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8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长辈;而且你不像我们三个这样性子疏懒;你若是愿意入幕;那倒问题不大。”
而漫步鄯州街头的颜真卿和宇文审则是在都督府张贴布告之际;这才知道鄯州都督府竟然易主了。两人全都出身关中;虽则一个是书香门第;一个是老牌关陇世家;可多日相处下来;亦颇有共同语言。
颜真卿祖籍琅琊;可颜家几代定居关中;山东老家反而已经多年没有回去了。而他在嵩山卢氏草堂求学多年;回京应试三次;方才得以进士甲科及第;这还是第一次来鄯州。往日书卷上学到的;同窗和亲朋们谈笑之间说到的东西;和所见所闻彼此佐证;他自然收获颇丰。此时此刻;他眼见得布告栏前不少军民拥在那儿众说纷纭;他便向宇文审问道:“未想师兄竟然官拜鄯州都督;文申;你有什么打算?”
宇文审除孝之后的最大目的就是支撑门庭;而为了达成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科场有所进益。可自家人知自家事;他早年谈不上多用功;资质也说不上天才;如今若要有所成;那就必须殚精竭虑苦苦钻研诗赋文章。所以;他沉默片刻便沉声说道:“我于实务半点不通;帮不上杜师什么。与其不自量力胡乱揽事上身;还不如先扎扎实实学好杜师布置给我的功课。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若分心他顾;只怕会一事无成。”
颜真卿比宇文审还要年轻几岁;少年神童;再加上拜入名师门下苦读多年;省试亦是甲科;本来对于那些靠门荫的关陇贵族并没有太大好感;对宇文审另眼看待;也是因为其千里探父的孝心;以及重振门庭的决意。可现在听到这么一番话;他不由得肃然起敬。
敬的不是别的;是宇文审的自知之明
“怪不得师兄曾经对我说;文申兄异日必成大器。我有几卷当年为了应万年县试和京兆府试留下的试赋试诗集;虽不是什么好东西;但也许能对文申兄有些帮助。”见宇文审大喜谢过;颜真卿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他想了一想后;最终坦然说道;“虽是师兄弟;难免被人说成是私情;但我进士及第;为了守选这三年不至于荒废;方才从师兄出来游历;如今既然有机会;我回去之后便求师兄给我一个机会入幕”
等那结伴出游的两拨人先后回到官驿的时候;赤毕也带着两个身穿便装的汉子来到了官驿门口。毕竟;杜士仪还没有正式搬入鄯州都督府;这里至少在数日之内;还会是杜士仪的居所。尽管消息才刚刚传出去;但送礼和拜见的人已经挤满了门外;多是鄯州本地士人以及大族代表。见这幅情景;赤毕转头看了身后两人一眼;见他们俱是有些犹疑;他便开口说道:“郎主尚未正式搬入鄯州都督府;这官驿人多嘴杂;看来我还是下次替你们引荐吧。”
“还是那样好;多谢赤郎;多谢赤郎”
陈晃立刻接过了话茬。等看到赤毕拱手一礼后径直往官驿正门而去;他拉着马杰退到了僻静处;这才低声说道:“我们既然帮了杜大帅那样一个忙;又算是出卖了郭英又;而今杜大帅入主鄯州;我们还真是误打误撞跟对了人。”
马杰也不禁苦笑摇头道:“郭英又当初不过是嘴上说着好听;可围着他转的人不计其数;我们不过是充数地而已。反观杜大帅;几任地方官当下来;提拔了多少人?跟着这样知人善任的上司;确实比跟着郭英又那狠辣的家伙强我那时候还觉得你胆子太大;可现在看来;幸好你胆大了一回”

第七百三十八章 扮猪吃老虎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话并不仅仅适合于朝堂;对于各镇节度来说;这亦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由于节度使并不是终身制的;即便如昔日郭知运镇陇右鄯州;王竣镇朔方;也不过七八年;而那些短命的节度使甚至有一两年就去任的;故而每一任节度使所辟署的幕府官;往往也都是随着幕主转任而去职。当然;偶尔也有能力卓著得继任者青眼的幕府官;不但能被留下;而且还会被委以重任;这其中;如今的河西节度使牛仙客先后事两任节度为判官;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然而;前任鄯州刺史兼知陇右节度事范承佳辟署的那几个幕府官;自然并没有那样的运气。
