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9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秀不知凡几;又有几人能够有机会看遍那么多地方的风光?师傅;我从前很好;现在很好;将来一定能够也会很好;你不用担心我。”
玉奴的眼神中;流转着一丝旁人摸不清看不到的东西;她轻轻垂下头;许久方才低声说道:“当初就有人曾经对我说过;背后算计师傅的人太多了。我本来还不明白;可婚事定下之后;惠妃曾经单独召见过我数次;仿佛对我很满意。那次牛仙童被杖杀后;我偶然一次听到惠妃对人说;师傅太年轻了;跌倒一次再爬起来;本是施恩的大好机会;可牛仙童贪得无厌;不争气。我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之前也从来没对师尊和姑姑说过。”
玉真公主从前压根没打算让玉奴嫁入皇家;顶多只考虑过自己挑选一个家世简单人品好的嫁过去;故而这些勾心斗角的东西;她压根就没去费心教过自己这个最心爱的徒儿。这桩婚事木已成舟后;固安公主倒是想过此事;可最终却被玉真公主制止了。
天子也好;惠妃也好;都是人精;想必都看中了玉奴那天真烂漫的性子;如若想让她蜕变得处变不惊;那两位都能轻易察觉到。与其如此;还不如就让玉奴保持这样的真性情;也许嫁过去还能轻松一些。
所以;此刻听到玉奴吐露出这不曾对人提过的惠妃阴私;玉真公主登时柳眉倒竖;而固安公主则是上前笑着探问道:“那个从前对你说算计你师傅的人太多的;到底是谁?”
玉奴原本不肯说;可她既然已经露出口风;被固安公主七拐八绕可劲一哄;最终便不由自主把人名吐露了出来:“是曾经跟着师傅去陇右的鲜于仲通…
鲜于仲通竟然见过玉奴?
杜士仪不禁小小吃了一惊。然而;玉奴只说鲜于仲通提醒过自己诸多事情;别的就再不肯说;他也只能姑且认为鲜于仲通只是生怕她被人蒙骗;于是暂且放在了一边。至于武惠妃利用他试探了天子;而后还想利用人打压他之后再行施恩的如意算盘;他在嗤之以鼻的同时;也再次坚定了决心。此次离京前往朔方上任前;他一定要在长安这边布好局;东宫之事拖一天;迟早就会连带他也拖进泥潭
杜士仪一再确定了玉奴的心意;见她就是死心要嫁;他不得不无可奈何地百般嘱咐了她好些话;等送走她后;又和玉真公主固安公主商谈良久;这才最终告辞。此时已经是黄昏时分;固安公主亲自送他出去时;便少不得就自己的疏漏造成此次巨大变迁而道歉。而杜士仪却苦笑着摇了摇头。
“阿姊;要想事情全都在掌握之中;原本就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只是让事情尽可能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阿姊在云州本自由自在;如今却不得不留在两京这小小的地方帮我;我已经很感激了。今次一别;恐怕我们再见面会很不容易;届时就由赤毕居中联络;争取离京之前把某些事情定下。”
“阿弟你就是这样从不放弃的性子。至于我留在两京;也没什么不好;云州王子羽一去任;那儿就不再是我的家了。”固安公主云淡风轻地回应了杜士仪前半截话;继而方才用凝重的语气说道;“之前我的谋划只成了一小半;别的却被别人借了去兴风作浪;那么这一次;就一定得把有些因素计算进去才行
“阿姊放心;我理会得。”
两日后;寿王的一场大婚;整个东都城上至公卿显贵;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为之啧啧称奇。文武百官受天子命为男方傧相的;除了一个杜士仪;还有其他好些文采驰名年纪相仿的名士;譬如李白;譬如王维。然而;没有人的风头能够盖过意气风发的寿王李清;在那个时刻;除却张九龄这样竭力主张东宫不可轻易动摇的宰辅之外;大多数人都在暗地计算着太子的储位还能坐多久。
一个完全失却君父欢心;又无母妻之家可供倚靠凭借的太子;对上有得宠母妃;天子偏爱的寿王李清;这简直就是胜负显而易见的战争
第十四卷但使龙城飞将在完

第八百二十五章 临别道珍重
在洛阳参加过寿王李清的婚礼后;杜士仪便得到诏命;以金吾卫将军李俭为朔方节度都知兵马使;朔方节度副使;随同他北上。故人相见;自然彼此都是好一番唏嘘。而杜士仪又见过张兴;得知其回朝复命出使吐蕃之事后;并未有什么职任;封常清亦然;便拜书以张兴为朔方节度判官;同时带上了王昌龄和高适二人;预备启程前往灵州。他这一次回京仓促;时间又紧急;几乎没空去拜会什么旧友。
可这天一大早出了洛阳城西行之时;他这一行却被人在官道口堵了个正着
“好啊;回京不和我们打声招呼;走的时候还静悄悄的;君礼难道是不把我们当朋友不成?”
