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情况,孙胜己都是在宗门典籍当中看来的。她的宝贝师傅可能是觉得现在还没必要去告诉她这些,因此提都没有提过这方面的知识。
当她了解到自己曾经亲身到过的大教堂里面竟然也有修为不俗的西方修仙者后,孙芸芸倒是没有任何忌惮之意,更多的是感到兴奋,甚至还有些遗憾,遗憾自己知道这个消息太晚了。假如以前去的时候就知道里面有西方的修仙者、有法器的话,说不定早就被她顺手牵羊的捡了几样回来做玩具了。所以,这趟欧洲之行是早在她计划当中的,趁着现在修为低下的时候,得赶紧去逛逛,看能不能够捡回来一件两件西方人的法器乃至圣器。有可能的话,最好还能把西方人的修炼秘籍搞上几本回来作个参照,看看东西方修仙者到底谁的路子走的更科学。嗯,修仙也是一门科学,至少,修仙者都是这么看的。
在华夏,修仙者大多隐于深山老林之中埋头苦修。人们常见的寺庙、道观内,其实很少会有修仙者常驻。可能寺庙里面会多一些,那些主修佛门愿力的修士,需要呆在寺庙里面吸收信徒们贡献的信仰愿力,来提升自己的修为。而佛教的另一流派,禅修走的却是另一种路子。他们的修炼方式源自古印度的瑜伽,需要通过苦修才能在体内积攒起力量,再通过入静、研判禅理等方式来领悟道的真谛。所以,真正的禅修,他们的寺庙通常都建在深山老林之中,这样的寺庙又被叫做禅院。和建在热闹城市里面寺庙是不一样的。那些建于人群当中,广招信徒的寺庙,应该叫做佛寺。佛寺跟禅院属于佛教中的两大不同流派。
西方的修仙者却是大部分都聚集在教会里。他们走的路子跟佛修差不多,也是靠发展信徒收集愿力来提升自己修为的。所以,教会大多都建立在人流密集之处。很少会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能够看到教堂的。假如有,那里面也不大可能会有修仙者存在,很可能是那些真正虔诚的普通信徒所建。
伦敦是一个教堂密布的城市。在1666年伦敦大火以前,伦敦市2。6平方公里范围内共有107座教堂,密度可见一斑。虽然,在那场灾难性的大火灾当中,有81座教堂被焚毁,其中就包括伦敦市内最为有名的圣保罗大教堂在内。可不久之后,其中的51座教堂又被重新盖了起来。这里面自然也包括了圣保罗大教堂在内。
加上这一次,孙芸芸来圣保罗大教堂的次数已经是第七次了。她第一次来的时候才只有七岁,那时候的华夏才刚刚打开国门,对外实施开放。那时候的她们一家,穿着国内最时髦的衣服,烫了国内当时最时髦的发型。可当她们一家走下飞机,踏上伦敦街头后才发现,这些所谓的时髦,原来竟是土鳖到了极点。改开初期的华夏,外汇还是很紧张的,国家管制的也很严格。纵然是他们这种在国内享受着种种特权的高干家庭,所能得到的外汇指标也极为有限。再加上,伦敦的物价水平和国内几乎没办法比,似乎每一种商品都贵的离谱。他们一家带来的全部外汇,在伦敦普通商店也买不了太多东西,更别说去购置什么奢侈品了。原本打算至少半个月的旅行,却由于买了些时髦的衣物后出现了外汇危机。而且,这边的住宿、交通对于他们来说也是贵的离谱。因此在经过全家人商议之后,将十五天的原计划缩短到了三天。三天里其实是逛不了多少地方的,在孙芸芸的记忆中,那次旅行似乎总共就去了两个景点,一是大英博物馆,第二个就是圣保罗大教堂。逛完这两个地方其实只用了一天。余下的两天就是用来购物的。由于手头紧张,购物时候也是精打细算,会尽量挑选那些相对来说性价比比较高的商品来买。总之,人生中第一次出国旅游,留给孙芸芸的记忆并不美好。作为当时才有7岁的孩子,购物并不符合她的兴趣,就连唯一去看过的两个景点,也都不受她所喜(。。…提供下载)欢。而,这一次的出国,也彻底的改造了孙芸芸父母的世界观。这夫妻俩不顾家里老爷子的反对,硬是辞去了政府职务,下海经商去了。这或许又算得上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被资本主义糖衣炮弹打败的经典故事吧!尽管,这个故事说起来一点都不曲折,也不精彩。可世事往往就是这么简单直接。人的思想的转变,有时候就是这么偶然。
