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此同时,一直稀疏的炮击声音也是密集了起来,对面的直军又开始炮击了。
在隆隆炮声中,李寸郜高声道“我去前头看看,陈兄你在这里安排迫击炮,等对面直军上来了就给给他们一个狠的!”
陈中尉道:“放心!”
李寸郜当即就是带着传令兵猫着腰通过战壕,往前头的第一排阵地上去。
直军这一次的炮击明显没有下午时分的几场炮击那么猛烈,毕竟对面的直军随军携带的弹药,尤其是炮弹也是有限的,下午那么猛烈的炮击也是让直军的炮弹消耗众多,这晚上还能够继续组织大规模的炮击已经是不容易了,自然也就没有下午时分的炮火那么猛烈。
李寸郜快步上前,先是在第二连仅剩的那挺重机枪阵地上:“等会不用放近打,只要有了射界就进行压制射击,不能让他们冲上来!”
领头的重机枪射手,一个满脸胡茬的上士朗声道:“李头安心,老哥我今天算是把手感练出来了,等会绝不会让对面的那些兔崽子冲过来的!”
李寸郜点头,然后继续向前,不多多久就是达到了第一排的阵线,这个时候他看见了一名中年汉子正在对士兵们进行临战前的激励:“兄弟们,都把枪拿实了,等下敌人上来就狠狠的打,我等吃大帅的饭,拿大帅的饷,如今给大帅卖命的时候到了!”
“只要这场打赢了,到时候大伙就一路杀到京师去,杀他娘的,抢他娘的,银子和女人通通都有!”
李寸郜听着这些匪气浓厚的鼓动话语,下意识的皱眉,身为一个职业军官他很看不惯这些行为,不过他也知道自己手底下的这个司务长是土匪出身,这话语里头匪里匪气的也是情有可原,加上大战当前,他也是不好计较这些东西了。
“林上士,情况怎么样?”李寸郜继续上前,对着那中年汉子道。
中年汉子林上士嘿嘿笑了两声:“大家情况都好着呢,就等着那些直军的王八蛋冲上来了!”
就在两人交谈的时候,对面直军已经是在火光从纷纷爬出了战壕,然后朝着他们冲了过来!
第两百五十二章 韩河庄血战(二)
爆炸的闪光,火把的光亮把韩河庄这个昔日平静无比的小村庄映照的如同白昼般明亮,天空中不时划过道道红色光芒,不知的人看来兴许还会以为是流星划过,但实际这是直奉两军的火炮正在发射密集的炮弹。
在阵地前线,伴随着嗒嗒的机枪声,马克沁重机枪的子弹在李寸郜的头上不断在夜空中飞舞,在对面直军脚下激起点点烟尘。
“注意射界,别乱打,用点射压制好就可以!”李寸郜看着自己眼前的这个轻机枪射手。
这个轻机枪射手并不是战前的那个主射手了,该挺轻机枪的射手在半个小时前已经阵亡,接替他的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副射手。
年轻的二等兵面孔在火光中显得略微惨白,身上的军服还沾满了前任射手的鲜血,刚才紧张之下竟然是一直扣着扳机不放,以至于弹夹里的子弹一下子就被打光了,此时正在另外一名副射手的协助下换上另外一个弹夹。
听到李寸郜的话后,二等兵董大全大口大口的呼吸着,努力想要让自己平静下来,虽然手中已经不在颤抖,但是心中的那份紧张却是依旧难以消除。
董大全和那些从军多年的军官、士官们不一样,他从军时间不过半年。
他原本是山东人,两年前他一大家子和其他闯关东的人一样,带上了全副家当向东走了数个月才来到奉天,然后用全家积攒了多年的十多两银子,再找同村的人借了一部分银子后,从奉天招垦局里买下了五十多亩半熟的土地。
当董大全那个在地里刨食了一辈子的老父亲拿到那五十多亩土地的田契后,五十多的人喜极而泣哭了好几个小时,当了好几代细农的他们家时隔百年,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有了这些土地后,他们全家齐上阵进行开荒,去年缴纳了农业税后,不但还拥有足够一家人吃一年的粮食,而且还有部分剩余的大豆可以出售以换取银子,过年的时候也终于是敢买上了那么一斤肉了。
眼看着就能够过上好日子了,但是去年外头传来消息,说是赵大帅起兵推翻剥削大家的满清王朝,建立共和了。
那些来募兵的人到村子里说,大家以前的日子过的那么苦,都是因为那些大老爷们把土地都占了,让大家没地种,如今赵大帅要和别人打仗,一旦打输了那么以前招垦的土地都会被收回去,而且大家又要承受各种苛捐杂税了。
那个时候,董大全他父亲就是指着箱子里的田契对他说:“这些就是咱家的命根子,谁都不许来抢!”
