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跳梁小丑竟横行一时。他魏忠贤本是不学无术,此时虽大权在握,却无力平贼,只能是概不理会。明朝祸乱至此已是无可避免。魏忠贤虽不去理会,可心中也是不无担忧,内有盗贼,外有后金,生怕这些乱臣贼子扰了他的荣华富贵,因此听说关外宁锦大捷,想这后金元气大伤,必是几年内无法再犯大明,自己终于可以松了口气。而且听说吴三桂此战中立功不小,更为自己独具慧眼颇为满意。忙进宫面圣,对关外众将尽数封赏。对吴氏一族更是另眼相待,前锋官祖大寿升为义州总兵官正二品,参将吴襄升任为绥中副总兵从二品,义州此时还不在明军统治中,不过随着后金全面退军,只在海城留有少量士卒,取这义州卫实则是举手之劳。对于吴三桂则下旨命其入朝面圣,万岁爷要对其亲自奖赏。说是万岁奖赏,实则是他魏忠贤想要拉拢三桂,以为外援,只是不知这吴三桂是否愿意。
第十七章初到京城
1626年12月10日,天空飘着洁白的雪花,可城中却没有因为大雪而寂静,反而因近年关,加之明军刚刚取得了宁远大捷,整个京城一片繁华景象,街上老百姓个个喜气洋洋,揣着一年辛苦攒下的几个大钱,在街上购置着年货,准备过上一个详和的新年。北京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叫做蓟。938年,蓟城成为辽的陪都。因为蓟位于它所辖的疆域的南部,所以改称南京,又叫燕京。一个多世纪以后,另一个少数民族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将辽灭亡,并于1153年迁都燕京,改名中都。1214年,金朝因受到新兴的蒙古族军队的进攻,被迫迁都汴京,第二年蒙古铁骑入占中都。1267年,蒙古族首领忽必烈下令在中都城的东北郊筑建新城。四年后这位首领即在兴建中的都城内登上皇帝的宝座,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元朝。1276年新城全部建成,这便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称之为‘;世界莫能与比‘;的元大都。从此,北京取代了长安、洛阳、汴梁等古都的地位,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并延续到明代。此时京城的北城门也因大雪,而没有多少人顶雪入城,守卒们正躲在城门洞中,看着外面纷纷扬扬的大雪,小声谈论着。做为大明的军人,他们的话题当然是不久前关外的宁锦大捷。要知大明积弱近十年,终于大破后金,京城中这些普通兵卒虽然没能参加到那场大战中,可人人却都以宁锦大捷为豪,那怕知道一点宁锦大捷的有关消息也是他们吹嘘的本钱。只见其中一名小卒对其他人言道:“你们不知道,我听我表哥说,那个吴三桂真的是了不得,身高只有丈二,一双大眼有铜铃那么大,手下虽仅有千人,却是个个勇猛,都是可以生撕虎豹的勇士,在几十万后金大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终将他们后金的第一勇士力斩刀下,才摆兵回营。而他及帐下那千员勇士却是毫发未伤。”他话音刚落,另一名小卒却不同意了,道:“二子,你可别吹了,我可是听说吴将军是个白面书生般的人物,却是另有神通。听说他祝融大神附体,在关外连降两把天火,先是烧死了后金的第一勇士,后来又一把火烧光了后金全部粮草,后金才不得不退兵的。”
两名小卒争论不休,都认为自己听到的才是正确的,其余众人也听得有趣,连城外来了一队百余人的骑队也没有发觉。
领头之人也不打扰他们,静静听了半晌,听明白两人所争论之事后,不禁微微一笑,一招手,身边一人上前与守城的士卒答话。两名士卒争得面红耳赤,其他人听得津津有味,对来人却是爱理不理,等他们注意到其身后那百人时,才吃了一惊。只见这队骑兵不过百人左右,却是个个厚衣裘裤,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一看便知是关外而来。百人百骑静静的站在那里,虽然仅能看到这群骑士的眼睛,却看不到面容,可他们静立如山的势态,让这些守城士卒叹服不已。这些守城士卒虽然没什么本事,可却都是些老兵油子。每天进出城的亲王大臣,各地来京的知府、将军见得多了,可不论是各地将军的亲兵,还是那些亲王大臣的卫队,虽然动辄千人,甚至万人,可却都没有眼前这队仅有百人的骑兵来得威严,他们甚至可以从这些人的眼神中看到几丝杀气,这非得是杀过人、见过血的人才会有的。
守城士卒心中一惊,退后
几步,其中几名胆小之人甚至已经将手搭在腰间战刀上。随后却又马上醒悟,敢站在这城门口,光明正大进城的,必然不是什么匪类,必然是一群久经杀场的铁血军人。守城士卒中的头领马上上前一步,拱手对上前问话的骑士道:“不知兄弟如何称呼?可是来自关外军伍?”要知这些负责守城的士卒可谓天子脚下做官,对一般外来进京的官员,从来不假以颜色,若是没有些好处,可是处处刁难,可今日一见这队骑兵,他们却是出奇的谦逊,竟然以兄弟相称。来人伸手取下头上裘帽,露出一付年青白净的面容,看上去应该还不到二十岁,只是其额头上一道伤疤却破坏了其文静的样子,让人觉得在其文静之下必然隐藏着其凶猛的一面。只见他微微一笑道:“小人姓吴名宇,确是来自关外军伍,不知大人如何得知?”“不敢,下官姓赵,只是见兄弟们军容整齐,军纪严明,又是从这北门入城猜想而已。不知众兄弟是何人部下?”
