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大人关心,下官年纪大了,身子大不如前,不过做一些琐碎的事,还是应付得来,大人,你是一个办大事的人,下官也就开门见山了,实不相瞒,此次这么急把大人找来,就是商量有关今年税赋之事,本来此事是下官打理,可是这次兹事体大,下官需要和大人商议一下。”张云辉一脸沉重地说。
还真是税赋的问题,陆皓山不由想起周大源的话,他说张主簿一出现,十有**是与税赋有关,还真让他猜中了,不过猜想一下,也在情理之中,皇太极率领军队兵临城下,把大明搅得不可安生,沿途烧杀抢掠也是他一贯的作风,皇城需要巩固、百姓需要安抚、辽东战线需要整顿、有功将士需要论功行赏等等,这些都需要钱银,这些年,辽东战线就是一个无底洞,把大明的财政都拖垮了,现在急需要用钱,摊派在百姓头上,也没让人感到意外。
“是啊”陆皓山有些感谢概地说:“现在刚过完年,夏粮还没有种下,老百姓的存粮有限,这个时候征税,老百姓也太苦了。”
张云辉苦笑地说:“大人,岂止是征收夏粮,此次户部下令提前征收整年的税赋,朝廷卯吃辰粮,百姓岂止是苦,简直就是。。。。。算了,这些事不是下官所能非议的,唉,这下不知多少百姓要倾家荡产、卖儿卖女,倒是便宜那些乡绅老财了。”
百姓种的田要交税,但是有功名的人就可以免税,很多百姓交不起税,被迫向地主乡绅们借贷,这个借贷需要利息的,而这利息还很高,要是还不上,那就得卖田卖地,卖子卖女,有的甚至把自己卖身到地主家当奴仆,都说乱世出英雄,碰上灾年,那些地主乡绅才是大发昧心财绝佳时机,这意味着他们可以用较低的代价拿到他们要想的田地。
“什么?提前征收一年的税赋?”陆皓山当场吃惊地叫了起来:“这,这,这怎么可能?”
岂止是苦,简直就是赶鸡下河,往死里拖啊。
“下官主管税赋,户部的政令一下,书办就按例送到下官家中,不瞒大人,下官也被吓了一跳,去年歉收,该交的税一文也不能少,老百姓都是勒紧裤带过日子,很多百姓连饭都吃不起了,现在一次要他们交一整年的税赋,大人,此事可大可小,若是不能按时完成,上官怪罪,我们担不起此责,若是强行收取,那陕西白水就是前车之辙,左右为难啊。”张云辉愁得老脸都揉成一团了。
陆皓山明白他说的是什么,也就陕西白水的王二,被逼走投无路后,带人冲进县衙把知县张斗耀杀死,从而拉开了造反的浪潮,这件事对官员的触动很大,特别是王二之后,那造反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以至很多官员在执行政令时,显得小心谨慎多了,这不,负责税赋的张主簿在执行前=都急着找自己商量。
这件事太大了,不光关系到众人的前程,更关系到江油县百姓的民生,不能等闲视之。
看到陆皓山没有说话,张云辉忍不住说道:“大人,你是一县之尊,百姓的父母官,此事还得由你拿个主意啊。”
陆皓山此刻,思如电转,虽说这个政令让他非常吃惊,但是陆皓山却隐隐地嗅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最近发生的事慢慢在脑中浮现,慢慢中,脑中形成一个非常大胆、疯狂的计划。
“大人,大人,你怎么啦?”张云辉看到陆皓山好像入了神,不由小心提醒道。
陆皓山这才醒悟过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刚才想起一些事,有此走神,失态,失态,张主簿请见谅。”
“不敢,大人公务繁忙,是下官打扰了大人了”张云辉小心地说:“至于朝廷下令征税的之事,依大人之见。。。。。。。”
“户部给的期限是多久?”
“二个月,不过最少要预备一个月押运,也就是说,我们仅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这时间也急促了,大人的意思是?”
