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4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御的战争策略自然也就没什么意义了。但是胡卫东却认为,以中国薄弱的底子,就算发展得再怎么顺利,也绝不可能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就建设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国,而即使中国的工业总产值成为世界第一,也不代表着中国的国力就已经是世界第一(其实现在的中国工业总产值就已经是世界第一了,而且超过美国一大截,有哪个认为中国已经超越美国了?),因为整体工业化水平要想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还需要再过一两代人的时间,再加上战争本身极具偶然性。即使国力占优,初期遇挫而失地千里也是很常见的事,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本土防御的工作始终不能放松,而“人民战争”也依旧重要,当然地位还是会有所下降的。。。。。。
说到底,“人民战争”是为类似抗战时的中国这样贫弱(强国也不是不能用,只是价值相对有限,不用也未必打不赢侵略者。)但却人口众多(相对于侵略国来说)的大国量身定做的防御性战争策略,本来就不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而如果是人口稀少的小国。采用这个策略反而可能遭受彻底灭族的大祸。除非敌人被牵制住了不能出全力,或者顾忌国际影响而不敢像日德那样大肆挥动屠刀。。。。。。
而纳粹的镇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犯下那么惨绝人寰的罪行也不可能没有代价,除了与英国彻底结下死仇之外。也给了盟军同样下辣手的足够理由。原本美洲还有一些国家(如阿根廷)亲近轴心国来。希望藉此摆脱美国的控制,但在美国人利用德国海军无力与自己正面抗衡、而空军又距离过远而难以发挥实力的弱点,毫不客气地派出海军和陆战队以雷霆攻势迅速登陆并横扫了爱尔兰岛。将爱尔兰总统等众多反英人士抓住枪毙或者关押,同时扶植起傀儡政府后,不但爱尔兰共和国被迫交还好不容易收复的北爱尔兰给英国、同时退出轴心国阵营加入盟国,而且也对其他国家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至少在德国展现出保护它们的能力之前,那些反美反英的小国暂时都不敢妄动了。。。。。。
光复爱尔兰是罗斯福力排众议的结果,也被后世认为是一招稳住盟国阵脚和欧洲战局的妙招,但代价却也是极大的,由于海军主力一直滞留在大西洋海域,没有对手的日本联合舰队与德国远东舰队自然肆无忌惮起来,虽然日德海军都不敢进攻美国西海岸,因为以数量有限的舰载航空兵去挑战美国数以万计的陆基飞机与找死无异,但日本还是抓紧时机在西太平洋抢下了大片地盘。。。。。。
到1942年4月底的时候,日本不但完全占领并加强了对菲律宾、东马来亚和荷属东印度的控制,还先后攻占了在美国鼓励下独立的原葡萄牙殖民地东帝汶和美国当初从日本割走的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帕劳群岛,并夺取了美国在太平洋上的重要海军基地关岛,由此解决了威克岛…中途岛…瓦胡岛…夏威夷岛这条岛链侧翼缺乏保护的软肋。
为了扫除进军澳大利亚的阻碍,日军随后又发动了所罗门群岛战役,由海军陆战队的3个步兵旅团主攻,总兵力接近3万人,而且武器装备与美军相比毫不逊色,还有日本海军第一航空舰队和德国远东舰队联合提供海空支援,实力空前强大。
而此时所罗门群岛的美军虽然抓紧时间补充了大量兵力和给养,但美国海军部担心分兵被强大的日本联合舰队各个击破,而没敢从将留守本土(当时全部3艘可用的航母和5艘战列舰都在支援陆战队进攻爱尔兰)的4艘战列舰和1艘提前完成维护的航空母舰派来支援,派出的最大军舰也不过是重巡洋舰,碰上日德联军的8艘主力舰只能落荒而逃,而且一旦被敌人的舰载机发现,就连逃跑都很不容易。。。。。。
失去了海军支援的所罗门群岛美军只能依靠岛上紧急进驻的陆基航空兵保卫各岛,然而此役日德联军拥有2艘战列舰,而所罗门群岛上又没有能够威胁到它们的大口径要塞炮,便无需再让舰载机部队顶着敌军强大的地面防空炮火发起对地攻击了,它们只需保护好两艘金刚级战列舰,让它们的巨炮逐一摧毁各岛的机场就行。
