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流言蜚语让李银珍感到惧怕,细想起来,虽然和木波之间有过密切往来,但更多是出于对老工人的尊重,出于感激之心,出于自觉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需要罢了。现在才看清楚他的真实面貌,原来木波所做的一切都是伪装出来的,她越来越不愿意见到这个虚伪的人了。
大浪淘沙,在革命洪流中总有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要被淘汰,当心中仅存的那点崇敬感消除之后,她决定要尽快摆脱木波。每天在这个狭窄的山沟里生活,早不见晚见,老是躲不过木波让李银珍心烦,怎样才能找到个解脱办法呢?正在左右为难时,一个到大学读书的名额突然从天而降。
意外的惊喜,犹如在平静的池塘里丢了一块石子,搅得大家心绪不宁。人身道路上的重大转折点终于来了!转过去前途无限美好,转不过去还得在山沟里当一辈子农民。知青们都想去读书,都想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离开农场,人人摩拳擦掌,都要抓住这个机会。
动员会上,严国定告诉大家,“这次招生,是走上海机床厂的道路,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选拔学生,到学校学习几年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社来社去、哪来哪去’培养我们自己所需要的人才……条件要下乡满两年,招生办法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这对大家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凡认为符合条件的同志,散会后就把申请交到我这儿来。明晚投票推选,谁的票多,谁就去上大学。”
话音刚落,会场上立刻就爆发出一片喧哗声,每个人都在跃跃欲试,好事来的时候才显出人缘相当重要,有人开始拉选票。
“好不容易才盼来个机会,请大家捧个场,拜托!拜托!表决时投给我一票。”
“我也要报个名,你们报不报?”大家都在互相询问,其目的是想找到个不报名的人来投自己的票。
“如果不报名,就等于自己放弃了一次机会,只有脑残的人才会不报名。”
“赶快回去写申请,不管行不行都要试一试。”
每个人都希望命运之神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大家静一静!”罗震江打断了喧闹声,站起身来说道,“虽说是自愿报名,但连队还要把关,上面还有层层领导的审批。这次团部分来2个名额,但营里下到6个连队让大家推荐,也就是说6选2,最后只有2个人能去上大学。我们推荐出来的人,在全营来说,应该是属于思想品德最优秀,劳动表现最好的人。会后请大家都认真思考,在我们连队,到底谁最有竞争力?谁最有资格去上大学?不要白白浪费了这个名额。”
“连长说得对!我们连之所以能得到这个名额,跟同志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知青连现在已经走在全营的先进行列,推举出来的人选一定要确保成功,要不然,我这个当指导员的,见了人也是脸上无光,这件事一定要严肃对待。”严国定又补充说道。
听了这话,激动的人们慢慢冷静下来。有的人开始后悔,当初不知道天上还会掉下馅饼,要不然拼了老命也要好好表现,但是现在一切都晚了,即便天上掉下馅饼,也被勤快的人捡走了。
将下乡年限不够的重庆知青排除在外,剩下的谁最有竞争力?每个人都在认真思考。
李银珍把一生的希望都寄托在上大学上,她觉得自己出生于工人阶级家庭,根正苗红,下乡刚好两年,满足上大学条件。到农场后表现不错,特别是来到煮饭的重要岗位后没有辜负领导们的期望,跟同志们也都搞好了关系,很可能大家会推荐自己。但转念一想又灰心了,连队上还有比自己资历更长,表现更好的知青,唉——她长叹口气,怎么办呢?
家里来信说上海赴云南知青慰问团就要出发了,到兵团后将对上海知青的生活现状进行调查了解,虽然此行一团不是重点,但会拜访团部。她决定要写封信回家去,将这里发生的事情告诉家里,希望父亲能够通过上海赴云南知青慰问团帮上忙。
人算不如天算,能不能成功她心里也没底,但希望往往只属于努力争取的人,一散会,她就忙着写信去了。
虽然每个人都想去上大学,但作法不尽相同。在回宿舍的路上夏莲叫住龙小鹰,对他说道,“小鹰!你盼望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了,快去报名,会场上听到同志们的议论,我看你这次大有希望。”
“你的表现也不错,你去报名吧。我们俩只能走一个,我看我还是不报名了,推荐你去,你走不了我也不走。”龙小鹰对她说道。
“别做傻事!我才是不报名了,推荐你去,你在全营都是最具竞争力的人选,不能轻易放弃,一定会成功的。”
“我要是走了,留下你一个人在这儿也不放心。”
“指导员不是说了‘哪来哪去’,过三年你不又回来了。”
回到屋里,人们都聚集在一起,见到他俩进来,韩红伟兴高采烈地问,“怎么样,是不是准备写申请了?”
