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郡主之礼行事。”张氏太皇太后明白胡滢的意思,于是沉吟了一下问道,“近来可有吉日?”
“禀太皇太后,三日后是一个黄道吉日,只是时间上会不会过于仓促。”胡滢略一沉思,抬头向张氏太皇太后禀告。
“此乃非常时期,让有司衙门的人昼夜筹备,务必三日后准备好婚宴之事!”张氏太皇太后知道时间上有些紧,但与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大战在即,李云天又是她最为倚重之人,因此哪里还有时间让李云天在婚事上耽误太多精力,故而沉声吩咐胡滢。
“臣遵旨。”胡滢自然清楚张氏太皇太后的心思,但身为礼部尚书有些重要的事情他必须要请旨行事。
“娜尔莎姑娘,哀家如此安排你可满意。”张氏太皇太后随后望向了跪在那里的娜尔莎,微笑着问道。
“娜尔莎谢过太皇太后娘娘的恩典,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娜尔莎此时心中又惊又喜,她没想到张氏太皇太后竟然如此看重她与李云天的婚事,连忙叩首谢礼。
“今日朝议到此为止,退朝!”张氏太皇太后闻言笑了笑,然后向侍立在一旁的宋大山点了一下头,宋大山就走到高台前侧,尖着嗓子高声喊道。
“恭送皇上、太皇太后!”听闻此言,大殿里的满朝文武纷纷跪了下去,异口同声地说道。
张氏太皇太后于是牵着正统帝,在宋大山等内侍、宫女和侍卫的簇拥下从太和殿的侧门离去,临走的时候正统帝还扭头望了一眼一脸郁闷的跪在那里的李云天,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说实话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李云天像今天这样无奈。
“忠武王,恭喜,恭喜!”
“忠武王,这次太皇太后赐婚,咱们京城又要热闹一番了。”
“恭喜忠武王抱得美人归。”
……
等正统帝和太皇太后离开,大殿上的群臣纷纷走上前向李云天贺喜,能让太皇太后赐婚本就是一份难得的荣光,况且女方又是一名令人垂涎欲滴的西域美女,众人自然心中暗自羡慕李云天的好运了。
“诸位大人届时一定前来捧场。”虽然心中感到颇为尴尬,但李云天还是笑着向周围道贺的人拱手还礼,热情地向他们发出了邀请,反正木已成舟现在再说什么也晚了不如从容面对。
不仅李云天,娜尔莎的周围也围了不少向其贺喜的官员,至于东察合台汗国的使臣多鲁尔则直接被人被无视了,那些官员看中的是娜尔莎忠武王府妃子的身份,他只不过是一名小小的使臣而已,大殿上的文武大员岂会自降身份去搭理他。
由于太皇太后赐婚,再加上以郡主之礼让娜尔莎出嫁,娜尔莎十有八九会成为忠武王府的侧妃,这样一来也足以表明大明对东察合台汗国的看重。
虽然在大殿上被人冷落,不过多鲁尔的心中却倍感兴奋,如今不仅大明准备出兵援助东察合台汗国,而且还与大明联姻,这意味着东察合台汗国以后将受到大明的庇护,使得东察合台汗国远离帖木儿帝国的威胁。
不久后,文渊阁。
内阁阁员、军阁阁员、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以及六部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使、大理寺寺卿、通政使司通政使、六科给事中等大明上层社会的权贵人物济济一堂,召集廷议商议整军备武之事。
由于李云天“权”内阁和军阁的事务,又是大明的唯一一个在世时获得进封的异姓王,同时也是大明现在仅有的一个异姓王,故而自然也列席了此次廷议。
张辅是当朝太师,可谓大明官阶最高的人,因此此次廷议自然由他来主持,主要涉及到出兵西域的兵力规模、后勤补给以及统军将领三大议题。
毕竟,大明与帖木儿帝国、北元联军之战是一场综合国力的较量,势必旷日持久,明军这次又是劳军远征,因此后勤补给与战场杀敌同样重要。
按照明廷手头掌握的情报,帖木儿帝国此次动用了五十万大军,北元二十万人马,加起来的话高达七十万人。
东察合台汗国经过与帖木儿帝国的数场交战损失惨重,再加上其内部存在割据势力,因此届时能集结十万兵力相助明军就已经非常不错。
