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枭-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茶马司、茶叶检验所查的,也只是运作边关的茶叶,实际上收集起来不难。”
  陆皓山吃惊地说:“一下子收购几万斤,会不会惊动那些茶马司的?”
  赵余庆笑着说:“大人并不是陕川人,对这些不了解也在情理之中,其实我我大明茶叶的产量还是很高的,因为西蕃这个市场,从唐代起百姓就开始大量种植茶树,据官方记载,到万历年间,光是陕西大型的茶场就有三百三十处,年产量过千万斤,就是紫阳为列,一年可产官茶五万斤,商茶八万斤,光是茶马交易,能用多少?朝廷这是故意减少输出的数量,单方面提高茶叶的价格罢了。”
  “茶有春茶和秋茶之分,以春茶为例,明前茶和雨前茶质量最佳,要收茶叶,多摘几个嫩芽即可,摘多摘少,全凭心意,就是卖给官家的茶少了,也可以减产为由,要不就说潮湿腐烂了,卖给官府的价钱很低贱,卖给我们就高多了,很多时候,茶马司的官员也会偷偷把供倒腾出来卖给我们,损公肥私的事多了去。”
  说完,赵余庆好像想起什么,不由补充道:“我们江油虽说少人种植茶叶,不过我们旁边的石泉县是种茶大县,嗯,对了,羌族的虎头寨就有一个大茶场,产量和质量还不错,大人不是和那个叫日达木子的羌族女子交往甚密吗,说不定从这里就可以弄到一大批上品的茶叶呢。”
  一说到羌族女子和陆皓山交往甚密,不知为什么,站在一旁的赵敏感到心情有些郁闷的感觉,念头也有些不畅顺起来,虽说还没有见过那个叫日达木子的羌族女子,但是光听到这个名子,对那个人也讨厌了起来,而望向陆皓山的眼睛,也有少许幽怨。
  幸亏这一丝幽怨陆皓山没有捕捉到,而答案也是让赵敏心情好上不少,面对赵余庆的调侃,陆皓山淡然一笑道:“赵老族长这话有些过了,我与日达木子姑娘只是见了二次面,有一些交集,最多算相识、有一点交情罢了,说交往二字,倒有些过了。”
  “呵呵,现在江油县哪个不知我们的县令大人才高八斗,前程似锦呢”赵余庆看了看陆皓山,又用眼角的余光瞄了自家女儿一眼,笑着说:“不过羌族的女子,没有三从四德的教导,性子野了一些,个性也张扬了一张,不像我们汉族的女子,知书识礼,温柔贤惠,大人前途不可限量,可不能马虎啊。”
  陆皓山和赵敏有一个赌约,说是让赵敏给他介绍女子,而要求恰恰以赵敏为模板,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篇,高傲的赵敏想考倒陆皓山,没想到反而被陆皓山的才华折服,芳心有一丝松动,而在赵余庆眼中,陆皓山的表现也越来越出色,陆皓山是进士出身,年纪轻轻就是七品县令,况且上面有人,前途不可限量,才华、相貌、品性都是不错,要是心里没点想法,那是不可能的,刚才也就是一个小小的试探。
  “谢赵老族长关心,陆某受教了。”陆皓山微微一笑,回答得滴水不漏。
  赵余庆举起手中的茶杯说:“好,让我们以茶代酒,预祝这次合作愉快。”
  众人纷纷举起茶杯,轻轻碰了一下,一口喝干,以示合作愉快。
  喝完茶后,陆皓山马上问道:“赵老族长,现在清明已过,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收购茶叶呢?”
  “大人不必担心,早在大人来之前,赵某已经派人到产茶区了解,找回昔日的供货渠道,只要一声令下,很快就能收到大量的茶叶,现在青黄不接,很多百姓都盼着用茶叶换吃的呢。”
  陆皓山点点头说:“所需银两,赵老族长派人告知陆某一声,自然派人送到府上,不知收齐六万斤茶叶需要多长时间呢?”
