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一门四姓-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下子,老两口彻底没了会陈家坳的想法,安安稳稳的住了下来。
  而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徐大姑跟杨大爷认了干亲。
  做了杨大爷干女儿的徐大姑,待杨风和杨小妹跟自己孩子也差不多了。
  当然,这期间刘近南也不时的回来找他讨教棉纺工具的一些原理。
  不过一年过去了,这段时间他来的越来越少。
  但捎信儿给他的频率却越来越高。
  所以沈伯谦对刘家布庄的发展也十分了解,知道他们做成了这个,做成了那个。
  织出了这个花色,试出了那个花色。
  也知道,刘家推出的第一批三棱布和蓝印花布,口碑销路双赢。
  一上市就销售一空。
  上次来送信的赵福说,如今都有外地商行直接住在青州刘家大宅附近,就等着拿货。
  三棱布和印花布都已经被预定到明年年尾了!
  这倒不不出乎沈伯谦的预料。
  毕竟当年黄道婆凭着一己之力,改进棉纺技术,让“乌泥泾被不胫而走,广传于大江南北”。
  甚至在她去世以后,她所在的松江府也一度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
  所有才有松江布“衣被天下”的美称。
  如今刘家的优势更盛于她,成就自然也不会低到哪儿去。
  这还只是个开始呢。
  想到这里,沈伯谦不由得发起愁来,这棉纺自己又有了三成利,根本没地方花呀。
  想了很久,沈伯谦觉得还是听刘伯伯的,就买地嘛!
  做个大地主,多好。
  钱这个东西,多了就是个数,没啥实际用处。
  至于沈家父子的秘密,沈伯谦真是要放弃了,这山上种的果树都开花了,他想找的东西还每个影子呢。
  也许根本就是自己多心,沈伯谦也懒得想那么多。
  还是过好每一天要紧,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
  大姨、二姨家的表哥也先后成婚,他因为带着孝,就没去喝酒,只是随了礼。
  江七和谭四好像联系上了什么人,也日益紧张起来。
  听杨风说,谭四就不说了,武学造诣一日千里,就连江七也是分毫不敢懈怠。
  搞的杨风哪天不把自己累个半死,就觉得做错了什么事儿似的。
  不过,这件事沈伯谦早跟他们有言在先。
  他们的一切恩怨不得招来李家坪,元宝镇都不能进!
  所以,他们三天两头的就要往清水县跑,沈伯谦顺便就把采购和卖山货的事儿交给了他们。
  物尽其用嘛!不用也是浪费。
  江七如以前是习惯性的喜欢跟他对着干。
  可沈伯谦荣升小师叔,一手握着封老头的美食,一手牢牢的把杨风圈在手里。
  再加上谭四对沈伯谦也是心存愧疚。。。。。。
  江七就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大写的悲剧。
  识时务者为俊杰。
  两年多过去了,江七如今对沈伯谦信服多了,也很少再跟他顶嘴。
  对他的转变,所有人都很欣慰,除了沈伯谦。
  因为,自从发现连江七都顺着自己以后,沈伯谦的人生又失去了一大乐趣。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古人诚不欺我。
  沈伯谦看了看倒在自己怀里的刘近南,又看了看快把他盯出洞来的蒋英。
  在心里暗自说道。

☆、第69章

  68…近南若兰
  不久前沈伯谦还为江七改邪归正,自己没了一个好玩具而略感遗憾。
  结果一转头,他发现,这辈子可能不需要打一辈子光棍儿了!
