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流唐帝国-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的时候,他的记忆能力虽然不算差,但顶多也只有一般人的水平。但是现在,只要他曾经见过的、了解到的东西,都会丝毫不差地在脑海中保留下来。
后世那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虽然被很多人垢病,但是不得不承认,那种教育方式,让学生对基础科学的掌握是相当牢靠的。虽然这样一来,学生就缺少了创新的能力,但是对于眼下的李俨来说,这却是老天爷给他的恩赐。毕竟在现在这个时代,他并不需要创新,只需要将那些基础科学先西方那些还有几百年才会出现的科学家们发掘出来就行了。
可以说是过目不忘的记忆能力,也让以前对这些知识仅仅有一些粗略了解的他,成了对基础科学的大多数理论相当清晰明白的人。此外,后世那信息爆炸的时代,也让科普知识最大限度地得到了传播,李俨平时也无意识的了解到了许多相关的知识。
当然,在他记忆能力没有变化之前,这些了解是相当模糊的,也不可能以此为根据进行科学研究。但是他记忆能力变化之后,那就不同了。虽然他在很多方面还是因为见识不够的原因有着缺陷,但是眼下的他,勉勉强强也算得上是半部科学百科知识全书了。
而钟离权这个老道士,虽然在武功方面很有造诣,其主要研究的,却是道家的炼丹术。无论是内丹还是外丹,他都有相当精深的造诣。而众所周知,中国古代那些炼丹道士,实际上就是中国原始化学的先驱。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就是炼丹道士在炼丹的时候无意中发明的。在实践上,对炼丹造诣极深的钟离权,更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可以说,钟离权可以算得上是古代的一个相当厉害的实验家。
现代科学的发展,本来就是从不断地实验中发展起来的。在重现近现代科学的过程中,钟离权丰富的实验经验,自然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这样一来,有李俨先进的理论知识和实用科学的配方、流程,再加上钟离权丰富的实践经验,一个配合得完美无瑕的科学实验小组,就这样形成了。
当然,古代科学跟现代科学还是有些地方不能接轨。毕竟古代很多材料的命名跟现代不一样。这时候就用得着钟离权的经验了。他一生修道,足迹又几乎遍布整个大唐,要论见识方面,当世极少有人超过他。李俨知道材料的现代命名,也知道材料的性质、外观等等资料,只需要将相关的资料讲出来,钟离权往往就能够通过自己的丰富经验,找到相对应的古代名字。这样一来,知道名字,要找东西就好找多了。
古代生产水平低下,现代的很多基础的材料,在古代要么找不到,要么就是产量很少,除了权贵之家,就算有钱都买不到。一般人就算拥有现代科学知识,要想进行相关实验,也没有哪个财力和条件。
但是李俨是谁?当今的大唐皇帝呀!他要什么东西,只要一句话,自然就有无数的人去拼死拼活为他找到。这方面根本一点问题都没有。而那些就算以钟离权的经验都不知道名字的材料,只需要他将材料的资料发布出来,通告全国,自然有那些想一步登天得到荣华富贵的人将相关的东西献上来。
当然,在这席卷了全国的寻宝、献宝活动中,也出现了不少害民之举。但是李俨对此也无能为力。毕竟他能控制的地盘就那么大,天高皇帝远,管不到那么多啊。而这些现代科学,日后不但能够发展大唐民生经济科技,也能够将他的军队战斗力提高到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是不能够停下来的。那些老百姓的损失,就当是大唐强盛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吧,只要自己日后好好治理大唐,让大唐重新强大起来,让老百姓重新过上好日子,重新出现当初太宗文皇帝时候的“贞观之治”,也就算是自己对他们的一种补偿了。
李俨也并不是那些迂腐的人,欲成大事不拘小节,不惜牺牲,这一点他还是明白的。所以在得到相关消息后,李俨心中虽然为老百姓的遭遇而痛心,却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念头和目标。