再加上他家里好几兄弟,听说从军不但有二十块的安家费,而且还每月给好几块的饷银,更加关键的是听说军队里都是白面头、白米饭管饱,于是乎董大全就和村子里很多年轻人一样,跑到了县里的征兵站,年初他完成新兵训练后就是被分配到第七混成旅。
尽管他当初来参军的时候,和一起来投军的伙伴们吹过要是打仗了,自己肯定是冲在最前头,甚至幻想着要是有朝一日自己能够和说戏里说的那样,立下大功,然后被赵大帅提拔为大将。
但是今天里,他却是发现打仗并没有自己之前幻想的那么容易,那么美好!
下午到现在,他就见过三个战友倒在自己身前,而自己也许就是下一个了。
奉军里,和董大全这样去年到今年年初来投军的新兵相当多,几乎可以说占据了奉军总兵力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要不然赵东云也不会从小五万兵力一下子膨胀到十万人。
去年十月份开始,赵东云就是动用各种手段挖掘东三省的人口资源,受限于东三省人口数量的稀少,赵东云为了扩军不得不降低了征兵的标准,这虽然导致去年年底到今年征的新兵体能素质略差一些,但是经过一个月的新兵训练后,在经过部队的数月训练,这些新兵勉强还是可以打仗的。
在列强的眼中,赵东云麾下的部队,尤其是新扩编的那些士兵素质比较差,但是和国内其他军阀的部队比起来,赵东云手下的这些野战部队却是要好很多,士兵们都是经过完整的新兵训练,下发到各部队后又是进行了数月不等的训练。
这奉军虽然无法和列强相提并论,但是勉勉强强也是一支正规军了。
而国内其他军阀呢,南方联邦的军队的素质差是众所周知的,以端方、荫昌之前的二十余万部队来说其中只有两万不到的新军骨干,其他的全都是这几个月征发的壮丁、民夫,属于给了一支枪就拉上前线作战的那种,根本就没有成体系的新兵训练。
张之洞的北伐第一军要好一些,但是也好不到那里去,要不然的话也不会在王士珍的几万人进攻下节节败退,年初王士珍从河南郑州南下进攻信阳的时候,号称天下四大雄关之一的武胜关在短短两天之内就被王士珍攻克。后来张之洞在武汉三镇依赖超过十万人的兵力才堪堪抵挡住了王士珍的进攻,要不然南方联邦的首都就得丢掉了。
相对于南方联邦的素质低下,北洋军阀的部队要好很多,虽然那些新建的省陆军,比如段祺瑞麾下的两江陆军、王士珍麾下的湖北陆军的士兵素质也不比南方联邦的好到那里去,但是人家好歹还有着大量前北洋军的骨干士兵和军官呢,所以这些北洋军阀组建的省军战斗力虽然差,但是打个南方联邦的部队还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了,这些省军其实在北洋体系内也就是个筹数的,各大军阀的主力部队基本都是袁世凯时代的老北洋部队,也就是当初的北洋常备军六镇、京旗常备军一镇、奉天常备军两镇。至于那些混成旅,基本上成编制抽调老北洋部队组建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赵东云麾下的第七混成旅李纯部了,前身就是奉天常备军第二镇第四旅第十师第二十旅。
至于赵东云今年才扩编的一师两旅的省军,现在只编成了两个团而已,其他的都还在纸面上。
这年头的中国内战,虽然数量很重要,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数量往往不管用,能够依赖的都是各大军阀手里的少量精锐部队。
而在今天的韩河庄交战的直奉两军,就是赵东云和王英楷麾下各自的精锐部队,北洋诸军里成军时间最久,号称北洋扩军摇篮的第一师和赵东云麾下原奉天常备军的主力步兵旅之一第七混成旅。
这打起来的激烈程度和两江、湖北方向发生的南北内战是截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