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3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外,西班牙佛朗哥政权同样是小胡子积极拉拢的对象,因此克里姆一开始并不认为小胡子会为了拉拢自己而同时与最重要的盟友和一个重要的潜在盟友翻脸。事实上英国人也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才会在谈判中那么强硬。。。。。。
但欧战爆发以来意大利匪夷所思的糟糕表现却令小胡子最终作出了令人意外的取舍,意大利陆军太菜他早就知道,克里姆义军曾经多次创造过击败三倍乃至五倍以上兵力意军的战例,而现在阿拉伯联盟的陆军人数并不逊于意大利、而其发展潜力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光比陆上实力的话,阿拉伯联盟打三个意大利都没问题。
其实,若非当初对意大利的海军还抱有较大的期待,小胡子只怕早就踢开意大利而拉拢阿拉伯联盟了,可塔兰托战役却将意大利海军的外强中干完全暴露了出来,对其彻底失望的小胡子当即无视意大利人将来难以避免的强烈反对,派出代表与阿拉伯联盟进行密商,当然小胡子并不愚蠢,在一切谈妥之前他是不会公开此事的,否则万一新盟友没拉拢过来、反而让旧盟友先反了目,那可就亏大了。
至于西班牙?他们早在残酷的内战和对摩洛哥的战争中将血流尽(两者相加,死难的人数不下百万。而西班牙此时的总人口还不到3000万,而经济损失就更是惊人,目前的西班牙还有一点守备国土的力量,但进攻的力量却已经根本谈不上了。),如果佛朗哥不识相的话,小胡子并不介意顺便灭掉,将其直接置于第三帝国的掌控之下。。。。。。
与英国人相比,德国没有海外殖民地在这个时候反而成了优点,小胡子不会像丘吉尔那样担心反殖民斗争扩大,反倒鼓励阿拉伯联盟解放更多的殖民地。因为那些地盘基本都是敌国的。这就为谈判扫平了最大的阻碍。。。。。。
克里姆得知德方的这一态度后大喜过望,心中的天平立即就倒向了轴心国一边,而当小胡子同意向阿拉伯联盟提供全面的技术和军事援助(当然,“量”的方面不如之前与中国展开的合作。不过这本来就没有必要。阿拉伯联盟虽然国土广阔。人口也不算少,但和中国还是没法比的。)之后,克里姆很快就力排众议、决定与德国签署正式的同盟条约对盟国作战。但考虑到苏联和中国之前对北非反殖民斗争的支持,克里姆拒绝了小胡子希望阿拉伯联盟加入《**产国际协定》的要求,对此小胡子并不怎么介意,反正就算阿拉伯联盟愿意加入,他们对苏联也是鞭长莫及,能够帮着对付西方就已经很不错了。。。。。。
虽然双方的谈判是在秘密中进行的,但进度却快得惊人,从接触开始算起、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全部谈妥了。根据双方正式签署的《德阿友好互助条约》,德国政府将在三年内向阿拉伯联盟提供总价值不少于10亿美元的巨额援助(只算纯粹的援助,两国之间的贸易不算在内。),帮助其建立起虽然规模不算很大、但却相当齐全的军工和基干工业体系,而被克里姆视为将来阿联经济支柱的采矿业也在德国帮助下飞速发展起来,比如摩洛哥的磷矿(占全世界的一大半)、阿尔及利亚的铁矿(总储量有大约40亿吨)和潜力巨大的石油天然气(这个更不必说)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因为欧战爆发而滞留欧洲的中国地质勘探人员也接到国内的命令而纷纷前往阿联助其勘探矿藏,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同时在客观上也帮了德国一把。。。。。。
得到德国的大力支援后,新生的阿拉伯联盟国力迅速强盛了起来,不过这也得感谢当初西方殖民者在北非留下的良好基础。要知道当初西班牙与法国政府可是将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注1)以近乎于本土的标准来建设的,虽然由于定位的关系而没有留下什么工业基础,可是三地居民的平均识字率却已经高达**成,以中国传来的技工速成法,这些文化程度较高的识字人口很容易被培训成为合格的产业工人,再加上德国人大力支援的机器设备和高端人才,这三个地区工业化、至少是初级工业化的进度要比中国快得多,而超过三千万人口完成初级工业化所能拥有的工业实力,至少不会比现在的西班牙逊色。。。。。。
