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香门第-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淼骼碚茫潮阋材芨锴魄啤!�

于是一切说定,正月初十那天就请了老大夫上门,先在前院给常顾诊了脉,诊完说常顾身体很好,血气通畅,并没什么需要调理的。然后再由常顾引着进了小院,在东次间里隔了纱帐诊脉,老大夫很是仔细,左右手都诊过,还跟常顾说要看一下明姜的气色,常顾看着老大夫都有六十多了,也就跟明姜说了,掀开纱帐,让大夫看了看。

明姜趁此也看清了那老大夫的样貌,虽算不上鹤发童颜,可也是满面红光,显得很有精神。老大夫很守礼,看过面色之后就让放下了纱帐,又问了问明姜经期的情况,蝉儿在旁一一答了,然后老大夫跟着常顾出了东次间,常顾引着他又回了前院才问端的。

老大夫说明姜其实只是有些寒凝血瘀,不是什么大毛病,平日注意保暖,饮食上多吃些温阳补血的,例如当归羊肉汤之类的就可以了,还着重说明与子嗣无碍。常顾又请他给开几个食补的方子,老大夫很爽快的写了几张药膳方子,还说其中有两个方子常顾也可以一起吃。

常顾诚心谢过,又请他给常怀安和常太太也看了一回,各开了几张药膳食补的方子,然后才包了厚厚的诊金给大夫,又套了车送老大夫回去。

于是等过了上元节,常顾夫妇回返登州的时候,不只多带了许多药材,还多带了一房家人——长随李二一家。李二是前院长随,他娘子在厨房当差,擅长做药膳,常太太特意把他们给了常顾夫妻,一是为了有人能给他们俩做药膳,二也是让李二来给王管事做个帮手。

走之前,明姜去见了常太太,说了院里新燕和黄莺的事:“……她们两个都年纪不小了,媳妇又不在家里,这事就只好偏劳娘做主了,黄莺倒好说,只放她回家去自行婚配就是,新燕的婚事倒要劳烦娘做主。”

“行,我知道了,你只管放心,家里有我呢,你只把二爷和你自己照顾好了就行。”常太太拉着明姜的手,最后说道:“早日给我添个大胖孙子是正经。”

临走的时候,安家又来相托,要捎一些东西给安鹏夫妇,于是等启程上路,常顾他们一行浩浩荡荡的好几辆马车,路上行的也就慢了许多。常顾并不急着回去,也不想像来时一样再累着了明姜,于是并不着急,一路只慢慢的走,直到了正月二十九才到了登州。

明姜让金桔把李二一家也安排到他们租住的院子里,又叫王婆子和李二媳妇见过,把职责明确了一下,就让李二一家先回去休息几天,把东西和孩子好好安置了。自己和常顾分别沐浴更衣过后,叫了蛛儿来问家里的情形,知道并没什么事,也就放了心。

年后平江来的第一封信就是报喜,王令婉在正月初三那日顺利产下了一子,正是严家下一辈的长子嫡孙,明姜欢喜得不得了,吩咐厨房加菜,还给来道喜的下人们发了赏,晚上跟常顾还对酌了几杯。

也是这一封信里提到黄悫参加了去年的秋闱恩科,并高中举人,今春要入京大比。今年春闱恩科应考的人里,与严家有关系的还有明姜从未见过的二姑父洛慕平,这位二姑父中举已有几年,只是春闱不利,已经落榜过两次。

而大姑父王进文则已经不打算再应考进士,严谦信中说,大姑父这些年做学官颇有些成效,上官推举他做了一任县丞,家里也有意思再帮大姑父更进一步,让他出去做几任知县慢慢升迁,虽说比不了进士出身的人升迁快,但好歹是个官身。

表哥王秉忠刚过了院试,去岁恩科大姑父并没让他下场,只让他再安心读书,不过严谦信里说,表哥比他学问扎实,早晚也有蟾宫折桂的一天。除此之外,默然和熙然兄弟两个也都过了府试,正待考过了院试就可以参加乡试了。

常顾听了这些却有些惆怅:“如今倒只有我一个是卖力气去博的,同窗们都个个奋发向上、前程似锦,你瞧我们军中,张大人和刘大人都是进士出身,升迁快、机会多,是我们这些人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

这倒是实话,即便如丁戎这样的,一入仕途就是世袭的指挥使,正三品,可免不了还是要听同品级的张立和刘振西调遣,更不用说常怀安那样奋力平叛挣了军功,如今才是从三品指挥同知的了。

文官虽然前些年升官慢,可只要攒够了资历,连升三级也不是什么难事,当初严景安是从翰林院掌院学士致仕,品级不过正五品,可起复回京就立刻升了正三品侍郎,更不用说他没几年就入阁还加封了太子少傅了。

明姜虽知道现况,却也不能顺着他说,还是要安慰他:“瞧你说的,前程似锦,也没是锦呢!你现在可是已经凭着自己一手一脚在拼了呀!再说了,你不是说刘大人跟你说朝廷或有意开武举科,让你闲时别忘了读书么?”

