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瓦-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王若是不舍得割爱,臣放下便是。”
    平原王哈哈大笑道:“孤王有言在先,岂可反悔,润德喜欢,拿去便是。”
    刘泽恭声称谢,又与平原王交流了一下养鸽的心得体会,刘泽自然将前世所来的那些识鸽养鸽的技巧吐露出来,平原王听得是心醉神弛,不觉已是红日西沉。
    刘泽起身告辞,平原王意犹未尽,竭力相邀刘泽有空瑕之时多来王府,显然今日相谈甚欢,平原王将刘泽引为知己。
    “恕臣无礼,臣身为一县之令,公务琐碎,恐无多瑕与大王会面。”刘泽可没有多少闲功夫整天来王府和这位养尊处优整天有大把闲情逸致的平原王磨矶。
    平原王倒是长叹一声,道:“哎,孤王若有润德的出身该有多好,驰骋疆场、执政一方,为姓为社稷做些有用之事,也不枉这来世一遭。”
    刘泽倒是暗暗称奇,这平原王地位荣崇,可算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要风得风,要雨的得雨,还算活得没滋味吗?
    “大王一人之下,千万人之上,又缘何有此一叹?”
    “润德,你我相交莫逆,今日便不妨直言了。我们这些诸侯王,看似享尽荣华富贵,威风八面,但却是也如覆薄冰,战战兢兢而已。这一片封地,不过是一个大一点的囚牢罢了。还需得仰人鼻息,一言不慎,轻则削藩降爵,重则丢掉性命。唯有寄情于山水草木,纵情于声色犬马,才可排遣这无聊与寂寞。那里象润德这般为民请官,率性而为,就连林海刘平这些上官都不放在眼里,真丈夫真性情呐。”平原王的脸上透出的是无奈是悲凉。(未完待续。。)

第221章 多多益善
    刘泽沉默了,诸候王的处境地位在汉景帝之后便日益衰败,除了能享受到点封地上的食邑之外,其他的特权几乎全被驳夺了。诸侯王的架子也就是吓吓平民百姓还有点用,真心就连封国内的国相都尉都不鸟诸侯王,而且他们还饱受当朝皇帝的猜忌——作为和皇帝血缘最近的亲属,本身对皇帝的地位就是一种无形的威胁。
    片刻之后,平原王倒是洒脱地大笑两声,道:“今日与润德相谈甚欢,真平生大快也。日后润德若有什么为难之处,只管来找孤王便是。”
    刘泽应了,拱手告退,平原王执意地将他送到大门口。
    在大门口的左侧,刘泽无意中地瞥了一眼,那一畦不起眼的小绿苗引起了他的注意,心念一动,这莫不就是……
    “敢问大王,这可是棉花的幼苗?”
    “棉花?”平原王倒是一怔,棉花这名称倒是稀奇,闻所未闻,“此物乃是一位大食商人赠给本王的,名曰白叠子,秋后结成果实绽放,雪白如花,如果改名棉花的话倒也名符其实。”
    刘泽惊喜连连,此物果真是棉花无疑了。棉花原产于印度和两河流域,很早就传入了中国,但却不是作为纺织品而是作为一种观赏花存在且数量极为稀少。穿惯了现代纯棉服饰的刘泽对汉代以丝麻布为主的织造品深恶痛绝,几年前经营丝绸的时候也尝试着寻找棉花的踪迹,想不到竟然在这平原王府之内无意间撞到了。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当下刘泽便出口向平原王讨要棉籽。虽然平原王很奇怪,刘泽对那些艳丽的花草不感兴趣却对这不起眼的白叠子情有独钟,但还是很快地命人拿过一些种籽来。
    “大王府上就只有这么一点种籽了吗?”刘泽将棉籽抓在手里。看了看,只有那么几十粒的模样,太少了,真要大规模植的话得培育好多年。
    “润德想种多少呀?若种下赏玩得话,三五十株足矣。”平原王倒是很诧异。
    “多多益善。有多少给臣多少。”刘泽这会儿根本就顾不上客套了。
    奇怪归奇怪,平原王还是满足了刘泽的愿望,命下人整整地背过一口袋的棉籽来。“幸得前年在城外田庄大量种植过白叠子,才有这么一口袋的种籽,反正此花也不甚艳丽,就全送给润德吧。”
    刘泽如获至宝。连声称谢,一直回到县署后,那笑着的嘴还没合拢。
    今天可赚翻了,一对毫无用处的孔雀换来了信鸽和棉花两件宝物,这笔买卖可太划算了。张飞都感到莫名其妙,一直追问刘泽笑啥。刘泽故作神秘地一笑。告诉他你日后自知。
