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扬天下-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赞周作为南京守备掌司礼监务太监,本来权力很大,只不过他的权力也是依附在崇祯身上,崇祯没了。他的大权一下子也就成了空壳,这时就必须另找依附了。
  秦牧淡淡地开口问道:“万公公,现在南京的情形如何?”
  万太监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秦牧的神色,谨慎地说道:“南京现在分歧很大,东林一派认为潞王比较贤明,主将立潞王;以南京守备魏国公徐弘基、提督操江诚意伯刘孔昭一派主将立嫡,属意福王。韩公公派咱家来,是想征求一下侯爷的意见。”
  听到徐弘基和刘孔昭两个人的名字,秦牧不由得想起徐永顺来。这些权贵一早就派徐永顺来探路,但从他们未联系自己就提出拥立人选这一点来看,这些权贵并没有死心依附的意思,让徐永顺来。只不过是预留一条路而已。
  “韩公公是什么意思?”
  “这。。。。。。。。韩公公说要看侯爷的意思。”
  万元吞吞吐吐,秦牧便猜到韩赞周一定有自己的倾向,只不过他与那些贵权不同,他更需要依附一个实权人物。所以才先征求自己的意见。
  韩赞周一向和魏国公、诚意伯这些权贵走得近,他的倾向不问可知。
  要是真为大明着想的话,其实现在皇帝的人选贤不贤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他只是一个精神领袖,一个象征,现在紧要的是选出一个在法理上让各方都没话可说的皇帝来,这样才能尽快整合散乱的力量。
  要想各方都没话可说,那只有遵循几千年来一直奉行的立嫡制度。
  东林党因为担心福王会报复,所以硬是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不管国家现实的需要,大肆贬低朱由崧,把朱由松说得跟个傻瓜似的。
  要说贤名,潞王确实比福王强一些,但天下这么多藩王,比潞王“贤”的不是没有,何况这个“贤”本身就带有主观标准在内,你觉得这个藩王贤,我觉得那个才贤,不行吗?
  哪是不是我觉得谁贤了,就可以拥立谁呢?这样岂不乱套了?
  想到东林党这些人的做派,秦牧暗暗冷笑。
  历史已经证明,指望东林党或是刘泽清、高杰这些兵匪,只是死路一条,秦牧懒得去管这些人怎么胡搅。
  对于自己来说,现阶段要坚持讨贼,下一个阶段是要全力抗清,坚持住了这两点,就能始终掌握着大义的旗帜,就能吸附更多的有志之士。
  见秦牧在思量,万元不敢打扰,只得耐心等着。船只顺汉水南下,速度很快,两岸青山秀丽,
  看着这些美景,很难让人相信这天下正遭逢着大变。
  “万公公不必急躁,到了武昌,本官自会传信韩公公,这要比万公公往回赶快得多。”
  “也好,不瞒侯爷,这一路赶过来,咱家这骨头都快散架了。”
  这一路上可真热闹的,船到仙桃县时,又轮到卢九德迎了上来,他是最让秦牧意外的一个,之前秦牧根本没听说过这号人。
  卢九德时间紧迫,一见着正主,只奉承了几句秦牧兴师讨贼的壮举,然后就直接道明来意,秦牧听说他是为朱由崧来拉票的,更加意外。
  南京城里那些东林党人大肆贬低朱由崧,现在看来,朱由崧可比他们聪明多了,至少人家福王殿下知道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
  “侯爷,东林党人枉称君子,为一己之私置大明江山社稷于不顾,当初神宗有意立福恭王为储君,他们就坚持要立嫡,闹出若大的风波,君臣僵持十几年,朝政荒废,举国不宁。。。。。。。。如今呢,他们怎么不坚持立嫡了?
  这些人见风使舵,说一套做一套,十足的伪君子。正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在这关乎社稷存亡的紧要关头,侯爷毅然起兵讨贼,此等情操令天下人钦佩万分;
  只是侯爷。如今尽快拥立新君才是当务之急啊。侯爷,福王殿下绝不象东林说的那么不堪,还望侯爷看在大明江山社稷的分上,站出来拥立福王登基,这从龙之功,福王殿下将来岂会少得了侯爷您的呢?”
  秦牧不动声色地答道:“不瞒卢公公,桂王次子也曾来找过本官。。。。。。。。”秦牧说到这顿了顿,卢九德心头不由得一紧。
  秦牧暗暗一笑接着说道:“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拥立谁登基本不应是本官置喙之事。襄阳是荆湘要冲,如今被贼军窃据,本官是忧心如焚啊,对了,卢公公可听说过许英杰其人?”
  卢九德有点转不过弯来,去年汇通银行若大的动静,卢九德岂会没听过许英杰的名字,许英杰大船大船的往江西运钱粮,这瞒得了谁呀。
  秦牧绝不会无缘无故地提起许英杰。卢九德心如电转,很快想明白其中的关窍,连忙保证道:“侯爷放心,这一点咱家可以替福王殿下应承。福王殿下若能继位,一定给许英杰行些方便。”
  “卢公公千万不要误会,本官并不是要跟福王殿下提什么条件,只是本官还欠许英杰一个人情。欠别人的人情不还,这心里总不好受,忍不住随口一提而已。”秦牧连忙澄清。生怕卢九德误会。
  “侯爷说的是,福王殿下也是如此,欠别人的人情是一定要还的。”
  卢九德坚持误会,这让秦牧很无奈。
  “呵呵,福王殿下果非常人也,不瞒卢公公,本官也想为福王殿下顺利继位略尽绵薄之力,只是如今襄阳兵凶战危,本官一但抽身,只怕贼军大举而下,则湖广危矣,江南半壁危矣,对了,卢公公。。。。。。。。。”
  “侯爷文韬武略他人望尘莫及,更难得的是心忧社稷,忠公为国,堪为天下之楷模,有侯爷在,大破李贼,收复京师指日可待,侯爷还有什么难处,但说无妨,相信福王殿下定会给予侯爷全力支持的。”
  卢九德绝不吝啬马屁,滔滔而来,为了自己的前程,为了秦牧别倒向东林或桂王那边,为了。。。。。。。。嗯,怎么着最后总得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吧。
  现在何妨先应下秦牧这些条件呢,反正对于福王来说,登上不皇位下场会很惨,因为他本就是顺位继承人,若是让别人继位,一定会视他为最大的威胁。
  这一点福王清楚得很,现在还是等顺利继承大位后,再论其他吧。
  秦牧忧色满脸地说道:“本官如今与贼军鏖战不休,急需些一批能工巧匠随军修补损坏的军械,以免影响将士作战,另外,这江防也得及早准备,提前造些战船以防万一,只是如今这工匠也不好找啊,本官为这事可谓是夜不安寝啊。”
  卢九德以为秦牧会要什么高官厚禄,听完秦牧的话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他看来,这能算什么条件,不就是些低贱的工匠吗?
  “侯爷请说。”卢九德断定秦牧一定还有别的要求。
  “本官说完了。”秦牧似乎不明白卢九德的意思。
  “侯爷就要这些?”卢九德终于忍不住直接问道。
  “目前这是本官最急需的。”
  秦牧心里冷笑不已,什么高官厚禄,朱由崧还是先保住自己小命再说吧。
  俺只要保住了钱粮,再抢到相应人才,足矣!
  其它的,你们爱怎么抢就怎么抢吧。

