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世舞姬之火舞大唐-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没想到苏濛濛还真舞得有模有样。虽然她舞的既不同于自己的《剑器浑脱》,也不同于裴旻的《满堂势》,动作还有些凌乱,衔接过渡也还显得不够自然,但剑光舞影之间竟还有一些独特的味道,竟让她不由自主要追着看下去。
此时,先前对苏濛濛的酸意、恼怒,全都被爱才之心和惺惺相惜之意取代了。
她没有叫停,等苏濛濛自己舞够了停下来看她,她才接过双剑,对苏濛濛说:“裴将军果然很有眼力!你这个弟子过不了几天就会超过我了。我现在开始教你完整的剑舞套路,照你的天赋、身材条件和领悟能力,明天你就能登台表演了。”
苏濛濛笑笑,刚想谦虚一番,就被公孙大娘打断了:“来,你看好了啊,这个剑应该如此如此……”
第十章 望佛楼上张四娘(上)
   望佛楼内,宾朋满座,人声鼎沸,笑声、歌声、丝竹声,声声入耳。
这是郾城最大、最有名的酒楼,不仅酒好、菜佳、人美,更有每晚自掌灯时分一直到打烊都不停歇的歌舞演出,来此演出者,无一不是郾城最负盛名的歌伎舞姬及乐工,酒楼甚至还经常从外地甚至京城重金请来艺人,使酒楼的演出叫好又叫座。
酒楼的另一大卖点在于:从楼上望出去,彼岸寺的景观一览无余。
彼岸寺是全国闻名的佛教圣地。在酒楼一边喝酒一边和其他风流之士谈古论今,一边观舞赏乐一边品味窗外的美景,实是人生一大乐事。
于是乎,这酒楼要叫望佛楼;于是乎,这望佛楼成为郾城官宦人家和贵族子弟最乐意前往的处所。
此刻,苏濛濛正倚在桌边,听着舞台上一个女子在咿咿呀呀地哼唱。
对于这种音乐,她向来是不感兴趣的。但也无所谓了,反正她也不是来欣赏歌舞乐曲的,她自己,也不过是要完成和这个歌唱的女子同样的任务——为这些名流表演。
其实这时她还没有将公孙大娘所教的剑舞练得很纯熟,但公孙大娘和裴旻都坚信她能在这个舞台上很好地表现,因为他们相信她的功力和天赋,还有她的随兴发挥。因此,在公孙大娘再次接到演出的邀请时,她非要苏濛濛露脸代替她出场。
那歌伎在台上咿呀个没完,名流们却是一片叫好之声。
看来自己的确不懂得欣赏。苏濛濛苦笑。百无聊赖之中,她竟然有了几分紧张。虽然她对自己一向自信,但,这毕竟是自己舞回大唐的第一次公开演出。
抬眼看了一眼坐在自己对面的裴旻和公孙大娘,又觉得似乎无话可说,苏濛濛只好继续耐着性子听着。
下一个节目是歌舞戏《踏谣娘》。听说是歌舞戏,又是一个听起来似乎还不错的名字,苏濛濛顿时来了兴趣。
只见一个女子袅袅婷婷地走上舞台,微微对大伙儿施了一礼。公孙大娘喜道:“果然是张四娘!我就猜这《踏谣娘》肯定是请她来演!”
裴旻也面露惊喜和赞叹之色,盯着张四娘看了良久,才颔首道:“原来她就是张四娘啊?早就听闻张四娘能弄踏遥娘,却未曾得见。今日一见,果真是名不虚传啊。”
苏濛濛忍不住开口抢白道:“她还没开始表演呢,你怎么就知道她名不虚传了?还是先入为主了吧?”
裴旻回头看着她笑道:“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吧?最为优秀的舞伎,一举手一投足,都能体现出过人之处来。”
这话苏濛濛不得不承认。国标舞也是如此。一直以来,老师也反复强调:不论是比赛还是演出,出场的时候都是至关重要的,要拿出自己的自信和状态,让裁判和观众一看就觉得,诶,这对选手不错!
即便音乐还未响起,舞步还未蹁跹,但世界冠军往选手群中一站,那种气势,那种感觉,就是别的选手所不能比的。
如今这张四娘一走出来,确实就让人觉得有被震慑住的感觉。
苏濛濛不禁也点头赞道:“不错!‘人称绝色佳人,一容貌,二歌舞,三体态,欲其体态轻盈,则必使之学舞,学舞既熟,则回首举步,悉带柳翻花笑之容。’这张四娘长得这么美,体态又这么轻盈,向来也是非常擅长跳舞了。”
这本是李渔所说的,苏濛濛不过是将李渔所说的“古称”改为“人称”了。因为李渔对苏濛濛而言是古人,但对裴旻他们而言,却是相去甚远的后人。
裴旻和公孙大娘都不约而同“咦”了一声,回头对着苏濛濛啧啧称奇,裴旻更是拍手笑道:“这话太有见地了!丫头,我真的要对你刮目相看了!”