“你们写了吗?”龙小鹰问道。
“还没有想好,竞争不赢。”张雅倩回答道,“不去读书也行,家里来信说我哥被招到工厂顶岗了,只剩下我一个在农场,再有回城的路就让给我。”
“做人要有先见之明,就像我,团员都不是,劳动也干不动了,自认为不如别人,所以我也决定不报名……咳咳咳……”话没说完,王辰盛就一连串地干咳起来,最近他的身体不好,常发低烧,病假也多了,这个时候来机遇,显然对他不利。
“想了一下,我也是不行的,放弃机会,推荐你们。”尚骁岗干脆地说。
“那就让小鹰去试一试,我看他最有希望。”夏莲对大家说道。
“我们兄妹俩都下来了,但生病的母亲还需要人照顾,要回去一个才行。”韩红铃着急地说。
“你放心,虽然机会难得,但上大学不是人生唯一的追求目标,明晚投票时,我会把票投给你哥的。”龙小鹰安慰她。
“这次竞争会很激烈,我们当中不管有谁能去上学都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如果这次尽了力也不能成功,那只好听天由命了。”韩红伟对大家说道。
他们还在互相谦让时,背地里已经有人开始了拉票行动。
71 上大学(2)
连队有个上海知青,别看他个头矮小但心眼不小,博古通今,把战国时期秦相国吕布韦的一桩桩阴谋鬼计背得滚瓜烂熟,没事时经常复习讲给大家听,每每讲到得意之处还忘不了加上精辟的心德评语。此人偷懒奸滑,鬼点子特别多,但凡是从他口里出来的点子,都是些损人利己的点子,因此上海知青送给他个浑名,叫“阴士计”(阴险鬼)。
不过此人也怪,得到如此“尊称”反而引以为自豪,见到他喜欢这个名字,从此就再也没有人叫他的真实姓名了。时间一长,连他叫什么名字几乎都忘了,看见他,就知道阴险鬼来了。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阴士计就不相信非得要表现好才能去上大学,现在他正忙着串门子拉选票。拉不到的,就鼓动去报名,心里的如意算盘是,如果报名的人多投票就分散,随便拉到几票都能稳操胜券。
第二天在山上劳动时,刘东海凑过来问,“小鹰,昨晚拉到几票?”
“一票都没拉。”
“没拉?港度!侬勿晓得,这次竞争可激烈啦。昨晚散会后阴士计就忙着到处联络感情,承诺凡投他票的人都能得到好处,只要他能走,至少会得到一张五斤的全国粮票。听说熊副连长都被收买了,答应会帮助他。不过也有好多人支持你,他可能是损人不利己。”
“就算在连队拉到选票,到营部一比较,肯定就会废了这个名额。不过也难说,这人很狡猾,说不定他又把糖衣炮弹打到营部。”尚骁岗说道。
听到这话,韩红铃着急了,连忙对龙小鹰说道,“小鹰!你是党员,去跟指导员说说,别让阴士计瞎搅合,浪费了宝贵的名额。”
“好的。下班后我就去找指导员,制止这种投机取巧的歪风邪气。”
中午,严国定呆在屋里看大家交来的申请,边看边摇头,有的人为什么要去上大学?许多重要问题都没有表述清楚。平时自己有些什么突出表现?学习后对党和国家能做出什么贡献?有的人虽然说得好听,但从劳动表现来看只能算是动机不纯,他觉得有的同志把这件事情看得过于简单了。
正在这时,啪!的一声门响,抬头一看,龙小鹰冲了进来了,开门见山就对着他嚷了起来,“指导员!自愿报名的招生办法不完善。你知道吗?阴士计在下面拉选票,如果最后他的票数最多,那我们且不就变成鼓励懒汉了吗?”
“别急!坐下慢慢说,谁能去上大学支部还会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