结果无奈的美军海航陆航飞行员们反而被迫驾机主动对日军舰队发起了攻击,而在日德军舰猛烈的防空炮火与日德舰载战斗机群的夹击下损失惨重,在整个所罗门群岛战役期间美军被击落的飞机不下300架,而日军仅仅损失了1艘日本驱逐舰和21艘战斗机,而德军更是仅有3架飞机被美军战机击落。。。。。。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海军部早在珍珠港事变后就不断将潜艇调往太平洋战区(反正德国现在制海权又没了,美国潜艇留在大西洋也没事干。),到1942年4月初的时候总数已经超过60艘,但因为巴拿马运河中断后,它们必须绕远路走美洲南部合恩角航线,加之潜艇的航速又比不上水面舰艇,结果耽搁了不少时间,还因为太平洋上的岛屿不断丢失而一再收缩活动区域,实在是憋屈万分。但由于日军反潜能力的低下,它们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以仅仅损失2艘的微小代价击沉了11艘日军运输船、18艘商船和3艘驱逐舰,如果不是鱼雷引信问题导致鱼雷命中目标后只有不到一半会成功引爆(历史上比这还糟,不过发现问题后美国解决的速度还是很快的。),战果还要出色许多。(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六章 来迟一步

对于美国潜艇的威胁,在中国“学习”过的崇仁天皇比海军部的那些高级将领更早地予以了关注,除了放下海军强国的架子,请求德国远东舰队派出教官指导日本海军潜艇与反潜战术之外,还要求海军部增加反潜舰艇的建造计划,但由于日本国内的造舰产能已经基本都被主力舰、防空型辅助舰和随着地盘不断扩大而越来越不够用的运输船所占用,短时间内又来不及建造新的大型造船厂,所以崇仁无奈之下只得向唯一有可能提供帮助的中国政府下了订单,虽然中方开价不低,而且日本还需要先拿总价三分之一的预付款出来,同时还需派出一些技术人员提供指导,但除了可以应急之外,还能够拉拢中国,至少防止其加入盟国,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而中国政府本来就不打算参与日美之间的战争,自然乐得借此机会进一步提升中国造舰工业的水平,因此同意将6艘万吨级集装箱船(尺寸与航速都要比自由轮稍大一些,因而改装出来的护航航母性能也略强于美国的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改装成护航航母交予日本,另外还同意为日本建造两批标准排水量1500吨的护卫舰,一共12艘,这些都将在1943年7月之前交货,双方政府还一致表示,如果到时候情况允许,还可以展开更进一步的合作。
虽然中国政府表示自己也同样可以接下盟国的订单,严守中立的态度很明确。但由于日本距离中国更近,而且基本上切断了盟国通向中国沿海的直接航路,所以客观上对轴心国更加有利。对此美国政府自然十分不满,但是他们又不愿给出足以让中国政府同意入盟的优厚条件,加之现在美国与中国之间的直接贸易已经被日军完全截断,本来就只剩日本的钱还比较好赚,中国政府自然不愿意接受美国的要求与日本为敌。而盟国现在战局不利,自然也不敢逼得太紧,因此罗斯福就算心中恨极,却也不好拿中国怎么样。不过想到原本准备让美国在二战期间坐收渔利、结果现在却是美国被迫提前赤膊上阵而中国人则赚了便宜。罗斯福心中还是不禁有些莫名的苦涩。。。。。。
尽管如此,美国政府还是利用德军在欧洲的反人道罪行给中国政府制造了不小的舆论压力,此外煽动在华的反德外籍雇员闹事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虽然因为之前已经有了教训,中国在1942年因此蒙受的损失比1941年小得多。)。同时日军在太平洋上的节节胜利也引起了中国政府的警觉。因此中国政府的态度较之一开始还是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为了营造新中国政府良好的国际形象。更为了防止日本过分坐大对中国再次形成威胁,周公代表中国政府公开表示只会替日本建造船体(收费自然相应地下降了,不过交货期限也提前了3个月。)。火炮、雷达等可以直接用于军事的系统得由日本将其开回国内后加装,同时还要求除了大使馆的武官和安保所需的少量武装人员外,所有在华的德日军事人员必须在1942年6月30日之前全部离开中国,话说如今在华的德**人总数已经多达5万余人(详见后文),这也已经超出了中国政府所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