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8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蛔杂山鲔分荻级礁模痪菟稻土诙嚷び业亩攀恳嵌级云湎嗟崩窬础S谑牵还ㄖ荒艿背擅惶恍睦锶唇飧霾煌ㄇ槔淼睦霞一锫盍烁霭胨馈
倚老卖老之辈;怪不得郭英又容不下
然而;哭过郭氏不肖之后;张久一擦眼睛;又磕了一个头;这才继续说道:“好在大帅在天有灵;知道只靠昔日余荫;郭氏只会渐露颓势。如今郭氏不肖子弟尽皆革退;而有才能昔年却被冷落搁置的;眼下却得任用。从临洮军正将;到莫门军副将;到积石军副将;再加上林林总总的裨将偏将旅帅;不出三五年;郭氏必定又能够出几个让河陇军民津津乐道的名将如今杜大帅改大帅昔年老宅为英灵堂;祭祀郭氏英灵;惟愿大帅英灵在上;佑郭氏一门武运昌隆
如果说前头张久那些话是人人愠怒个个暗恼;那么;他后头这些话无疑让每一个人心里都很舒服。郭建今天带过来的;都是如今正当任用之辈;张久既是说他们中间能够出几个声震河陇的名将;他们谁不因此暗自得意?至于请郭大帅保佑他们武运昌隆的话;他们更是暗自欣喜这老头儿实在是太识时务了
“杜大帅到”
还不等张久几个人相互搀扶从地上爬起来;外头就传来了如是一个声音。郭建一时也顾不得这几个鄯州老卒了;慌忙亲自招呼了人出去迎接。等到恭恭敬敬地将杜士仪迎了进来;又眼看着这位新任陇右节度拈香行礼;在场的郭氏诸人大多都觉得脸上有光;尤其是郭建;更以一副是我请了杜大帅前来的表情睨视众人;志得意满溢于言表。然而;正当他得意的时候;背后却突然传来了一个声音。
“杜大帅逼得郭三郎黯然离开鄯州湟水;又辣手将我郭氏子弟三人判了徒刑三年;现如今又来拜祭郭大帅;难道不嫌亏心么?”
杜士仪闻声转身;见门口一个中年人身穿素服;满脸怨恨;其身后还有几个人跟着;他便环视了祭堂上众人一眼;见大多数人都露出了不安甚至愠怒的表情;他就不慌不忙地说道:“郭大帅仙去多年;而郭大郎又在不久之前壮烈捐躯;因而陛下怜惜郭氏一门英烈;这才将郭三郎调回京升任十六卫郎将;所谓郭三郎黯然离开湟水;莫非你是质疑陛下此非殊恩;而是贬谪?”
那中年人乃是郭知运嫡亲堂弟;郭英又堂叔郭知礼。挟恨而来的他只不过才说了一句话;就被杜士仪抓住了如斯把柄;即便再气急败坏;也不敢再吭声了。眼看自己左右有年轻气盛的子侄禁不得激;他不得不伸手阻拦;这才一字一句地说道:“杜大帅可敢在郭大帅灵前明言;到任这数月以来;厚待了我郭氏子弟?”
“杜大帅如何没有厚待郭氏子弟”这一次;郭建连忙站出来表明立场了。他几乎照单全抄了刚刚张久的那些话;历数了如今正当任用的家族子弟;当郭知礼一时情急;迸出了一句这些都是旁系时;他登时露出了森然怒容;疾言厉色地说道;“九叔好生荒谬郭大帅昔日也并非宗房嫡支;如今大家一笔写不出两个郭字;哪来的什么嫡系旁系;难不成我等在鄯州军中奋勇拼杀多年;你居然视我等如外人?”
杜士仪冷眼旁观;见郭知礼顿时成了千目所视千夫所指;他哪里不知道;这些往日自恃郭知运和郭英又之势的所谓郭家嫡系;本来就不得人心。这是郭氏家务事;他袖手旁观眼见得郭知礼遭遇了众多指责;最终带着子侄拂袖而去;他便对郭建说道:“郭将军;等今日祭典之后;你来一趟都督府镇羌斋。我不日要去巡视赤岭界碑;有些军务要和你商量。”

第七百六十六章 荐君鸿词科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一直以来,杜士仪都秉持着这样一个观点。
因而,英雄不问出处,他对于身边人的出身素来不在意。从蜀中到江南到河东,他提拔任用过的人不计其数,陈宝儿出自乡野,张兴说是山林隐逸,却出身贫寒民家,有流外出身的县尉武志明,中书小吏林永墨,有小卒出身的段广真,当然也不乏文人墨客,高门世家子弟,郁郁不得志的官员。
安排好了自己去赤岭巡视的事,当田陌苦着脸前来推辞农书之事时,他又再次鼓励了其好一番话。即便田陌不过是一介昆仑奴,可从最初跟着他开始,田陌就可谓解了他燃眉之急,而后无论是种茶还是种棉,都是靠其出了大力。如果真的能够写出一本农书来,他自然乐见其成。而尽管这一次赤岭之行他另有安排,可由田陌而起,他却不禁想到了其他人身上。
节度使幕府属官看上去名额不少,但真正要紧的却不过几个——掌书记、推官、巡官各一员,总共也就三个,至于判官则是要奏闻朝廷,先前有过深厚任官经历的,这才能够服众。各镇节度使在这种位子上,大多都会任用名人雅士,从而抬高自己的身份,宣扬自己礼贤下士的名声。别的节度使大多出身军旅,兴许还要发愁这样的名士去哪里找,可到他身上,情况却反过来了。
他发愁的不是找不到名士,而是名士……太多了!
