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如果苏联不能如约按期足额进行援助,那么中国赤sè党也同样有权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而斯大林虽然对将来与德国交战有所预料。却怎么也没想到战争初期竟会输得那么惨,以至于连履行这份协议或者说威胁到中国赤sè党的能力都没有了,所以并没有对这个细节怎么在意,结果后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中国人将这笔欠款理直气壮地赖掉。。。。。。
值得一提的是,在援助中国赤sè党的过程中,苏联也从中获益匪浅,除了胡卫东许诺的那些交换条件,在援助过程中,目前还普遍比较谦虚好学的苏联技术人员在帮助边区建设的同时,也从边区的同行身上学到了超越时代的生产管理制度。这对苏联国内的工业建设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再加上协议签署后就陆续获得的那些先进技术,这个时空的苏联甚至要比历史同期更加强大。
一向厌恶老毛子的胡卫东不是预见不到这一点,但为了加速中国的工业化,尽快打败rì军。*不得不作出取舍。然而,历史的蝴蝶效应有时真的令人意想不到,苏联的强大使得斯大林愈发无所顾忌地大清洗,而德国不敢过早进攻苏联又给了他更多折腾的时间,结果苏德战争爆发时,苏联的损失居然比历史上还要惊人,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对于苏联这么大规模地援助赤sè党,南京的蒋委员长自然十分不满,但是毕竟这些苏援均以民用工矿业为主。基本没有涉及军工(至少苏联没有帮助赤sè党发展军工,反倒是苏联获益不少。),至于武器装备,东北抗联与苏援航空队的那点数量与**方面获得的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再加上为了平息老蒋的不满,苏联对于**的援助也较原定计划增大了力度,总价值同样达到了3亿美元,而且还是无抵押的贷款,相比而言,赤sè党方面则是以价值至少也有五千万美元的代价换到了3亿美元贷款,斯大林的态度很明显还是偏向国府一边的。这令担心苏联扶持赤sè党将他赶下台的老蒋多少放心了一点。。。。。。
而令老蒋态度软化的更重要原因,则是抗战形势的急转直下,给老蒋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先说华北战场,虽然rì本陆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几乎被打成了光杆司令,可是当大批援军赶到天津、方面军攻略也转为主攻津浦线方向之后。却一下子又变得异常凶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将太行以东、黄河以北的**几乎一扫而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竭尽全力,才勉强依靠黄河天险暂时挡住了rì军的攻势,但第五战区兵力严重不足,形势岌岌可危。而淞沪战场本就rì益艰难,rì军一部又真的如当初胡卫东所说的那样在杭州湾金山卫附近登陆,淞沪数十万**面临后路被截的危险,不得不匆忙撤退。
好在由于之前华北的大胜,牵制了rì军投入淞沪战场的力量,使得rì军在金山卫的登陆较历史上有所推迟,而此时“国联”会议已经结束,老蒋自然不会像历史上那样为了向西方列强表示抗战决心而让部队在死地继续坚持,再加上“吴福线”工事现在已经被陈明仁率部赶修完毕。面对来势汹汹的rì本追兵,陈明仁率**整编第88师在此浴血奋战,顶住rì军追兵超过十天的疯狂进攻,成功地掩护了大批友军的撤退,因此与历史上的淞沪会战相比,**的伤亡、尤其是阵亡数量大大减少(大约伤亡20万、阵亡七八万,而历史上是伤亡30万,阵亡近20万,其中一半牺牲在混乱的撤退中。),而rì军的损失则有所增加。再加上之前华北的大胜,抗战的开局比起历史同期还是要好了很多。
但即便如此,面对总兵力已经暴增至近30万人的rì本华中方面军,任谁都知道国都南京已不可守,但这时存心借机揽权的唐生智却跳出来慷慨激昂地表示要“与南京共存亡”,希望说动老蒋任命他为南京城防司令。好在与历史上此时还在陆军大学学习不同,如今的陈明仁身为整编第88师师长,又刚刚立下大功,更兼他是老蒋的黄埔学生,竞争力比唐生智这个老蒋昔rì的对手大得多,当他也站出来竞争南京城防司令一职后,唐生智的图谋很自然落空了。。。。。。
