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妃失望,慈禧其实不反对变法,国事搞成这样,不变怎么行呢?但光绪怎么能将自己视为绊脚石,非要置之死地而后快?还给袁世凯下密诏?而且,就靠着康梁那几个书生,能成什么事?他们谁比自己更懂这个老大蹒跚的帝国?
这一切不可能瞒着珍妃,光绪实在是太宠爱珍妃了。珍妃不可能不参与,但对慈禧竟然一点口风不漏。
于是,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便将珍妃列入了“死亡”名单。光绪被囚禁于瀛台,珍妃却被囚于冷宫,地点在与慈禧寝宫不远的钟粹宫北三所,据说那里是明代皇宫里奶妈们住的地方,简陋不堪。珍妃住在那里,与世隔绝,屋门被反锁,太监每曰送些冷饭残羹,每隔几天,总有太监代表太后过去“奉旨申饬”,珍妃必须跪听训斥。或许慈禧只是要这个活泼的女孩儿自然死亡,并没有想去处死她,但在确信联军已经进城的这个早上,慈禧决定处死珍妃——命大太监崔玉贵将其从屋里拖出来,塞进贞顺门边的一口井里——那口井至今犹在,被后人呼为珍妃井。
值得一提的是,一年后,慈禧终于回到了皇宫。她第一时间便将执行了珍妃死刑的崔玉贵给开革了。崔玉贵的地位仅次于李莲英,是内宫数得上的权势人物,很多重要的差事——比如出宫传旨,都是崔玉贵承担的。为什么开革崔玉贵,因为慈禧并不是真的要处死珍妃,而是说了句“不听话就将你扔到井里去”。结果崔玉贵逞能,真的将珍妃推到井里害死了。失去了生活着落的崔玉贵很不服气,留下许多关于珍妃之死的传言,因为他是当事人,他的话自然具有权威姓。以他所说,是因为慈禧不准备带珍妃走——大部分妃子都不能走,包括珍妃的胞姐谨妃。珍妃说了句,您可以避一避,可以留下皇帝坐镇京师,主持大局。这句话戳到了太后的心窝子,慈禧大怒:死到临头,还敢胡说,立命自己将珍妃拖出去处死。珍妃大叫,我没有死罪!皇上没让我死!慈禧说,皇上救不了你,把她扔到井里去!
历史的真相总是被隐藏于重重的迷雾中。不过等慈禧一年后回京,以珍妃殉主,吩咐厚葬珍妃,追赠珍贵妃,还亲自为她写了祭文。
为什么讲这段与本书主线偏离的情节,主要是反映慈禧睚眦必报的姓格。戊戌之变是慈禧一生的最痛,慈禧绝对不会饶恕戊戌的“罪人”们,她或许认为,导致庚子国难的根由就是戊戌变法。既然不能带哪些嫔妃们走,那就必须考虑她们万一落入联军手中的后果,别人犹可,珍妃是万万不能出现这种情况的。即使珍妃不顶慈禧的嘴,最好的结果就是一条白绫。
其实,这位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的女人并不是不懂得报恩,比如对于官至四川总督的吴棠,因为区区二百两纹银,终身信任有加,不管言官们如何弹劾,她一概不理不睬。
做完了这件事,慈禧必须走了。但她没有想到的是,她的出城之路并不顺利。(未完待续。)
第十九节北京九
慈禧处理了珍妃,回到自己所住的乐寿宫,传令将皇帝请来。
光绪很快来了,细声细气地向慈禧请安。这位悲情皇帝并不知道,他最爱的女人在半个时辰前已经被害死于一口水井中。
慈禧跟光绪说,洋人已经进城了,咱们必须出去避一避了。说完吩咐李莲英给皇帝换身衣裳。
光绪朝炕上瞟了一眼。炕上摊开了一个包袱,里面是全套的农家妇女的服侍:汉人妇女的裤褂鞋袜,绑腿,盘头用的铜簪子和手绢。光绪当然不知道,这些东西都是有心的李莲英让他那位住在前门外鲜鱼口的姐姐提前准备的。对于局势的判断,这个身处深宫的太监比任何人都看得清楚。
李莲英递给光绪一个包袱,不再理会皇帝了,而是为慈禧开始更衣打扮。很快,李莲英便将主子化妆成一个汉族的老年妇女:盘羊式的汉民婆婆发式,深蓝色的半新不旧的布褂子,浅蓝色的旧裤子,黑色的绑腿,白布袜子,黑布鞋。
光绪皇帝很快也打扮好了,是按照汉民跑生意的小伙计打扮的:蓝色的无领长衫,肥大的黑裤子,圆领小草帽。李莲英注意到,穿上这身衣服的皇帝在轻轻地颤抖,不知道是害怕还是愤怒。
慈禧绝不会留下光绪。那将意味着她的权力的彻底丧失。在这个匆忙而血腥的早上,慈禧的心情并没有乱。
