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章子被徐镛扣了下来。
崔伯爷不敢耽误崔嘉差事,踹的不是明面地方,第三日便就又上衙去了。
徐家继续替徐滢操办嫁妆。
杨氏近日老捧着帐本。拿着纸笔写写画画,时而去铺子看看经营状况,时而又去庄子里看看收成。近日又张罗起要重新给她打家具的事来。
因为原先打算嫁去崔家,因此家俱什么的竟是早早打制好了。伯府世子夫人的身子虽然远不如王府的世子妃,但那会儿没分家,都是公中出钱打造的,比大姑奶奶的规制好些,也够得上体面,但如今看起来却有些掉价了。
杨氏便想重新打一套,可总共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重新再制也是难了,于是她又愁着是买木头重做还是去直接买现成的。京师有两家做檀木的手工质量都不错,但尺寸上又难得那么标准。那就只能选择现做。
现做的话未免就赶了。
这日伍云修往府里来送过聘吉日,正碰上来府里送木头样子的人,回到王府便跟端亲王说起这事来。
端亲王想了想,说道:“你去工部看看,他们手下工匠多,又有现成的地盘,需要打哪些,让他们直接跟徐夫人商议便是。”
工部里能人多,彼此又有默契,又熟悉宗室新房里的一些细节配备,交给他们再省心不过。
杨氏这里得了消息自是松了一口气,当即着苏嬷嬷和管事罗顺一道拿银子去看木头不提。
宋澈将养了大半个月,终于坐卧起立不成问题,只是尚不能骑马,只能坐车轿,令他觉得别扭。
不过这样总算能够出门,打从圣旨下来他便没见过徐滢,虽然有关于她的消息不绝于耳,但总归不如见到真人痛快。
这日夜里便就着流银跟徐镛传了话,晚饭后乘着轿子悄悄往徐家来。
徐镛对他的来意心知肚明,因此很知趣地出去找他找了好久也没有找见的一本书,把书房让了出来。
宋澈心情很澎湃,端着一脸的正经没话找话:“那姓崔的竟敢跟踪你,还敢突袭你,你怎么不让徐镛一剑削了他?”
别的倒不怕,他还没那个胆子敢动她的性命,主要是万一跟着跟着发现她的好来,那可怎么办?
商虎他们办事真不利索,要是他在,肯定让那姓崔的这辈子都不敢再混京师。
“怕什么?”徐滢坐在对面,拿茶碗盖一下下划拨着杯里的茶,“下次我跟着你,不就成了?”
宋澈看到她这样神态心里便禁不住一跳,再听她说出这句话,又连跳了两跳。再看看她那近在咫尺的眉眼鼻唇,心里又荡漾了。但他努力保持着镇定的姿态,吃了口茶望着窗外残月道:“卫所那案子看起来很棘手,我恐怕经常要下卫所,到时不可能总呆在京师。”
“卫所?”徐滢抬起头,笑说道:“成啊,到时你什么时候去,告诉我。”
“你也去?”宋澈顿了顿。
“要不然呢?”徐滢似笑非笑睐着他。
第188章 袁姓官人
宋澈满腔的春花乱飞,忍不住说道:“那就去吧。”
刚刚还端着的他忽然就高兴起来,烛光下的他就像颗小太阳一样明媚四射。
徐滢望着他有些出神。
宋澈决定还是跟她说些正经的,于是道:“我明儿就回衙门了。下个月武举开试,我得去坐镇。去年五军大演练的时候中军营输得惨不忍睹,下次演练是明年,我得在这里次武举上好好把关,挑几个得力的出来撑撑门脸儿才成。”
徐滢挑眉,武举么。
她虽然不懂武功,但徐镛的身手给他中军营长脸是绰绰有余的。不过这种事论不到她说,徐镛能不能中都凭的是他的本事,一来他不会愿意在这种事上走后门,二来宋澈也不会答应给他开后门,她只要安静地闭上她的嘴就成了。
“正好等武举完了,我们就该成亲了。”他看她不言不语,以为她因为他转开话题而觉无趣,因而自己又转了回来。“等我们成了亲,就帮你办袁家捐官的事。那缺我已经让人留着了,没什么问题的,回头我让徐镛去替袁怙找顺天府调下户籍。”
他其实比她更盼着这一日,只是不像她张嘴就能说出口而已。
徐滢对他的安排没有意见。也已经不打算再逗他下去。
这里再说了几句话,正觉气氛融洽,流银就来催回府了。
宋澈几乎要往他身上瞪出几个窟窿来。好不容易见个面,而且还只能在屋外四面都有人的情况下斋坐着,连让他多留会儿都不肯,简直是欠骂!但考虑到这里是徐家,他也只得缠缠绵绵地回望了她几眼。由她送着走出院门来。
两个多月看着虽然难熬,但手头事情一忙也过得很快。
宋澈回衙之后太子便把卫所的事交回给他了,这不只是皇帝的意思也是宋澈自己的意思,他身怀武艺却居然中了刺客暗算丢了这么大个脸,别说这京师内外卫所上下与他不合的看笑话的多了去,他自己也过不去这坎。
如果他不把这奇耻大辱给雪了,岂不让人笑话一辈子?将来屯营里还有谁会听他的?
