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第一弄臣-第4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宏的好心情,是建立在很多人的糟糕情绪的基础之上的。
正当谢宏享受着各种美好的时候,京城的永定门外的却有那么一群人,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戚容,还有很多人神情jī愤,偶然抬头北忘的时候,目光中也是燃烧着熊熊的怒火。
“午时已然过半,差不多到时候了吧……”说话的人语态黯然,虽然语气象是在询问,实际上却完全没有期待任何回答。
“只可惜了良弼兄,一腔理想还未施展就已然断hún于jiān佞小人的刀下,这叫我同等道情何以堪呐!”又有人悲声恸哭,哀痛的情绪很快感染了多人,一阵低泣声也是随之响起。
哀号声更添了几分凄凉之意,若是与谢宏房中的春景明媚相对应,实可谓冰火两重天。
这边的异常很快引起了路人的好奇,很多人望了一眼之后,都是大奇,虽然这些人多半都穿戴燕服,可从气度上就能看出他们的不凡,何况他们身边随从甚众,大有前呼后拥之势,这样一群人,怎么会表示出来无助和哀思的情绪呢?
要知道,他们可都是大人物啊!
“可怜刘东山,可惜顾良弼,当日若非老夫遣他二人前往督战,也许还未必会遭此劫,都是老夫一念之差啊!”守旧冲击之下,刘健也没了往日果决的气度,说话时显得有些婆妈,至少看在谢迁眼里是这样的。
顾佐可能还算是遭了池鱼之灾,可刘大夏却不是,从谢宏入京起,老刘就一直咬着他不放,首议逼宫的人也是他,以谢宏那个jiān佞的睚眦必报,又怎么可能放过这么一个仇家?
何况,谢宏把清算的重点放在了江南士人身上,闵圭、史琳等人如今已经羁押在审,看谢宏对刘、顾的手段,显然他们也难逃此劫,就算运气好保住一条命,只怕也是前程尽毁,若是做不得官,有没有那条命,区别很大吗?
虽然离那场朝会之后,才过了三天,可谢宏在京城中掀起的热潮却是方兴日盛,一切能拿出来说的,都能公诸天下。就连那个在士人中间可谓污名昭著的‘甲子园奏对’,如今居然也被搬上了戏台。
两个少年一唱一和,在台上评点天下弊政,又谈及转变手段,口口声声都是为国为民,可就凭他们也配?皇帝不学无术,弄臣更是阴狠狠毒,他们也能知道什么叫为国为民?谢迁是决然不信的。
可如今却是没人敢于tǐng身而出了,如自己这般的人物都被免除,谁又能如何呢?
就在前日的早朝上,礼部尚书马文升对唐伯虎出任御史一事暗示了否决,结果刚一散朝,马家在河南拥有良田千顷,多为强取豪夺而来的消息就传遍了京城,各大茶坊都在宣讲这条时评,而所谓的都察下院更是立刻倡议了弹劾。
虽然都察下院连个正经御史都没有,可是那里下层的人员却多,上面更是有皇帝的力tǐng,结合着民间的舆论大潮,马文升立刻就陷入了风雨飘摇的境地。
其实老马平时还是很低调的,连收支的马车都是用陈腐货色,士林中虽然对他家境况如何颇有所知,可普通苍生多半是不知道的,尤其是京城苍生,在京城马尚书可是素有清廉之名的。
所谓福之祸所依,比及候德坊引领的时评一曝光,老马一向引以为傲的清名转眼间就变了味,假惺惺的沽名钓誉,不苟言笑的伪君子,皮里阳秋的真小人,种种恶评如潮流一般涌来。
明眼人都已经看清楚了他的处境,摆在老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学张敷华,识相点自己求致仕,也许还能落得一个全身而退;要么就是学闵圭,死tǐng到底,最后被锦衣卫抓过去文明执法,然后完全身败名裂。
自己的这个本家手段之狠辣,行事之果决,着实让谢迁震惊了一番,并且也是从心里往外泛寒。
今天是谢迁和刘健两人离京的日子,这个日子比较特殊,因为这一天还是刘、顾二人被处刑的日子。谢迁很清楚,刘健之所以选择这一天离开,也有不忍见旧日的同僚落得这等悲惨下场的意思。
正如谢迁也不忍见顾佐身首异处一样,就算彼其间有些不合,可大家也总是同朝为官一场,难免有物伤其类之感,见到对方下场如此之惨却无法相救,更让他们无可奈何之余,倍感辛酸。