杜士仪定睛一看;发现这专程堵自己的竟还是泾渭分明的几拨人;他不禁苦笑一声迎了上前。李白自然和王之涣孟浩然杜甫在一块;一旁是鲜于仲通和颜真卿并肩而立;另一边则是王维王缙兄弟以及崔家长子崔承训丨姜度和窦锷懒洋洋地在一旁闲聊;仿佛笃定他不会撇下他们不理。
刚刚说话的人是李白;他笑着打过招呼后便和其他几人一块走上了前。知道杜士仪时间紧急;他就长话短说道:“咱们相识相交多年;这会儿也不说别的话了;朔方灵州风沙大;兼且直面突厥;担子不小;可我们都相信;你一定能够和从前一样;令行禁止;扬威域外。来;痛饮一杯以作饯别”
杜士仪深知李白三人虽然看似诗赋才华连天子都赞不绝口;实则却只是作为词臣那样养着;根本就谈不上重用;可是;李白此刻却绝口不提;他在暗叹之余;也就爽快地接过他递来的那个酒碗;眼看王之涣拧开酒葫芦给自己倒了满满一碗;他二话不说就此先于为敬。感觉到那一股清冽而又醇厚的滋味在口腔中弥漫开来;他不禁轻轻吸了一口气;随即赞道:“好酒”
“那些所谓的剑南烧春土窟春;也不过如此。说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可若非太白做诗为那家小酒肆扬名;人家险些就要开不下去了。天底下不知道多少人和这酒似的;若无伯乐;便几乎埋没。”孟浩然也喝过了送别酒;这会儿夸耀了一句此酒好滋味;这才说道;“君礼;我和你因摩诘相交;你这人居高位而不傲;助人而不居功;实在是良师益友。此去朔方;我这一介文士帮不了你什么;顶多只能帮你在京摇旗呐喊;助威一二。”
王之涣亦是打趣道:“你们还能帮君礼在两京吆喝吆喝;我就不成了。我家中儿女之前来信;说是老妻年迈体弱;所以我准备辞官归家好好陪陪她。这么多年来;让她操心不少;却从来没让她享过福。”
杜士仪本待要说;为何不将人接到洛阳来;李白却解释了一句:“洛阳大居不易;我们这点俸禄;若是把妻儿接来;恐怕是没多久就要四处打秋风了。可是;承蒙君礼你之举荐;好不容易有了跻身朝堂的机会;我还想再试一试。倘若真的无成;异日恐怕就只能求你托庇了。”
能让心高气傲的李白说出托庇这种话来;杜士仪再见孟浩然虽笑得云淡风轻;可眼神中却可见疲惫;哪里不知道他们说是名声赫赫;天子赏识;可这种赏识和器重却是不一样的。但凡名士总有自己心中的信念;倘若不得疏解;方才会寄情于山水诗赋画卷之中;便好比如今的王维;即便张九龄荐其为右拾遗;可他只看对方那越发禅意十足的样子;就绝不相信这位旧友还有旧日雄心抱负。
果然;杜甫也上前道别之后;他闲话几句;送走了这四人;王缙陪着王维上前之后;便没好气地说道:“那李青莲好没道理;阿兄诗赋双绝;隽永深远;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偏只有他有事没事便出言挑衅;那孟浩然阿兄相交多年;竟然还偏帮他”
他话音刚落;王维便淡淡地说道:“文无第一;诗无第二;这有什么好争的今天是来向君礼送行;不是来和他告状。”
尽管如今官位尚不及弟弟;可王维这阿兄积威尚在;王缙顿时无语。而相比刚刚那送行酒;此刻王维却是奉上了清茗一杯;因笑道:“自从拙荆过世;我便立意戒酒茹素;此次君礼回来尚不及叙旧怀昔;便又要远行朔方;我便以茶代酒;助你一路平安;到任顺遂。”
这种送行时节;原本是最容易出佳作的时刻;可李白等四人没这心情;王维这会儿也是心下空空;因而竟只是道出了两句再平常不过的临别赠言。反倒是王缙在同样以茶代酒送别之后;却对杜士仪低声说道:“自从李林甫拜相之后;日渐煊赫;就连张裴二人有时候也得让他三分;虽也有他荐举的人因不称职而遭左迁的;但大多数都是每荐必用。这次李林甫举荐你;不存好心是显然的。朔方那儿;我和灵州都督府兵曹参军叶建兴正好相识;此人精明;君礼可以一用。”
王缙既然荐了这么一个人;杜士仪便欣然点头表示记下了。而崔承训丨在道过别后;更关心的是身在陇右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