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抵抗意志就更加薄弱,白石智久还没动用传说中的“满清十大酷刑”,这家伙就听话地命令各舰停止抵抗向陆军投降。但是率先投降令本来就只是初来乍到的南云忠一中将威望大损,大部分舰长根本不听他的乱命。但是让这些舰长冒着误杀司令官的风险攻击“榛名号”,他们也普遍没那么大的胆子。何况就算陆军不会cāo作军舰,光是金刚级战列舰那超厚的装甲,就不是他们的座舰主炮能够轻易击穿的,再说即便真的打沉了,搞不好事后海军部反而还会怪他们打沉了帝国珍贵的主力舰。因此那些陆军抢占失败的舰艇全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逃”,这样无论青岛兵变最后如何收场,他们都是有功无过。。。。。。
但这些军舰的锅炉还没烧热,“榛名号”战列舰八门360mm口径的主炮就开火了。要说这些巨炮因为口径太大的缘故,cāo作上离不开机械的辅助,陆军的炮兵短时间内是很难上手的,但这舰上现在不是有现成的炮手吗?虽然其中大多数人一开始不合作,但在白石智久yīn笑着让人扒下其中某位的裤子,拿出一个羊角锤对着那厮的命根子比划了两下、打算进行一次“碎蛋”实验之后,所有的舰上炮手全都崩溃了,一个个全都服服帖帖地回到了他们本来的岗位上。。。。。。
因为白石智久的目的不是尽可能多地打沉军舰,而只是要喝阻它们的窜逃,因此直接将目标对准了逃窜军舰中最大的一艘,以最大限度地威吓各舰官兵。由于白石智久的jǐng示(如果一次齐shè全部落空,则从炮手当中择一“碎蛋”。。。。。。),“榛名号”战列舰的炮手无不认真瞄准,加之两舰距离实在太近,又都还停泊在港内没有开动起来,因此命中率高得离谱,八发大口径炮弹居然有六发击中了目标,结果那艘排水量五千多吨的轻巡洋舰当即在声传数十里的巨响中被直接炸成了数段沉入了海底。。。。。。
其间还有一艘驱逐舰和一艘扫雷舰妄图逃跑,但却很快就被“榛名号”的副炮送入了海底,主炮连再次表现的机会都没获得。港内其余的军舰见状只得放弃幻想,老老实实地熄掉锅炉向陆军投降。至此,白石智久以一千多人的伤亡击沉海军三艘军舰并夺取了十三艘舰艇,同时俘虏南云忠一海军中将以下、不下三千名海军官兵。而差不多在“榛名号”战列舰炮响的同时,早就准备好的青岛陆军突袭了海航的专用机场,俘虏大量海航飞行员并缴获了八十余架完好的飞机。
一连串令人目不暇接的胜利之后,策划这一系列计谋的白石智久受到了青岛rì本陆军官兵、尤其是普通士兵的狂热崇拜,但无论是他,还是主动退到幕后的松本真吾和中西功此时却都是压力山大,这事越闹越大,最后该怎么收场呢?(未完待续。。)
s
第二百四十五章 天皇幼弟
即使自负智谋的白石智久这时也和两人一样,完全将希望寄托于十五军军指、呃,其实就是胡卫东个人的指示上面,因为胡卫东对于rì本人、rì本军人、rì本高层乃至rì本社会的了解,即使是这三个rì本人,也自认不及。。。。。。
由于此前特种部队已经多次成功缴获到鬼子飞机,所以胡卫东对于目前还不能说是已经完全到手的那八十多架rì军海航飞机,还算不上特别惊喜。但得知rì纵居然还抢下了十三艘舰艇、其中甚至还包括一艘三万多吨的战列舰之后,一时间也吃惊地张大了嘴巴,若非青岛城内的地下党发回的电报与rì纵的汇报大致能够对上,即使他已经对rì纵的几个领导干部有了一定的信任,肯定也会以为他们扯谎了。。。。。。
虽然知道航母将在二战期间崛起,而昔rì的霸主战列舰则从此没落,但男人有几个不迷“巨舰大炮”的?何况胡卫东还是一个世界级的火炮专家,因此他明明知道这些舰船肯定保不住,但还是绞尽脑汁想着能将那些军舰、特别是那艘“战列舰”保住的办法。。。。。。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是胡卫东一直遵循的行为准则,因此他暂时只给出了“和大本营谈判拖时间”与“青岛物资暂停外运以免引起怀疑”这两个指示,同时要求rì纵将缴获舰船、飞机的型号和对应数量查清后上报军指,以利于下一步的决策。/电报刚刚发出。胡卫东突然心中一动,连忙让电讯员再发一份电报给rì纵,并对之前的命令补充完善。。。。。。
