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原配嫡女-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夏荷便将簿子拿出来给温宥娘看。
温宥娘翻到那两家娘子的账目那,看了眼对方送的礼,道:“也该准备起来了,两家小娘子都送三百银子左右的礼。”
夏荷把温宥娘的话记在心里,才问:“也是准备头面还是其他风雅之物?”
温宥娘想了想,觉得日子还长,便道:“先让你娘在京中打听打听,也不急。就是头面,提前两月准备也是不晚的。”
夏荷又应了声,才问道外院里的事情,“姑娘,今日奴婢听说外院住进了十个护卫,可是以后都呆在庄子上了?”
温氏六房如今所住的庄子,离村子并不远,不过半刻路程。平日里也只请了村里的壮汉充作护卫轮流守夜。
如今突然冒出来十个护卫,虽人数不多,然而在治安良好的京郊却是能轮流护得了一个院子的。何况还一看就是有武底子的人,怎么看都要比庄稼汉子更能用。
因此以往为了赚点零散钱来当护卫的村里人都有了点不安,这才托了夏荷来问温宥娘的意思。虽一夜不过十个铜板,然而对乡下人而言,也是不低的进账。
不问温氏六房的原因,在于虽庄子是温氏六房住着的,然而庄子是张氏的陪嫁,又是伯府的人来修建的,因此村里的人大多还是认伯府的人。
温宥娘虽过继到了温氏六房,却也是张老伯爷的外孙女,加上往年也来过庄子小住。如今这庄子也过在了温宥娘姐弟名下,问温宥娘倒是更合适一些。
毕竟温宥娘与两个老夫人相比,那些村里人却是要跟温宥娘更为相熟。
温宥娘听了摇头,“他们也不过是借住,偶尔会有一俩人与他们一道守夜,以往如何以后还当是如何。便是加进去的人,也当是我自己出银子养着,少不得他们半分。”
探子出身的人,拿来当护卫守夜,那也太浪费他们所长了。但为了掩盖他们的身份,假装是护卫也在所难免。
温宥娘抚了抚袖口,隔着衣袖触碰到了袖中的信。她没想到孟世子竟然也舍得下这般的血本。在两人的婚事尚未有解决法子之时,都愿意将一支探子送来。
这人还真是,有些别样的可爱。
温宥娘想。

☆、第114章 孟世子归京

温宥娘的及笄礼后没两日,热孝成婚的薛九便随着年轻的戚国公一道护送老戚侯爷的棺木难下回祖地守孝。
与他们夫妻一道的,还有戚家的其他几房。因死去的是家主,又是兄长,便要守孝三月。
加上戚侯爷乃是为国捐躯,因此举家护送回祖地却是让皇帝都没有理由阻拦,还何况薛家正在南边跟南宁打着仗。
温宥娘在这两日与薛九也通过一封信,在薛九离京之时,在京郊外也相送了一回。
等得再过两日,京中又起了波澜。
小廖氏当初涉及的那些命案终是被掀开了来,但出面的并非是逍遥伯夫人,而是逍遥伯夫人的嫡出姐姐之幼子。
而生性软弱的逍遥伯夫人最终出现的却只有一张按了手印的手书以及派了自己的孙子出面当了原告。
这些温宥娘都是从孟世子给的探子手中得到的消息。
当年逍遥伯夫人的母亲,并非宿州廖府老爷的原配,而是继室。
因原配生下大娘子难产,身体受损,在病床上拖了十来年才过世,只那时原配的女儿还有几年便要及笄出嫁,府中不好没有主事的女眷,这才续娶了性子软绵且又无用的逍遥伯夫人生母为继室。
逍遥伯夫人的生母身体虚弱,嫁进宿州廖府一直到原配的女儿出嫁了两年,才得以有身孕,然而小廖氏的姨娘那时也早进了廖府,且也先后跟着有了身孕。
后面的事情,便如孟世子所言那般,宿州廖府的老爷宠妾灭妻,逍遥伯夫人舅家被害惨死。
温宥娘听完,也不得不感慨道:“亲生女儿,竟比不得原配的孩子。”
坐在下首为温宥娘说此案的孟迅却是道:“据说伯夫人的母亲,虽生性胆小软弱,但对原配所出的娘子却是真心实意的好。那老夫人也领着那一份情,说来当初她们母女若是朝那位老夫人伸手,也未必会有那般下场。”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逍遥伯夫人的生母在对待原配留下来那个女儿,比对待亲女不差,那心肠是真好得不能再好。让谁说,都只能说慈母心肠。
