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皇家气象,就是让你深受皇恩,愧疚的无地自容吧。
玉潭平复一下激荡的心情,有些不好意思,“女儿让母亲见笑了。”
丹朱笑着客气两句,拍拍玉潭的手表示安慰,遥指两府中间那道角门,“姑奶奶以为那道角门该怎么处理?还是这般封着?你祖母住惯了春晖堂,想必不愿意搬动了,我这做媳妇的也得顺着婆母的心意。”
玉潭一时回不过来神,仔细品味一番连忙笑道,“祖母怕蚊虫叮咬,这边草木茂盛,又有许多小蒙虫,扰了祖母休息就不好了,春晖堂原是爹爹命人修建的,风水极佳,是爹爹对祖母的一片孝心,女儿以为祖母不宜搬动了,年纪大的老人家也忌讳,两边日后少不了往来,小角门也该拆了,或是修建月洞门,或是在此设个问事处,母亲比女儿心里有数。”
丹朱要的就是玉潭的态度,当下微微一笑。
角门缓缓的打开了,尘封了十几年,风儿在两边回荡。
郭新成家的带着许多婆子过来了,玉芳身后跟着几十个丫鬟,这几乎是侯府能召集的所有下人了,都静静的站在那里候着,玉芳先过来请示。
丹朱笑道,“芳儿你带着丫鬟先把兰香园收拾出来,还有正房也慢慢收拾了,家具等我过目了再说,一两日内收拾好了,宫里也该派人过来了,约束着那些婆子丫鬟,不许嚼咕没用的闲话。”
玉芳连忙答应了,带着丫鬟忙着打扫,郭新成家的指挥婆子收拾园子,都有一番忙碌。
玉潭扶着嫡母到春晖堂,有些事还得请示老夫人。
老夫人听说府里这番举动了,忙命丫鬟出去打探,听说郭新成家的命人打开东角门,带着人到那边府里了,老夫人有些不自在,府里这么大的举动,儿媳妇没过来请示,擅自做主,要知道侯府是有规矩的。
儿媳妇和孙女来了,老夫人倒不至于给脸子看,心里是有气的,并没有让她们坐下,儿媳妇和孙女找了椅子就坐下了。
丹朱笑道,“皇后娘娘吩咐,太子妃要好生教养,宫里派了管教嬷嬷四人,宫女二十人,太监二十人,还有若干人等共计一百零八人,又有冯大家教授学业,这边院落狭小,太子妃住着委屈,还有太子妃的扈从人等也得安置了,宫中又随时派人过来,是以儿媳和姑奶奶商议了,只能把那边园子收拾出来,这一两天宫里就派人过来了。”
老夫人听了这话,脸上有了光彩,连忙拉住了细问。
丹朱轻声漫语,“下人忙着做事,媳妇又年轻,府中诸事不熟,有安排疏漏之处,还求婆婆宽容。”
老夫人心里高兴,也就不计较许多了,又是一番告诫,教导儿媳和孙女做人的道理,丹朱含笑听了,玉潭趁机告辞,老夫人就说她,“沁儿是你嫡亲妹子,你也该为她尽心,事情都推托给你母亲什么道理。”
玉潭柔声笑道,“孙女不敢推托责任,这是皇后娘娘的意思,皇后娘娘命嫡母教导太子妃,孙女还求祖母说话小心,太子妃身份尊贵,代表皇家,太子妃的闺名不宜再叫了,我们见了太子妃要磕头的,这是皇家规矩。”
玉潭含笑告辞,丹朱也笑着告退,还有许多事情要忙,不能在婆婆身边服侍。
老夫人在屋里坐不住了,孙女贵为太子妃,这是何等体面,老夫人原是不管事的,这回也带着丫鬟出去监督,扶着丫鬟过了东角门,就见下人忙着干活,老夫人各处看了一会,训诫几句,又见儿媳没在这边,老夫人心里就有几分不满。
“你们夫人在哪忙着?”
郭新成家的笑道,“夫人吩咐了差事就回去了,想必还有其他的事情。”
还有什么事情大过安置太子妃,老夫人命人叫夫人过来,就见儿媳陪着宫里的太监过来查看了,小太监跑过来一屈膝,“可是侯府的老夫人?贺公公前来问话。”
原来是贺公公来了,宫里的总管太监,老夫人笑道,“你让他过来说话。”
小太监惊诧的抬起头,一脸的不可置信。
丹朱连忙过来,“儿媳扶着婆婆过去。”
丹朱压低了声音,“贺公公代表陛下亲临,婆婆得过去磕头。”(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二章 纳彩、问名
贺公公到侯府时已经是下半晌了,问询太子妃相关事宜,又要看看太子妃居所,丹朱顾不得劳累亲自陪着过来了,因看见了侯府的老夫人,只说让老夫人过来回话,贺公公传陛下的口谕,老夫人携儿媳跪下接旨,侯府这些下人也都原地跪了。
就听贺公公高声说了陛下的意思,太子妃淑和端婉,妇德昭然,李家上下人等要好生尊重了,贺公公见园子荒芜太久,连声责怪老夫人,如此衰败气象,老夫人身为一品诰命夫人难辞其责,老夫人傻眼了,自己家的园子,荒芜了还得挨训?
