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业风云-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教授脸上一丝不快,一闪而过:“我们十几年前发掘显陵,找到三个残破的石牌位,以后经过修复辨认,发现依次是贵妃、淑妃、德妃,连同今天的发掘,我们还差杨广自己,皇后萧氏、福妃萧氏和夫人沈氏的,这里看起来简陋,但通过这几个石质牌位,是隋武帝嫔妃的随葬墓室,确凿无疑了。”

    张教授说道:“福妃萧氏被废,皇后地位很高,而夫人沈氏,据说是隋武帝最宠爱的。”

    主持人:“现在发掘工作仍在进行中,张教授,可不可以向我们介绍一下隋武帝?”

    “隋武帝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次子,二十岁就领兵灭了南陈,结束了西晋以来三百年的分裂,在对突厥的战争中也有战功。大业初年,征高句丽、开大运河,一度激起民变,但大业八年从辽东回到东都以后,据说是归程中得了一场大病,突然改弦更张,在国内安定叛乱,实行仁政,休养生息,国力不仅恢复,更大为增强,以后先后平定袭扰北方和西北的东西突厥和吐谷浑,收服朝鲜半岛和倭国,开西南、下南洋、渡扶桑、征西域、和吐蕃,使隋的国土东到扶桑,南到南洋,北至冰海,西到欧洲东部。在他的继任者杨侗手上达到顶峰,中国的国土面积之大,只有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可比,而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还是因为隋武帝……”

    “隋武帝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李教授觉得被冷落了,插了进来,“今天咱们的核心是中国和大中华联邦,这是学界所称的国土圈,大中华联邦之外是泛中华邦联,学界也称为政治军事圈,最外面一个是大中华同盟,也称经济文化圈。”

    “李教授说的很对,这几个圈,恰与隋武帝当年的政策相吻合……”

    “对不起,我打断一下,前方导播告诉我,在墓室的后面,发现了一道暗门,现在让我们随着镜头看一下现场……李教授,那么隋朝后来的历史又是怎样?”

第二百三十六章 番外2
    “隋武帝年号大业,在位三十五年,又做了大约一年太皇上皇,七十二岁过世,应该说,在位时间和寿命都还算可以的,他的太子早夭,皇位是传给了孙子隋高宗杨侗,杨侗年号兴平,用了十年,在华历黄帝三三四八年,西历公元六五零年改元永徽,永徽六年死,前后在位十六年,也算是有为之君,不过他在永徽元年迁都长安,这是一个信号,意味着曾经被武帝压制的关陇集团再次得势,也为隋的灭亡埋下伏笔,杨侗传位给隋第四任皇帝,儿子成宗杨贤,年号显庆,显庆帝在位十三年,还算是个守成之主,死时不过三十岁,儿子末帝杨哲即位,只有九岁,年号总章,太后李氏专权,总章八年废末帝为庐陵王,改立九岁的成宗幼子殷王杨告,当年即改年号上元,上元十年废杨告为豫王,复立杨哲,年号永淳,李太后秉政十六年,三三八一(注:黄帝纪年)年死,始归政末帝杨哲,结果又有末帝皇后韦氏专权,居然害死末帝。李世民的孙子、李太后的弟弟李亶政变,杀死韦后,以末帝独子死于乱军,自立为帝,改隋为唐。隋自开皇元年黄帝三二七九年建立,到永淳三年黄帝三三八二年灭亡,历六帝,共一百零四年。”

    “那么李氏又是怎么取代隋朝的呢?”

    “这还得从李世民的天靖军说起,隋高宗实行推恩令,原本是想削弱各节度使的实力。李世民死后,世子李承乾接位,诸子以其无德才,皆不服,尤其是魏侯李泰,以妻子是阿兰尼亚公主为后盾,公然与李承乾抗衡,兄弟火并,李泰击败李承乾,李承乾逃归东都,不久郁郁而终。李承乾和李泰是同母兄弟,都是长孙氏生的,还有一个老九李治,手足尚且相残,何况其他异母兄弟?李泰自立,众皆不服,吴侯李恪这时候冒了出来……”

