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学生军-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生军实际控制的地盘。到那时,学生军将拥有充足的生存和活动空间,部队也将如滚雪球般地壮大,不用半年,就会成为放眼全国都举足轻重地势力了!
卫长官是不会跟自己争地盘的。在他的眼里。只有一个中条山防线。
可是榆次就在省城的眼皮底下,省城的鬼子,能眼看着自己进攻榆次而无动于衷吗?
呵呵呵。他笑了起来这就要看傅长官到时是否能聪明地配合自己的行动了!
他对傅长官还是很有信心的。
这个阎长官最得意地部将,是一个出身行伍、爱兵如子的真正军人,远不象阎长官那样刚愎自用!阎长官或者并不希望看到,晋省平地冒出一股能与晋绥军平起平坐的势力。但是傅长官应该不会这么想,为了共同抗日这个目标,他是能够做出相应的让步的。
在张野与李校副、陈思奇地碰头会议上,张野抛出了这个思虑多日的“先西进,再南下”的战略方针。
其核心就是依托娘子关井陉关天险。东拒十家庄日军;然后趁省城鬼子被傅长官缠住难以脱身之机,向西拿下寿阳,逼近榆次,最好能拿下榆次,然后,转而南下。横扫半个晋省。将晋东南整个纳入学生军地势力范围。
李校副捧着茶杯,面色凝重地盯着地图不做声。
陈思奇却直接地说:
“咱们拿下了了晋东南。岂不是就跟晋西南的阎长官分庭抗礼啦?虽然咱可以从卫长官那里直接得到军火接济,可是阎长官毕竟是晋省的父母官,咱这样做,是不是太急了些?”
张野笑了笑:
“我只是苦于目前学生军力量不足!如果学生军发展到二十万人,那省城的鬼子又算得什么?十家庄自然就更不在话下!鬼子已经把战火烧到了全国,咱却还只是在晋省一地打转转,也太鼠目寸光了些儿!”
他收敛笑容,沉重地说:
“每一月,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都会有咱们的骨肉同胞在鬼子的铁蹄下痛哭哀嚎!我等不起,也不能等!阎长官司和委员长已经给了咱们一个最好的礼物,那就是组织各地的学生编成准学生军,进行军事操练!换言之,不论咱们打到哪里,都会有源源不断地优秀学子加入咱们的队伍。咱们已经有了充足的兵源,只要稍加整合训练再配备相应的武器,就会成为一支强大无比的力量!咱们不能等,必须不断地战斗,把鬼子赶出山西,赶出河北,赶回到海上去!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全国百姓和学子的拥护,才能够继续生存、发展和壮大!俗话说:以血还血,以牙还牙。鬼子今日加诸于我地,咱必千倍百倍地偿还!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千千万万冤死地骨肉同胞!”
第四卷终
第五卷 横扫全国 第一章 基础建设
战火纷飞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一转眼,三个月过去了。
这期间,学生军发展得非常迅速。
当初,张野曾经建议西进拿下寿阳。然而当学生军兵临寿阳城下时,正如张野之前曾经预料的那样,鬼子早就逃之夭夭了!
学生军兵不血刃占领了寿阳城,然后又无视近在咫尺的省城日军主力,直接进逼榆次城。
那个雄才大略的傅长官,果然极为默契地在学生军进兵的同时,大军抵近省城郊外,迫使省城里的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俊中将不得不收缩兵力小心应对,从而减弱了对榆次城的控制。学生军趁此良机,一鼓作气强攻榆次城。
那一仗打得颇为惨烈。学生军和“忠义救国军”架起大炮,毫不顾忌地对着榆次城头猛轰了一天一夜,轰开一条血路,大军从缺口直拥而入。
张野很小心,他知道鬼子兵都有一种决死的狂热!比如后世的塞班岛之战,不论多强大的部队,都会为了在废墟中掏出那些老鼠而伤透脑筋。象打泉阳那样,他一直力图避免同鬼子进行残酷的巷战。学生军不可能为了这一座城而承受数千人的伤亡,所以他在战前就进行了专门针对城市巷战而设计的战术演练。
这个战术演练,自然又是张野根据前世那些残缺不全的二战电影电视记忆拼凑出来的。虽然极不系统,但是究竟也包含了许多在城市巷战中颇为实用地战术技巧。一路看中文网首发WWW.16K.CN
例如。部队进城应散开成散兵线,避免密集队列进入,如遇狙击则自动组成三五人的小组,分头突进;以手雷开路,破墙直入。不给对手伏击的机会;狙击手掩护,火箭筒近距离轰击;甚至于火焰喷射器的应用,等等感谢戴长官,就连这么个会喷火的小玩艺儿。也从美国人那里搞来了!
