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带人去,你在这里守!”张贤以不容置疑的声音命令着常立强。
“还是我去吧!”常立强抢着道。
“我是团长,这是命令!”张贤最后这样道。
※※※
张贤带着一百多个兄弟组成了敢死队,从敌人的尸体身上扒下衣服,伪装成了日军,但是每个人都在左臂上系了一条白毛巾,以免误伤。
就这样,他们从东门之南残破的城墙越过,趟过护城河,在弥漫的销烟中靠近了敌人的阵地。敌人的炮火还在拼命的向东门射击着,不出张贤的预料之外,这些大炮果然被鬼子布置在了城外,就在东河的河堤之上,离着城门不过两里地,从北排到了南,齐整得有一里地长,足有一百多门。
而在敌人的炮兵周围,聚集着无数的鬼子步兵,这些鬼子兵正做着冲锋的准备,就等着炮声下停,便展开攻击。不过,也很显然,敌人此时此刻也疲惫不堪,早没有了先前的那种士气,所以整个队伍显得凌乱而又无序。
也正是因为东门外集中了鬼子三个师团的几个部队,互相之间难免有一些警戒脱节,再说他们也不会想到城里挨打的国军,会行险地跑到城外来,所以这也就给了张贤一个可乘之机。
没有人在意这支穿着日军军服、浑身血迹的队伍是如何出现在他们的队伍之中的,等到他们注意的时候,已经晚了,张贤这一百多号人已经化整为零,两三个人一组地散入了鬼子众多的炮阵里。
张贤背着一杆上了刺刀的鬼子三八式步枪,带着魏楞子和一个叫宋国柱的战士潜到了一门九二式步兵炮的近前,这门山炮确实没有仰角,炮筒与地面几乎平行着,正向常德东门开着炮。一个鬼子炮兵的指挥官看到了张贤,用日语大声喊着向张贤走来,张贤并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只得向他笑着,同时向身边的两个兄弟使了一个眼色,等这个指挥官走近,他突然出手,挺着三八大盖刺刀刺穿了这个鬼子的身体,边上的炮兵刚刚反应过来,却已经被魏楞子和宋国柱击毙,还有一个家伙想要逃走,也被张贤随手一枪打死在了地上。在百炮齐鸣的剧声中,几声枪响根本算不上什么,很快就淹没在了炮弹的爆炸声里。
这门九二式步兵炮并不是鬼子最厉害的武器,但是其灵活度却是最高的,而张贤对这种炮也了解甚多。当下,三个人用最快的速度调转了炮口,依然平射着,砰地一声,将炮弹打到了鬼子部队的中间,许多的血肉横飞上了天。这些鬼子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莫名其妙,而几乎是与此同时,那些潜入敌阵的国军战士,也在敌人的人群中丢起了手榴弹,一时间,鬼子兵里一片混乱。
张贤十分清楚,这种奇袭不可能持续长久,他们的目地是破坏敌人的炮阵。在打了几发炮弹到鬼子的人群中后,张贤再一次调转了炮口,依然是平射着向着一条线上的敌人炮阵猛轰。鬼子一百多门炮,密集地排列成一排,炮弹落入其间,尘土飞扬的同时,也将众多敌人的炮兵与大炮炸上了天。张贤的大炮喷射出了仇恨的怒火,几百发的弹炮转眼间就被他打掉了一半,看看敌人的大炮不再吼叫,而混乱的鬼子们也将反应过来,他知道不可能完全把敌人的大炮破坏掉,只能见好就收,不然自己根本会被鬼子消灭掉。
他打出了最后几炮,却是烟幕弹,在浓浓升起的烟雾中,他用手榴弹炸掉了这门帮他出过力的步兵炮,然后唿哨了一声,领着从敌阵中冲出来的几十个兄弟,从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的敌人中脱身而出,如风一样越过了护城河,奔回了城内。
※※※
这一次逆袭,虽然让张贤又损失了三十多名兄弟,却将敌人的一百多门大炮破坏了一半门,一时半会儿也无法修好,鬼子本还准备如法炮制地去攻打西门,如今也只能作罢。
也就在张贤刚刚回到城中,敌人的冲锋就开始了,他们被一六九团杀了一个措手不及,而且这就发生在横山勇的眼皮底下,怎么能让他们不愤怒呢?那个一一六师团的师团长、一零九联队的代理联队长以及二三四联队的代理联队长也分外没有面子,亲自督促着,奋勇当先地冲杀进了东门。
面对如潮汹涌的鬼子进攻,一六九团激战之下,不得不放弃东门的阵地,退守天主教堂附近的街道。此时,张贤的手下,只剩下了三百余人。
