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4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然而,这25艘战舰当中有德国货(中国代造的大多是德国设计,而且其中一部分的舰体是之前在德国造好的,因此应该算是德国货,类似湘潭级驱逐舰这样的才能算是中国货。)、日本货、美国货、英国货、中国货,简直是军舰中的“万国牌”,德国空军第一舰队也因此一度被盟军嘲笑是“万国舰队”。。。。。。(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四章 群岛争夺战

ps:  过年期间事情比较多,现在开始到元宵之前只能保证不断更了,元宵之后再恢复周末双更,望广大书友见谅。。。。。。
作为一名海军宿将,魏格纳自然也知道舰队装备混杂带来的隐忧,此外第一舰队大部分的人员(之前不算技术人员的话,远东舰队连陆战队在内也就1万多人。)都是他投靠戈胖子之后才乘火车借道苏联来到中国,要将他们捏合成军也需要时间。为此,第一舰队转移到日本之后,魏格纳宁可向日本支付不菲的费用,几乎将德国在远东剩余的资产败得一干二净(与其冒着巨大的风险尝试将其带回国内,还不如转化成舰队的战斗力更加实际。),甚至还拿日本感兴趣的技术折价,也不肯再派舰队出战,而让部下安心地进行了不下三个月的训练,之后三个月里也尽量回避大仗硬仗,直到1942年的台风季节过去之后,第一舰队才重新露出了锐利的爪牙。。。。。。
虽然珊瑚海战役中日军蒙受了不小的损失,而德军暂时退出太平洋战场更是削弱了轴心国在太平洋上的优势,但是比起只剩1艘航母可用的美国海军,日本联合舰队的航母编队还是占尽了上风,就在珊瑚海战役结束之后不久,日本联合舰队的主力第二航空舰队护送两个陆军步兵师团从马绍尔群岛大举南下,连续攻占了瑙鲁、吉尔伯特群岛、萨摩亚和斐济等地,以伤亡逾万人、舰载机损失上百架的代价。歼灭美军近2万人,并击落美军陆基飞机二百余架,澳大利亚东面的屏障新西兰由此暴露在日军的兵锋面前。。。。。。
新西兰人口仅有160万,而且之前已经有两三万军队为了英国这个宗主国而在对华、对阿联的战争和英伦保卫战中丧生,被阿联俘虏、至今仍未被释放的也还有上万人之多,另外还有好几万新西兰军人在各个战场继续为英国而奋战着,因此新西兰此时国内的兵力相当有限,即使已经最大限度地全民动员,甚至连少年、妇女和老人都被编入了军队的情况下,新西兰国内的军队总数也不满5万。
而美军虽然迅速进驻。但毕竟时间尚短。加之澳大利亚的防御同样不可轻忽,因而加起来也就2个轻装师、合计3万多人而已,这还是减小了补给与重武器的运量之后才能做到的。
这也难怪,美国的后勤能力虽然天下无双。但是夏威夷群岛这个太平洋上的总后勤基地丢失还是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加之日本现在不但主力舰队捷报频传。潜艇部队学习了德国的战术之后也进步神速,而盟军目前又前所未有地缺乏给运输船护航的反潜舰艇,因而盟军在南太平洋海上补给线的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同时还有尼米兹舰队这个吃补给的大户存在,能够维持新西兰8万多盟军的基本需要已经很不容易了。
当然这也因为新西兰的经济完全依赖于矿业和畜牧业这两个支柱产业,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国,虽然现代化程度很高,但却并没有基本完整的工业体系,军工方面更是一直依靠英国这个宗主国,导致现在新西兰8万多盟军所需的军火全得依靠盟国的船队从海上运来,这就进一步增加了后勤补给的压力,否则要是新西兰能够自己解决一部分的话,怎么也不至于如此被动。。。。。。
总而言之,新西兰目前的盟军总数不满9万,而且其中超过八成是毫无战斗经验的新兵菜鸟,同时他们的补给也不是很充分,至少远达不到正常状况下美军的平均标准。更要命的是,新西兰两个主岛上并没有永固的要塞工事,大型机场也没几个,临时赶修也终究没来得及,而日军仅仅第二航空舰队就有整整10艘航母,即使那两艘修复的美国航母暂时还没有形成战斗力,他们目前可用的航母也有8艘之多,这无疑令进攻一方具备了巨大的优势。
