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双方起码也算是有感情基础。
这已经是非常难得了,毕竟这个世界的男女在婚前从没没见过面都是有可能的。
这样的形势下,他也不去臆想什么先恋后婚。
那刘若兰绝对是最佳人选。
虽说老婆跟兄弟不一样,但要想再找个能在婚前认识的如此全面深入的老婆,那是绝无可能。
即便是抛开这点儿不说,单就她的性格脾气,在这个男权至上的社会中,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今天既然遇上这事儿,也算是个机会。
这样的情况下提亲,虽然有趁人之危的嫌疑。
但刘家三口对自己还是有几分了解的,应该不会太过介意。
而他也想速战速决,说不定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万一刘若兰记恨刚才我说她屁股流血的话呢?
说起这个,沈伯谦就来气,怎么平时随随便便脑补百万长篇,今儿怎么一个词都想不起来!
马丹,肯定是早上起来没挤兑成江七把我给气的。
但这么理性的理由说出来简直就是找打。
沈伯谦又不傻,有些事儿只能自己知道,说出来肯定是要修饰一番的。
所以他是这么回答刘老爷的:
以前他并不知道刘近南就是刘若兰,但对他却是非常佩服,也十分喜欢他的脾气秉性。
两人的交情刘氏夫妇也都是知道的。
而对于未来的妻子,他本以为这世上绝不会有自己想要的人。
也从来没想过能找到真正合意的妻子。
但上天垂怜,刘近南居然是刘若兰。
这简直就是上天赐给自己的妻子。
这世上,没有人比刘若兰更加符合他想要的妻子的形象。
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他的确想到了天作之合四个字。
不过沈伯谦也强调,他现在还没出孝,若是刘家同意,他也只能先口头定下婚事。
具体的要能明年开春操办,再有就是,肯定还要回家让陈家二老知晓。
听完他这番话,刘老爷虽然努力的想要保持平静,但眼中的喜悦却是遮都遮不住。
沈伯谦的性子他是拿得准的,既然开了口,那就是真心实意的想要球娶。
没想到他对自家的兰儿这么看重。
伯谦说的没错,这俩孩子可不就是天作之合嘛!
当即连声说好,就依你说的办。
还让刘管家准备饭菜,说他要跟沈伯谦把酒言欢。
他们俩的话刘管家自然也听到了,心里也很是高兴,不但亲自去厨房吩咐饭菜,还专门带着赵福起了一坛窖藏快二十年的陈酿出来。
这一坛可是足足有二十斤。
沈伯谦和刘老爷这一喝就喝到晚上。
虽说沈伯谦一直觉得这古代的酒寡淡,是个人就能千杯不醉,但也架不住喝得多。
大半坛酒下去,他跟刘老爷都有些喝高了。
说起话来也没个遮拦了,尤其是刘老爷。
一个劲儿的夸自己女儿,说是能干又懂事,从来不让他操心。
沈伯谦能娶着自己女儿,那真是他的福气。
还断断续续的说了一些什么“高人指点”、“女儿当男儿养”、“方可保平安”之类的。
沈伯谦大概的推断出来刘若兰自小女扮男装的原因。
但因为酒喝得着实有点儿多,他这脑子也实在转不起来,只是大概的想到一个轮廓。
说着说着,也不知道他还是刘老爷起得头,不知怎么说起以后子孙后代的事儿来。
一说起这个,刘老爷激动起来,趁着酒意,大着舌头问沈伯谦以后能不能过继一个孩子给刘家,好继承刘家香火。
沈伯谦对这个是完全不在意的,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
刘老爷一听,那叫一个开心,拉着沈伯谦说要跟他秉烛夜谈。
也拍着沈伯谦的肩膀说,以后要辛苦他一人挑两家了。
谁知沈伯谦一抬头,说:不对,不是挑两家,是三家,他还应承了姥姥姥爷过继个孩子给陈家呢。。。。
刘老爷一听呆了,这女儿还没嫁呢,孩子就许出去两个了。
自己家的还好,只是挂个刘家的名头,肯定不会把孩子从女儿身边带走。
这过继不过继的实际差不多。
可陈家也要个孩子,这真要把孩子带走,女儿受得了吗?
