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4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童;但那种和年纪极度不相符的老成和大胆仍是扑面而来;他不得不再次重重咳嗽了一声:“杨三娘;你阿爷就是这么教你礼数的?”
“我阿爷才不管我们呢;他要是管;也不会把我们姊妹四个都丢在成都;自己带着那些女人去蜀州了”杨玉瑶不屑地哼了一声;直言不讳地说道;“还不是嫌我们都是女儿;他就想生一个儿子出来”
“阿姊”玉奴尽管听不大明白三姊那些话;但见杜士仪脸色微妙;而阿姊那口气也越来越肆无忌惮;她终于有些不安了;开口央求似的叫了一声;她便冲着杜士仪说道;“师傅;阿姊一直说话都是这样的;大姊怎么说她也不听师傅不要怪她;玉奴给你赔罪”
开了春;冬天粉团子似的玉奴;现如今也终于显出了雪肌玉肤;倒瞧不出那环肥燕瘦的丰腴来;只是小脸圆圆的;这会儿随着低头举手行礼而露在了照进屋子的阳光底下;显得越发晶莹。杜士仪原本就是做个样子吓吓杨玉瑶;哪里是真的要和乱说话的她一般计较;可该吓的没吓着;不该吓的却吓着了;他不禁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
“好了好了;杨三娘;你想于什么悉听尊便;但那些话若是再说一遍;我可立时轰你出去”
迸出了一句让杨玉瑶撅起嘴的斥责;杜士仪这才收摄了精神;专心致志地教玉奴琵琶。等到他将那一首并不算难的新曲弹奏了一遍;看到小丫头打完拍子后;立时拿起曲谱;最初是认认真真边看边回忆;到最后曲谱放在了地上;她几乎整个人都趴在上头做记录;他不禁暗自摇了摇头;一转头再去看杨玉瑶时;他却不由得有些意外。
本以为这些对杨玉瑶来说;应该是已经学过的无聊课程;必定会让她呵欠连天为之分神;甚至于脆自己回家去;可没想到的是;这个老成的丫头虽说东张西望很不老实;可却显然没挪动过。当发现他在审视她;她还吐出舌头做了个鬼脸;然后又托着腮帮子不动了。
直到他和玉奴一个教;一个学;整整耗去了一个多时辰;这一次的课程告一段落;杜士仪命人把姊妹俩送回家去;一上车;杨玉瑶方才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呵欠;突然对玉奴问道:“玉奴;平时杜明府都是这么教你的?”
“没错。”玉奴诧异地挑了挑眉;不解地问道;“阿姊问这个于什么?”
“我还以为他会和你说些别的;没想到真的是学琵琶。”杨玉瑶的小眼睛里闪动着狡黠的光芒;最终双手一合掌道;“这样;以后我也来一起学”
“可是阿姊……阿姊不是学过了三年吗?这些应该全都学过了”玉奴的脸上满是迷茫;却没想到杨玉瑶突然低下头;在她那粉嫩的脸颊上轻轻掐了一下;“玉奴;你还小;所以才不明白”
比阿爷年纪小一半;官却做得比阿爷还大;而且京兆杜氏又是比河中杨氏更加显赫的名门望族;再加上那些蠢笨的长安名门;竟然还不知道赶紧把这么个贵婿收入囊中;既然如此;不如她就好好试试吧她托钊哥带来的那些坊间传奇小说之中;不是老有这样的故事吗?