“我等是锦州总兵赵率教部下。”那将领听后却无反应,自顾言道:“锦州总兵?那兄弟可认得吴三桂吴将军?”吴宇听及此话不禁暗叹,没想到赵总兵其声名竟还不如三桂显赫,不过心中却是自豪不已,还回话的声音也大了许多,道:“我等便是吴将军帐下亲兵……”未等吴宇说完,那将领已道:“可是吴三桂吴将军亲兵?”
“正是!”看着激动的守城将领以,吴宇不禁站直了身形,大声答道。那守城将领一把拉住吴宇的手,道:“兄弟可否给我们讲讲关外宁锦一战?让兄弟们也开开眼界。”吴宇听后却不由得苦笑,正主就在我身后,你们找我讲什么啊!
来的这队骑兵不是别人,正是奉旨入京的吴三桂,及其帐下的旋风狼骑。
当日三桂接到圣旨,虽然不知魏忠贤的意图,不过却另有想法,想来舅父、父亲一为总兵,一为副总兵,在这关外可谓位高权重,祖、吴两家已成为关外有数大家之一,自己此次面圣恐怕是有以自己为质的意思,以自己来制约祖吴两家,不能心生异念。不过这一切也正合了三桂的意思,以他所了解,此战之后,后金损失惨重,再无实力进攻大明,而大明则因为朝中宦官当道,关外众将虽有心重收失地,可朝中必不应允,因此关外近几年必然风平浪静,再无战事。三桂将自己想法说与吴襄及祖大寿,两人也同意三桂的想法,不过两人却并没有什么异样,三桂知道,此时的父亲及舅父却还对这日渐末落的大明忠心不二,那自己入京为质也就没什么好担忧的。可三桂却与他们想法不同,他知道此时的大明朝已经是不可救要,朝中宦官当政,各地盗贼锋起,早已埋下了祸根,只等有一人登高一呼,想来各地便将义旗高树,一举推翻这朱家王朝。
至于这大明王朝的挖墓人李自成现在应该还只是个二十来岁的青年。至于三桂为何没有派人去了解李自成,或是将他拉至自己帐下,一方面是因为前段时间一直忙于宁锦之战,另一方面他却是还没有想好到底要不要破坏李自成将来的发展道路。将其纳入帐下,固然是多了一员战将,可若是没了这李自成,将来的历史到底会被改变多少,没了了解历史这一优势的自己到底还能走多远,三桂心中没底。若是自己亲自率兵打下这大明江山,却是明不正,言不顺,很难得到天下百姓的赞同,所以李自成这杆枪,还是有些用处的,若是等他将来推翻了大明王朝,自己打着为先主报仇的旗号,想来各地百姓必然闻风而降,自己也不会成为其他人眼中背主求荣的无耻小人。进京一事便定了下来。按历史记载,1627年,也就是明年八月,当今万岁爷将驾鹤西归,此时三桂进朝正是时侯,只要应对得法,得到新皇宠信,对将来更加有利。三桂将家中一切安置妥当,又特意到冰凌山庄停留了几日,才起身进京。不过他一路行来却不敢张出旗帜,只因他在这宁锦一战中已是家喻户晓的名将,所到之处,百姓争相观望。可没想到到了京城,竟还可以遇到自己的“粉丝”。
不过已到京城也就没了隐藏身份的必要,三桂取下头上厚重的风帽,下马来到守城将领面前,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