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科林斯克。随着25师炮团加入战斗。德军的两次攻击被已经占据火力及兵力优势的华军击退,但德军并未撤回尼察,而是后退了几公里后开始构筑阵地与25师对峙起来。当晚,第9军主力源源抵达,以科林斯克镇为中心展开了兵力,开始切断尼察通向利沃夫方向的所有道,构筑中国远征军针对胡蒂尔第9集团军的南翼包围圈。而在尼察以北,华军第16军、21军部队开始压迫尼察,王明远手里的最后一个生力军第11军(欠33师)则从尼察以东方向逼近了该市。
现在,在胡蒂尔周围。集结了华军4个军的11个步兵师。远征军第2重炮师的远程重炮开始轰击尼察,摆出了包围歼灭胡蒂尔第9集团军主力8个师的姿态。
同日,在尼察以西130公里的捷尔诺博尔附近,华军第7军和第15军发起了对当面德军的反击。两个军面对的是德军第24步兵军的3个师。德军被迫后撤。被华军赶回了捷尔诺博尔开始固守待援。利沃夫与尼察的交通线彻底被切断了。
尼察战局的巨变震惊了德军,不仅东线德军司令部乱作了一团,连柏林也被惊动了。兴登堡打电话给尚在卢布林的鲁登道夫。责问为何出现这种情况?要求鲁登道夫立即解尼察之围。鲁登道夫迅速判断了局势,认为华军以现有部队歼灭胡蒂尔的8个师是做不到的。鲁登道夫迅速制定了计划,命令胡蒂尔固守尼察待援,紧急罗就近的德军组成救援兵团以解胡蒂尔之急。
鲁登道夫现在不缺兵了,布列斯特协议已经签署,理论上德军可以充分调集援军了。霍夫曼将军经过计算,只需要10~12天,德军就可以集结10个师左右的援军,足以彻底击败中国远征军了。
但实际情况却不乐观。第一是时间问题,胡蒂尔主力在外援断绝后能坚持多久是必须考虑的,先是粮食问题。尼察曾是中国远征军的后勤基地,但胡蒂尔占领尼察后发现这里已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空城了,不仅没有缴获希望的给养,连居民都撤走大半。说空城其实是不准确的,华军工兵在城内布置了无数的诡雷,简直令德军防不胜防,占领尼察的两天内便伤亡了180多名官兵,令胡蒂尔气愤难当。
胡蒂尔部队因为更多地考虑作战,随身携带的粮食和燃料并不充裕,如果华军采取围困战略,一周后胡蒂尔就断粮了,即使杀马,也坚持不了多久,而且将损失部队的行动能力。所以时间不在德军一方。其次是德军必须先打通捷尔诺博尔的障碍,第24军还在求援呢,这需不需要时间?不打通捷尔诺博尔的阻截,如何去救尼察的部队?第是华军也有援军,他们在铁线上停着个军没用,这些部队完全可以用于尼察战场,因为华军控制着铁线,按照一般情况,最多四天,华军在最靠近乌克兰的部队即可调至尼察加入攻击。而且,华军还可以将已经组建完成的俄罗斯爱国者联盟在乌克兰的部队调上去,那些部队大都是俄国正规军改编而成,不能说没有战斗力。这样,胡蒂尔能否坚守到自己的援军到达就成了问题。
德军东线司令部对于中国远征军的战斗力已经不抱任何怀疑,特别是那些作战参谋们,比鲁登道夫和霍夫曼要冷静的多。如果罗马尼亚战役算做法金汉轻敌,低估了华军的运动能力,但波东战役和随后的格鲁耶茨—托马舒夫战役则完全证明了华军的战斗力。
最重要的是,是如此一来,将彻底打破德军总参谋部的全盘计划。德军东线将被拖在乌克兰不能动弹,现在已经是2月份了,怎么可能在3月份将东线主力调往西线呢?想到美国兵正一船船地运往法国,德军总参谋部的参谋们就不寒而栗。
不出所料,柏林开始批评东线的指挥官们。连一向信赖鲁登道夫并任由其“篡权”的总参谋长兴登堡元帅都发了脾气,责备霍夫曼过于轻敌,进而指责东线部队不顾大局造成与华军全面开战的局面,兴登堡严厉地指出,东线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是连一个校级军官都明白的事情,即使将华军全部消灭在乌克兰又有何用?我再次提醒你们,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东线而在西线!你们正在葬送德国最后的希望!