倘若杜士仪知道自己竟然被一个年方十岁的丫头惦记上了;必然会哭笑不得;但此时此刻;他唯一感慨的也就是杨家三娘人小鬼大而已。
把姊妹俩送走之后;他就召来了赤毕吩咐道:“你去一趟于陵则那里;问他究竟是打算请辞回东都养病;抑或等着我的参劾;还是有别的打算。正好尚书省吏部正在给成都选新的县尉;如果他不想于了;我可以请他们顺带连新的县丞也一并给我选好”

盛唐风月 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敲下打,吐蕃疑人
赤毕的带话很有效;于陵则这个县丞竟是跟着他来见杜士仪了。请使用访问本站。
之前杜士仪带着他出城在各乡各村现场安抚办公;于陵则最初还打打酱油;可到十几日之后就突然病了;尤其回城前一天更是在那薛家不能起身。好容易支撑着回到成都县廨;也是什么事都于不了;一直躺在床上直哼哼;大夫是一个一个的请了过来;病情却始终不见好。就是杜士仪亲自去探望他的时候;他也一副病得七死八活有气无力的样子。
这会儿他出现在杜士仪面前的时候;穿着一身宽大袍子;赫然显得原本就清癯的人更加瘦削了;脸色也苍白得没有多少血色。当赤毕悄然退下;他便苦笑道:“明公是真的误会我了;病来如山倒;我也没想到那场风寒会突然如此要命……”
杜士仪并不介意和人虚与委蛇;但于陵则反反复复已经不是第一次;他自然不耐烦再兜圈子。不等其把话说完;他便冷冷说道:“虽然世人不传;但我曾经颇悉医术脉息;此前去探你病时;我曾经执手与君深谈;知道你的病只是有意为之。于少府;我不是没有给过你机会;是你自己一次又一次非要推诿敷衍河南于氏也算是世世代代俊杰迭出;我还以为你是个有担当的人;却不想反而被你小瞧了”
此话一出;于陵则顿时懵了。他只知道杜士仪才华横溢精通音律;对于通医术这一点;确确实实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所以方才会用装病这屡试不爽的一招。如今杜士仪实话实说当初执手探病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他是装的;事后又给了他这么多天;结果他一无所知自作聪明一直装到现在;终于把杜士仪完全惹火了
“我……”
见于陵则哭丧着脸想要解释却不知道如何开口的样子;杜士仪这才抛出了最后一记杀手锏:“我也不妨告诉于少府一件事。王少府主动撂了挑子回长安待选;去年不消说是没有音信;今年亦然;十年八年是否能候着一缺;却也不好说。琅琊王氏人才济济;犯不着为了一个不知进退的人使劲出力”
这不但是在说王铭;而且难道不是在说自己?
于陵则只觉得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待见杜士仪低头去百~万小!说;再也不瞅自己一眼;他想到于家虽说是数代名门;到了唐初的于志宁时;更一度达到了顶峰;可却因为恶了武后;上一代几乎无人出仕;到了自己这一代;于休烈中了进士;至于他这旁支子弟;门荫已经几乎是完全不管用了;他又不像宇文融那样有财计之能;一步步熬到县丞已经分外不易;倘若真的落得王铭那般下场;家中老小怎么办?
“明公;此前都是我一时糊涂;望明公大人有大量;宽宥于我;日后我必定尽心竭力;再不敢……”
见于陵则深深弯腰;喃喃说出了这么一些赔罪的话;知道让这个年纪比自己大一大截的说出这么些;火候已经差不多了;杜士仪便撂下书卷问道:“此前可是范使君授意于你?”
面对这样单刀直入的问题;倘若可以;于陵则根本不想正面回答。可如今非此即彼的站队已经到了白热化;他决计不能再恶了杜士仪。于是;想到当初只是因为在立后态度暧昧就被贬官的族祖于志宁;他便咬了咬牙道:“是范使君使人带话;让我没法理事就行了;我知道对不起明公……”
“我知道了。”杜士仪露出了一个寡淡的微笑;这才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武少府和桂少府如今都已经忙得连轴转;你既然回心转意;就好好把该你挑的担子挑起来;不要再让我失望了。”
等到这位首鼠两端的县丞终于离去;杜士仪忍不住站起身来走到窗前;看着那刚刚换上的窗纱出神。如果可以;他恨不得把于陵则这种小人给踢得远远的;相形之下;直接撂挑子的王铭反而还傲气得可爱些。然而;走了一个县尉;要是再赶走一个县丞;他这个县令的刚愎之名只怕就要传开了;不得不容忍下于陵则。只希望今天这番敲打;能够让人至少不敢再这样阳奉阴违
随着李家崔家吴家相应交了田亩图册;而城北各乡村的田亩厘定本就在吴九等人的暗地进行之中;到了六月这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杜士仪就已经绘制成了那十九村的鱼鳞册;并在核实之后;按照鱼鳞册;重新由官府制发地契;以一式两份阴阳相合为凭。如此一来;就彻底断绝了旁人作假的可能。相比地税;反而是核查户等的进展更慢;户等评定不但牵涉到一年所交户税多寡;而且还牵涉到了丁役。
困难虽有;但杜士仪在胥吏之中挑选了精于的人委以重任;辅以自己的从者;总算是艰难地一点点推进着这个工作。然而;只从这一地更变税法的艰难上;他就知道扩展到一州一道会有多困难。现在他可以靠这些自己信任的人来监察;甚至自己神出鬼没地亲自私访;可只要地域一步一步扩大;他就只能寄希望于用人得当了。更何况;触动利益的大地主哪有那么容易善罢甘休?
之前四月成都县试的结果一如杜士仪之前预料到的那样;除却县学直送州试的那些人之外;其余并没有选出极其出类拔萃的人才;韦礼送给他的策论卷子中;大多是泛泛而谈;没有什么让人眼睛一亮的见解。而六月的益州州试;成都县学举送的士子;总共录取了三人;在总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