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乾符元年三月,帝拜来鹄为帝师。
——《唐书*世祖襄帝本纪》
来鹄者,豫章人,少有大志,广学权谋机变之术,得鬼谷子真传,又能为政,有汉张子房之风也。咸通年间,举进士不第。后入韦保衡幕中。韦不纳其言,转投田令孜,认为主公。然其心早在帝侧也。故帝招之即应。后封豫章国公,食邑千户。谥“文忠”。按谥法,经纬天地曰文,虑国忘家曰忠。来公有经天纬地之才,归帝后鞠躬尽瘁,助帝平定中原,开疆拓土,故曰“文忠”。
——《唐书*列传*能臣谋臣列传*来鹄列传》
我心中一松。
我完全是在赌,赌这个来鹄的心理。
我知道,以来鹄这等才学,就连贵为宰相的韦保衡都无法留住他。田令孜就算对他言听计从,但到底是一个宦官,他身上宦官的通病在所难免。田令孜何德何能能够让来鹄认之为主?
所以我认为来鹄这样做,多半只是权宜之计,目的是为了取得田令孜的信任,同时还等待更好的时机。
此后我调查来鹄,开始一无所得,证明他并不是没有能力隐藏自己。但后来他居然又被查出了底细,这很可能是他故意露出来的破绽。目的,自然是为了我这个皇帝了。
投靠一个皇帝自然比投靠一个宦官更能够发挥作用。从后世流传的来鹄的诗篇,也可以看出他的确算得上是一个忧国忧民的人。要想让天下太平,百姓富庶,在皇帝手下自然比在宦官手下更能办到。
所以,我认为,他投奔田令孜的时候,眼睛恐怕早就瞄着我了!
幸运的是,我赌对了!
“来先生做出如此明显的暗示,朕如果还看不透,也就不配让来先生效忠了!”我心中大定,说话更加从容不迫了。
来鹄哈哈一笑:“算一算,陛下也该这个时候行动了。来某就知道陛下不会让来某失望的!”
“来先生即有如此打算,如何还陛下来某的称呼,是否太见外了?”
来鹄恍然道:“正是正是,微臣一时激动,竟然忘了!”当下正容一整衣冠,恭恭敬敬的行了个三跪九叩的大礼,口中呼道:“臣来鹄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也不躲闪,受了他这一礼,然后快步上前,将他扶起:“来卿快快请起!今日朕得来卿,如鱼得水,如虎添翼,若汉高祖之得子房,若汉昭烈之得诸葛!朕的大业成就,指日可待了!”等来鹄起身之后,又握着来鹄的手,亲切的道:“从今以后,来爱卿就是朕的帝师,出朝则为军师,入朝则为太傅,位与三公相当!”
三公在大唐的官职中,乃是人臣官位的顶峰!来鹄何等才学,自然知道得清清楚楚,立刻跪下谢恩。然而他的表现却相当平淡,并没有什么喜色。
我心中一动,想到来鹄这等人,只怕并不在乎权位官职。我仅用官职笼络,未必能让其真正归心。
当下心中已有计较,连忙止住他下拜之势,道:“来卿不必相谢。我知来卿胸怀保国安黎民的大志,只求能一展胸中所学,区区权位官职,并不放在眼中,又何必为此相谢呢?来卿相谢,不过迫于俗理而已。然来卿与朕君臣相得,那些虚礼就不用理会了吧!”
来鹄脸上现出感动之色,却再度向我拜谢。
这一次我并不阻拦,等他拜完之后,扶他起来道:“上一次来卿的跪拜是为了谢朕给来卿的官位官职,朕知来卿志不在此,所以不受。这一次来卿是为了谢朕给了来卿一个一展抱负的机会,朕就受了!”
接着又道:“来卿为朕帝师,朕自当敬之。从今往后,准来卿见朕不跪!在此朕指天为誓,只要来卿对朕的忠心一日还在,朕就一日将大事托付,决不反悔,永不做那狡兔死,走狗烹之事。来卿只管放心施展!他日若大业成就,朕必将来卿的功绩,亲手书于凌烟阁之上!”
用人之道,在于恩威并施。方才我使用太极拳,那是在施威,眼下就是在施恩了。
而施恩之道,不在什么钱财美女权势,只在投其所好。来鹄这等人,虽然不在乎权位,但却难逃好名习气。他们最喜的,就是大名千古流芳,最怕的,就是自己行事时有上位者掣肘。
我如今赞美其大志,给其见帝不跪的特殊恩遇,又发誓决不对其掣肘,还许诺将其功绩书于凌烟阁上,诸般手段,就不信他不对我归心!