  “现在布置有些晚了,刚刚开始,也不宜大动作,雨前茶已经消耗得七七八八了,只有明前茶,从收购、整理、装运等,赵某估计有二个月的时间足矣”赵余庆顿了一下,有些担心地说:“大人,银子不担心,茶叶也不是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护卫问题,赵某知大人想组新军作来护卫,可是现在新军还没有成,只有短短的二个月时间,大人哪里没有问题吧。”
  “没问题”陆皓山一脸自信地说:“二个月的时间是少一些,不过把一群农民变成听话的士兵也足够了,你放心,误不了事。”
  “那就好。”
  两人又商量了一些小细节,小半个时辰后,陆皓山婉拒赵余庆设宴招待的好意,携着刘金柱,再带上酒足饭饱的两名衙役径直往县衙飞奔而回,要做的事太多了,赵余庆已经密锣紧鼓地进行,自己也不能干等着,是时候认真做事了。
  回去的路上,刘金柱小声地问道:“山哥,那个茶引怎么处理?要不要我去一趟应天,花重金买一个回来。”
  “不用了”陆皓山摆摆手说:“我们就在茶马古道,那些茶引见多了,干嘛要花银子,自己弄一个就行了,嘿嘿,要是我出手,估计就是批茶引的官员来了,也难分清得清真假,不过。。。。。。。”
  “山哥,不过什么?”
  陆皓山皱着眉头说:“这年头,暴乱四起,辽东一直就没有消停过,朝廷的政令也常朝下夕改,山高皇帝远,就是朝廷的政令有时也不好使,更别说茶局的茶引,那些所谓的茶引,也就是欺负一些老实人而己,我们得多加一道保险方行。”
  刘金柱下意识地地问道:“山哥,什么保险?”
  “到时你就知了”陆皓山突然开口问道:“对了,那批银子处理好了没有?很快就要大量用银了。”
  上次抢了那批官银,全部打了印记的,需要熔了重铸,陆皓山想方设法找了二个逃荒的银匠,把他们收为已用,在牛头山暗中替自己处理那批银子,很快就要招兵买马、购置武器装备,需要大量用银,陆皓山很自然想起这笔巨款,虽说抄没陈贵家财有几万两,但现银不多,很多东西需要慢慢变卖、折现。
  “已经处理好了,随时可以调用”
  陆皓山点点头说:“金柱,你去一趟牛头山,让三哥趁傍晚没人时把银子运到城郊那套宅子里,我晚一点和碰个面,开会商议一下建新军的情况,现在我先回县衙先处理一下公务,顺便列个章程。”
  “好,山哥,我马上去办。”刘金柱毫不犹豫地说。


第九十六章 招募新军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的经验,往往可以使年轻人少走很多弯路,老人的经验和阅历是宝贵的、不可多得的财富,华夏自古就有尊老爱幼的传统,也就是这个传统,让知识可以一代代得到传承、发展,从而让生活在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骄傲地站在世界的东方;当然,碰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父母官,更是值得珍惜。
  例如江油百姓就觉得他们的陆县令是难得一见的好官,一来就是扳倒作威作福的县丞陈贵,然后一扫县衙的陈规陋习,政风为之一变,最近还倾尽全力助江油百姓挺过税收,认真做事,清白做人,深得百姓的拥护。
  但自从校场失利,江油的八百乡勇被一个羌族女子压住以后,众人就很少看到县令大人笑了,最近也不知干什么,不少人看到县令大人和那些教官不时商议,有时甚至一起巡查场地什么的。
  众人都猜想县令大人会有什么新动作,果然,在解散乡勇集训的第五天,从县衙里走出一个个衙役,有的在城里张贴告示,有的则骑上马,往江油辖下的各乡各村张贴告示,就是城外一些难民聚集的地方,也有衙役张贴,告示一出,一众百姓马上围成一团,看看县衙有什么事要公告。
  识字的,开始仔细地阅读起来,那些不识字的老百姓急得团团转,有人焦地说:“哪位秀才给我们读一下”或有相识的读书人,也开口央求告把告示的内容相告,于是,每个榜单前,总有那么一二个识文断字的读者人或智者把告示的内容带着几分洋洋自得读出来或解释给旁边的人听,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个江油县的人都知道了一件事,那就是:招人。
  告示上说,有鉴于上次集训的教训,县令大人经过仔细考虑,觉得人数参差不齐,很难有效果,再说现在下正值农忙时节,乡勇们掂记着家里的田地,无心训练,而集训的人过多,不仅对人力造成浪费,把乡勇抽调一空,对地方的治安也造成隐患,还不如退而求次,决定不再召集乡勇集训。
  一看到这里或听到这里,不少人都感动了,心想真不愧是江油好县令啊,体恤百姓啊,出发点是为了江油的百姓,百姓还没提他已经替百姓想到,有这样的父母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