  这可是重大利好消息。
  事情还要从前几日说起,刘家捎信来,说青州出去的三棱布和蓝印花布被宫里的买办看上了。
  对方还递出话来,说只要能保证质量和产量,拿个皇家供奉是妥妥的。
  沈伯谦自从收到消息,就等着这事儿落定。
  他很了解刘老爷和刘近南,二人都是办事极为稳妥之人。
  若非已有了七八成把握,他们是万不会把这样的消息告诉自己的。
  既然说了,那基本上就是万无一失。
  果然,这才几天的功夫,刘近南就亲自回清水县确认了这个消息。
  随后他又马不停蹄的来了李家坪。
  倒不是为了生意上的事儿,而是为了替刘夫人拿最新几章的西游记。
  如今刘家上下都指着沈伯谦的西游记晚上下饭呢。。。。。。有气势刘夫人,那真是脑残粉。
  搞的沈伯谦现在都不大敢去刘家,一去准被刘夫人拉着问个没完。
  从嫦娥跟天蓬元帅的绯闻,到太白金星和太上老君的区别;
  从二郎神的来历,到哪吒的莲藕化身。。。。。
  反正,她对什么都好奇,什么都问。
  沈伯谦实在是答不过来,只好躲了,反正在家比去哪儿都舒服。
  这句话倒是一点儿没夸张。
  沈宅早就鸟枪换炮了,经过两年多持续不断的改造,可不是当初那个空荡荡的院子了。
  后山刚买下来的时候,就是一片荒山,花草树木都没什么规划,说白了就是疯长。
  现在可不同了,有姥爷和杨大爷指导,谭四几个人出力。
  如今这山上种了不少的果木、花木。
  果木方面,桃输、杏树、梨树、葡萄,这些常见的都种了不少,一片一片的很成规模。
  还有苹果、山楂、枣树、石榴、樱桃、无花果、柿子、桑葚也各中了一些。
  花木品种相比果木来说,是比较少的。
  主要就是桂花、丁香各种了一片,还有刘近南帮忙找来的几棵海棠树树
  其他就是沿着山路零零散散种的连翘、锦带、九里香、迎春花之类的低矮花木。
  当然了,除了这些多年生的果木、花木,也少不了一年一枯荣的那些。
  西瓜、香瓜肯定会有,草莓虽然品相一般,但味道还行。
  至于凤仙花、喇叭花、独脚金、一年蓬、千日红、风铃草、牛舌草这些半家半野的花草,只需要撒了些种子,或者挖点儿带根的土撒在上山路上。
  之后就能年年看花、采花了。
  有这些花草树木在,不管是开花还是结果,沈家后山长年都弥漫着一股草木清香。
  尤其是种桃杏梨那三处,沈伯谦还分别挂上自己刻的三块上了桐油的木牌,上书:桃花仙、杏花雨、香雪海。
  也算是附庸风雅了一番。
  而沈家大宅就在山脚,自然也受益不少。
  比起外面的大变样,沈家大宅里头的改造却是悄无声息。
  外院因为要留着晒粮食什么的,倒是没太大改动,只是在外院大门通往内院大门的路上,搭了一个长排的葡萄架子。
  长了这两年多,如今已经成了个天然的遮阳棚,夏天不用怕晒了。
  而内院除了种些花草,变化似乎并不大。
  不过,仔细看看的话,就能发现,内院的花草,十有八九都是能吃、能用的。
  沈家大宅内院的改造基本都是在别人注意不到的地方。
  最大的工程就是通过两年的试用,遍布整座内院的地龙经过不断的改进,真正可以做到夏天祛暑,冬天取暖。
  所以,沈家大院是李家坪小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
  可是,因为有一拳就能打死野狼的杨风在,他们也只是想想罢了。
  至于其他改动,都只有一个原则,让生活更方便、更舒适。
  比如,整个内院都铺上了木地板;
  自己画图,让村里的木匠做了两个躺椅好休息。
  或是,在每人的房间里都摆上鲜花什么的。
  总之一句话,如今的沈家,给个皇宫沈伯谦也不换,
  加上他守孝已净快满三年,明年就要下场考试,也该静心学习。
  所以,沈伯谦就干脆不怎么出门了。
  天天在家,学习,教学,瞎鼓捣。
  不管是开发新菜式,学着酿酒,给果树嫁接,还是做果脯什么的,反正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
  直到刘近南找上门来,他才发现,自己居然已经快两个月没出过李家坪了。
  真是,上辈子没宅成,难道这辈子要补上?
  这么一想,倒有些懊恼。
  不过,这些念头也就是在他自己心里“噌”的过一下,外在倒是不太明显。
  而刘近南也难得的十分兴奋,无暇注意这些。
  时值初夏,沈家后山还是十分凉爽的。
  二人在山间小路徜徉,一路走一路说,不过主要是刘近南在说。
  说的当然是刘家这次拿到皇家供奉的过程。
  刘老爷为了锻炼他,这次完全没出面,整件事都是他一人办成的。
  期间还有好几个老字号竞争,还有人使坏,但耐不住刘家出品实在太吸引人。
  最后还是刘近南笑到了最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