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业风云-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一来,纳弄在闽越国里,自然声名大涨,不过这些,远在江西流动作战的阿曲并不知道。

    有一个人不大高兴了。

    这个人,正是阿曲的“王长子”阿来。

    阿来和纳弄的关系,一直不大好,因为纳弄的妹妹,是阿曲的妻子,却不是阿来的母亲………阿曲当然不是只有一个老婆。

    纳弄的妹妹为阿曲生下了二儿子阿敏,纳弄和自己的亲外甥,自然关系更不一般。

    阿曲自立为王,阿来的母亲,也就是阿曲的大老婆,自然成为了王后,阿敏的母亲则是王贵妃,但阿来却没有成为王太子,而只是王长子。据说这其中,纳弄在阿曲面前说了不少的话。

    这一次,阿曲出兵江西,带走了阿敏,却把阿来留下来“坚持游击战争”,让阿来心中颇有几分不自在。几个月来,一直按兵不动,只求自保。

    现在,纳弄连打了几次胜仗,威望自然上升,这可是阿来不愿意看到的。

    六月初,就在阿曲在鄱阳城下关注着铁牛、杉关的时候,阿来“请”纳弄到自己的大营“商议”军机。

    纳弄毫不犹豫地就来了,他虽然与阿来向来不睦,但阿来毕竟是王长子,阿曲不在,阿来就是王家代表。再说,此时正忙于与隋军作战,纳弄根本没有想到阿来会对自己不利。

    结果,阿来二话没讲,就要了他的脑袋。

    接着,阿来派出使者,就说纳弄被阿曲急召到江西前线,所部立刻调往南部………阿来控制的地盘。

    当阿曲被阻于铁牛关的时候,纳弄的部众,正被阿来召到戴云山中。

    此时,纳弄的部下才知道纳弄被阿来杀害,一时大哗,可是阿来已经布置妥当,将纳弄部诱入一处谷底,自己的人占据有利地形,逼着纳弄部众缴械,四千多阿曲最能作战的将士,三千被阿来吞并,有些不肯投降的,大都被歼灭,只有四百余人逃出,其中一半,投了隋军,其他一半,却是四散。

    而阿曲在铁牛关下见势不妙,领了部众,逃入深山………土著本是在山林中生活惯了的,关隘对其倒不成阻隔,阿曲本来是想占据两关,阻挡沈光的骁果卫再度入闽。

第一百五十章 南北二闽
    六月中,阿来领兵攻打燕城堡,裴元庆领兵救援,将其击退。

    到了六月二十日,阿曲从逃回的纳弄残部口中得知阿来杀害纳弄,大哭一场:“阿来误我!”当即废王后,立纳弄之妹为新王后,立阿敏为王太子,宣布阿来为“叛逆”。

    隋军沿沙溪河设置的城堡,无意中成为了分隔阿曲和阿来的一条界限,因为闽地消息不易传递,此时阿曲宣布阿来为“叛逆”的消息,尚未来得及传到南部。

    而阿来兵败燕城堡后,也没有闲着,他伪称自己已经被立为“监国太子”,号令留在南部的闽越部众都要听自己的号令,很快,就控制了阿曲分散在南部的五千兵马和十余万百姓,总兵力已经一万三千之众,而阿曲此时,也不过与之相当。

    七月间,阿曲的“诏命”还是传到了南部,归属阿来的闽越人立时动荡,一些忠于阿曲者,尤其是纳弄的部下,纷纷寻机遁去,向北去投阿曲的,有三四千兵力,两三万百姓。还有一些被阿曲吞并的部落,纷纷藉此自立,也有好几万人。

    阿来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自立为“闽越国王”,为了方便,我只好将阿曲的“闽越国”称作“北闽”,阿来的的“闽越国”则称作“南闽”,以作区别。因为一些部属归来,阿曲的兵力,增加到一万六七千人,但由于当初将百姓大多迁往南部,此时他的百姓,只有四五万人而已。至于阿来,因为扣住了多数百姓,“子民”倒有七八万人,只是兵力减少过多,靠着强征,勉强维持在一万人的样子。

    隋军在做什么?沈光的骁果卫,此时早已通过铁牛关,回防闽北。宋老生虽有败军畏战之过,念及毕竟敌军势大,他也并未逃遁,改命为“检校江南西道镇守使”(降职留任),所部八千,大多是新征百姓,各回本乡务农,只以精选出的两千人马,分驻铁牛、杉关,“戴罪图功”。右翊卫两万大军老远赶来,却没有捞到仗打,此时分驻临川、庐陵两郡。而陈稜的万余人的水师陆战军士,分驻义安(今广东潮州,梅州当时也属其境)、南康两郡。这样一来,便可以防备阿曲、阿来兵犯江西、岭南。这些军队,并不适合在闽地的崇山峻岭中作战。

