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9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灌了一大口。尽管美酒醇香;可他的心里却不无憋闷。
当初杜士仪让他到西域来;尽管并未明示;可他隐约觉得;杜士仪应该在准备前来西域上任;可一转眼杜士仪便转任朔方;而如今来曜身故;他因受来曜遗命;去庭州见了继任的盖嘉运一面;可这一面却让他对其印象糟糕得很。
来曜在西域这些年精心撰写了军事地理等十余卷手稿;让他赠给下一任安西副大都护兼碛西节度使;可盖嘉运却看都不看直接丢了回来;声称自己镇守北庭都护府多年;用不上来曜指手画脚。对于已故之人尚且如此不敬;更不用说其他安西文武了
“我到底该怎么办?”
就在这种时候;杜黯之突然听到外头传来了轻轻的叩门声;不禁有些意外。他前来安西总共只带了十几个家人;其中妻子元氏家人五六个;自己在多年任上收揽的仆从五六个;还有两个则是堂兄杜士仪送给他的人;他依照吩咐用了人当门房。很快;他就见到其中一个门房从外头进来;行过礼后便压低了声音道:“阿郎;是朔方杜大帅派了人来
杜黯之听到这消息;登时喜出望外;连忙吩咐请进来。等到来者进了院子;他见对方衣衫洁净;看上去并不似是一路紧赶慢赶来到龟兹镇的;不禁平生狐疑;而对方的一句话却打消了他的这种疑虑。
“二十一郎君;我是随之前来公子前来龟兹镇奔丧的;因二十一郎君前去庭州;我生怕错过;就索性在此等候了;今夜方才特意前来。”
杜黯之见对方呈上了信物;这才释然:“原来如此;阿兄可有什么吩咐?”
“杜大帅说;听闻盖大帅原本镇守北庭;为人素来自高自大;又自恃战功累累;未必会把安西文武放在眼里。郎君在此地任官;恐怕比从前艰难十倍;建议郎君不妨结交一些武将。”来者是虎牙精挑细选出来的可信心腹;替杜士仪带的是口信;此刻顿了一顿;方才流利地往下说道;“从前来大帅之子从事于杜大帅幕府;因而这种事做来;若让来大帅察觉;不免不美;如今盖大帅既然借口突骑施战事最为要紧;不得分身来龟兹;正是郎君结交人的时候。”
“好;我知道了”杜黯之最担心的不是冷遇;而是无所作为;这时候立刻打起了精神;“四镇武将如今确实人心浮动;我会尽力而为。”
“杜大帅还说;偏裨别将;尽可入手。封常清当初曾经提过一将高仙芝;郎君可试着结交一二。”
杜黯之根本不知道封常清压根没对杜士仪提起过高仙芝这个人;此刻闻言立刻心领神会地点头道:“高仙芝少年得志;来大帅对其颇为器重;如今盖大帅却如此倨傲冷待;他必然会心生怨言。你回复阿兄;我会从高仙芝开始;设法接触四镇诸将;让他尽管放心。”

第九百零四章 三部使臣,各怀雄心
突骑施的那场变局来得比预料中更快。苏禄可汗当年也曾经是明主;突骑施作为西突厥十姓之一;在他手中发扬光大;不但占据了碎叶城;而且全盛时期;把所谓西突厥十姓可汗压得完全一点声息也没有。他的三位妻子分别是十姓可汗阿史那怀道之女;大唐册封交河公主;以及吐蕃公主和突厥公主。通过这样的三桩婚姻;他在大唐、吐蕃、突厥三国之中游刃有余;使得整个突骑施雄踞西域;乃是安西四镇节度使和北庭节度使的心腹大患。
而就是苏禄可汗这样一个年轻时但凡征战所得;全都会公允分给部下;使得人人归心的英主;老迈昏庸之后却比毗伽可汗有过之而无不及。他非但将自己心爱的几个儿子全都立为叶护;而且节俭的习惯也丢到了九霄云外;奢侈炫耀无所不用其极;征战所得也全部据为己有。而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因为一场大病;他不但瘫痪在床;而且右手蜷曲再也不能恢复正常;上不得马拿不得刀;身为可汗的威望丧失殆尽。
苏禄原本就不是突骑施王室成员;而是前一任突骑施可汗的部将;出身黑姓的他窃据可汗之位;黄姓一直都耿耿于怀。如今他既是落得如此境地;出身黄姓的莫贺达于立刻揭竿而起;一举杀了苏禄。结果;原本与莫贺达于同谋铲除苏禄的都摩度见其抢先;登时为之大怒;立刻拥立了苏禄的一个儿子为吐火仙可汗;一时之间两方对峙;突骑施内战连场;烽火蔓延之快;让安西北庭全都受到了波及。
杜士仪随手将伊州王翰的这封信丢在了案头;暗想而李隆基在面对突骑施这样一个强敌陡然内讧之后;却并没有执著于什么正统;而是立刻命盖嘉运支持篡位谋逆的莫贺达于;兵锋直指都摩度和吐火仙可汗。这种偏向确实无可厚非;甚至可说高明精准。
吐火仙可汗身为苏禄之子;原本就拥有了相应的大义名分;而且如今还占据了碎叶城;如果再有大唐的支持;平复局势就会事半功倍;而一个强大的突骑施;毫无疑问并不是大唐愿意看到的。而支持了莫贺达于;还可以振振有词地说苏禄出自黑姓;原本就并非突骑施可汗的正统;大唐出兵是志在帮助突骑施恢复正统。连场大战一打;昔日雄踞西域让大唐突厥吐蕃全都不得不忌惮的突骑施;恐怕就会成为昨日黄花了。
李隆基纵使倦政;听不进谏言;可还远未完全昏聩而盖嘉运即便骄悍;但勇武却绝非言过其实。
“大帅”
随着外头一声呼唤;杜士仪听出是龙泉的声音;当即出声问道:“何事?”
