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知不知道,私下买卖官服可是大罪!”等到了集市上一个僻静的地方,雷婷停下脚步,狐疑地低声说道。

“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了。”李云天知道官服的事情瞒不住雷婷,于是一本正经地望着她,“如果我后天不能去礼部报到的话,那么就会失去接替我表叔担任书吏的资格,你爹肯定派人在礼部或者皇城门口守着,我要是去了绝对会被他抓走,所以这才出此下策。”

“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早告诉我的话我就不会拖你下水了。”雷婷闻言微微一怔,随后跺了一下脚,急声说道。

她现在有些明白昨天晚上李云天为什么睡不着觉了,原来是担心礼部的差事黄了,礼部虽然是个清水衙门,但好歹也是大明堂堂的六部之一,要想进里面当差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没事儿,只要我能进入礼部,办理了入职手续,那么雷帮主就拿我没办法了。”望着神情焦急的雷婷,李云天微微一笑安慰着她。

不管怎么样他还了雷婷的人情,同时又阻止了雷啸天投靠威国公,也算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避免了漕帮陷入动荡中,进而影响了大明的漕运。

雷婷这才稍微安心,跟着李云天去了集市上的菜场。

李云天找到了菜场里一个专门给礼部衙门送菜的菜贩,给了其二两碎银,表示他从乡下来,想趁着送菜的机会到礼部衙门里面见见世面。

菜贩见李云天一副老实巴交的模样,掂了掂手里的碎银后答应了下来,像这种没见过面的乡下土包子他见得多了,告诫李云天进入礼部后不要乱跑,要紧跟着他,否则出了事的话可就麻烦了,李云天唯唯诺诺地应着。

本来李云天计划跟着菜贩混进礼部,然后在礼部衙门换上官服,径直闯宫见太子,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宣读永乐帝的遗诏,进而一举定乾坤。

不过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雷婷竟然也吵着要跟他去,她担心李云天被雷啸天的人免误了李云天的前程,届时可以给他解围。

李云天知道雷婷是好意,见她态度坚决只好答应了她,有雷婷掩护无疑更容易避开汉王的那些耳目,而且大功告成后还能送给雷婷一场大富贵。一

第159章暗流汹涌(一更)

晚上回到大杂院后,李云天手里拎着一些菜,有条不紊地洗菜、切菜和炒菜,像院子里的其他住户那样做起了晚饭。

雷婷自幼娇生惯养,十指不沾阳春水,哪里会做饭,一脸好奇地望着李云天在那里忙活,很惊讶李云天一个大男人竟然能下厨。

院子里的妇人们见状,纷纷夸赞雷婷找了一个知道疼爱老婆的好男人,这使得雷婷感到颇为尴尬。

李云天则一笑了之,他也想吃现成的晚饭,不过要漕帮的大小姐下厨显得不切实际。

“想不到你的手艺这么好?”李云天做了几个普通人家的家常菜,看上去卖相不错,雷婷夹了一筷子青菜尝了尝,忍不住夸赞道,青菜炒得火候刚刚好,清脆爽口,非常好吃。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李云天笑了笑,作为一名成功的商界骄子,他以前对美食可是相当有研究,自然也就有了一手好厨艺。

或许是饿了,又或许是第一次平常到李云天别具一格的厨艺,雷婷晚饭的时候大快朵颐了一番,甚至打了一个响亮的饱嗝,然后满脸通红地捂住了嘴巴,显得十分尴尬。

与此同时,威国公府。

宽敞的客厅里,一群衣着华贵的男子围在酒桌前觥筹交错,谈笑风生。

首位坐着的是一名二十多岁、身穿滚龙袍的青年,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眉宇间与永乐帝有着几份相似,言谈举止中透露出一股凌人的傲气。

“世子殿下,恐怕这是本公最后一次这样称呼世子殿下,等王爷登基,世子殿下可就成为了太子。”青年右侧是一名国字脸中年人,有着黝黑的皮肤,笑着向青年说道。

“威国公此言可有僭越之嫌,现在遗旨未到,谁来一承大统还尚未可知。”青年闻言笑了起来,他就是汉王朱高煦的次子,汉世子朱瞻圻。

国字脸中年人自然就是威国公鲁仲乾,后军都督府的左都督。

“肯定是王爷了,王爷靖难的时候立有大功,这天下本应该就是王爷的。”这时,坐在朱瞻圻左侧的瘦长脸中年人宏声说道,“除了王爷,本侯谁也不服!”