正文 267 夜行
更新时间:2012…3…21 1:56:15 本章字数:3475
其实,人的一生当中,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真要计较起来,往往并不美好。这或许才是,人们为什么总是会将人生当中那一个个第一次记得那么牢靠的原因。
人类的记忆往往就是这么奇'。。org:'怪,好的、快乐的事情总是不容易记住。坏的,不愉快的记忆,却能深深刻印在脑海之中。有些时候,哪怕你以为自己已经成功忘掉了,可当某一天你一个人在檐下看雨,或者一不小心多贪了一杯的时候,过往种种的不愉快彷如幽灵般从你记忆当中某个讲不清楚的角落突然蹦了出来,挥之难去,令你满腔愁闷痛苦之意,将原本一整块的平静安详搅得支离破碎再难拼复,假如你想要依靠往昔的快乐回忆将痛苦赶走,又会无奈的发现,快乐只是临场时候的感觉,是经不起咀嚼和回味的。勉强寻找回来的快乐竟是那般乏味。这时候你才会明白,快乐是酒精,能叫你上瘾,会勾引着你不断的去品尝,直到你醉倒。等到清醒的时候才发会发现,喝醉的感觉其实并不美好。而痛苦就像是一杯浓茶,很苦、很涩。可是,却能够让你变的清醒。清醒时候的人其实是孤独的,所以你只能一个人默默去品尝。品尝寂寞、品尝孤单,于寂寞孤单之中找到自己。
孙芸芸在七岁之后的岁月里,每一次踏上伦敦这片土地却总是会想起第一次来时候的情形。尤其是在她成年之后,她总会选择一个人来欧洲旅游。应该说,孙芸芸的人生是快乐的。至少在别人眼里,她似乎没有不快乐的理由。假设硬要找出一段不快乐的经历来,那无疑就是在老爷子那里接受学前教育的两年时光。是的,五虚岁的孩子,就要开始接受严苛的国学及艺术教育,对孩子来说无疑是很残忍的。然而那两年的辛勤付出确实为她打下了很好的根基。其后的小学、中学、大学阶段,孙芸芸学习起来都很轻松,比起那些热衷于苦读的人,孙芸芸在这些阶段所付出的努力还不到他们的十分之一,可取得的成绩却并不逊色。因此,在外人眼里,她是一个天赋超群,气质优雅、美丽动人的女孩。良好的出身再加上优异的成绩和姣好的容貌,更可贵的是在她身上找不出一点盛气凌人的特质来。这样的女孩,同学喜(。。…提供下载)欢、老师喜(。。…提供下载)欢、学校领导甚至包括教育局领导也都喜(。。…提供下载)欢并呵护着。
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孙芸芸又有什么理由不感到快乐呢?是的,就连她自己似乎都找不出一个借口来说自己活的不幸福、不快乐。可是,在她的内心深处,却隐隐的会有一种声音在呼唤、在不断的提醒她,活着到底为了什么?是的,她什么也不缺。家世、能力、样貌全部都是上乘。每日围在她身边的各式人等络绎不绝。有套近乎的、有献殷勤的。有的是同样家世不俗想要追求她,与她家强强联合的。也有的所谓青年才俊变着法的接近她并隐秘的在她面前卖弄着自己的才华,暗示着自己的谄媚投诚之意。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想要通过与她的交往从而认识她的家人,从而打开一条上升通道。从小就陪伴在老爷子身边的她,自然能够轻易看出这些人的用心。因此,她相识相交的人虽多,却几乎找不出一个朋友来。她的身边看似热闹非凡,可是她的内心却是被隔绝开的。这让她从小就体会到了闹市中的寂寞。这是人世间的虚伪所催生出来的寂寞。而,华夏又是一个顶虚伪的民族,因此这份寂寞不光是孙芸芸有,每个华夏人都会有。它仿佛变成了华夏人的宿命。不是仿佛,而是一定。因为,这是由我们的民族性所决定的。是不公平社会形态下的不择手段所导致的。在扭曲的权力结构下必然生成的扭曲人格所导致的。是病态社会意识形态下必然会得的一种病罢了。
孙芸芸站在教堂门口看起来是那么的渺小与孤弱。当她充分享受完内心的寂寞之后,并没有如往昔般拿出相机请人为自己拍一张照片作为留念。嗯,倒不是因为不想拍的缘故,实在是出来的太匆忙,以至于什么都没带。就连她的手机此刻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