这次出兵西域,明军的兵员主要来自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陕西都司、陕西行都司、河南都司、山西都司和四川都司的卫所军,另外一部分就是京畿都督府、山北军区和辽东军区的卫所军。
至于骁武军,已经被视为皇家的禁卫军,非到紧要关头张氏太皇太后绝对不会动用,她还要靠着各地骁武军来拱卫京师。
其实,按照李云天的意思可以调集哈拉和林地区、河套地区和兀良哈地区的蒙古兵,以及辽东的女真兵一同参与作战,这样的话明军面对东察合台汗国和北元联军时在骑兵上就不会有劣势。
不过很可惜,李云天的这个建议并没有在廷议中被采纳,原因很简单,参与廷议的文武大员们信不过归附大明的蒙古兵以及辽东的女真兵,尤其是蒙古兵更是令现场的众臣们颇为忌惮。
毕竟无论帖木儿帝国还是北元都有着蒙古帝国的血脉,万一那些蒙古兵临阵倒戈的话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李云天知道群臣心中的担忧,因此也就没有再坚持,他很清楚这次出兵西域的统帅不会是自己,因此若是强行让蒙古兵和女真兵随军出征的话搞不好真的会出什么乱子来。
而且,李云天也担心蒙古兵和女真兵真的前去西域的话会十有八九被明军的统帅用来当做炮灰,那样的话大明可就亏大了。
在李云天看来蒙古兵和女真兵可是战场杀敌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蒙古骑兵和女真骑兵在战场上与对方骑兵对决极可能会左右战局的走向。
第1005章西征事宜
晚上,忠武王府。
“相公,出兵的事情定下来了?”当李云天一脸疲惫地回到王府时,周雨婷让侍女端来了一杯冰镇银耳汤,然后微笑着给李云天按摩着肩头。
虽然出兵西域一事属于朝廷的绝密事宜,可退朝后不久京城的官场就传遍了大明要与帖木儿帝国和北元联军开战的消息,毕竟帖木儿帝国和北元有着七十万大军,故而众人对备战事宜万分关心。
当然了,没人像王奇一样对未来的战事持乐观的态度,实际上王奇已经成为了外界的笑柄,认为其脑子读书读傻了,竟然要去跟帖木儿帝国和北元宣讲什么王道礼仪,要是早能这样解决战端的话大明和北元之间也不会断断续续打了这么些年的仗了。
毕竟,大明中前期的读书人可谓都是社会的精英,自然有着分辨是非的能力都是社会的聪明人,只不过明中期兴起的八股文逐渐禁锢了文人的思想,以至于后来出现了不少迂腐的文人。
“定下来了,朝廷决定派兵五十万西征,在西域与来犯之敌决战。”李云天接过冰镇银耳汤咕嘟嘟一口气喝完,放下手里的小汤碗后沉声说道,“统军的是武国公、后军都督府左都督宋海,副统帅有两个,一个是安勇侯、左军左都督白安,另外一个是成宁侯、中军都督府右都督杨三宇。”
“怎么,张叔叔和牛叔叔他们都没有挂帅!”听闻此言,周雨婷的双目顿时闪过一丝意外的神色。
当今的勋贵中按照威望排名的话,不算李云天的这个王爵,张辅排名第一,周征排名第二,义国公、京畿都督府大都督张昊排名第三,安平侯、前军都督府右都督牛世豪以前排名第四。
不过,由于牛世豪在追随宣德帝北征蒙古的时候在哈拉和林地区被北元太师阿鲁台率军突袭并被包围,导致明军大败历尽千辛万苦才逃回来,故而其威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排名有所下滑。
由于张辅和周征是军阁阁员,按照军阁定制军阁阁员通常不参与掌兵,除非到了危急时刻才担任统兵官,但事毕要立刻交出兵权,这是宣德帝对军阁阁阁员进行的权力限制。
因此最适合担任此次出征西域统兵官的就是义国公、京畿都督府大都督张昊,无论威望还是资历都非他莫属。
另外,虽然牛世豪在追随宣德帝北征时打了一个大败仗,但不可否认他是大明军事造诣最深的勋贵之一,再加上其在勋贵中也有着不菲的地位,怎么也能捞一个副统兵。
毕竟,当年阿鲁台已经打到了京城,麾下的北元兵在北直隶是横行无忌,满朝文武皆束手无策,这使得牛世豪的败仗也被弱化了许多。
宣德帝事后并没有惩罚那些打了败仗的将领,而是发了一份罪己诏,将战败的责任揽在了身上,这使得牛世豪等败军之将甚为感动,否则按照军制的话他们可是要被剥夺勋爵的。
故而,就算张昊无意此次西征军的统帅,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