此次跟从他前来鄯州的,张兴鲜于仲通和颜真卿各安其位。张兴是跟着他在代州鞍前马后,着实显露出实干的,鲜于仲通和颜真卿是进士出身,如今以前进士守选,而杜甫愿意不计名头,在幕府学习实务,此外宇文审暂时在长安准备妹妹宇文沫的婚事,届时回来之后也同样会不计名位一面jing研经史诗赋,一面实践ri常杂务,而杜甫和宇文审都打算异ri应进士科或是制举。
可是,李白孟浩然王之涣这三位年纪不小名声又大的,固然四处游山玩水看似不亦乐乎,可安知他们心底就如面上一样惬意自如?
这一天,杜士仪按照之前和王忠嗣商量后的决定,启程前往赤岭视察大唐和吐蕃的界碑。随行人员极其jing简,除却掌书记之外,其余人都留在了鄯州湟水城内,但他却特意邀约了李白孟浩然和王之涣。
因为赤岭地处两国交界,东面一线计有安人军、绥戎城、定戎城、振武军(石堡城)、宁边军、积石军……密密麻麻的堡垒完全连成一线,这还是因为信安王李祎当年长途奔袭夺回石堡城之后,河陇真正连成一线,故而方才有如今这看似固若金汤的防御。而这样的前线,纵使李白三人从前有心去游玩,但也只能远观,不能近看。此次既然有如此好机会,三人全都一口答应同行,而且还表现出了十分兴致——当然,为了这一兴致,三个人全都用烈酒把酒葫芦灌了个满。
赤岭之名,来源于山体的颜se是一片红se。从汉魏开始,这里就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前哨和屏障,故而有西海屏风之称。赤岭又名为ri月山,和互市之所在的拉脊山、青沙山,这三道山口全都是联通陇右和吐蕃的要道,这一次,杜士仪要去的地方,便是ri月山口的赤岭界碑所在。由于此地海拔远比长安要高,初来乍到者很难习惯,一行人全都是在鄯州湟水呆过好几个月了,一路登山时固然偶尔有人有些心悸气喘,可最终驻马之后不久,也就都缓过了神来。
“这赤岭西面阡陌良田,一派塞上江南的风光,东面却是草原辽阔,牛羊成群,一片塞外景象,更可俯瞰西海(青海湖),天公造物,着实神奇!”
杜士仪随口嗟叹了一句,李白便点头道:“从前读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那会儿还有些不可想象,但自从到了河陇,方才知道天高地广之下的这番景象,如果不是目睹,着实难以想象。而且这山通体红se,怪不得名为赤岭。”
“可我之前听说此地又名为ri月山,这又是何故?”孟浩然好奇地问了一句。
“相传是因为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时候,曾经将镜子抛洒入西海,一时方才变成了两边的山口,吐蕃人将其称为太阳和月亮,所以口口相传后,此地就得名为尼玛达娃,也就是太阳和月亮之意,而来往此地的,除却兵卒,最多的就是商人,故而在他们口中,也就习惯成自然地称之为ri月山。”张兴在数月之内,已经学会了吐蕃语的ri常会话,但还有些生硬。
闻听此言,李白在恍然大悟之余,便若有所思地说道,“看来入乡随俗,我回头也定要好好学这吐蕃语。”
所谓界碑,乃是高一丈许,宽四尺,厚达两尺的一块巨石。李佺当初从抵达鄯州开始就寻觅石匠打磨石料,足足数月方成此碑。树立未久,这块簇新的界碑之上还没有留下太多斑驳的痕迹,上头篆刻的汉字每一个都清晰可见。三人辨读着杜士仪的这一篇碑文,末了王之涣便站起身笑道:“君礼这一篇碑文,实在是隐喻颇多啊。闻听吐蕃习汉语之人也不少,就不怕人看出其中深意?”
“自从昔ri太宗陛下看重,妻之以贵女的禄东赞家族在吐蕃被连根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