为了跟徐滢往来传话方便。他把徐镛又调到了身边。
他们这么调来调去的。衙门里小吏也习惯了,原先还当他们有一腿,如今才知道原来不止一腿是有两腿。徐镛连妹妹都已经许给宋澈了,还有他们什么好说的?
当然也有机灵的察觉到真徐镛来了之后的变化,通过种种线索疑心起徐镛换了瓤,但到底没有依据。而且人家如今是个宋澈的大舅子,他们更不能乱说。
因着这层关系。就连林威刘灏他们原先跟徐滢混得极好的一帮小吏们也对徐镛客气起来。
吃饭不约了,吃零嘴儿不邀了,围树底下开八卦会的时候也避着他了。徐镛观望了两日,便就主动邀请他们去庙前大街吃酒听曲儿。一来二去,大伙儿又渐渐接受了身为王府世子内兄的他,八卦的时候也叫他了。瓜子也能分他一半。
但徐镛自己仍还是有些哭笑不得的。
当初听说端亲王想把徐滢娶进门做儿媳时,他就开始各种调整心态。但不管调整得多么好,赐婚圣旨公开之后,面临着周围诸多变化,还是让人有些应接不暇。尤其当徐少泽爱攀附的名声在外,在之前徐滢与宋澈的事闹得满城风雨之后,这冲击可想而知。
总之人生百态,令得他在这短短几个月里也感受十分深刻。
但这些事他从来没当杨氏和徐滢提过半句,徐滢有时候会问一问,他也是一笑置之。
有次端亲王带着他往六部去办事,正听到有人私下取笑议论,端亲王要斥责,他也平静地劝止了。
他不会阻止妹妹拥有幸福这是无法更改的事,至于这些流言蜚语,跟徐滢的未来比起来并不算什么。就连宋澈都要承受人们背地里的质疑和非议,他这又算什么?有本事他就挣个功名出来让徐滢脸上也跟着添添光采。
这么样想想徐滢也挺不容易,一面丈夫被人笑话是个没本事的绣花枕头,一面哥哥又被人讥讽攀附权贵。她自己倒是有本事,可惜又是个姑娘家。
于是私底下也只有越加发奋筹备武举,但求在武举上一举夺魁堵堵众人那把嘴。
这日正随着宋澈往端亲王处参加完集会回来,衙役忽然就来报:“门外有位姓袁的官人求见大人。”
徐镛一时候想不起认识什么姓袁的,还以为找错人,旁边宋澈倒是记性好,停步提醒道:“滢滢那个朋友不是姓袁么?”
他这才恍然大悟。
袁紫伊啊。
不过这姓袁的官人又是怎么回事?
袁紫伊因着徐滢要成亲,这些日子也没少往徐家跑,跟杨氏也越来越熟络。
杨氏因为这些年的隐忍本就对徐镛兄妹有愧在心,而穿越来的徐滢相较于八面玲珑的袁紫伊生来又有几分久居高位的疏离,哪怕是接受了这个家庭,她仍然没办法做到像原来的徐滢一样对杨氏表示出天性的亲昵,跟徐镛倒是有种知交的情谊。
袁紫伊圆滑世故,察言观色,左右逢源,什么都会,杨氏有些事也乐意与她说说。
袁怙自打知道袁紫伊有这么个手帕交之后也打听了打听徐家的情况,这一打听差点没把他给吓趴!
原来她的手帕交不但是堂堂兵部左侍郎府的二姑娘,更是新近才被赐婚的端亲王府世子妃!亲王府的世子妃呀!那将来就是亲王妃!而且还是大梁至今圣恩最隆的端亲王府的世子妃!这对他们老袁家来说就好比戏本上传说的西王母啊!
老袁听完没有半点惊喜的感觉,相反只有惊吓!
他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