协约国领袖们当然看出了这点。尼察战役爆发后,法军总司令部一片欢腾,之前对华军所有的猜疑全部化为乌有。法军现任总司令福煦将军立即致电王明远,“贵军为我们共同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将铭刻于历史,我仅代表法军全体将士并代表法国向伟大的中国远征军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并祝愿贵军取得尼察战役的彻底胜利!”
美英法意等国的政治领袖们也以不同的方式致电龙谦总统,向中国表示感谢和敬意。
这简直好了,难道不是吗?感谢中国人吧,他们将德国人牢牢地牵制在了东线,很难相信德国会放弃胡蒂尔的集团军。而且,中国人每干掉一个德国兵都是对西线最直接的支援!至于中国人在冰天雪地的战场会死伤多少人,那就不是他们考虑的问题了。(未完待续。。)
。。。
。。。
第三十节文尼察之战二
但王明远的想法跟协约国领袖们不一样。。。现在已经彻底洗刷了华军身上的嫌疑了,总统不会面对协约国难堪,为什么要让部队伤筋动骨?而且,王明远内心觉着自己根本没有把握在短时间内依靠现有的兵力全歼胡蒂尔的集团军。
2月5日上午,他命令重炮兵集中火力轰击文尼察市区东北的一座小教堂,空军的十几架轰炸机也加入了战斗,一个小时内,那座教堂便变成了一堆瓦砾。德军并未用炮兵还击,看样子他们在考虑节约炮弹,留着对付即将到来的华军步兵的攻击。
“胡蒂尔为什么不突围?”王明远埋首于地图,问侍立两旁的范德平和薛晓才。
“固守待援吧……在9军切断其退路的情况下,他们不愿意跟我们打野战。”薛晓才说。
王明远抬起头,看着沉思的范德平,“德平,你的看法?”
“我在想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如果强行吃下胡蒂尔的主力,会不会成功?”
“有希望。那样最好将北翼的重炮1师也调来。我在想,司令你让炮兵朝文尼察打了几百发炮弹,是不是要告诉德国人什么?”
“是的。我们两家没必要在文尼察血拼。德国人急着要将东线主力调走,这是毫无疑问的。援救文尼察要调来多少部队?耽误多少时间?他们不会不考虑。而我们呢?打赢这一仗,会付出多大的代价?”
“明白了。”范德平点点头。“可是,就这么放走德国人吗?”
“当然不行。他们必须留下点什么。你写封信,翻译成德文,再选个人。不,找个德国俘虏吧。第9军手里就有。”
三个小时后,在科林斯克镇被俘的德军上尉被钟石中校带至16军军部。
“汉斯上尉,这位是我们的总参谋长范德平将军。”钟石用结结巴巴的德语告诉了中国将军的身份。
细高个的汉斯上尉利索地打了个立正。
“上尉先生,你们集团军的主力被我军合围在了文尼察,不过直径25公里的圈子里,你明白吗?”
汉斯眨着眼。没有说话。
“我们的总司令官有封信带给胡蒂尔将军。我希望你把这封信带回去。请胡蒂尔中将给我们一个正式的回话。陈豪!”
“有。”站在暗影里的陈豪少校跨前一步。
“这位陈少校将陪你同去。回信将由陈少校带回来。”
等钟石翻译毕,汉斯上尉说了句什么。
“他说,他将保证信使的安全。”
“这个我们不担心。如果出了意外,你在科林斯克被俘的部下统统枪毙。”
“祝你顺利。”范德平向陈豪伸出手。“不需要解释什么。也不需要硬讨什么回信。完成任务。你就可以增加一颗豆豆啦。”
陈豪想,我在两年前就是中校了。但他面无表情地立正向范德平敬礼,然后带着汉斯走出了军部的临时指挥所。
曾经发誓。除了在战场上,他不愿再见到德国人了。但王明远问题愿不愿意去文尼察走一遭时,他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服从是军人的天职,即使让他去趟地雷阵,他也会毫不犹豫地答应的。
此刻,胡蒂尔中将正在部署突围。这既是他强烈的要求,也是柏林总参谋部的命令。柏林决不允许丢掉这8个师,既然不允许在乌克兰跟中国远征军决战,突围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了。
方向也没得选择,只能掉头杀回去!不仅要突破华军西南面的封锁,还要冲开捷尔诺博尔的拦阻线。情况很糟糕,胡蒂尔在内心咒骂霍夫曼和鲁登道夫,更在咒骂自己。将部队陷入如此困境,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太没有担当了。
胡蒂尔在5号下午将自己关在屋子里苦苦思索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