其实陈明仁心底里同样是认为南京不可守的,但是他出道甚早,深知唐生智既无才亦无胆,如果将南京三十多万大军交给他,非被全部断送掉不可,所以拼着这一战令自己英名尽丧的风险,他也要抢下此役的指挥权。(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零八章 南京保卫战
考虑到rì军拥有炮火优势,尤其是海军舰艇可以进入长江“黄金水道”炮击南京全城(胡卫东曾建议老蒋在长江下游布雷封锁航道,但老蒋担心这样做会触怒英美等西方列强,一直都没敢这么做。),兵力囤积太多只会增加无谓的伤亡,便将伤势较重(以致于影响了战斗力)的兵员全部送到后方休养,得到了二十万jīng兵,然后给他们一个萝卜一个坑地分别安排好任务,要求他们“dú lì死守,不求援,不待援,打光为止。后退者一律由督战队shè杀。”,他自己也在身上绑了一捆手榴弹、作好了城陷自尽以免被俘的准备,同时还让人在军中反复宣传rì军虐杀战俘的暴行,打消部下的侥幸心理。
经过如此的三管齐下,守城**无不拼死作战,而rì军经过淞沪会战普遍都很疲惫,弹药的消耗也相当大,尤其是华北方面军损失了二十多万人之后,rì本被迫大幅度扩军,不但兵员素质有些下降,弹药储备也被迅速稀释,而国统区兵工厂得到边区技术支援后生产出来的一万多支二四式冲锋枪在巷战中更是发挥了奇效,不光威力巨大,更由于其远较机枪出sè的灵活xìng,大大降低了rì军掷弹筒的作用,结果就连陈明仁都没有想到的是,rì军在进攻南京一个多月后,居然暂时撤退了
此役**以伤亡超过四分之三、其中阵亡将近半数的沉重代价,毙伤rì军八万余人(其中击毙3万人左右)。堪称是**自抗战全面爆发以来打得最好的一仗,陈明仁也一跃成为**之中屈指可数的顶级名将,但其桀骜不驯却令老蒋极为头痛,私下称其为“第二个卫立煌”。而陈明仁坚守南京期间为了严明军纪,杀了不少“不该杀”的人,rì军撤退后他又不等军委会同意便擅自放弃南京、带兵掩护战前还没来得及疏散的部分南京市民西撤,令正在让人大力宣传“**守住了国都。守住了总理陵寝。”的老蒋感觉就像吃了一个苍蝇一样恶心,所以陈明仁战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甚至连88师师长的位子都摇摇yù坠。好在老蒋毕竟还是很欣赏他的。考虑到李宗仁老向军委会诉苦无兵可用,老蒋便干脆将陈明仁调到这个国民党内自己最忌惮的敌手麾下,让李宗仁也好好领教一下陈明仁的臭脾气
由于陈明仁事先就意识到rì本间谍无孔不入。所以撤军的命令他是突然下达的,以至于鬼子的特工根本来不及向上面及时通报,结果等到rì军主力进占南京的时候,却发现这座中华民国的首都竟然已经几乎成了空城。忿怒的rì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朝香宫鸠彦亲王(松井石根结核病加重,rì军大本营派这位裕仁天皇的叔父暂时接替司令官一职。)下令处死所有**战俘,并纵容部下在包括部分“安全区”在内的南京城里到处烧杀yín掠。不久松井石根病愈复职后也延续了朝香宫鸠彦亲王“通过残酷地打击南京,来瓦解中国人抗rì斗志,迫蒋投降。”的策略,屠杀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虽然因为陈明仁等二十万**的浴血奋战。大部分南京平民都平安撤离,但还是有十万多人不相信鬼子会如此残暴而固执地不愿离家,其中超过半数都被rì军杀害,加上rì军杀掉的那些**战俘,总数不下七万人。而在rì军当中,以朝香宫鸠彦亲王的嫡系部队——rì本陆军第11师团作恶最大,杀人数目占到了遇害者总数的七成。
胡卫东在一系列提议都被老蒋拒绝后,早知自己无力阻止“南京大屠杀”的发生,但为了不致像历史上那样南京大屠杀过去了很久才被世人得知,特意派出一些特战队员事先冒充rì本人(老蒋在抗战中一直严禁**伤害rì本“平民”。所以胡卫东不担心他们被**误杀)住进南京城里,一方面力所能及地救一些人,另一方面则将鬼子的暴行拍摄下来作为他们无可辩驳的罪证。
照片在报纸上发表后,国内军民无不激愤,陈明仁等守城将士更是痛心不已,“早知道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