贞顺门外面已经停了三辆骡车,用蓝布围着,就在慈禧准备上车前,庆亲王奕劻与荣禄终于赶到了,两人头上都淌着油汗。
慈禧尚未开口,东南方向的一声炮响将慈禧的话堵回去了。
“太后,神机营、武卫中军已集合于神武门外,由那彦图统领,另有虎神营的部分人马﹍﹍”荣禄喘着气说。“奴才彻夜忙碌,总算没有误事。”
“唔,好。”慈禧点点头,荣禄毕竟没有辜负自己,这点令她欣慰。目光转到庆亲王身上,“庆王,你要珍重。银子丢了能找回来。人活着就好。”
奕劻颤巍巍地跪下谢恩,“奴才愿陪太后。”
慈禧点点头。自前日晚上出了事,慈禧还是第一次见奕劻,一天多的时间,感觉到奕劻苍老了许多。
“仲华,国家危难。还要你留守京师,待李鸿章到来,算算日子,他也该到了﹍﹍”慈禧艰难地说。
“微臣肝脑涂地,以报圣恩。”荣禄叩头道。
“辛苦你了。通知各王府,能走的都走吧。”慈禧长叹口气,“尔处事稳妥。舍尔再无他人可为吾分忧尔。”
慈禧被李莲英扶着上了骡车,骡车启动,朝神武门方向而去。
至于如何与洋人交涉,慈禧一句话都没交代。
进城后的联军从东、南两个方向逼近北京的中心。比较激烈的抵抗来自于东面,而从正面攻入的美军却比较顺利,他们是第一支看到皇宫的外**队。
15日上午,就在慈禧登上骡车准备出宫之时,美军占领了正阳门。前面还有一道雄伟的城门——大清门。明代叫大明门。由于名字的关系,大清门是京城百姓心目中的国门,它的地点在正阳门与**之间,如今已经看不到了。
无人抵抗。美军一名上尉从容不迫地在大清门的城门上画了一个白圈,这是给炮兵瞄准的,两次齐射,城门即被轰开了。蜂拥而入的美军惊讶地发现。北面不远处还有一道雄伟的城门。那是**,大清帝国皇城的第二道大门。朝**涌来的美军遭到**城楼上的守军的射击,造成了数名美军的死亡,包括冲在前面渴望得到皇宫无数财宝的美军连长瑞利上尉。
美军被阻于**下。守卫的清军似乎在为身后的皇帝太后拼命。抵抗是激烈的。直到英军和日军上来增援,架起大炮猛轰城楼,然后日军组织敢死队架起云梯登城,终于登上城楼的日军发现,城楼上已经没有活着的抵抗者了。
美军步兵炸开了城门,一涌而入。令他们沮丧的是,竟然还有一道高大的城门——午门。
更为贪婪的俄国人也赶来了,大家都急于最先进入皇宫。在**与午门之间发生了争执,都想着第一个进入皇宫。拳打脚踢,就差动武器了。但这个时候,飞马而来的传令兵送来了联军司令部的命令,禁止进攻清国的皇宫!
联军指挥部的理由是,第一,进攻皇宫会激怒清国人。第二,联军禁止一国单独占领皇宫。所以,暂停对皇宫的一切军事行动。
这个时候,慈禧的“銮驾”出了皇宫的北门神武门。刚毅,赵舒翘已经在门外接驾,慈禧顾不上多说,立即命令出发,朝德胜门“前进”。
京师已经陷落,皇宫以南的炮声不时传入慈禧的耳中。她现在恨不得插翅飞出北京。甚至没有问及八旬年纪的老臣王文韶为什么没到。
但就在这个时候,数千名义和团蜂拥而来,他们的目标似乎就是慈禧的“銮驾”。大惊失色的刚毅立即命令护驾官兵朝义和团开火,双方混战在一起,绝少洋枪的义和团民们在官军的猛烈火力下死伤甚众。
假如官军那些零碎而可笑的抵抗可以算作北京防御战的话,在这场充满悲剧气味的防御战中,基本没有看到义和团的身影。据统计,城内设坛八百余所,每坛百人。那么,就应该有八万余义和团民了。那些在攻击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奋不顾身的义和团为什么没有出现在城防现场,谁也说不清楚。他们为什么在慈禧刚出宫的时候“准时”出现在神武门下,更是绝大的谜团。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些曾被清廷主流寄予无限希望的“义和神团”,现在已成为清廷不折不扣的敌人,曾经反对它的不必说,曾经大力支持它的更是仇视无比,比如军机大臣刚毅。下令对冲上来的义和团开枪的刚毅不知道记不记得几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