    殷开山以守卫豫章有功,加以副镇守使已经在庐陵以东战死,升任江南西道副镇守使,仍领豫章府卫尉。

    此时的隋军,因为天热的缘故,为着避免疫病流行,基本都在驻地休整。

    除开阿曲、阿来,还有四个闽越部落“独立”了出来,一共有大约三万多人。

    但是,此时的闽地,是不允许这些“小国”有生存空间的。很快,其中的两个,又被阿来再次征服,一个部落北迁,重新投入阿曲的麾下………在阿来那里是“叛降”,在阿曲那里是“归返”,待遇自然不一样。

    还有一个部落,抵抗最勇,却被阿来打得极惨,部众损失近半,到了八月,只有投了隋军,被沙城的裴元庆联合其他诸堡接应,才免遭亡族之祸,此后又搜罗了一些从阿来那里逃出的百姓,包括其他两个重新被征服的闽越部落的部分“遗民”,在沙城东南筑“尤溪堡”(今福建尤溪县)安置。

    八月,隋军开始再度转入了攻势,首先打击的,是阿曲的“北闽”。

    对积极者的奖励和消极者的惩处,表明了朝廷对“灭蝗”的坚决态度,地方官们于是心甘情愿也罢,被逼无奈也好,都不能不认真地去对付那些小虫子了。

    而我还调动了两都周围的十万禁军,对蝗虫“开战”。蝗虫成为了兵营里的一道“加餐”,而所有在“灾区”的驻军,粮食的供给却被有意减少了………大约是平时的八成五。

    顾忌兵变的可能,我还不敢把当兵的粮食“克扣”得太甚。其实蝗虫的味道还是不错的,军人的胃口,也要强过普通百姓,用虫子补充军粮,既助于灭蝗,也可以省下些粮食,今年的粮食减产,是肯定了的。

    为了灭蝗,我想出了所有可以想到的手段。

    发挥民间智慧,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劳动人民的力量是最伟大的。

    许多可以加快灭蝗速度,提高灭蝗效率的“发明创造”涌现了出来:网子、粘板……只要是实践证明有效的,朝廷都出钱“收购”下来………大概可以算作“知识产权”吧,发明者可以得到数百钱甚至上万钱不等的奖励,而当地官吏也可以得到嘉勉。

    朝廷当然不会做亏本买卖,这些“发明”被买下,立刻在灭蝗军民中推广开。

    灭了蝗,有了粮食,百姓可以丰衣足食不造反,国家才有钱养官吏、养军队。花费的不过是几百上千两银子,得到的却要超出这千倍万倍。

    大隋同时在打三场战争。

    与蝗虫的战争;征服闽地;平定吐谷浑叛乱。

    大业十九年(公元六二三年)二月,代王杨侑大婚。

    就在这一年的七月,越王杨侗也大婚了。

    杨侗的越王妃,也是一个“胡女”………西宁县公,原来的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的小女儿,慕容顺同父异母的妹妹慕容嫣。

    其实,慕容嫣不能算是纯粹的胡女,因为慕容嫣的母亲,是隋朝的光华公主(当然也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当初平定吐谷浑后,慕容伏允全家被迁到东都,至今已近十年,慕容嫣也从当年一个几岁的小女孩,出落成一个十六岁的漂亮姑娘。

    杨侗对这桩婚事还是满意的,因为慕容嫣长得的确很漂亮………也许因为是混血儿吧,并且因为长在东都,跟着光华公主,颇学了一些汉家女子的琴棋书画。

    当然,这场婚事也蕴含着政治意味………朝廷借此,也是希望笼络叛乱中的吐谷浑人。

    还有一个看起来不相关的人,此时却也很高兴。

    这个人,是代王杨侑的母亲韦(太子)妃。

    当初对于杨侑的婚事,韦妃是非常不乐意的,但是我和皇后既然已经首肯,她也无法再反对。只是如此一来,在许多人眼中,娶了个“番邦女子”的代王杨侑,自然也就丧失了争夺皇储地位的机会,最有竞争力的,便只有身为故太子长子的越王杨侗了。对于这一点,韦妃一直是耿耿于怀。

    可是现在,杨侗也娶了一个“胡女”,事情似乎又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