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奉系江山-第3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这一步,反倒变成俄国人心虚了,因为一旦开战,远东的局势就再也没法收拾了,俄国人不得不替奉军出头,主动拆除引信,瓦西里的身份被否认之后,日本人的指控也失去了依据。

而英美法等国也都长出了一口气,他们也赶快行动起来,一面警告日本,不许动武,一面又建议俄国和奉军尽快签订合作协议。

俄国也派出了代表,菲力斯也来回奔走,最后双方终于敲定了两份协议,第一就是有关中东路的最终处理方针,俄国承诺将中东路交还奉军管理,在未来十五年之中,中东路所有收益,一半要交给俄国,抵偿最初的投资,同时俄国派遣一个财务监督团队,共同管理中东路的收益。

说白了这还是一个赎买协议,不过是用中东路的收益而已,张廷兰也非常乐于这么办,道理很简单,再过几个月,俄国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到那个时候这个协议就成了废纸一张,奉天才不会给俄国人一分钱呢。

第二个协议则是有关多数党的,奉军和俄国要共同配合,防止多数党的主张在远东流传,双方联手保证边境的安全工作。

张廷兰的要求基本达成了,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份协议都是以奉军的名义和俄国人签署的,和北洋政府没有任何关系,俄国人这么干是为了以后耍花招不认账做准备,而张廷兰乐于这么干,是向全国表明态度,告诉所有人,中东路是奉军独立收回的,有助于提升奉军的地位。

到了现在张廷兰也终于把心放下了,中东路这条经济动脉终于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上,有了铁路作为依托,吉黑两省就能快速发展起来,而且也会带动沿途工业的大规模发展,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有了这条铁路,奉军的发展就进入了快车道。

为了这条铁路,牺牲再大,冒再多的风险也都值得了,从这一刻开始,奉军就和日本南北对峙,拥有了叫板的本钱,下一步就看谁的发展速度更快,奉军已经拥有了和日本同台竞技的资格。

虽然日本人已经先跑了很长一段时间,占据了先机,奉军严重吃亏,但是拥有这个资格就很不容易,原本东三省铁路动脉都在日本人的手里,连发展的资格都没有,现在可谓是咸鱼翻身,张廷兰不能不高兴。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日本人就是太着急了,吃相也太难看,反倒吓坏了俄国人,让他们不得不尽快和咱们签订协议,说起来我们还要感谢日本人呢!”

解除了战争警报,张廷兰也放松了不少,整个春天都在忙活中东路的事情,也无暇关注其他的,现在各个农场基本上完成了春耕,张廷兰正好到乡下看一看,顺道散散心。

“拙言,你说日本人会善罢甘休么?”张学良问道:“他们已经几次威胁对奉天动武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下一次,双方会不会真的打起来?”

“汉卿,中日必有一战,就算他们不打我们,我们也要打他们,南满铁路,旅顺港口,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能一直让日本人霸占么!现在要做的就是打好基础,咱们的底子还太薄,和日本拼命,胜算太少了,最主要的就是抓紧时间,把工厂组建起来,把军队训练好!”

“对,这次我也看透了,尊严就是靠着拳头打出来的,别的都是扯淡,要不是咱们把俄国人打败了,什么都捞不着,还会让别人吃干抹净。”

“汉卿,日本人可不是什么正人君子,明抢不成,他们就会暗夺,你回奉天之后,一定要提醒七大爷,必须注意安全,要安排足够的情报保卫人员,防止日本人暗中下毒手!”

在原来的历史上,日本人一看老张超出了控制,就暗中动手,解决掉了张作霖,现在奉军已经超出了控制,日本人未必不会提前动手,现在奉军还处于蒸蒸日上的初期阶段,根基还不稳固,有老张坐镇,奉军的发展能够更加顺利,暂时绝对不能让张作霖死在日本人的手上。

张学良对于这个提醒也是深以为然,他们在农田之上漫步,东北拥有广阔无比的平原,厚厚的黑土地,堪称整个蓝色星球上面最适合耕种的一块土地。

尤其是奉军大量引进关内的移民之后,广袤的黑土地日渐生机勃勃。在去年光是吉林一省就引入移民五十三万,到了今年,这个数字又不断的提升,光是年初就有超过二十万移民在吉林安家落户。