此人是武宁候冯长安,左军都督府右都督。

在五军都督府中,左军都督府和后军都督府的战斗力是最强的,而且在京城的京卫也是最多,故而鲁仲乾和冯长安自然要分坐在朱瞻圻的左右。

“对,除了王爷,有谁配执掌大明江山!”在座众人闻言,纷纷高声附和着冯长安。

“倘若父王登基,在座的诸位都是从龙的功臣,父王定然不会忘记大家。”朱瞻圻的嘴角流露出一丝得意的神色,举起了手里的酒杯,抛出了一个巨大的诱饵。

“愿为王爷效命!”在座众人纷纷举起酒杯,异口同声地喝道。

“威国公,听闻忠勇侯的女婿从北征大军中失踪,下落不明,现在可有他的消息?”喝完了杯中的酒后,朱瞻圻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由得问向了鲁仲乾,现在可是非常时期,不能出丝毫纰漏。

“世子放心,本公已经在返京的途中设置了重重关卡,保管一只蚊子都无法飞过来。”鲁仲乾躬身回道,“另外,犬子天行已经在京城安排了人手,只要他在京城出现立刻通报。”

“据闻此人北征之时深受皇爷爷的器重,时常招入御辇中伴驾,记录皇爷爷的日常事宜,如今他忽然失去了踪迹,实在是令人不安。”朱瞻圻放下手中的酒杯,皱着眉头感慨了一句,“如果忠勇侯能认清形势,那么此时京城大局已定!”

“世子,不过一个小小的御史而已,能翻起什么大浪来?”冯长安不屑地冷哼了一声,他与周征素来不和,大大咧咧地说道,“只要遗诏一到,那么天下就是王爷的了。”

“武侍郎、秦侍郎、范御史,届时朝堂之上还要仰仗三位。”朱瞻圻也觉得自己有些过于敏感,笑着望向了坐在对面的三位文臣模样的人。

“世子言重了,这些是下官的份内之事。”坐在中间的一名粗壮中年人向朱瞻圻拱了一下手,笑着回答。

他是兵部右侍郎武通,左侧坐着的是刑部左侍郎秦永祥,右侧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范彬,兵部、刑部和都察院不折不扣的三大堂官。

如今是大明改朝换代的关键时刻,京城各大部院的堂官们自然不会铁板一块,有些人为了日后的前程考虑,自然会在心中打起自己的小算盘,投靠实力占优的汉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等到汉王矫诏时,有武通、秦永祥和范彬在朝堂上为其摇旗呐喊,既会使得文臣们的士气大受打击,也增加了汉王登基的正统性。

朱瞻圻对武通的回答很满意,脸上流露出得意的神色,现在不仅京城的大多数勋贵都支持汉王,而且文臣中也有不少人暗中投诚,想要谋个好出身。

届时只要朱高煦手握遗旨进入紫禁城登高一呼,必将继承大统,而他就是大明的太子,未来的储君。

值得一提的是,在座的众人中,像鲁仲乾和冯长安这样手握重兵的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一共来了六个,而五军都督府的左右都督一共才十个。

其中,后军都督府除了鲁仲乾外,右都督安武候龚魁也在。

这六名都督加起来的话,手中统辖的京卫高达三十三个,占居了京卫的百分之六十六,这就是朱瞻圻的底气。

在剩下的十七个京卫中,忠勇侯周征的手里握着十个,不仅如此,他还统帅着大明京师三大营中的三千营。

三大营由永乐帝组建,是驻守京城的京卫统称,细分的话有神机营、三千营和五军营,归五军都督府管辖,内卫京师,外征备战。

神机营是掌管火器的部队,配备有火炮和火铳,总兵力五千余人。

三千营是由蒙古骑兵为骨干足见的骑军,初建时只有三千人,后来经过不断的扩编,到了永乐后期的时候已经高达五千人,是永乐帝手下最为强悍的骑兵力量,在战斗中担任突击的角色。

五军营就是驻守在京城的那些京卫,一共五十个,是拱卫京师的主要力量。

也正是因为这样,朱瞻圻感慨如果周征也投奔汉王的话,那么京城的大局已定,凭借守卫皇城的那二十二个亲卫,根本就不是京卫的对手。

威国公府上有聚会,忠勇侯侯府也有一个酒局,与威国公府不同的是酒桌上就围坐着三个人。

除了周征外,另外两人一个是右军都督府左都督、义国公张昊,另外一个是前军都督府右都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