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陛下。”
秦牧又当场看黄胜演试了一次发报的过程,他都看得津津有味,云巧儿就更别提了,那双眼睛雪亮雪亮的,盯着收报机的小铁片上下起落不定;
看她那样子,估计已经在盘算着自己也做一部来玩了,等电报发完,她又转着秦牧看他怎么对比电码。
秦牧已经没有韩赞周去汇报喜讯时那么兴奋,毕竟手机他都用过,加上亲眼看到发报机是如此简陋,还真不怎么待见,也就能平淡看待这件事了。
但云巧儿不一样,发报机不仅简单,密码对照也是一看就懂,秦牧看她眼睛越发亮了,轻拍一下她的后脑酌道:“丫头,在琢磨什么呢你?”
“陛下,这个发报机我也想做几个,可以吗?”
“你做来干嘛?”
“装在宫里啊。”
“嗯?”秦牧忍不住瞪了她一眼,这丫头想法很神奇,该不会是想从她的寝宫拉两跟线,连到金銮殿的龙椅下,没事就发个报问问:陛下你下朝没有啊?陛下,您尿急吗。。。。。。呃,反正只有你想不到了。“胡闹!”
“嘻嘻。。。。。。。陛下,好玩呢,又花不了多少钱,人家用自己的私钱做就是了嘛。”
秦牧哈哈一笑,随她了,你若不让她摆弄一下,恐怕今晚她是睡不着觉了。
韩赞周的办事效率自是不差,第二天开始,就找来大量的铜线和铁线,开始从外廓的陆军学院门前架设电线;
南京城里不缺闲人,大批好事之徒闻风而动,前去围观,有人为了打听到“第一手消息”,甚至不惜抢着帮挖抗埋木竿。
秦牧还下旨让刘猛调动两千兵力,一起帮着架设电线,这边电线拉过去,那边木竿也埋好了,进展的速度飞快。
黄胜昨晚回家洗了个澡,换上一套崭新的官袍,坐在陆军学院前的一把阳伞下,面前摆一桌子,桌子上一个发报机,旁边一个蓄电池。
起初电线每架设出五里距离,他就试着发一次报,很好,五里,十里、十五里都没有什么差别,倒是差点把往来报信的战马累死。
一天下来,电线拉出去五六十里,在这个距离发报收报效果还是不受任何影响,这让黄胜越来越兴奋了,真恨不得连夜把电线架设出去远些。
而在大秦宫里,云巧儿只用半个时辰,就从自己的寝宫,把电线架到秦牧的乾清宫来。
她玩得高兴,惹得小明月跟她在后边上串下跳,脸蛋通红,连她的宝贝宠物大熊猫都不记得喂了。
宫里的莫莫若若以及其他宫女,也争着来看新鲜,好生热闹。
架好电线之后,云巧儿又自编一套密码,然后和莫莫若若玩起了发报猜迷语,不亦乐乎。
秦牧懒得去管她,这丫头也就图个新鲜,这后宫的生活其实是挺沉闷的,让她们玩耍一下又有何不可呢。
到时黄昏,接到宫外禀报,说是电线架出去六七十里,还没有什么影响,秦牧心中踏实了不少,他突然想起以看电影,似乎看过老式的发报机,其实用的就是一对手臂粗的大电池而已。
现在的大型蓄电池,怎么着也有120伏电力了,那也就是说那怕相隔千里,可能也不会受到多大影响,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对控制西域、西伯利亚等地,将会有莫大的帮助,对此,秦牧充满了期待?