吉林和黑龙江占据的松内平原,是东北最适合种玉米的地方,张廷兰去年在奉天试种了大量的玉米,结果发现玉米的产量比起高粱多出三分之一,而且玉米适应性更好,一般的贫瘠土地也可以生长,病虫害也少。

因此在今年,吉林最主要种植的就是玉米,面积达到了三百万亩,另外张廷兰还种了一样最重要的作物,那就是黄豆,面积也超过了一百万亩。

东北的大豆在后世面对转基因大豆的凶残进攻,种植面积日渐萎缩,但是在整个二十世纪,东北都是全球最重要的大豆产区,出口份额占据了世界百分之九十以上,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

每年光是大豆出口的份额就达到了五亿元以上,如果能抽到百分之十的税收,就是五千万,按照鞍山钢铁厂的规模,能办十五座。不过很可惜,黄豆的利润都被日本人把持了,他们把榨油中心设在了大连,从东北低价收购大豆,然后再出口到日本和欧美,垄断其中的暴利。

张廷兰早就等着这个巨大的财源了,但是一直没有下手的机会,大豆和南满铁路一样,一旦动了,就等于是碰了日本人的命根子,他们会拼命的,没有一定的实力,张廷兰绝对不敢折腾。

而到了现在,张廷兰已经有了这个准备,在奉军控制的农场之中,开始大范围的推广大豆种植,现在他们就走在种植大豆的土地上面。

“拙言,按照你的一贯作风,不像是吃亏的人,想到怎么反击日本人了么?”

“当然有办法了,咱们的商机就在眼前,一个一年盈利几千万的大蛋糕,就放在我们的眼前,就看咱们能不能吃得下去了!”

第三百三十三章美国客人

榨油业是东北传统的优势项目,原来的工业中心在营口,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强行把榨油工业抢到了大连,使得大连成为了新的榨油业的中心,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个领域利润之丰厚,日本人已经直接动手抢了,不只要枪,还要把榨油厂放在眼皮子底下,生怕别人染指。

张廷兰根据现在的数据估算,日本通过大连出口的豆油就有一亿五千万公斤以上,按照这个趋势,到了1920年,完全可以超过两亿公斤,二十公斤以上的豆饼,一年出口在一千五百万块以上。

整个行业的具体利润难以估算,但是可以肯定每年至少有三千万以上的利润流入了日本的口袋,比起整个奉天的财政收入还要多,日本长门号战列舰的造价不过四千多万日元而已,也就是说在榨油业上,一年就差不多了弄出了一艘超级战列舰。

越是了解这个行业,张廷兰就越是动心,他之前也做了很多的功课,在农场之中进行了少量试种,还收购了不少小油坊,不过张廷兰知道这些小动作还不足以动摇日本人根基,而且奉军也不具备和日本抢夺榨油业的实力。

可是这次日本人公然进行战争讹诈,双方已经到了撕破脸的边缘,而且奉军的军力又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寻常两三个日本师团,根本拿不下奉军,有了这个底气,张廷兰就不能不对大豆行业下手。

张学良在一旁听了张廷兰的介绍,两个眼睛也瞪圆了,他在心中默默算了一下,顿时也被其中的利润吓傻了。

“只要把这个行业掌握在手中,咱们至少能养活十个师的部队,而且装备都能换成最好的。要是用来办教育,东三省的中小学就都有希望了,用来移民的话,一年至少能安顿三五百万人了!”

他在算这笔账,其他人的心里头也不停的盘算,数以千万计的税收实在是太诱人了,如果弄到手,奉天的财政收入等于翻了一倍还多,这简直就是天降横财。

张廷枢也在一旁大声的说道:“哥,必须把榨油业从日本人手里头抢回来。大不了咱们再和日本人拼一场,有了这笔钱,咱们能练多少兵,能办多少工厂。哥你要是早点说这里面这么多利润,我早就带着人杀到大连。把榨油厂都抢回了!”

“抢你个大头鬼!”张廷兰毫不客气的说道:“旅顺大连是日本人经营多少年的堡垒,海陆兼备。别说现在奉军的兵力。再多几倍也拿不下来,况且我们又不能逼着日本人和咱们开战,因此这个事情必须办得巧妙,一点点的动摇日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