃,她的地位大不如前。
而事实上,方武帝的身体早被掏空了,他硬撑着服用那些滋补药物,这才导致的猝逝,当然太虚老道就说,这是方武帝心念不纯,遭到了噬术……
但凡是种种,无人会将过错推至方武帝的身上。
错的永远都是别人,倒霉的,更只会是女人。
既是食君之禄,真要将方武帝耽于美。色,死在妃子床上的事记下史册,不是史官所为。
可御史们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他们火力全开。对准了郑贵妃弹劾,更一度将矛头引到平昌候和郑氏一族身上。
很奇特的,这时候的太后没有顺水推舟,而是表现了对其无比的同情和理解,更出面袒护她。
确实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一直致力于对付郑贵妃和福王母子的太后临阵倒戈,令所有人难以置信。
这位太后,很得臣心。她做过无数让群臣热血激赏之事。他们对太后的认可远远超过方武帝。
郑贵妃就这样被保下来了。
顾妍抓破脑袋想不通这里面的关节。
方武帝莫名其妙死得这样早,郑贵妃没被终生监禁冷宫,竟还能安然无恙?
以至于。无论是平昌候或是郑氏集团族人,无一受到影响……
哪怕暗地里的舆论流言,也没有敢光明正大议论的,更别提外头那些蜚语。要传入宫中人的耳朵里。
天子逝世,举国齐哀。
方武帝病而不治。追谥神宗。
国不可一日无君,东宫皇太子,在方武帝死后第十日,坐上了龙椅。改年号为明启,主持方武帝大殓之事。
停灵二十七日,方武帝入葬定陵玄宫。马皇后无子女傍身,自请去太庙。而原先方武帝身边的贴身大太监魏庭,按理是要陪着方武帝的去定陵的。
当然,若明启帝愿意留魏庭在身边继续伺候的话,他也就不用去了。
魏庭心里也打鼓,方武帝死得太突然了,让他一点准备都没有,他还有许多许多事情没安排,人倒是无声无息就走了!
他没工夫去怀疑方武帝的死因,如今自身都泥菩萨过河了!
但好在,明启帝将魏庭留了下来,这让魏庭大大舒了一口气,他可以继续在内廷里独占鳌头。
王淑妃被尊太后,而原先的太后则被奉为太皇太后,郑贵妃成了郑太妃。
皇长孙夏侯渊被封东宫太子,刘选侍被封刘德妃,太子生母王选侍追封王惠妃。
宫里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变更。
方武帝的丧仪是件烦心劳力的事,明启帝身体一直不好,好不容易主持完,自个儿也累病了。
太医院院判崔文胜便诊说:“皇上这是腹中滞涨又带有热毒,进两帖泄药,宣泄过后便能痊愈。”
然而当明启帝服完这两帖药,反而病情加重,高热不止,神志不清。
太医再次束手无策。
这时,大理寺卿程康靖突然说,他有“仙方”在手,可保证药到病除。
恰好内阁首辅沈从贯想借此机会笼络帝心,沈从贯便将程康靖送上来的“红丸”给了魏庭,让魏庭帮着多多美言几句。
这种事魏庭可是一回生二回熟,太虚道长自方武帝逝后便离开皇宫了,魏庭也没得去找人问问,寻了个小太监试过药无碍,便给明启帝用了。
果然一颗红丸下去,明启帝顿感神清气爽,精神百倍,身上的病痛好似一瞬远去,晚间便又服了一粒。
谁知第二日一早,明启帝双目凹陷,全身浮肿,暴毙于乾清宫内。
廷臣大哗。
西铭党人先后上疏,指出太医院院判崔文胜是如今郑太妃的心腹,而程康靖送上红丸,正是平昌候的意思!旋即又扯出之前的梃击一案,声称黄差谋逆,平昌候乃是主谋!
沈从贯无话可说。事实上,他恰恰也参与进了这桩红丸案里。
终于心里深深地厌恶,这群西铭党人真是会没事找事,什么都能扯到平昌候郑氏集团上来!
没个说公道的,太皇太后又站出来力挺郑氏,红丸案不了了之。
最后的处责,只是将大理寺卿程康靖贬谪金陵,院判崔文胜削为平民。
而细算来,明启帝自登基至驾崩,居然只过了短短二十九日!
这是大夏历来最短命的皇帝!
顾妍霎时目瞪口呆。
明启帝连一月皇帝都没做满……上一世他好歹还坐了半年的龙椅啊!
明启帝都死了,接下来定是轮到夏侯渊!
成定帝即位,魏都不是要翻天了?
每一分与前世的不同都让人心焦,事情的发展,似乎已经脱离了预期。
顾妍从没哪一刻如现下般惶恐。
柳建文好笑地看着她:“你在这里冥思苦想。又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