“哎,他只是一说,或有意云云,都是不知猴年马月的事呢!再说就算真要开武举科,大人们光议如何录取如何考试也不知会议多久呢!”常顾对此并不抱太大期望,“没准那时我胡子都白了,还能考个什么?”

明姜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伸手在常顾冒着胡茬的下巴上摸了摸:“你现在胡子都没长好,就想胡子白了的事了?这般容易就灰心了,可不像你呢。”

常顾握住她的手笑了笑:“你说得对,科举那么难,也不知哪年才会考中,其实和我现在处境也差不多,都是慢慢熬着呢!我该给阿诚写一封信,和他互勉一下。”说着拉着明姜去她的书房,让明姜给他研墨,真的跟严诚写了一封信互勉。

138一喜

心安了日子就好过了;何况过了年营里也忙;常顾再没工夫想东想西;又开始一心扑在操练上。。ysyhd。李二媳妇做的药膳确实很不错,难得药味没有特别浓郁;吃的时候不难吃,两个人也就按着医嘱开始调理身体。

明姜想着给杨先生集结成文刊印于世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建功的,也就另给自己找了些事做,她从杨先生的著作和那些存画上又得了许多灵感;在绘画的时候有意多尝试了几种不同的画法;并且不再拘泥于花鸟鱼虫;开始画一些仕女图和佛像。

三月底京里来了消息;二姑父洛慕平会试高中二甲四十七名,授了国子监博士;黄悫首次应考,不意外的落榜,不过据说已经入了国子监读书,以待来年正科再考。

明姜他们的日子过得平平顺顺,只觉得和先前没什么两样,却不知京里已是暗潮汹涌的局面。年初次辅白志明告老乞休,元景帝挽留再三,最后白志明执意求去,元景帝也就准了,还多有赏赐让白志明风光返乡。

首辅辛桐本来正得意,终于把这位碍手碍脚的老冤家挤走了,不料春闱恩科过后,他的日子却开始一天比一天难过。按序升上来的胡齐宣早先对他言听计从,辛桐也很信任他,在递补新的大学士入阁的时候,还听了他的建议,选了老实忠厚的礼部侍郎刑忠。

他想着余下的两个人,一个是老好人梁振民,一个是从不强出头的严景安,最不听话的白志明已经走了,现在内阁还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却不料首先跳出来反对他的就是好帮手胡齐宣,在票拟的时候刑忠往往站在胡齐宣一边,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于是内阁这滩水由原来的表面平静内里暗涌直接变成了一滩浑水。四月的时候内阁已经分了三派,首辅辛桐辛大人自己一派,次辅胡齐宣和刑忠一派,梁振民和严景安自然是中立派。辛桐容不得梁振民和严景安袖手旁观,咬了牙想把他们俩拖下水。

梁振民比较识相,在辛桐软硬兼施之下渐渐向他倾斜了一些,严景安却始终不为所动,辛桐一怒之下就安排了门生上折子弹劾他,哪知严景安滑头得很,折子一上去还没等递到御前,他就告了病不上朝不轮值了,倒把辛桐弄得措手不及,皇上问起的时候他要怎么答啊?!

消息传到登州的时候,此事早已经圆满解决,元景帝下旨申斥了上折子的言官,还命太子亲去严府探望严景安,严景安在家休养了半个多月,然后又优哉游哉的销假回去了。反倒是辛桐偷鸡不成蚀把米,被胡齐宣抓住把柄反咬了一口,被迫在家“养病”了。

常顾拿着当个笑话似的说给明姜听,想引着她笑一笑。她近来精神不太好,总是蔫蔫的犯困,又有近两个月没来月事,家里上下都猜着是不是已经有喜了,请了一次大夫来看,大夫把了脉,问了上一次来月事的时候,说时候太短还看不出来,只叫先好好养着,再过些天再来看。

明姜听完却并不觉得好笑,反而叹气:“所以说做官就是这么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