随后十天时间,电线架出了八百里,依然可以正常使用,一时间这件事顿时成了南京街头热议的话题,不过人们不叫它电报,也不知谁起了个别名,叫千里传音。
第1004章 驿路新政
今年的第一场雪落下了,原本金碧辉煌的大秦宫,裹上了一袭银装,别有一番意境。
这一天恰逢五日常朝,三鼓一过,文武大臣列班进入资政殿,随即皇帝升座,内阁首辅司马安率众臣参拜,山乎万岁。
大臣归坐之后,翰林编修司马凯第一个执笏出班高声陈奏:“陛下,自始皇帝一统天下,我泱泱华夏东渐于海,西被子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疆域何其辽阔。
自古以来,驿路通,则国家强,驿路滞,则国家弱,纵观以往历朝,邮驿之兴衰,往往是各朝政权兴衰之征兆。
我华夏不仅统一疆域纵横数千里,且民族众多,文化习俗各异。朝廷要发号施令、维系统治,通畅、便利、快捷的交通条件显得至为重要。
因而,历朝历代不遗余力倾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尽其所能开辟、整饬驿站,并创立一行之有效的邮驿系统,达上意,通下情。
我大秦亦不例外,自陛下定鼎之日起,便治水、开山、修路、造桥、备马匹、设车船,置各处水、马驿。应用马、驴、车、人夫邮递。冲要处或设马八十匹,六十匹,三十匹。大致根据驿路位置之轻重,行人之多少,水、马驿所役车、船、舟、马多寡不等。驿卒一般要到十人,僻路或五人,或四人。
如今驿站不仅遍及腹里,还广泛分布于辽东、甘肃、朵甘、乌斯藏、松藩、云贵等边远地区。据臣所了解,至今年八月止,全国上下已设立各类水、马驿共计一千二百九十五处。
驿站专职递送使者,飞报军务。转运军需,事务繁忙,用途广大,负荷最重。在沟通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不可替代。然从各朝旧事不难看出。驿站也是一个最易滋生贪腐,糜费巨大的无底洞。
以前明为例,官吏不管是否身奉公差、皆借行勘合,非系军务,擅用金鼓旗号者比比皆是。丁忧、起复、给由、升转、改调、到任等事项繁多,皆列入公差范围,过往官员及随从莫不打着公务、公出的幌子,享有沿途驿站吃喝接待的特权。
更有甚者,过往官员对驿夫大肆勒索敲诈,欲求不能满足就故意将马匹典当、摧残。逼迫驿夫出钱消灾;或谎称驿夫偷窃行李要求交付免打钱;
或串通商贾,利用驿站走私逃税,从中收受贿赂聚敛;或长期持有勘合终身使用,或将此送做人情。以至于驿役成了最为民害,情罪可恨的重役。
我大秦定鼎以来,陛下英明神武,整治清明,驿站之弊未显,然不及早预防的话。臣担心时间一长,终会形成积弊。
如今内监研发司既已研制出电报来,方便快捷,边疆有军情。即时可传达朝廷;地方有灾情,随时可上达圣听,使朝廷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迅速控制事态。
而且电报一次性投入之后。将来花费有限,有了电报站之后,可以撤销大量驿站。每年可为朝廷省下大笔的开支。
若是开通民用电报业务,甚至还可能给朝廷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同时讯息快捷通畅之后,必然会带动商品更快的流通,对促进大秦的工商业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是以,臣奏请陛下,尽快在国内架设电线,使电报尽快形成网络,以造福天下。”
首府司马安坐在班列左首,听完儿子一番长篇大论,表面如老僧入定,心中免不了大感欣慰,还好,天子不只是一味把自己儿子当枪使,这回总算落了个好。
电报线路的架设,不但能让讯息传递变得十分快捷,使朝廷能及时掌握各方的事态,迅速部署应对措施,还能裁减大量的驿站,节省大笔的开支。
这样的好事,大家自是不会反对,而天子让自己的儿子来奏请,等于是送了儿子一块大大糖吃,唉,总算落个甜头了。
司马凯所奏之事,立即引起来朝堂上热烈的讨论,大臣们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户部右侍良杨超从投入和产出方面考虑,建言道:“陛下,如果在国内大量架设电报线路,将是一笔颇为庞大的开支;臣以为一些电报线路,不妨交给民间来运作,北疆与西疆这些地方地广人稀,估计不会有民间资本感兴趣,朝廷主要将财力投到这些地方,用于保障边境通讯即可。”
左侍郎许英杰却没这么乐观,他很直白地说道:“陛下,电报机和发报机造价低廉,倒是发电机、蓄电池、甚至还要配一个蒸汽机,加上架设的电线花费不小。后期也需要对线路进行维护。
以投入和收益来看,南京到北京、西京、成都这些线路或许还有私人愿意投资。因为这些地方人口密集,商品经济发达,沿线各州府之间交流频繁,经营电报业务,有望较快收回投资成本,但其它地方就不好说了。
另外就是,电报线路漫长,穿州过县,私人经营电报业务的话,很难进行日常的维护。除非他们在沿途各县分置维护人员,但如此一来,会大大推高投入成本。
因此臣以为,指望民间来做这样的投资,恐怕有些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