“有陇右战报”
“呈进来”
叶天果和来砀全都注意到;杜士仪刚刚看了一封私信后;就突然心不在焉;如今方才陡然回神。尽管他们一直在灵武堂随侍;可大多数文牍固然不避他们;有些东西他们却看得到摸不着;完全不知情。此刻见龙泉推门进来;想到吴天启匆匆回京;换了这样一个比他们还年轻的少年当杜士仪的心腹从者;已经忍不住试探过龙泉一回的来砀不禁有些牙齿痒痒的。
这看似瘦弱不禁风的小子;力气竟然那么大;那一次害他差点丢了大脸
龙泉却仿佛没察觉到来砀和叶天果的目光;径直上前呈上战报;随即眼观鼻鼻观心纹丝不动地默立在那儿。
尽管早已不是陇右节度使了;但对于倾注了自己不少心血的陇右;再加上南霁云如今乃是鄯州临洮军正将;如今吐蕃和大唐复又成为了敌国;杜士仪一直对那边的情形极其关心。此时此刻;他接过战报后匆匆一览;登时倒吸一口凉气。
杜希望终究还是亲自将兵;一举夺下了盐泉桥;而且正如他当初和王忠嗣所言;在盐泉桥侧筑城;打算以此作为节点防御吐蕃。主意是好的;可一看到杜希望随行兵马竟只有五千余人;杜士仪着实感到心中不安。
要知道;大唐和吐蕃交战;胜败皆有;但总体上还是占据了优势。可是;吐蕃的一招大杀器就是;凭借优势兵力以多打少。当初大非川之败;地利人和固然是重要的因素;可吐蕃动用的兵马是四十万;远胜过唐军的五万人马如果把整个大唐的各地边军加在一块;和吐蕃论人多人少;恐怕会胜过不止一筹;但吐蕃要面对的;大多数时候仅仅是河西陇右再加上安西四镇节度使的所部兵马;于是常常都可以利用以多打少的优势。
尽管大唐并不乏以少打多的名将;比如当年王忠嗣凭借区区数百兵马冲击高达数万的吐蕃赞普本阵就是一例;但以少胜多本来就是非常规;而且是一种极其冒险的战术;指望每次都能成功并不现实。只有在战略上不利的时候;才会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在战术层面取胜。
“杜希望这一战若胜;盐泉城能够为抗击吐蕃的桥头堡;可若是这一战败了;一世英名尽皆付诸流水不算;而且还会牵动整个战局”
自言自语说了这么一句;杜士仪不禁紧紧捏住了信笺。未知这一次;南霁云是留守鄯州;还是跟随杜希望征战?
屏退了龙泉后;杜士仪不得不收回了对陇右以及西域战局的关注。现如今他还有更要紧的事情需要应付;那就是即将抵达灵州的回纥、葛逻禄以及拔悉密三部的使臣。八月天子千秋节已经近在眉睫;因为三部附庸突厥多年;如今再次表示臣服;李隆基对此颇为重视;竟是吩咐他带领三部使臣于千秋节往长安朝觐。在如今安西北庭被突骑施缠住;河陇剑南正在和吐蕃鏖战;就连幽州也要应对不时抬头的契丹兵马之际;也就是他这个朔方节度使比较闲了。
但这种清闲也就是现在;倘若日后真的要对突厥动兵;他就有得是忙了
当三部使臣一同抵达了灵州灵武城之后;负责接待的王昌龄先行带着他们往驿馆安置;只说杜士仪会在预备停当之后与他们一起上路;却绝口不提会见的事。此次的三部使者在本族中全都地位颇高;对这样的待遇自然都颇为不满;当即就有人不满地提出了抗议;可王昌龄并不恼火;而是哂然一笑道:“朔方经略军在即;大帅抽不开身。如若各位真的要见;不妨跟我移步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