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下,尼米兹即使明知日军可能是声东击西,也不得不率领舰队驰援新西兰,因为就算所罗门群岛的那几个岛屿得而复失,日军也还得经过血战才能占领澳大利亚,而一旦新西兰陷落导致澳大利亚的美军断了补给和后路,甚至不战而溃都是有可能的。尼米兹对美军大兵的脾性实在是太了解不过了,他们虽然隐藏着不逊于任何强军的血性和勇敢,但是吃苦耐劳这个形容词却是与他们根本无缘的。。。。。。
此外尼米兹也多少有些侥幸心理,如果日军真想强攻新西兰的话,他以4艘战列舰、1艘航母和数十艘辅助舰与新西兰两岛上的数百架陆基飞机配合,未必就打不赢,运气好的话还能借机重创日本联合舰队主力,从而扭转整个太平洋战场的局势。然而,日本海军第二航空舰队的司令官小泽治三郎却并没有这样鲁莽,他的那些动作确实就是声东击西。。。。。。
结果,之前美军好不容易夺回的几个岛屿又很快得而复失,同时日占岛屿上的那些机场这时也陆续修复并进驻了大量的日军飞机,这样一来就算尼米兹舰队杀个回马枪,也无力再将那些岛屿重新夺回了。而日军则乘胜袭取了之前跳过(注1)没打的吉尔伯特群岛,为其下一步的进攻扫除了后顾之忧,之前极为活跃的美国潜艇也因为补给线的拉长而受到了不小的限制,尽管这个问题完全暴露还要再过一两个月。。。。。。
随后日本海军两大舰队又合兵一处进攻所罗门群岛东南方的新赫布里底群岛和新喀里多尼亚群岛,尼米兹权衡之下,没有冒险出击,最终导致两个群岛先后陷落,到1942年6月中旬的时候,日军已经对澳大利亚形成了半包围。。。。。。
注1:山口多闻在华期间从中国海军的战术研讨中学到了历史上后来美军使用的“跳岛战术”(自然还是胡卫东提出来的),并直接在太平洋战争中大量运用,令初期对此缺乏防范的美军吃了不小的亏。即使后来熟悉了这种战术,处于被动的美军也不得不处处设防,不但额外耗费了大量物资,而且还导致反攻的日期大为滞后。。。。。。(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五章 风云变幻

ps:  感谢书友“力气垒”的打赏和书友“望云山人”投出的月票,继续求推荐票^_^
但在此期间,盟军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守备力量也较珊瑚海战役时大为增强,其中仅是进驻新西兰的盟军作战飞机数量就超过了500架,总兵力也超过了10万,而由于新西兰两个主岛距离北面的那些小岛少说也有七八百公里距离,超出了陆基飞机的作战半径,使得日军只能依靠舰载机来进攻,难度可想而知。但至少日军的战斗机性能优势还算明显,飞行员素质虽然已经明显下滑,但暂时也还略强于盟军,因此制空权并非完全没希望夺取;反而是日本地面部队兵力不足,令山口多闻迟迟下不了进攻新西兰的决心。。。。。。
侵华的失败令日本永久性地损失了200万青壮,即使之后休养生息了三年,日本也远没有完全恢复元气;此外战后中国政府一直在从日本引进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加上一直没被中国政府释放(理由好找得很,以日本侵华时犯下的累累罪行,不杀就已经算是便宜了。)的部分日本战俘,到1942年6月的时候,总数已经不下百万,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同样是青壮年,使得日本国内青壮劳力更加缺乏。
由于这些不利因素,即便这几年里因为科学技术与管理水平的飞速进步,日本的工业劳动生产率较之全面侵华之前已经翻了一番还多,现在的日本能够动员入伍的青壮人口也很难超过100万。这还是将中日停战时选择加入日本的那些朝鲜人与台湾人都算进去的结果。。。。。。
早在珍珠港事变之前,日本政府就已经秘密开始了战争动员,珍珠港事变后更是立即开始了全民总动员,但即使如此,1942年6月的时候日本重建不久的新陆军也仅有11个师团,总兵力大约30万人,加上海军扩编到20万人的陆战队,总共仅有50万的地面部队。而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节节胜利,他们需要守卫的地盘越来越大,光是这一点就需要至少二三十万人。然后本土和朝鲜也总得留兵吧?即使目前日中关系还算不错。日本政府也不敢对华不设防,因此怎么也得留下十几万人,于是日本现在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