德国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自然是要有回报的,首先,是德国海军可以在阿联沿海的任何港口停泊和补给,这无疑将令德国舰艇的作战范围大大扩张,而德国空军也可以通过协商、有条件地使用阿拉伯联盟境内的机场。作为交换,只要克里姆提出要求,德国必须无条件地派出不少于一个满编装甲集团军的陆军装甲部队和不少于3个航空联队的德国空军来到北非助战,但作战对象仅限于盟军。
其次,阿拉伯联盟出口的各种矿产要优先供给德国,当然反过来也是一样,由于两国的经济具有极大的互补性(甚至同类商品也是这样,比如摩洛哥盛产磷矿、而德国需要进口,北非煤炭和钾肥奇缺、而煤矿与钾盐却恰恰是德国的两大优势资源。),所以这一条算得上是互惠互利,并不能称之为是单方面的要求。
真正关键的,在于第三点,那就是小胡子要求克里姆进军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并继续向东进军扫平中东。这样一来,英国不但会直接地失去大片殖民地,而且英国本土与其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之间的海上交通也不得不绕个大圈子走好望角航线,不但浪费金钱,也给了德国潜艇更多的战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称其被切断了也不为过。。。。。。
注1:与这三地相比,利比亚的基础相对要差得多(主要是宗主国意大利的工业化程度太低,甚至连日本都不如,而且意大利对利比亚的重视程度也要差一些,毕竟当时的利比亚人口少不说,资源也基本都没勘探出来。),但它的人口很少,连阿拉伯联盟当时总人口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因此影响并不大。(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胡子的路线

同时,解放中东后,阿拉伯联盟的国力必然进一步跃升,尤其是人力和资源,这将很可能成为小胡子将来与终极大敌美国决战的坚实后盾。而且小胡子还认为,一旦印度与英国本土之间的联系切断,那么之前一直努力克制的中国政府很可能会忍不住出兵解放印度而坐上轴心国的战车,再加上现在秘密谈判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的日本将来也可以南下袭取南洋诸岛和澳洲,轴心国阵营的整体实力将较现在有极大的增强,而盟国的实力则此消彼长。。。。。。
“如果这一切都能达成,那么即使苏联和美国联起手来,也绝不是第三帝国的对手!”,这段时间以来因为一连串胜利而变得愈发骄狂的小胡子充满信心地yy道。
虽然小胡子的路线图只是他的妄想,但现在的阿拉伯联盟也确实有席卷中东的实力。由于担心中**队向印度发起全面进攻,英国人已经将印度的驻军总数增加到了上百万,其中英国本土和战斗力较强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军队合计超过50万,这样一来不可避免地导致相邻的其他殖民地的防御力量大幅下降,毕竟欧战爆发后英国必须留足守备本土的军力,因此只能从别的殖民地和盟国抽调兵力,现在英国及其盟国驻扎于埃及、苏丹与中东的全部兵力加起来还不到20万,其中来自英国本土的陆军和海军陆战队总数也就10万上下,克里姆连总动员都不需要就能轻松解决。也就地中海沿岸因为有英国地中海舰队的存在而比较难搞。。。。。。
别的还好说,亚历山大港内的那两艘战列舰实在是令克里姆头痛不已,如今阿拉伯联盟虽然也建立了自己的海军,但目前官兵们还需培训,而俘虏的那些法国海军官兵又不会帮阿联对英作战,因此大部分舰艇现在都根本用不了。何况即使能开出去,吨位最大的舰艇也不过只是一艘轻巡的阿联海军也决计无法与英国的战列舰抗衡。与之相比,阿联空军的情况稍好一些,但飞机也大多老旧(这些飞机都是用来对付起义军的,用不着多先进。。。。。。)。而且飞行员同样大多是原来被俘的外国人。未必就肯尽全力,想要干掉那两艘英国的战列舰,谈何容易?
当然,即使打不过战列舰。只要能够在陆地上横扫英国在中东的殖民地和附庸国。它们迟早也得无奈地撤离。但是阿拉伯联盟的精华地带基本都在沿海(虽然各国均是如此,但比重很少有像北非这么夸张的。),如果任由这两艘巨舰一路轰过去。损失也未免太大了。。。。。。
为此小胡子承诺会派一些斯图卡过来帮忙,但令双方意想不到的是,意大利海军这时却意外地争气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