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1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王容见罗希秉总算没有深究就扬长而去;也不禁舒了一口气。等到莫邪从里间出来;一脸欲言又止的表情;她登时醒悟了过来。
想必玉奴在都播也好;远行西域也好;公孙大娘一定会小心翼翼;避免其接触到那些和杨家有关的人和事。就算到了安北牙帐城后的这些天;她也一直避免让杨家的消息刺激了玉奴的神经。所以;如今耳听得朝中已经变成了杨家天下;也难怪玉奴会惊慌失措;在内室中闹出了动静来。
于是;王容示意莫邪去外头守着;自己则是进了内室。果然;就只见玉奴失魂落魄地坐在那里;眼神中赫然流露出了茫然和无助。她暗叹一声走上前去;正想要开口说些什么;却不防玉奴突然一把拉住了她的袖子;目光焦急地问道:“师娘;那个罗希秉说的杨家;和我到底有没有关系?难不成是阿姊……还是杨家其他人对师傅不利?”
“你当年金蝉脱壳之后;你阿姊代你入道太真观为女冠;你应该料到了;也应该听说过。”
见玉奴犹豫片刻;点了点头;王容便继续说道:“她天生灵巧善媚;心机又很不错;故而颇得陛下宠眷;不多久就已经封了正二品淑仪;后来还给陛下生了个女儿。杨家其他人自然也鸡犬升天;你的两个姐妹都封了国夫人;堂兄们也是封侯赏高官。但蹿升最快的不是你这些堂兄;而是当年在蜀地呆过的杨钊;也就是现在的杨国忠。他如今已经是右相了。就连罗希秉这样当初李林甫的左膀右臂;也被他恩威并济笼络了过去;于是有了此次安北牙帐城之行。至于你那阿姊;大约也是不忿从前你师傅对她的轻视和告诫;于是推波助澜。”
玉奴登时倒吸一口凉气。她万万没有想到;如今正欲图置杜士仪于死地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血亲家人想到杜士仪曾经问过自己的话;想到众人为了让她脱出那牢笼而花费的苦心;冒的绝大风险;如今杨家人得势之后却如此不饶人;她只觉得又惭愧又不安;但更多的却是惊恐和愤怒。
杨玉瑶一直都希望站在万人之上;如今已经做到了;而杨家其他人也是富贵已极;可他们怎么就不想想;当初杜士仪曾经帮过父亲;曾经帮过杨家人攒下了不小的财富?至不济;看在已经“死了”的她份上;怎么能够对杜士仪这么过分;怎么能够……
见玉奴呆呆地松开了手;王容想了想;便摩挲了一下她的脑袋;一如从前那般用极其温和的语气说道:“杨家是杨家;你是你;要知道;世人眼中的前寿王妃;太真娘子;杨玉环已经死了;如今活在世上的;是公孙大家的关门弟子玉奴。既然你当初答应了我们的主意;金蝉脱壳来到了这异域他乡;就再也不是杨家人了。你现在为了他们的恶意惭愧生气;那异日他们做出更过分的事情却又如何?他们咎由自取遭遇杀身之祸的时候又如何?纵使你师傅这样的人;再心忧天下;能够管的也只有眼前这些人这些事;不要想太多了。”
玉奴当然知道王容是为了自己好;可她心里却实在是过不了这个沟坎。她还记得当年的杨钊虽说落魄;却还是一个颇有能力;又颇为正派的人;可谁能想到;二十多年过去了;那个族兄竟然会变得如此狞恶直到王容悄然离去;留着她自己静一静;她忍不住咬紧了自己的嘴唇;心中飞速思量着自己能做什么。
可想到头都痛了;她方才不无失落地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成为师长们的累赘。恍惚之中;她站起身来取下了墙上的琴囊;取出了那把逻沙檀琵琶;继而便无意识地拨奏了起来。
她当初死遁时;身外之物全都留下了;唯有这把陪葬的逻沙檀琵琶同样用了李代桃僵之计;悄悄从宫里弄出来留在了身边。这是杜士仪当初从张旭手中得来;而后又通过杜十三娘之手敬献给天子;最终她因为一首琵琶曲而让李隆基赏赐下来的东西。多年来在她的摩挲之下;琴板上仿佛多了一层温润的油光;整具琵琶就犹如她的半身似的;如臂使指;挥洒自如。
而离开寝堂;亲自往镇北堂见张兴的王容在路上听到曲调时;忍不住呆了一呆。她当然听得出来;这是当年杜士仪曾经和王维合奏过;最是考较技艺的一曲楚汉。即便时至今日;满天下擅长琵琶的琴师中;能够弹奏好这一首曲子的;也屈指可数。可如今听玉奴渐渐弹来;将霸王英雄末路的凄凉演绎得淋漓尽致;分明是借曲抒怀;表达心中的愤懑和失落。
王容听见了这一首十面埋伏;刚刚搬到安北大都护府来的罗希秉自然也听见了。他虽不是极其擅长音律的人;但他是李林甫家中座上嘉宾;天子大宴也常常与会;听惯了梨园之中层出不穷高手的曲艺;好坏却还能分辨得出来。因此;凝神倾听了一会儿;他想到之前和王容的那番交锋;后头里屋出人意料的动静;再细细聆听眼下这琵琶曲;他的心中不禁生出了一个念头来。
杜士仪素来以不爱女色;对妻子情有独钟闻名;后院中弹奏琵琶的人应该不是其姬妾;但又不是其晚辈儿女;那么;还能有谁在王容见自己的时候隐身其后;而后又因为他的话而大乱阵脚?
