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脸汉子却是剃掉了胡须的侯君集,此外便是乔装打扮了的独孤千山、独孤武师等人。
侯君集有些疑惑地道:“陛下,他就是史万宝?”
“不错,他的容貌虽然变了,声音却没有变。昨日,他在酒楼上偷窥朕,以为朕不知道。今日更是胆大包天,来到这里,既然他不怕死,朕就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
“武师,你去跟着他,看他的落脚点在哪里,注意,不要被发现,不要惊动他,记住地址就好!”杨侑吩咐。
独孤千山拱拱手,道:“陛下,臣想和独孤总指挥尾行史万宝。”
杨侑点点头,道:“多带几个人,分批监视,轮流交换。史万宝来到这里,一定是非常小心之人。”
独孤兄弟应着,带着几人走了出去。侯君集的脸上却带着疑惑,问道:“陛下,既然史万宝是如此谨慎之人,刚才为何这般粗鲁?”
杨侑坐下,喝了一口果酒,果酒虽然苦涩,却是过滤之后的,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杜如晦看见侯君集疑惑不解,呵呵一笑道:“这就是史万宝的高明之处。侯将军想想是你,去了长安,会有怎样的表现?”
侯君集挠挠头,道:“自然是走路贴着墙根,小心谨慎,处处提防呀。”
杨侑瞟了他一眼,依旧没有说话,而是吃着菜,杜如晦继续解释:“一般人和你的想法差不多,他们必定不会大肆宣扬,我是来做卧底的。”
“但是史万宝此人,看起来是莽夫,却胆大心细,他刚才这么嚣张,一般人敢惹他吗?任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个脾气暴躁之人,会是伪唐的卧底?”
侯君集摸着头,终于明白了一些。
杨侑笑了笑,道:“朕一开始只是猜测,但想不到却是真的,他走路有些偏,就是受了伤,侯将军,难道你不知道史万宝断了一只左臂?”
侯君集顿时一拍大腿,道:“怪不得他吃饭喝酒,大多用右手,另一只手却是藏得好好的。”
杨侑招呼道:“都坐下吃饭,等武师和千山的消息。这一次,史万宝会帮朕大忙。”
第397章战事不利
一个时辰后,独孤武师和独孤千山两兄弟就将消息带回来了,告诉杨侑,史万宝在城西的一所颇大的宅子,并将唐锴的情况简单说了,杨侑吩咐锦衣卫继续密切监视唐府的一举一动。
不久,又有消息传来,唐府内有数只信鸽飞起,朝着西北方向飞去。杨侑不用看也能猜到一二,无非是通知长安、武关和淅阳郡。
与王世充的联盟,不过是暂时的,事实上至今为止,两军没有军事上的联盟,如果硬要说有关系,也只能是说是已经完成的那场交易,除此之外,便只有杨侑答应了王世充,要将他的次子送回去的条件。
实际意义上的结盟与否并不重要,关键是要让李渊觉得大隋和王世充已经结盟。李渊相信的可能,足有七成。因为他李渊能和李密结盟,凭什么王世充不能和大隋结盟?
只要李渊如此觉得,他就难以拉拢王世充,给大隋攻取淅阳郡创造一个条件。淅阳郡一旦拿下,随时可以攻打武关。
韩世偔已经了离开了南阳,他的目标是率领襄阳的兵马,迅速夺取均阳县,然后逐步蚕食淅阳郡。两日后,锦衣卫的密探得到消息,驻守淅阳郡的唐军有向内乡靠近的趋势,为了配合唐军,杨侑迅速在南阳大张旗鼓进进出出。
第一日,五千人马清晨出城,傍晚时分回来。第二日、第三日依旧如此,表面上,看不出什么问题,可是,细心的史万宝经过观察,发现每一日出去的隋军回来之后,都会少五百人,甚至,第三日出去的士兵与平常的士兵不同,好像是衙役假扮的。
如果说李秀宁对杨侑非常了解,那么史万宝也不差,当初他可是连接吃了杨侑的亏,如今势必要小心谨慎了。史万宝明白了,隋军偷天换日,实际上派出了数千士兵偷袭淅阳郡。这个时候,大军应该已经在伏牛山一带了。
一想通此节,史万宝就大惊,他与唐锴再度商量大事。唐锴也有自己的渠道,两人分析半响,确认了隋军是想要与王世充会合,攻打内乡,进而攻占丹江,夺取淅阳郡。