“妙啊!实在是妙!不愧是军长!”,白石智久听完电讯员的口译后不禁脱口而出赞叹道,但就眼下来说,rì纵还是首先得与rì军大本营统帅部交涉以争取时间,尤其是他需要确定海军舰员与陆航海航的飞行员中有哪些是可以争取或者胁迫过来的。这个问题不解决,舰船就算到手也是开不动的废铁,保住更是毫无希望。。。。。。
在胡卫东的指点下。白石智久在电报中表示希望能有一位皇族成员代表天皇陛下来到青岛倾听陆军下层官兵的心声,只要天皇陛下能够正视陆军基层官兵的合理诉求,他“小林弥二郎”愿意放下武器接受军事法庭的审判。。。。。。
裕仁天皇最恨的就是犯上作乱。本想不予理会、直接派兵镇压,但陆相与海相却难得的达成了一致意见,不约而同地劝谏天皇考虑兵变将士的要求。陆相这么说自然是护犊子,兵变虽然大逆不道,但能将一向趾高气扬的海军弄得如此灰头土脸,他们这些高官也觉得脸上有光;而海相的考虑则更加现实,如果派兵镇压的话,青岛不下两万海军战俘很可能会被全部“撕票”,甚至就连包括那艘金刚级战列舰在内的十几艘舰艇也有可能被绝望的叛军炸毁自沉,那对海军来说损失可就大了。
而更重要的是现在rì军根本不可能向青岛派出足以平乱的军队。须知现在山东正盘踞着实力强劲的中国第十五军,如果只派几万人过去,或许镇压叛军倒是够了,可万一十五军突然这时打过来,那这些军队不就等于是派过去送死的吗?想要确保无虞。要么得向青岛派出十几万jīng锐,事实上刚刚向满洲加派了十万陆军的rì本国内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再挤出这么多有战斗力的野战部队;要么就得派出足够强大的舰队,但这同样需要不短的一段时间。再说了,谁能保证叛军走投无路之下不会向中国人投诚换取保护?真要是那样的话,问题可就真大条了。。。。。。
当然,派兵的准备还是要做的。谈判如果顺利那么自然最好,而如果不顺的话,那就作为缓兵之计好了。因此无意之间,双方居然选择了几乎完全一样的策略。但真要派人过去的时候,裕仁天皇却为人选犯愁起来,对方指明必须是皇族成员,可人选虽然不少,但实权人物显然不能派去,以防叛军又得到有分量的新人质,可如果身份不够尊贵,裕仁天皇又怕叛军起疑心,因此想来想去只能在自己三个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当中挑选一个作为特使。
裕仁天皇一开始是想把一直对他皇位虎视眈眈的二弟秩父宫雍仁亲王淳宫派过去的,如果死掉的话正好除去一个祸患,但很快裕仁天皇又担心二弟与那些叛军勾结起来,于是这个人选就被否定掉了。裕仁正打算让老三高松宫宣仁亲王出任特使,害怕被叛军扣住、甚至杀害的宣仁却撺掇未满十三岁的幼弟三笠宫崇仁亲王主动请缨,裕仁觉得让一个少年作为特使可以显示自己对叛军的轻蔑,而且身为少年的崇仁被叛军杀害的可能xìng也相对已经成年、而且还属于海军派系的三弟小得多,便答应了他的请求。崇仁虽然年幼,却自小聪明伶俐,加之身为皇族嫡系,一直都受到良好的教育,至于社交礼仪那更是必修课,未必就不能完成这一重任,而且裕仁还派崇仁的老师——在rì本陆军下层官兵当中声望颇高的“豺狼参谋”辻政信陪同,自信即使谈判失败,应该也不会闹出笑话。
注1:历史上崇仁立场转向反战是成年后来到中国,亲眼目睹了rì军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累累罪行并了解到华北八路军的纪律严明,对比之下受到了巨大震撼之后,之前他和大多数rì本人一样深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而且反战与平叛并不冲突。
注2:这厮十岁就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十六岁不到就从陆军大学毕业,虽然皇族身份肯定帮了大忙,但包括裕仁天皇在内的近现代rì本皇族中再无第二个有这样的成绩、甚至连接近的都没有,足以说明他的聪明好学。或许正是因为他的聪明和理智,才没有被他的老师“豺狼参谋”辻政信彻底引入歧途。。。。。。(未完待续。。)
s
第二百四十六章 背后一刀
但裕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