回头若是有机会;他定要试一试直闯寝堂;看看到底那是何方神圣横竖他这次出来就已经豁出去了;进也好退也好;顶多就是一死;到时候连自己带吉温的仇全都一块报了;还有什么好顾虑的?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是把正事先做起来。
“来人”等到外头一个从者随着召唤应声而入;罗希秉就定了定神说;“传我的话下去;当日随同杜大帅去过黠戛斯;见证过那场袭杀的将卒;无论官民;全都集合起来;我要一个个问”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破罐子破摔
“跟随杜大帅去过黠戛斯的将卒;从仆固将军以下;总共是一千六百三十二人。但如今除却死难的;重伤不起的;余者;包括只是轻伤的;全都响应杜大帅的军令;随军出征。所以;张长史请我回复罗侍御;是把那些重伤者一个一个抬到安北大都护府来;由罗侍御亲自勘问;还是如何?”
站在罗希秉面前代为通禀这件事的;正是兵曹参军曹佳年。因为李林甫任人延续了当年裴光庭的循资格;哪怕进士出身;守选三年也很少能够留京;动辄派一个偏远之地的县尉;所以明经出身精通堪舆;极其喜好杂学的曹佳年早早就熄了仕进之心;当杜士仪派人向他抛出橄榄枝;让他主持营造这座漠北塞外最大的坚城;他立刻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即便跟着杜士仪的时间很短;可他却是极其死心塌地的一个。此时此刻;哪怕是罗希秉犀利的目光在他脸上扫来扫去;他也依旧不动如山。
见曹佳年根本不理会自己这个钦差的喜怒;罗希秉顿时冷笑道:“那就把人一个个抬进来”
杜士仪此前奏报黠戛斯袭杀一事;罗希秉根本不相信是事实。安禄山当初冒功的那些奏报;李林甫曾经对他解说过;所以他理所当然地认为;天下节帅不过一丘之貉;杜士仪和王忠嗣的所谓爱惜兵力;不肯贸然开启战端;不过是沽名钓誉而已。等到曹佳年答应离去;大约一个多时辰后;外头守着的从者就进来报说;已经有人抬着重伤员到了院子里;他就不耐烦地喝道:“那还等什么;看谁情形最好;依次抬进来说话”
“可是……”那个进来禀报的从者犹豫了一下;最终轻声说道;“一个个不是缺胳膊断腿;就是躺着根本爬不起来。据说陆续来的人大约三四十;一路上动静闹得很大;外头大街上已经炸锅了;说是安北牙帐城的将士们为了陛下浴血奋战;结果却平白无故遭人怀疑……”
“哼;不外乎是靠自己的名声;煽动官民将卒来和我过不去;他却不想一想;我罗希秉什么时候怕过天意民心他们闹得越大;我就越能把这里的情形如实回报陛下;杜士仪在这安北牙帐城靠着民意;无君无父;到时候让他们知道我的厉害不用说了;一个个把人叫进来;走不动的就架着;起不来的就抬着;陛下是君父;我代表陛下到这里来;身为大唐臣民;谁敢推脱;那就是不忠不孝”
既然露出了酷吏本色;丝毫不在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罗希秉;在接下来的一连五天之内;对这些号称亲历了黠戛斯对杜士仪袭杀的将士展开了讯问。他不耐其烦地反反复复问各种细节;一度甚至疲劳审讯;闹得这些本来因杜士仪优厚抚恤而安心养伤的将卒们怨声载道;张兴面前也不知道堆积了多少抱怨。
就当张兴打算亲自出面去告诫一下罗希秉的时候;罗希秉却自己闯进了镇北堂。眼见左右诸曹参军全都在场;他便眉头一挑道:“各位既然都在;倒是省了我的事。之前我要质询的人;已经一个一个全都仔仔细细问过了。所谓黠戛斯在杜大帅亲自前往商讨互市之事时;出动兵马袭杀杜大帅一行;此事并不是黠戛斯俱力贫贺中俟斤指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