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皓的马车跟在李云天的后面,当听闻有人拦下李云天的去路告状时,脸色刹那间就变得铁青。
他还以为是扬州府的人在闹事,不仅饶了李云天的兴致,而且还让他在李云天和张本面前颜面尽失,搞不好还会因此受到上司的责罚,故而连忙赶回来查看,是哪个不开眼的东西如此可恶。
不过随后周皓就松了一口气,他刚才听见了李云天和郑有海的那番对话,知道了郑有海告的是宁波市舶司提举,与扬州府无关。
周皓当然清楚李云天不方便涉及此事,因为他岂会给李云天找麻烦,故而一上来就给郑有海的头上扣了一顶扰乱交趾平叛的大帽子。
“小民罪该万死,小民只是想伸冤,并没有考虑其他,请大人恕罪!”
郑有海闻言脸色刷一下就白了,李云天不仅是朝廷大员而且还是平叛交趾的主帅,故而周皓的话也有几分道理,吓得他脸色刷一下变得苍白,连忙以头触地,声音惊惶地解释。
“交趾平叛是我大明的头等大事,纵然你有冤屈也不应该此时向李大人来伸冤,李大人不过在扬州待上一天而已,哪里有时间来过问你的冤情?倘若李大人因为此事在交趾的战事上分了神,这个后果你可想过?”
周皓见状冷笑了一声,声色俱厉地喝问道。
“小民……小民……”在周皓凌厉的诘问下,郑有海禁不住打了一个寒战,冷汗顺着脸颊就流了下来。
目睹了眼前的一幕后,周围的百姓们不由得嗡嗡嗡地在那里议论了起来,经由周皓这么一说他们也都觉得郑有海此番拦路显得不合时宜,难道郑有海的冤案比平定交趾的叛乱还要大不成?!^!
第409章从容应对
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变化,郑有海战战兢兢地跪在那里,他无论如何也想到自己拦路上告会是这么一个处境,不仅没见着李云天而且还激起了现场百姓的不满。
“本府给你指一条明路,事到如今你要想救你妹夫的话唯有去找浙江巡按御史,只有他发话才能刀下留人。”周皓见郑有海的身子瑟瑟发抖,于是语气一转,沉声向他出了一个主意。
由于刑部核准执行死刑的公文已经下发,因此想要推迟行刑,浙江地面上唯有四个人能做到,即浙江布政使司左右布政使、浙江按察使司按察使和浙江巡按御史。
宁波市舶司与浙江布政使司衙门和按察使司衙门之间的关系周皓一清二楚,由于此案涉及到了市舶司,故而浙江布政使司的左右布政使和按察使司的按察使是决然不会下令重审,也就救不了郑有海的妹夫。
所以,此时能够救郑有海妹夫的人就剩下浙江巡按御史,朝廷派往各地巡按御史的任期只有一年,与地方上的关系并不算密切,说不定会过问此案,推迟行刑的日期。
郑有海闻言脸上顿时流露出了绝望的神色,他去过浙江巡按御史衙门,先是被门口的衙役挡在了外面,后来被宁波府的差役抓去大牢关了半个月。
等郑有海从牢里放出来时,浙江巡按御史已经去巡查浙江所属的州府,他不死心,特意追过去找了巡按御史一次,结果连人都没有见到就被随行的那些巡按御史衙门的差役给拿下,白白挨了三十大板。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巡按御史并不是每年都会被朝廷派下来,也可能是隔年委派,甚至隔两年委派,故而巡按御史衙门的差役并不常设。
每当巡按御史到任时,会从当地的各个衙门里抽调人手来巡按御史衙门任职,供其差遣,与当地各个衙门的关系密切,想要阻止郑有海上告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快看,定南将军出来了!”
“想不到将军大人竟然如此年轻,看上去也就二十出头嘛!”
“将军大人胸前衣服上挂着的那些装饰实在是太漂亮了。”
“咦!他腰上的刀刀鞘和刀柄都是金色的,这可是皇家才能使用的颜色!”