老夫人笑道,“太子妃身份尊贵,原该尊重的,荒芜了也有缘故,这边园子原是长房住着的,不和我们家相干。”
丹朱见这话实在不像了,连忙笑道,“长房断了香火传承很久了,侯爷心里哀戚,不忍心搬到这边,只是每年派人过来打扫,本宫陪伴侯爷住在江南,以致于房舍荒芜,乱草丛生,不是谨慎持家的气象了,都是本宫的罪过。”
贺公公还是非常的不满,体恤丹朱身怀有孕,令她下去休息。
贺公公只让老夫人陪着各处巡视一番,老夫人年轻时在这边住过,路径熟悉,贺公公兴致勃发,各处看了又看,老夫人累得腰酸腿软,犹不忘李家的功勋,又说太子小时候如何的聪明乖巧,在老人家的膝上长大等话。
贺公公心里着恼,“老夫人劳苦功高了。”
宫中第二日送来两个教养嬷嬷,却是指导规范老夫人言行的,皇恩浩荡,周到体贴。真的让人感激涕零,老夫人也要学一番规矩了,从此后每日不得闲暇。
丹朱忙着家务,命人搬来账册查看,老夫人的月例三十两银子,还有个各色名目繁多的花销,每夜里用的香烛就要一百余只。几十根同时点燃。香烛竟是长明不熄的,还有各种名贵的香料,时新花卉。绫罗绸缎,胭脂水粉等等,每月三百两银子都打不住,这几年大有越演越烈的趋势。越发的奢侈无度了,丹朱看得眼皮子直跳。
有多少贫民人家一辈子也没见过三百两银子。
于是丹朱整顿家务。调拨各院的丫鬟,到了年纪的都放出去配人,老夫人跟前三十几个丫鬟大多放出去了,只剩下六个。丹朱也忘了帮婆婆补上,重新规定了月例银子,丹朱和侯爷每月三十两。老夫人高一等,每月四十两银子。世子每月十两,两位公子每月五两,几位小姐都是五两银子。
其余的花销一律禁止,重新换了账房先生,又拿郭新成家的开刀,查出贪赃的事实,公主念在老郭多年的老脸,罚他家陪出来了事,于是府中上下整肃,气象一新。
老夫人心里实在不满意,屋里没有蜡烛怎么都睡不着觉,要求儿媳设法,还有香料也不能缺了,丹朱置之不理,老夫人要得狠了,命人每晚多拨两根蜡烛,香料送了二两。
老夫人生气了,宫里的教养嬷嬷有话说,指责老夫人不慈,不体谅儿媳辛苦,又说不论那家的老封君,每月四十两银子也尽够了,老夫人命人找玉潭说话,玉潭倒是来了,听了祖母说话,表示给爹爹写信,让爹爹帮祖母做主。
玉潭真的给爹爹写信了,李侯爷急得好悬吐血,派了身边的小厮回去劝着老夫人,儿子不肯撑腰,老夫人只能忍下这口气,由奢入俭难,这日子没发过了。
接下来丹朱公主更忙了,兰香园迎来了太子妃,丹朱公主为了便于管家,搬到了这边的正房,玉芳也搬过来住,帮嫡母管着家务,玉芳手上的权柄大了,公主大多事都依赖她,又设了两处小厨房,一处专管太子妃饮食,由宫中的御厨掌勺,另外一处管着丹朱并玉芳姐妹的饮食,原来的小厨房专管老夫人的饮食,园子里热闹起来了。
丹朱把八小姐带在身边,八小姐玉润没两天就和母亲熟了,谨哥儿这孩子愁人,谨哥儿住在正房后边的院落,脾气又不好,回家后闹了几回,哭闹着要回姐姐那里。
丹朱请玉潭过来,谨哥儿又说那些浑话,还哭着要找哥哥,丹朱当着玉潭的面罚谨哥儿跪下,派人念李家的族规,谨哥儿听了还想打滚,还开口骂了嫡母,玉潭脸上火辣辣的,亲手打谨哥儿的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