付出了这么大的牺牲,取得的成果自然也是相当巨大的。那不断传出来的欢呼,就是他们为不断取得成功的科学实验而欢呼的声音。
李俨将自己所知道的知识一方面向钟离权、吕洞宾二人脑海中灌输,自己也一面将其抄写出来,形成文字,以备查询。日后他还准备以此为基础,编写科普教材,向整个大唐传播先进的科学知识。
从乾符二年末钟离权进宫以来,他们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
最少颗粒状黑火药(他们一步登天了,直接制造出了颗粒状黑火药,没有经过黄火药的过渡)已经研究成功。这玩意儿可是可以制造大炮的。而更好地火药也就是诺贝尔研究的那种安全火药也正在研究中。
其他成果还有炼钢手段得到改进,水泥、玻璃也成功研制。虽然这些东西限于生产水平和工业水平,暂时达不到现代科学能够达到的水平,但是随着工业水平的发展,用不了几年,这些东西的性能就已经可以达到现代工业制品的最少八成了。
值得一提的还有工业酒精的成功提炼。这玩意儿可是现代工业必不可少的东西。它是很好的有机溶剂,广泛用于现代工业的方方面面。有了酿造高度白酒的经验,这工业酒精的提炼也就水到渠成了。而首先享受到工业酒精作用的,就是他们的化学实验室(他们有好几个不同的丹房,分别用于研究不同的学科)。要知道,很多化学实验,都是离不开酒精灯的。
此外,氧气的提纯,氢气的提取,也都让他们研究成功了。另外工业上相当重要的硫酸、硝酸、盐酸他们也都研究出来了。这些东西的原材料在古代都是能够找到的,制造工艺也并不高深,在古代的条件下完全能够制造成功。人们之所以不能成功,是因为他们的理论知识不完善的原因。当然也有一点运气的因素。
等等等等,乾符三年的岁月,就这样在物理、化学等方面不断重现近代科学成果的历程中,悄然地过去了。
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第二十章 郑畋进谏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在百官和宫中的宦官、宫女眼中,李俨炼丹的行为变得更加变本加厉。wWW、
在钟老神仙和吕小神仙帮忙炼丹的同时,他又在全国各地寻找到了更多精于炼丹的道士前来帮忙。钟离权交游广泛,认识的炼丹道士不少,正好让他一一写信前去延请。鼎盛时期曾经有多达三十多个的炼丹道士聚集在一起搞什么“炼丹”。
这么一来,太液池里面的蓬莱山早已经地方不够了,于是他们又在太液池东侧寻找了大批宫室,作为新的“炼丹室”。
本来这类实验室不应该在皇家禁苑中建立,但现在李俨并没有掌握大权,他可不愿意让这些东西脱离自己的视线。实验室中研究的东西都是关系到日后整个大唐格局的东西,万一不慎泄露,被什么有眼光的人学去,那就麻烦了。要知道古代的科学虽然理论不怎么样,实践方面可是相当了不起的。有眼光的人也是多不胜举,难保有谁看穿了其中奥秘。
如此规模宏大的科学研究,当然也得有个名目。要对那些一心想成仙的道士们讲什么科学,讲什么唯物主义,什么无神论,那是不可能的。于是乎,李俨就将他们的科学研究,说成是求仙的一种方法。
所谓“究物之理以近道也”,说是世上万物,已经包含了大道的奥秘,研究这些东西,也就是间接研究大道的过程。又说那些直接去追求“道”的人,只有极其稀少的天赋极高的人才能够成功。从古到今,也只有老庄二人成功。其他人通过这种方法,很少能够成功。而研究世间万物的奥秘,反而是这些天赋不高的人更加容易成道的一个途径。
同时还举出了许多传言中已经成仙,而在科学研究中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人。这样的人并不少见。毕竟古代的很多求仙道士,都同时在科学研究中有很大的成就。
于是乎,李俨主持的晚唐科学研究,就成了“仙学”研究。而由于这种研究跟传统“仙学”的不同,又被称为“新仙学”研究。而那些研究中的物理、化学现象,在那些没有现代科学知识的古代道士眼中也十分神奇,十足的是“仙迹”,倒也让他们更加增添了通过这种方法成仙的信心,于是研究起来也就更加卖力了。
李俨对这种现象并没有什么不满。因为在科学还不发达的时候,更了便于发展传播,便于让人接受,科学的研究,挂着宗教的牌子,这在后世的历史上是有先例的。西方近代科学最先就是打着神学的幌子进行的。很多科学家同时也是虔诚的基督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