不过,刘老爷到底是见多识广,一想就想通了。
陈家二老他是见过几次的,年纪大了,真等到沈家过继孩子过去,他们二老也养不了。
十有八/九跟自己家一样,也就是挂个名号,孩子还是在女儿女婿这边。
这他倒是说不出什么来。
毕竟自己张口就要人一个孩子,总不好拦着不让伯谦给自己外祖家继后。
这一想通,他又拉着沈伯谦劝酒。
两人正高兴呢,刘夫人拎着个食盒进来了。
说是给俩人送醒酒汤来的。
其实她是看着女儿睡下后,来看刘老爷和沈伯谦谈的怎么样。
虽说刘管家报信儿说沈伯谦张口就说要想刘家提亲,但她没仔细问过,还是不放心。
结果一过来,就听到自家老爷再说过继孩子的事儿。
一听他说这个,刘夫人恨不得进去缝上他的嘴。
这婚事还没正经定下呢,女儿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可一听沈伯谦满口答应,她也忍不住高兴。
毕竟,这么多年,这一直是她的一块心病,早些年还劝过刘老爷纳妾。
还不是为了能添个儿子,好为刘老爷留个根儿吗。
结果,她刚高兴了一下,就听到陈家也要过继个孩子。
她一愣,但随即更高兴起来。
☆、第72章
71…所谓稠缪
刘夫人出身蔡家,闺名青青。
蔡家原先也做过不小的官,但后来没落了,无奈之下从商,不过一直秉承诗书传家的家训,倒是比一般的商户多了几分风骨。
蔡青青父亲的情况跟陈家老爷子有些像,只得了三个女儿,虽纳了几个妾室,但皆是无所出。
最后蔡老爷索性想开了,好好培养三个女儿也是正经事。
还别说,经过他的用心培养,三个女儿都嫁的不错。
长女和次女都嫁进了官家,小女儿青青也依约嫁给了皇商刘家的嫡孙。
刘老爷和夫人自幼相识,他又两世为人,感情自然比一般的夫妻要好的多。
所以他们脱离刘家本家的时候,两口子就说,若是有了孩子,过继一个给蔡家。
当初刘老爷想着,这辈子小心小心再小心,总不至于让夫人再在生产的时候出事儿吧。
结果,天意难违。
刘夫人小心翼翼了九个月,结果生女儿若兰的时候还是难产。
虽然最后大小平安,但之后再也没有怀上。
这过继孩子的事儿自然也就没再提起。
而她两个姐妹也都只得一个儿子,所以至今蔡家还是没有人后继香火。
所以刚才一听说沈伯谦愿意过继孩子给刘家,给陈家,她也起了心思。
自己女儿的孩子过继到蔡家,那不是跟自己的一样吗?
既然沈伯谦都把孩子定出去两个了,也不差多这一个,当下她就打定主意,回去跟刘老爷说说,让他再跟沈伯谦提一提。
一想今后刘家、蔡家都后继有人,刘夫人心里就觉得舒服。
看着和的醉醺醺的刘老爷也顺眼多了。
二人喝了刘夫人送来的醒酒汤,被刘管家叫人搀着去休息了。
沈伯谦在刘家歇了一夜,早上起来还以为睡错地方了。
来到这里很快就三年了,可还是第一次喝醉。
幸亏是在外头,不然在家喝醉,肯定要被姥爷骂的,这里的规矩虽然说守孝不禁酒肉,但醉成这样还是不太好。
洗漱过后,刘管家亲自来请他去吃早餐。
沈伯谦明显的感觉到,刘管家对自己的态度有些不同,喜欢,但又不同于以往那种喜欢,似乎还多了一份的亲热和慈爱。
就像是在看一个亲人后辈似的。
瞬间他就明白了,这肯定是因为昨天他求亲的事儿。
过了一夜,再想起自己这个决定,沈伯谦依然觉得明智至极。
从现代社会来的他,对于爱情并不迷恋,谈过恋爱,但真要说刻骨铭心,还真是没有。
所以,能在这样的时代中,找一个志趣相投的人做终身伴侣,挺好的。
只是,这事儿现在还不能放到明面上说,他还没出孝呢。
所以早饭的时候,他又跟刘老爷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他跟刘若兰的婚事暂且就先口头顶下。
至于其他人,他先不说。
一是他还在孝期,提这个不管对他还是刘小姐都不好。
还有就是,他还想借着孝期满之前这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