可人生在世,又哪是心肠软便能安稳活下来的。
逍遥伯夫人的生母,却是个只心肠软没有手段的人,在府中立不住,竟是傻到连给原配的女儿送封信求救的事情都做不出来。最终活生生的被小廖氏的生母作践死。
连孟迅说到此事,都禁不住摇头,“这一回若不是逍遥伯夫人脑子糊涂还念着廖府,终于想到了嫡出姐姐,写信去求教,此事也翻不出来。”
逍遥伯夫人的嫡出姐姐却不是个好性儿的,当年伯夫人的生母立不住,宿州廖府内院大多都是她说了算。
如今得知自己继母当初竟是被人搓磨死的,且连继母娘家都被灭了族,自己娘家也落入了小廖氏生母的血脉手中,要不是年纪过大,不好来回奔波,都是要亲自上京城来讨要一个公道的。
这才派了自己年纪尚算年轻的小儿子前往京城来讨要一个说法,在此之前更是连宿州廖家上下全都打点了过来。只要官司一结,她娘家的产业就算是捐给族中,也不会便宜那一家子恶鬼。
因此,这门官司,结得十分之迅速。
逍遥伯夫人虽然胆小不敢出面,然而当初那些事情的证据,却是从她母亲手中接过后保存得极好。
加上那几个山匪,全落在了严如霜的手中,没有一个不敢说实话,也承认得痛快。
这一桩官司,自然也波及到了仇府。
小廖氏生母联合山匪谋害主母娘家数条人命被翻了出来,同时被翻出来的还有小廖氏当年联合仇府大房嫁进仇府,又谋害仇府大房数条人命之事。
因此相比起逍遥伯府,仇府却是要更热闹一些,毕竟一切起因源于仇府小廖氏的身世之谜。
如今小廖氏的身世终于出来了,却是如此离奇。有茶楼的说书先生更是将此编成了说书。
虽隐了姓名,将伯府变成了书香门第之家,可京中谁不知说的便是仇府呢。这些流言颇为让仇府在京中更为没脸。
小廖氏已经死了许久,温宥娘对她的下场是什么也猜得出来,无非是挖坟鞭尸,挫骨扬灰。
她更有兴趣的却是逍遥伯夫人,“这般软弱的性子,想来这些年也吃了不少亏了。”哪知孟迅的回答却是让她完全没想到。
“温家娘子这话便错了,伯夫人这些年嫁进逍遥伯府,却是日子过得惬意得很。”孟迅道。
温宥娘挑眉,“当真?”
孟迅道:“当初逍遥伯的祖父,本就是因献了一本祖传的曲谱才被先帝封的伯。只不过得传三代,到这一代逍遥伯过世,就没了。”
先帝好吹箫,逍遥伯的祖父便投其所好,得封伯爵位,这将那些拿着全族的命去拼军功的勋贵们置于何地,让那些十年寒窗苦读方得进如朝廷的的士子们如何想得开。
因此在逍遥伯这个爵位开始封到最后封成,逍遥伯这一支在京中就多受鄙夷,为文武官员所唾弃。
好在逍遥伯也不过一个爵位,没有在朝中任实职,因此在初初一段时日里被人下过两回黑手,被唾过几回面之后,京中也大多都把逍遥伯府给忘了。
第一代逍遥伯子孙缘薄,子嗣出生多夭折,因此最后剩下的仅有第二代逍遥伯。第二代逍遥伯倒是生得有三子一女,最终活下来的却只有一个女儿及现逍遥伯。
但因逍遥伯的爵位来得不怎么好听,因此娶不到京中贵女,第二代逍遥伯夫人才从自己娘家所在的宿州里挑选。
“本来也没看中廖府,但也不知现在的逍遥伯在何处见过伯夫人一面,就死活着要娶了。就那么嫁进逍遥伯府,听说除了早年因小姑子的缘故吃了些委屈,这些年儿孙满堂,得逍遥伯看重得很。”孟迅一边说,一边想到底是傻人有傻福。
京中的勋贵与文臣们看不起逍遥伯,逍遥伯也不跟他们来往,每年只往户部领一回俸禄,便躲在自己府里,跟着自己胆小怕事的老婆过自己的小日子。不愁前程,不娶妾侍,倒是要比京中大多人家过得要轻松。几十岁的人了,肤白面红,比谁都有精神气。
因此逍遥伯夫人更得自由,不用与京中的勋贵府中女眷应酬,也是个享清福的。
说完小廖氏之事,孟迅却是突然说到孟世子,“世子今日送来了一封信,说是再过十日回京。”
温宥娘听了,就问:“世子到江南城可是为了何事?”
这事儿孟迅却不说了,只笑着道:“待世子回来后,温家娘子不就知晓了。此时尚且不急。”
温家娘子与孟世子之间的‘情谊’,孟迅也是知晓的,不然也不会心甘情愿的跟着温宥娘,听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