而在后来地实战证明,这其中最为管用的,其实还是张野鼓捣出来的火箭筒。那家伙打鬼子暗藏的机枪火力点最有效,简直是一炮一个,真他妈过瘾。
虽然张野地巷战演练并不规范,不过守榆次的鬼子显然也没有经过类似的训练,他们只是一板一眼地跟学生军硬抗对射,这就让战前受过紧急训练的学生军,在主攻时占了极大的便宜。
战后的伤亡数字大大低于张野事先的估计,令一直受张野危言耸听影响的学生军和“忠义救国军”高级将领们。也大大松了一口气。张野虽略显尴尬,更多的却是得意:这场城市争夺战尽管并不象想象中那样血腥残酷,但是自己事前的充足准备,却证明并不是无地放矢。
学生军和“忠义救国军”的官兵们,对于张军座的崇拜之情,再次达到了一个高峰!参战的将士们都心中有数:若不是事前经过专门的战术演练,并且攻城时又带足了相应的武器装备,部队的伤亡起码要增加好几倍呢!
拿下榆次城后,学生军不再进逼距离最近的省城。1……6……K与傅长官两面夹攻省城,而是调转头来,顺铁路南下。而一直在省城近郊耀武扬威的傅长官,这时也心有灵犀地暂时退开。
学生军挟大胜之威,一路横扫祁县、平遥、介休、灵石、霍县,直至临汾,与阎长官地晋绥军胜利会师。然后继续南下,至襄汾、曲沃。再折而向东,沿公路直进。至翼城、沁水、阳城,又与卫长官的国军主力会师。经短暂休整补给后,直下晋城,最后掉头北上,攻克长治,顺铁路而上。经沁县、武乡。返回榆次。
这一路绕遍了整个晋省的四分之一。路途虽长,但是由于中条山、浮山之战后。日军已基本撤出晋南地区,所以行程极为顺利。除了攻克长治遇到了日军较为顽强的抵抗外,其他城镇几乎都是闻风而降。即使是长治的日军,也并不象榆次的日军那样亡命,这可能是由于学生军在榆次的血腥攻城手段,极大地震慑了守城的日军。
学生军兵锋所至,曾经遭受过鬼子荼毒的当地百姓无不夹道欢呼,倒履相迎。
各地地学生青壮踊跃参军,使得学生军的队伍如同滚雪球一般迅速壮大。不到两万人的部队扩大至四万多人,四个旅升级成四个师!其中居多的,还是在临汾招收的那些随阎长官从省城南下,躲避战事的各大学校地师生。
就连一向以军统自居地沈最,也给他的“忠义救国军”招收了不少人马,部队从一万人增加到一万五千人。1^6^K^小^说^网
部队扩大虽然是好事,可随之而来地,却是后勤补给上的极大压力。
尽管在临汾与晋绥军会师时,得到了阎长官的全力支持,粮草供应问题基本有了着落,并且供应通道也完全打开了;而在阳城与卫长官的国军会合时,又得到了戴长官拨来的大批军火物资,新增部队目前的装备不成问题,可是后续的补充,暂时还是一个未知数。
阎长官虽然慷慨解囊,同意包揽学生军的粮草供应,但是张野却并不习惯将自己的命脉交给别人来控制。并且张野从阎长官的言谈举止中,也看出他对于学生军,其实是有着一点爱恨交织的矛盾心理。他一边想要利用学生军出头抗日,一边又不欲学生军借机壮大队伍,与晋绥军分庭抗礼,所以张野对他就更增戒惧。
不过学生军这一路下来,控制的地盘增大了几十倍,已经基本可以自行征集补充给养。
学生军每到一地,都大力普及地道和地雷战术,组织当地青壮编练成地方保安民兵部队,发给武器进行操练,以应对主力部队离开后可能出现的严峻形势。
至于各地的政府机构,张野则仿照泉阳模式,由当地居民选拔推举产生。张野深知建立民主政体的重要性,所以不惜费心劳力,也要在学生军的控制地区宣传推广民主选举制度。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巩固了学生军的统治地位。
因为选举建立的地方政府,都是由当地德高望重的开明绅士和知识分子组成,所以能够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和认同。由于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