此时,淅阳郡的太守是赵慈景,此人是李渊第五女长广公主的丈夫,属于皇亲,李渊历来喜欢重用李氏族人和皇亲,而淅阳郡这种重要的地方自然要用心腹了。
一日后,信鸽赶到南乡,赵慈景得到消息,心中大吃一惊。在两天前,他就得到了史万宝送来的消息,但那个时候,只是肯定,而此时,却是信誓旦旦了。
赵慈景有些犹豫,自己的本事有几斤几两,他自然是最清楚不过,如果说一方建设,精通政事、长于农事的他,肯定没有问题。可是打仗,他却没有了底气。
数个月前,隋军出其不意地占领了襄阳、南阳,那个时候,若不是王长谐力劝他,赵慈景就差点想要逃走。幸好,隋军在占领了南阳盆地之后,就停止了前进的脚步。
可是,如今隋军调兵遣将,就要杀过来了,让赵慈景有些忧心忡忡,他迅速召集了王长谐,王长谐在历史上留名不多,但不代表他没有能力。
王长谐听了赵慈景的话之后,拿着书信看了又看,觉得这事情非常棘手。而且在他看来,淅阳郡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如果落入了隋军之手,大唐就要被在关在武关内。
如果是这样,日后大唐如何争霸中原?尤其是弘农郡已经主动放弃的情况下。
王长谐闭目思考,他在回忆着南阳公主李秀宁对杨侑的评价,那就是诡计多端,行事不按常理,这一次,他在南阳如此倒腾,似乎有些不对劲啊。
王长谐想起了李秀宁说的一件事,他有些明白了杨侑的目的。但是,为了说服赵慈景,也为了自己的私心,他决定换用另一种说法。
“太守,淅阳郡地扼武关和南阳盆地,陛下以重兵守卫,是希望太守能守住淅阳郡,千万不可以放弃啊!”王长谐劝着。如果不战而逃,放弃了淅阳郡,以李渊的脾气,赵慈景或许没有大碍,但是他王长谐必定成为替罪羊。前车之鉴历历在目,王长谐不会去轻易犯险,拿自己的前途去开玩笑。
“可是,隋军势大,能挡住吗?”赵慈景十分犹豫。
“太守,淅阳郡有一万多人,只要调配合理,不是那么容易拿下的,再说,还有李大亮作为后盾。卑职建议,将内乡之兵撤退,与丹水之兵会合。同时,将勋乡、安福等县抽调出一半兵力,聚结在南乡,随时支援均阳、丹水。”王长谐说道。
赵慈景虽然打仗不成,但还是听明白了王长谐的话,这是要收缩兵力,扼守要道,在均阳、丹水阻止隋军。可是,隋军的主攻方向是哪里?南阳在调集兵马,那么襄阳呢?
赵慈景显得十分犹豫,但是他又不得不承认王长谐守均阳、丹水是最好的办法。守住了均阳,隋军就不能继续前进,若是绕过城池,均阳兵马就有了两种选择,一是攻打襄阳,二是截断隋军粮道。
而守住了丹水县,一旦战事不利,他可以从丹水乘船撤回武关,其实影响不大。
“太守,隋军虽然厉害,但根据消息,士兵不多,太守只要坚壁清野,和隋军打消耗战,最终必然能取胜。”王长谐继续劝着。
赵慈景犹豫了半响,终于下定了决心。
杨侑在欺骗了史万宝之后,迅速南下襄阳,不过杨侑走的是东线,沿着新野南下,五千骑兵出发引起了史万宝的注意,此时他有些迷糊了,隋军到底是要做什么?
杨侑南下的目的,是因为他不打算参与淅阳郡之战,来南阳只是考察,襄阳亦然。南阳盆地的战事交给韩世谔就好,虽然他有些冒进,但相信在老将张镇周的帮助下,拿下缺兵少将的淅阳郡应该不是很困难。而且杨侑也有些自信,赵慈景一定看不出自己的诡计,但是他没有想到,赵慈景虽然看不出,他手下的人未必看不出。王长谐的做法,已经是最佳的防御姿态了。
就在杨侑南下的时候,张镇周已经准备妥当,他率领着七艘战舰,沿着汉水朝着谷城出发,七艘战舰大小不一,最大的两艘是楼船,不过规模肯定要小一些,主要用来运输士兵。因为越往西北,江面越加狭小,不利于大船的航行。
其余的还有三艘艨艟,两艘赤马舟,他们的职责是消灭均阳的唐军战船。就在在张镇周迅速北上的同时,韩世谔也率领一万大军沿着汉水北上。
隋军水陆并进,仅仅用了两日,就抵达均阳,韩世谔不给唐军喘息之机,立刻出兵攻打。但由于王长谐事先做出了准备,均阳的唐军补充到了四千人,双方在均阳发生恶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