因为范承佳压根不想在鄯州这个伤心地多留;几乎是用最快的速度收拾了东西启程前往洪州赴任;故而杜士仪在接到任命的制书后;仅仅三天后便搬入了这一座偌大的鄯州都督府。而范承佳辟署的幕府官;没有一个跟着他离开的
而他一走;杜士仪第一时间接见了其中七名幕府官;这其中;他只亲口留下了两个低阶的衙推;余者只不过勉励了两句;对方自然而然就知道他没有留人之意。虽说未免懊丧;可从前历任节度使大抵也是如此;所以其他人即便有些沮丧;也不得不回去打理行装预备走人。
行前知道鄯州邻近吐蕃;很可能会遭遇战事;因此王容几乎把家里最精锐的家丁家将全都给杜士仪带上了。如今这些人全数跟着杜士仪搬进了偌大的鄯州都督府;却仍旧空出了很多院落屋子。相比乃是中都督府的代州都督府;鄯州都督府虽只是下都督府;可早在开元二年成为陇右节度使治所之后;历任节度使都把鄯州都督府当成了节度使府;再加上整个陇右节度使统管鄯州河州附近的七万兵马;故而鄯州都督府一再扩建修缮;使得这里比代州都督府何止更大一倍
作为下都督府;鄯州都督府在都督以下;有别驾、长史、司马各一人;录事参军事一人;功曹参军事、仓曹参军事、户曹参军事、田曹参军事、兵曹参军事、法曹参军事、士曹参军事这七曹参军各一人;再加上低阶的录事、参军事以及文学和医学博士;属官人数就达到了十八人;而这是鄯州都督的正经下属。至于陇右节度使的幕府;则有行军司马、判官、支使、掌书记、推官、巡官;至于衙推、奏记等更多名目;则大体属于流外吏员充任。而这只是文官班底。
节度使权威所在的武官班底;则有三军兵马使、先锋使、中军都虞候;以及林林总总的裨将偏将等等名目的军官;少则十数人;多则几十人。
杜士仪如今的幕府;除却掌书记张兴;推官鲜于仲通;自告奋勇荐为巡官的颜真卿之外;其余尚不完备;至于熟悉的军官更是谈不上;可即便如此;第一次衙参的时候;文左武右;而文官尚且还要细分鄯州都督府以及节度使幕府;那种犹如宫殿朝会一般黑压压的景象;以及齐声参见时的洪亮声音;全都是杜士仪在两京在外为官十数年;从来没有过的体验。
在云州他固然独当一面;可他所用之人都是草创初期;就跟着他白手起家打拼下那两座城池的;故而很少有正式的衙参形式;在代州他说是河东节度副使;督代北六州;可实际上军马都分散在各州;再加上他不是正经节度使;辟署一二幕府官已经是极限;也无意齐集文武来这一套场面功夫。
正因为如此;第一次品味到节度使威权之重的杜士仪;不由得心有所悟。他也无心在第一次见面时给下属们一个下马威;只是循例说了几句套话;更大的精力都放在了察言观色上。这其中;四十出头的文官们大多数都是老油子了;无论心里是怎么想的;面上都没有太多端倪;而军官们的表情就要更加直观一些。有的漫不经心;有的不以为然;还有的则是在他说话的时候彼此悄悄打眼色。将这一切收入眼中之后;他很快就结束了这第一次衙参。
由于去岁年底考满;四年三个中上考;即便杜士仪已经到了五品;四考加阶法对他并不适用;但天子的特旨比什么法都管用。牛仙客在河西节度使任上整整加了六阶;只加了三阶的杜士仪自然就没那么显眼。他由从五品下的朝散大夫;一口气升至正五品上的中散大夫;只差一步就能够迈过五品这道官场上最大的门槛。可是;比起身上的职官来;他如今这散官自然就显得有些不够看了。
不过;这也并不奇怪;散官也就是阶官涨得比职事官慢;不少官员都面临这等现象;甚至有出为刺史的官员在阶官上甚至不足以服绯;不得不由天子特赐服绯;亦或是借绯;否则根本不足以服众。
此刻出了大堂;杜士仪便对身侧的张兴说道:“你可发现了;今天就只见上上下下全都在盯着我这一身官服。”
诸州别驾不常置;常常为宗室加官;抑或是左迁;故而鄯州别驾之职是空缺的;长史则是朝中尚未任人;这两员上佐全都空缺;而鄯州司马只是职事官上了五品;散官未到;不到服朱的资格;故而整个鄯州;只有杜士仪一人服朱。可是;鄯州都督是从三品的职官;历来都是服紫佩金鱼袋;因而杜士仪这一身大红官袍不但不能震慑人;反而更让有些人生出了别的心思来。
张兴心知肚明这一条;嘴上却说:“河陇多豪俊;大帅看上去谦和;那些没有见过大帅手段的;自然不会立时服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