苏濛濛暗笑,这哪儿是自己的真知灼见啊?要不是当时在舞蹈理论课上老师提到这个,并曾经要求他们背诵过,她才不会记得这些理论性的古文呢?
一抬眼正迎上裴旻望着她的深邃的眼神,她突然觉得有些心跳,于是赶紧转移话题:“公孙姐姐,裴将军,这《踏谣娘》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啊?”
裴旻只是笑笑,并不答话,公孙大娘却道:“你一会儿看了不就明白了么?”
苏濛濛只好规规矩矩坐好,安安静静看张四娘的歌舞戏。
但见张四娘施完礼之后又走回场边。这时,乐曲声响起,张四娘一步一摇地踏着音乐的节奏,徐徐进入到场地中央。一边“踏摇”一边诉说着自己的不幸。在张四娘每领唱一小段之后,旁边伴唱的人就齐声唱和:“踏谣和来!踏谣娘苦和来!”这种众人唱和的伴唱,就好像川剧中的‘帮腔’,能烘托气氛,渲染情绪,同时似乎也能表现邻人对踏谣娘不幸遭遇的同情。
一边看,裴旻一边给苏濛濛担任讲解:“这《踏谣娘》的歌舞戏据说起源于前朝,不知是起源于北齐还是隋末,讲述的是一个女子经常被丈夫打骂的不幸遭遇。丈夫终日酗酒,不务正业,没有一官半职却还总是自称为郎中。他每次醉酒回家,总是拿妻子出气,非打即骂。妻子受尽虐待,只得向邻居哭诉,一边唱,一边说,一边哭。渐渐地就形成了这种歌舞戏。”
“那,既然是歌舞戏,为什么只有张四娘一个人在唱在‘踏谣’起舞呢?”苏濛濛不解。
“现在的和过去的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了。过去的‘踏谣娘’歌舞戏是由男扮女装来饰演妻子,他唱了几段之后,是丈夫出场。据说这段表演是饰演丈夫的人化装得面目丑陋、满脸通红,还有酒糟鼻。他一回家就将妻子拖过来毒打。或许过去在这段表演中都演得很夸张,连他拖打妻子的动作也是十分滑稽。所以大家都很喜欢看。”
“哦,现在就不是男扮女装了,而且也没有了丈夫这个角色了。是么?”
“没错。到了我们大唐,就改由女子来扮演妻子一角了,妻子在谈及丈夫的时候,也不能再称郎中,只能叫阿叔子,甚至这个歌舞戏本身还有了一个新名字,叫《谈容娘》。现在,也去掉了一些粗俗的情节,比如,丑陋的丈夫殴打妻子这一类的场景和动作,都删改了很多。”
“嗯,那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在最初流行的《踏谣娘》中,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有两个或者更多的人物出场,有矛盾冲突,有殴打,有歌有舞。而现在的《谈容娘》,则以描写女子为主,更偏重于以歌舞的形式表达妻子内心的感情。”
裴旻赞许地点点头,正准备夸苏濛濛两句,却听得旁边一张桌子上,几个人开始对一个男人灌酒。那被灌酒的男人喝得实在是喝下去了,连声说道:“别灌酒啦。只要多给我钱,吃面饼也会醉,不必用酒啦!”
苏濛濛、裴旻和公孙大娘不由得向临桌看去,一瞥眼之间恍惚觉得台上的张四娘似乎也在一边唱一边跳,一边还在朝这边偷瞧。
第十章 望佛楼上张四娘(下)
   那几个纨绔子弟围成一圈,根本不理会那被灌酒的男人说什么,一开始还只是用杯子连塞带劝,后来就索性捧起酒坛子往他嘴里倒。
那男子说的话起初还能听清,渐渐地就是一阵含糊了,最后几乎是摊成烂泥,趴桌子上与死人无异了。
“五奴!五奴!”纨绔子弟们末了还要故意推推他,呼唤一番,看他确实毫无动静了,这才心满意足地拍拍手,哈哈笑着走开了。
苏濛濛正看得莫名其妙,却见那几个纨绔子弟又往台前凑过去了。这时,张四娘已经唱完一段,还兀自沉浸在戏中难以自拔,正牵起衣襟抹眼泪。
只是一个抹眼泪的动作,让张四娘一做,顿时变得楚楚动人,连苏濛濛都不禁看得呆住了。
只见其中一个纨绔爬上台去,不由分说就把张四娘往下拉,嬉皮笑脸道:“小娘子,快跟我走吧。今夜,你可就归我了。”
张四娘甩开了那纨绔的手,垂首道:“公子请自重,奴家是有夫君的人了。何况——奴家向来卖艺不卖身。”
纨绔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