到二十九日傍晚,常德的北门、东门阵地尽失,西面的大、小西门也曾一度失守,各团各部已经处在了各自为战的困境中。常德城区已成一片焦土,日机不分日夜狂投烧夷弹,城内大火蔽天。罗达师长亲率着师部残存人员,死据在常德城的西南一角,与敌拉锯搏斗。也就在这个时候,罗达已经明白援军不可能如期抵达,决意全师战死常德。
在击退了又一波敌人之后,罗师长给长官部的孙长官发出了一封凄烈悲壮的电报:“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副师长,指挥官,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主任等固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第七四军万岁,蒋委员长万岁,中华民国万岁。”
第四三章 巷战(一)
罗师长的电报已经刺痛了远在恩施指挥作战的长官部,孙仲与郭万看着这一封电报,竟然无言以对,两人四目通红,满是泪花,注视良久。孙仲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给远在开罗的蒋委员长发去了一封急电,他是一个实干而忠厚的人,不愿意告人黑状,可是这一次,他被逼上了梁山。
于是,在十一月二十九日晚上,蒋委员长的谕令首先到达了重庆的军委会,而军委会更是一点不敢耽误,马上转给了第六战区和第九战区的司令长官。而第九战区的薛长官一接到这封电令,不由得直冒冷汗,也不敢再有半分的私利,马上又转发给了已经接近常德的第十军方先觉军长。
这封电报内容如下:一,常德城如失陷应由第十军,第七十四军,第七十九军负完全责任。二,第十军第一九零师以主力向苏家渡攻击,必须于三十日拂晓前攻占石门桥。三,该军第三师于三十日拂晓前攻占德山。四,该军预备第十师三十日拂晓前亦以主力向德山前进。五,各师如不能完成任务,均以贻误战机论。
从电报的内容可以看出来,明义上委员长是将守住常德的责任派给了第十军、七十四军和七十九军三个军,而实际上,显然是对第十军应援的蜗步十分生气,从第二条到第五条均是针对于第十军发出来的。
第十军的方军长接获战区代转的委员长口谕后,大惊失色,立刻召集所属三位师长,宣读校长电文。三位师长听闻校长竟亲自下达严令,指示各师进度,面面相觑。方军长面色沉重,当下宣布决心道:“为援救友军及保持本军光荣计,务于委座指定期限内达成任务。各师均轻装出发,前进时不得因小敌而迟滞行动。不能遵令完成任务者以贻误战机论罪。”
此时已为二十九日的晚间十时,'w/w/w。ws。/c/o/m'距离期限不到半日。
第十军的三位师长接获委员长严令后,立刻展开该方面空前英勇之攻势。第一九零师仅留第五六九团一营继续与敌对峙,师主力两路纵队钻隙向苏家渡推进;第三师也只留两营与敌胶着,主力直接沿德山大道奋勇推进;预十师负责掩护第三师侧翼,直接向当面之敌发起攻势,冲退正面敌人第三师团数里,恶战一上午,前锋两个团退下仅编成三个营。
在第十军全力进攻之际,敌人第三师团主力被预十师冲退,山本三男师团长因此误判预十师为第十军攻势主力,于是立刻重整主力反扑,与预十师激战。第十军真正主攻的德山方向反而开了大门,第三师的周师长抓紧机会,大胆钻隙前进,在一昼夜间,竟强行百余华里,直逼德山。第三师的第九团团长张惠民上校亲率官兵与敌肉搏,在十个小时之内完全攻克德山,与守常德的第五十九师只一水之隔。周师长则亲率第七团冲进敌人第六十八师团司令部驻地薛家铺,佐久间师团长率幕僚狼狈逃出,丢下一个后方医院。第九战区薛岳长官闻报,见机不可失,直接命令第三师组敢死队千名冲进常德。周师长立即以第七团全力推进,该团一举击破敌人第六十八师团阵地,冲到江畔的常德汽车南站,与常德主阵地仅隔一条沅江,但此时已经联络不通,而且国军缺乏支持快速渡河的战斗工兵,无法与守城部队会合。该团随后即遭敌大举围攻,只得在河边赶筑阵地坚守。
而在常德的北面和西面,第六战区的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