  ps:感谢书友jasontsai11的厚赏,昊远再拜,谢谢。
  。(未完待续。。)


第240章 扩军备战


  武昌楚王府位于高观山南麓,坐北朝南,背依高观山,东西宽2里,南北长4里,楚王府内遍筑宫殿、楼阁及水榭庭院等800余间。
  周围垒石为城,高二丈九尺,开四门,正门称镇楚门,正殿基高六尺九寸,正门、前后殿、四门城墙饰以青绿,廊房饰以青黛。四城正门,以丹漆,金涂铜钉,豪华壮观,犹如皇宫。
  由于武昌官衙损毁严重,秦牧到达武昌后就毫不客气地入住楚王府,王府同样被张献忠叛军放过火,房屋被焚烧近半,但城墙还在,剩下的一半殿宇楼阁仍足够入住数千人。
  王府的一座偏殿被划为总参衙属,此刻殿内齐坐着马安马、何亮、马永贞、诸葛敏、李源、杨慎等二十多人。
  燕高飞正在并报刚接到的情报。
  “大人,京师陷落,辽东军心也为之大乱,趁此机会,咱们成功接收了不少夜不收的成员,综合他们所提供的消息,降将唐通受李自成所派,带八千人马于三月二十八日到达山海关,吴三桂接受了招降,于四月二日,率四万大军返京;
  吴三桂行至永平西沙河驿时,遇从北京逃出的家人,得知其父吴襄在京被大顺军拷掠,爱妾陈圆圆被夺占,顿改初衷,打着为大行皇帝复仇旗号,拒降李自成,还师山海关袭击唐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