要知道,那凌烟阁自太宗文皇帝将二十四有大功的开国功臣图谱于上,早就成了大唐臣子所向往之地。如果功绩能够入得凌烟阁,那其人大名是绝对会彪炳史册的!更何况由我这个皇帝亲笔书写,那更是莫大的殊荣。对于好名的人来说,这也是他们难以拒绝的致命诱惑,哪到来鹄不动心?
我清清楚楚的看见,来鹄的脸上,十分激动的神色一闪即逝。心中难免得意。任你来鹄何等才学过人,到底还是古人,有很多东西,还是要受到时代的局限啊!要换了现代人,我这些空头支票开出来,人家理都不会理!不见到真金白银,谁肯给你死心塌地办事?
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我携着来鹄的手,上了一辆马车。此时天色昏暗,那些少年卫士在马车外面警戒。他们虽然还是少年,身形却发育得相当好,一个个人高马大,与成人无异,倒也不用担心太过引人注目。
马车上,我和来鹄相谈甚欢。
来鹄果然才学出众,不但在权谋机变方面几乎无人能及,就算是军事、民政等等方面,也都是少有的博学,而说到对天下形式的掌握,更是十分精到。而我虽然才学不足,多出来的上千年见识加上对晚唐历史的熟悉,却勉强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倒也让来鹄不敢小瞧于我。
正想谈间,我忽然想起一事,问道:“来卿,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打算来辅佐朕的?”
来鹄道:“臣其实早就有这样的打算。当年臣投入韦相公幕中,就是想通过韦相公,辅佐一个明君,匡扶天下,重振大唐雄风。可惜先帝……”说到这里他向我望了一眼,欲言又止。
我知道他是因为说到我那个便宜皇帝老爹,担心我怪罪他妄议先君,所以才有些不敢说话。当下一挥手道:“来卿尽管直说,所谓言者无罪,只要来卿据实议论,就算说先皇的不是,朕也不怪罪于你。”
来鹄忙恭敬的点点头,却也不肯再说。
我知道他的心理。所谓“伴君如伴虎”,为人臣者,如果不恪守人臣本份,只怕大祸就将临头了。但我这个来自后世的人却不在乎这些,何况此时正好向来鹄表明我的开明态度,遂道:“来卿放心言说。朕有太宗文皇帝的气度,来卿也应该学学魏文贞公(魏征谥号是文贞)的胆识啊!”
来鹄满脸愧色,竟然跪倒:“陛下有此开明之风,臣却只顾明哲保身,实在有负陛下深恩,请陛下降罪!”
唉,真受不了这些古代人,动不动就下跪请罪,今天这是来鹄第几次下跪了?我又是第几次扶他了?我叹了口气,把他扶起,温言宽慰。
来鹄果然也不是等闲人物,片刻之后,就神色恢复如常,开始侃侃而谈。
原来他早就准备找一个贤明的君主辅佐。可惜懿宗不争气,他也就有点冷了心。等到我登基后,他想新君年幼,正好教导。如果韦保衡能够好生教导新君,那必能让新君成为一个贤明之主!因此有心帮助韦保衡教导新君。奈何新君如何还不知道,那韦保衡却完全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他也就冷了心,心想田令孜与小皇帝亲善,更容易接近小皇帝,何不去投靠田令孜?只需成为其心腹,或许还能够跟小皇帝联手,铲除这些宦官。于是就去投奔了田令孜,还认之为主,果然如愿与偿成为其心腹。
此时,我的人正在满长安城布舍眼线。这些举动,能够瞒得过田令孜,却如何瞒得过他?他来了兴趣,开始调查,竟然调查出这些人的背后跟我有隐隐约约的联系。再到后来,我派人去调查他,他来了个反调查,就已经笃定是我在搞鬼了。知道新君并不昏庸,更是少有的明白人,他心中就开始存了叛田投我之意。于是他在一个适当的时候,将自己的痕迹透露给了我那些调查他的人。
至于宫中存放酿酒资料的地方失火,自然也是他搞的鬼。当时长安城突然出现了三个不同的酒肆,他又得到情报说我在酿酒,更知道“落凤居”乃是我开的,自然而然的将三个酒肆联系起来。于是派人去宫中存放酿酒资料的地方偷看资料,以加例证。为了掩人耳目,制造混乱,这才放了一把火,但很快就让当值的宫女宦官注意到了。
等等等等。
听他说完,我不禁庆幸他心中对大唐还有忠义,否则田令孜有他相助,我只怕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正说间,外面的护卫突然一乱,不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