    接下来的几天,刘泽便是命潘凤找人建了个大的棚子,将这五对鸽子圈养起来。鸽子有识巢的本事,现在如果将这几只鸽子放飞的话,估计转眼就飞回到平原王府了。刘泽圈养起这几只鸽子来,但是要做种鸽,从中培养出新一代的信鸽来。
    扛回来的那一大口袋棉籽。足够种五六亩地,好在官府现在手头不缺的就是耕地。刘泽找了一块便于灌溉的上等良田,亲自动手,翻地、施肥,将棉籽种到了地里,并出高价雇用了几名有经验的农夫来管理这片农田。
    由于及时地完成了田地的勘查丈量,又紧锣密鼓地将田地租种出去并给承租的农民发放了春播的种子,平原县的春耕备耕工作在刘泽的主持下,在春末农时结束之前顺利地完成了。黄河水患给平原百姓带来的灾难算是划上了一个句号。
    都说福兮祸所至,祸兮福所倚。在别的州郡经受着入春以来无一滴降雨的春旱无法下种之时,经过黄河水浇灌的平原土地苗势喜人,可以预见今年必定是一个丰收之年。
    春耕结束之后,县署的公务也上了正常的轨道,刘泽也算是略松了一口气。将手头的事务交给了丁县丞吴县尉还有贾诩贾师爷之后,刘泽便一头扎进了鸽舍。
    鸽子一年大约可以产卵八次,每次两枚,每次孵化大约需要半个多月的时间,理论上说这五对鸽子可以每年为刘泽培育出八十羽小鸽子,但鸽子蛋孵化限制条件很多,温度湿度环境等等,许多蛋都不一定能孵化成功,尤其是第一批,这些鸽子刚刚从平原府带到这县署这个陌生的环境,这些鸽子能不能适应还真是个问题。
    好在前世有过育鸽这方面的经验,刘泽处理起来还是得心应手,半个多月之后,第一批孵化成功了八只小鸽。刘泽看着这些毛茸茸的小家伙就兴奋地不得了。
    关羽和张飞却大感困惑,大哥这是肿么了,自到从平原王府回来之后,不是种花种草,就是养鸟玩鸟,如此玩物丧志,岂不将英雄霸业抛之脑后了?
    但刘泽却是乐此不疲,不但不解释,而且几宿几宿地蹲在鸽棚里不出来。
    关羽和张飞只好拉上贾诩,准备苦劝刘泽一番。
    “文和、二弟、三弟,现在你们可能不理解,但这鸽棚里养的、外面田里种的,那将会是跨越这个朝代的东西,甚至毫不客气地说,它们将改变今后战争的进程。现在我无法给你们做出解释,也无须解释,你们需要做的,就是睁大眼睛,拭目以待。”刘泽考虑的就算解释那也不是几句话就可以说的清楚的,索性不说了,以观后效。
    “俺眼睛就够大的了,再睁的话,眼珠子估计就掉出来了。可俺看了半天,不就是几只灰不溜秋的鸟吗,叫得也不好听,杀了吃也没几两肉。你说大哥你把两只那么漂亮的大鸟送给了了平原王,就换回这么几只玩意,还整天屁颠屁颠的,你说你是中毒了,还是脑袋发烧了?”
    张飞这货,什么东西到他眼里,就剩能吃和不能吃的两样了。刘泽一阵苦笑,道:“你们也别劝我了,这个事我自有计较,至于有何用处,将来你们都会明白的。”
    转眼秋天来临了,谷粟飘香,平原县在大灾之后迎来了难得的大丰收,农民们欢天喜地地收割着庄稼,愉悦和幸福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而今年由于连续的大旱,别的州县粮食严重歉收,平原县的粮食大丰收也引来了活跃在冀东青西的于毒黄巾军的觎觑。
    张角败亡之后,各地黄巾的声势虽然大挫,但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张牛角褚燕在太行,葛波在汝南,于毒在冀东,始终高举着黄巾的旗帜在战斗。中平三年,天下大旱,无数饥民又加入了暴动的黄巾队伍,黄巾声势大涨,尤是活跃在清河渤海一带的冀东黄巾军,在于毒的带领之下,号称拥兵十万之众,大有一付死灰复燃之迹象。
    一大群饥饿的黄巾兵,就如同一群饥饿的野狼,伺机而动,劫掠乡里。不过冀东赤地千里,显然不足以能养活这么多的黄巾兵,饿得嗷嗷叫的黄巾兵将目光投向了相邻的平原国。
    林海这些天头痛不已,十月初以来,黄巾军屡犯平原国境,烧杀劫掠,无恶不作,下属的几个县治都遭到了黄巾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