    “李恪可不简单,李世民自己说过,此儿英果类我。”李教授再次插话。

    “李恪是杨氏所生,杨氏是武帝的女儿,大隋的公主,所以李恪虽然不是嫡出,但地位很高,杨氏有三子,还有六子李愔和十四子李明,李明年幼,没有卷入这场斗争。李恪跟李泰比,能够团结兄弟,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李恪的老婆是可萨可汗的妹妹,这是外援,李愔的老婆也不简单,是突厥万户都督阿史那特的女儿,这是内助,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李泰自然打不过,兵败以后,李恪倒没杀他,把他囚禁了。然后李恪把其他兄弟一个个摆平,好吃好喝供着,但不给兵权,只有李愔,依旧做他的领主,但是领地也被移到西边与阿瓦尔人、斯拉夫人交界的地方。长孙无忌原来还想把老九李治扶上去,可是人家李恪跟皇帝是表兄弟,哪个亲啊?杨侗睁只眼闭只眼,李恪就自领天靖军节度使,虞国公,后来又找皇帝表哥帮忙,和堂兄弟换了个个,改成唐国公。再后面,李恪的女儿嫁给成宗杨贤,就是李太后。等李太后专权,李家自然得势。李恪原本传位长子李仁,李仁在与西方强邻的冲突中战死,没有儿子,传给弟弟李玮,可是李玮没几年也病死,其子年幼,于是老三,也就是李太后的弟弟李琨继任节度使,不久李琨自己改了名字叫李亶,李亶先把徐世绩的后人拉到自己一边,又让天平军副节度使单家降了自己,然后灭了节度使王氏,一拉一打一灭,足可见李亶的水平。接着,又借口天胜军所属突厥过境抢劫,老实说,这件事倒也不是瞎说,先把这部突厥给吞了,一看,侯君集的几个儿子也在争权夺利,天与之,不取是傻子,三下五除二,把天胜军也拿了,不过李亶还不敢太嚣张,让单家做天平军节度使,侯家继续做天胜军节度使,其实都是傀儡了。总章八年李太后废末帝,担心有人不服,把李亶调到长安,出任尚书右仆射兼兵部尚书。其实从这一年开始,杨家天下就姓李了……”

    “对不起,打断一下,现在墓室的暗门已经打开了,考古队员发现了一条甬道,让我们屏住呼吸,拭目以待吧……甬道有大约一百米的样子,现在又发现一道暗门,看来谜底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揭晓。张教授,您接着讲。”

    “李唐代隋后,基本继承了隋的遗产,但隋在东方、东北、南洋、天竺、扶桑等地的海外都有杨氏封藩,于是纷纷自立。后来,在黄海,也就是朝鲜半岛南部的一支被唐军打败,而靠近倭国的一支,主动称臣,被封为隋国公,而在琉球的一支,也成为唐的藩属。其他窟说、天竺、南洋、扶桑等处的经历了一个时期的各自独立发展,现在基本上都是大中华联邦或者泛中华邦联的一分子。李亶于公元七零五年死,传位子李旦,李旦在位三年,禅让于子李隆基,一直都是太平盛世,但是李氏为了夺取政权,夺取政权后又为了安定政权,对边镇的武将给予大权,隋武帝开创边镇制度,为了加以避免武夫当政,祸乱国家,设立了长史、司马都尉等加以限制,但到了李唐,都护将军等武将独揽军政大权。此外,因为李氏起于西域天靖军,所以安插了大批胡人将领作为亲信,从而埋下隐患。李隆基天宝十四年,也就是黄帝三四五三年,公元七五五年冬天,爆发了安史之乱,自隋开皇年间延续了一百七十年的盛世结束。此后,唐虽然又延续一百五十年,但是隋武帝耿耿于怀的藩镇割据已经遍布全国。黄帝三六零五年,中国又进入大分裂的五代十国。”

    “不过这个分裂时期,学者们认为,对大中华圈的形成,还是有一些正面意义的。隋亡后,一批依旧忠于隋王朝的人投奔隋皇室子弟的封国,形成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外流,据估计在三十至五十万人之间,加速了这些地方的汉化。安史之乱以后,大批汉人更是从中原向相对稳定的边疆迁徙,据统计,虽然隋一直以官方组织移民,但终隋一百余年间,如果不包括向云南、岭南、江南、台湾、漠南和东北地区的移民,移民总数只有不到两百万,而安史之乱后的一百五十年,移民就有超过三百五十万,五代十国的短短五十多年,移民更是高达两百余万甚至三百万,大大加快了边疆地区的开发。而百万胡人内迁,虽然对中原造成巨大破坏,但这些胡人也很快汉化。此外,唐灭亡后,李氏仍然占据了中亚的河中及以西地区前后两百余年,直至被契丹人耶律大石的西辽取代,而耶律大石本人,汉化程度很高,使得这一地区的中华化过程,不仅没有中断,反而有所加快。此后,虽然也有少数民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