若是在以往,二人离京是不会有这么多人来相送的,对旧首辅示好,落在新首辅眼中,难免会给对方留下些芥蒂,智者固然不会行此不智之举。
可今天却是不合,一来李东阳自己也来了,二则但凡跟刘、顾二人有些交情的人,想法都跟刘健差不多,这种深入骨髓的无力感,他们实在是太久没有体验过了,只想着那个刑场越远越好。
“希贤兄也莫过于伤怀,东山他也算求仁得仁了,待他日一扫朝廷阴霾之时,总有他沉冤得雪的一天,到时候,东山在九泉之下,想必也会含笑而看的。”
李东阳跟刘大夏sī下里的交情还不错,不过事已至此,却也无法挽回了,与其感怀故人,还不如尽早策划对策才是,如今谢宏正磨刀霍霍,朝臣们自然不克不及如猪羊一般待宰,总要奋起抗衡才是。
“老夫已经嘱咐了下去,如今乃是危急生死之秋,待老夫去后,朝中诸人会捐弃偏见,唯宾之你马首是瞻,必不会拖你的后腿,你只管罢休应对即是。”刘健只是意气衰颓,政治智慧并没有下降,闻言便知李东阳之意,因此他也以旧部相托付。
正常情况下,新旧首辅更替,朝堂上多半要经过一番角逐之后,这才能最终稳定下来,可这种时候李东阳也没这个心情,刘健更是乐得自己人能有个好下场,因此两人才有了这番对答。
“子乔……”获得了刘健的许诺,李东阳又是转向了谢迁。
“承诺你的事情,我自然理会着,不过,李西涯,你也莫要忘了你许诺的事情,若是事有不谐,你也休要怪我言而无信。”谢迁很清楚李东阳要说什么,他断喝一声,直接打断了李东阳的话头。
谢迁没有刘健那么豁达。刘健当首辅已经颇有几年了,现在虽是被罢免,但在士林中的清名却是不减反增。而他自己引以为臂助的江南士林却是元气大伤,远远不是士林间获得的那点清誉所能够弥补的。
何况他一直视李东阳为竞争敌手,结果如今对方已经登上了首辅之位,而他自己却是被贬为平民,复起之日更是遥遥无期,若非是这样,他又怎会失落臂大局的引导江南士人攻击在朝的重臣?
固然他那举动也不纯粹是意气之争,江南士人是谢宏的重点冲击目标,若是朝中其他大臣受了谢宏的拉拢,在此过程中袖手旁观甚至落井下石,那就大势去矣。
因此,谢迁那看似感动的行为,其实也有些算计,为的就是显示实力,暗示自家的不成轻辱。以李东阳的政治智慧不会看不出,自然会设法来修补双方的关系,那么江南士林也可以稍微弥补回来一部分损失了。
至于他对李东阳的态度,那就纯属憋着的那口恶气作祟了。
李东阳重重点了颔首,沉声道:“子乔安心即是,老夫必不会让江南同道的血白流,一定会给众位一个交待的。”
“唉,希望圣人庇佑,不使大道沉湎,冬季宜速去,春景应早来啊!”刘健见诸事谈妥,也到了该启程的时候了,于是他望着秋日略略有些萧瑟的景象,也是长长的叹息了一声,也不知他是感叹季节的变迁,还是时局的转变,又或兼而有之。
“刘阁老说的极是,希望如此……”众人闻言也是唏嘘不已,气氛愈发凄切起来。RO。
''
'  '
第358章 故人西来,江南风物
谢宏也没去刑场观刑,倒不是为了**苦短,只不过从sī人角度上来讲,他对刘大夏也没有多大的冤仇。''除对方烧海图的那段公案之外,两人之间的敌对更多是因为立场不合罢了。
因此,看仇敌授首也没法让谢宏感到什么酣畅之情。目前他要做的,就是稳定了朝局之后,一方面普及教育,一方面推动各项技术的研发,尤其是造船技术,以便他接下来要推行的开海禁之策。
这些事千头万绪的很是麻烦,比做手艺活儿复杂多了,让他很是头疼。
“大人,外面有人求见,说是您在宣镇时的故人。”
“嗯?”谢宏眉毛一挑,宣镇的故人?他在宣府的旧识确实很多,不过大大都都已经跟在他身边,来了京城,那些没来的,多半都是交情泛泛或者对他不怎么看好的,就如同边军中的那些工匠一样,对那些人,谢宏是不会有什么好脸色的。
“来的是什么人?”
谢宏现在很忙,就算不忙国家大事,总也得忙活自己的家事,晴儿和灵儿总要定个吉日,早点娶过门才好,省的他还得夜袭,嗯,这么多大事要忙,不是什么人他都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