一个月?陆皓山暗暗点头,只要筹划得当,时间也足够了,闻言向京城的方面拱拱手说:“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现在大明陷于水深火热当中,我们岂能坐视不理,既然是朝廷的政令,我等用心执行即可,张主簿,此事就交给你了,一定准时筹好,若不然上官怪罪下来,我等吃罪不起。”
“可是大人,若是强行征收,只怕种粮全部交出也不够,要是连种粮都没有,老百姓也就没了生路,这,这。。。。。。。”
陆皓山一脸正色地说:“我们是大明的臣民,君王有令,我们做臣子的有什么办法?先应付这关,以后的,慢慢再想办法吧。”
张云辉的嘴皮动了动,想说些什么,不过看到陆皓山一脸认真的样子,最后只是众嘴里憋出:“是,大人,下官一定尽力而为。”
毕竟是外来户啊,只管自己的政绩和升迁,不管当地老百姓的死活,张云辉虽说赋闲在家,不过对江油发生的事了如指掌,看到陆皓勤政爱民,本以为他会帮忙想想办法,或者利用他的靠山,给江油的百姓说句好话,可以缓一缓,没想到现在他竟然说出这一番说词,心里不由有些黯然:如此一来,江油不知多少家庭被推入火炕了。
“张主簿”陆皓山拍了拍张云辉的肩膀说:“为难你了,不过此事关系国家存亡兴衰,本官也无能为力,你放心,本官一定想尽办法与江油的百姓共渡时艰,绝不置身事外。”说完,有些感慨地说:“老百姓也太苦了。”
听到县令大人这番掏心窝子的话,张云辉心中有些感动,对陆县令又多了二分好感,当听到陆皓山说后面那句话时,张云辉也无奈附和道:“是啊,老百姓太苦了。”
第四十六章 抵押官田
明朝有两个特别,一是官员的俸禄极低,二是税赋也少得可怜,官员的俸禄低到堂堂一品县令的年收入和一个马夫相差无几,大清官海瑞两袖清风,结果吃不起肉,饿得骨瘦如柴,老母亲大寿割了二斤肉,竟引起官场震动;百姓的税率是三十税一,以万历时期为例,当时总人口约6000万,人均每年负担国家税支0。033两白银,税赋之轻,可是说历朝历代罕见。
可是,明朝的百姓,并没有得到多少实惠,大明建国初期,老朱家是贫民出身,不懂经济,大发大明宝钞,只发不收,宝钞易磨损,贬值得很快,说到底就是老朱家拿一张张的废纸换百姓手中真金白银,变相抢掠民财,也许百姓今天卖牛得了几张宝钞,可是再些日子那些宝钞只能买一只鸡了,至于发了多少宝钞,估计当权者都没统计过,反正要钱了就印,一印再印,反正纸不费多少钱,而墨也不贵,好像要多少就有多少一样。
大明宝钞利用得最狠就是永乐帝,他成功谋取帝位后,可以说取得极为辉煌的成就,如削藩、下西洋、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设立奴儿干都司、五征漠北、八十万大军征安南、迁都北京等,虽说经济有所发展,不过不足以应付庞大的开支,靠的就是大量发行宝钞来进行,透支民财、透支大明王朝的信用,老百姓苦不堪言,令人扼腕的是,老朱家的人,那是一代不如一代,喜欢玩蟋蟀的、喜欢做木工的、眷恋乳母的,竟然还有做皇帝三十年不上朝的,可以说什么样都有。
地方官也不含糊,俸禄太少,贪污成风,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淋尖踢斛、火耗、油耗等,大捞特捞,乡绅地主,也时刻剥削老百姓,以至交给国家的是小头,落到各级官员中的才是大头,有时地方,那火耗比正税还要高,此外,那个摊派在头上的辽饷,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一来二去,老百姓的负担,能不大吗?
这是陆皓山和张云辉一起摇头的原因。
“一次收了全年的税赋,还得连辽饷也一起收,我江油县的百姓多务农为主,没什么副业,也就没有额外的收入,大人,不是下官张口妄言,只怕,只怕不好征收啊,本地衙役都是本地人,乡里乡亲,总不能真把他们往死里逼吧,大人,你是江油五万多百姓的父母官,他们就指着大人替他们作主呢。”张云辉还不肯放弃,全县的人都知道自己是负责的税赋的,真出了事,那得被人指着脊梁骨骂的。
陆皓山有些为难地说:“张主簿,并非本官刻簿,不善待百姓,只是圣命难违,现在大明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只怕这由不得我们解释,再说这是皇上的意旨,我们这些小人物只能奉命行事,若不然,只怕我们都承受不起皇上的雷霆震怒。”
说完,陆皓山有些些担心地说:“张主簿,本官知道你是江油本地人,为官多年,对江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