“定南将军长得好英武,也不知道他娶妻了没有……”
“听说定南将军是两榜进士出身,没想到竟然能成为统兵的将军,简直破了天荒。”
……
就在郑有海陷入绝望的时候,周围的百姓忽然骚动了起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他下意识地一抬头,这才发现马车的车帘已经被一名护卫掀开,李云天弯腰从车里走了出来。
“你的事情本官已经知道,按照大明律例拦路上告本应重责三十大板,不过此次平叛交趾事关重大,本官不想妄动刑罚以免坏了出征的运数,故而免了你的这三十大板。”
李云天在众人的注视下来到郑有海的面前,不动声色地向他说道:
“有一件事情本官要告诉你,你应该知道各司其职的意思,更应该清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本官总督交趾、广西军政,浙江的案子本官无法过问,否则就是越俎代庖,扰乱了官场的秩序,倘若天下间的官员都越界问案,那么大明的境遇可就堪忧了。”
郑有海的嘴角蠕动了几下,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没有说出口,神色变得无比黯然,李云天的话在情在理,他一时间无法反驳。
四周的百姓闻言也纷纷点着头,对李云天所说之言表示理解,有些事情其实说开了也就变得很简单。
“今天你既然拦下了本官的去路,本官要是不给你一个交待的话恐怕你心中不服,外界也会认为官府故意诬陷了好人。”
李云天注意到了郑有海神情的变化,见其面色黯然知道他心情十分沮丧,随后沉吟了一下,高声问道,“浙江巡按御史由皇上从都察院的御史中指派,本官可以将你的状子交给浙江巡按御史,由其判明此案是否要复审,无论结果如何你可心服口服?”
“小民……小民心服口服!”郑有海闻言微微一怔,显得颇为意外,迟疑了一下后连连点着头。
虽然郑有海担心浙江巡按御史会不受理他的状子,也担心受理状子后查案会受到当地官府的干扰,但这是目前唯一的一个救他妹夫的办法,除此之外他别无选择,唯有答应下来,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来人,拿笔墨纸砚来。”李云天见郑有海答应了他的条件,于是向一旁的护卫高喊了一声,随后向郑有海说道,“本官这就修书一封给浙江巡按御史,将你的事情说与他,本官希望你言而有信,事后不会再行上告。”
“大人放心,如果巡按御史大人能看小民的状子,无论结果如何小民都接受。”郑有海连连点着头,他知道李云天能做到这一点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护卫很快就从街道旁的一家店铺中借来了笔墨纸砚,在周围百姓饶有兴致地注视下,李云天将宣纸铺在马车上,俯身拎笔给浙江巡按御史写信,将郑有海拦路告状的经过写了下来,其他的则什么都没说,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而已。
对李云天和浙江巡按御史来说有这已经已经足够说明问题,有些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多了反而画蛇添足,授人以柄。
写完后,李云天并没有用他的定南将军大印,而是掏出了身上监察御史的印章盖在了落款处,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使得浙江巡按御史知道这封信由他所写,而且写这封信也显得名正言顺。
毕竟,御史有监察百官的职责,李云天虽然不能审理郑有海的案子,但是却可以将此事告知与他,显得合情合理。
“本官虽给你写了信,但你要是上告的话那三十大板是免不了的,你可要想清楚了!”盖好了大印,李云天将信装在了一个信封里,神情严肃地望着郑有海。
“小民知道上告的规矩,愿意挨板子。”郑有海闻言连忙点着头,语气决然地说道,如今李云天已经给他写了信他岂会退缩,况且以前为了上告他可没少吃板子,因此也不在意再吃一顿,否则的话以前所有的努力可都要前功尽弃。
李云天随即将信封交给了郑有海,返身上了马车,马车缓缓启动前行,从郑有海的面前驶过。
郑有海跪在地上,双手捧着那封信,神情激动地目送着李云天的马车离去,说实话他还真没想到李云天会给他写这封信,这样的话巡按御史衙门的那些差役就无法再阻止他见巡按御史大人了。
街道上的百姓们也没有料到李云天会如此处理郑有海此次拦路上告,既合礼法又有人情味,私下里交头接耳地议论着此事,对李云天好感倍增。
扬州府最有名的酒楼名为天香阁,周皓在天香阁最豪华的包间里设下了酒宴,众人可以一边喝酒一边欣赏优美的歌舞表演。
酒桌上自然要讲究一个排坐,虽说李云天是镇武伯,又是皇上御命的定南大将军,但是在场地位最高、资历最老的是军阁次辅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