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篡唐-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来有郑宏毅帮衬着,终归是一件好事。
但郑仁基却挥手打断了他的话,“郑言庆,呵呵,我想起来了。
我记得你那小孙儿,今年也七岁了吧。”
“回大公子,年前时,已八岁了!”
古人计算年纪,大都是从十月怀胎开始。婴儿一出生,即为一岁;待过年时,又是一岁。等真正满周岁,就已经三岁了。郑世安也不知道言庆是在什么时候出生,所以在登记户籍的时候,就写上了他在路上抱养郑言庆的时间,正好是年末。
按此计算,郑言庆的真实年龄,不过六岁,但却按照八岁来说。
郑仁基点点头,笑道:“八岁,倒也是就学的年纪了……老郑啊,咱们的田庄,距离纥豆陵家的族村不远。我听说纥豆陵家准备开设族学……恩,这样吧,我回头与纥豆陵家的人说一下,就让言庆就近,在纥豆陵家的村学里就学,你看如何?”
郑世安闻听,大失所望!
————————————————————
新的一周开始了,还望兄弟们多支持啊!!!!!!!
第廿章 八百年门阀(第二更求票)
开皇末年,官学之风初显,但数量不多,普及程度也不算太大。1⑹  k小  说  wàp。1⑹κxs。c0m文字版首发
而在世族门阀里,族学已经兴起。特别是在关东士族中,族学的普及程度已经很大。当然了,真正的世族子弟大都是由家族请来先生,私相传授。担当先生的人,大都是当今名士,普通士子还没有资格来担当老师。族学,也称之为村学,主要是以启蒙教育为主,立足于族村当中,以适当的培养一些后备人才使用。
村学差不多是半公开的性质,招收的学子,也不是很严格。
能识个字,记个帐,基本上已经足够。如果想要得到更高的教育,那就要有一定的机缘。
郑家也有村学,在荥阳颇有名气。
如果真就是为了识字算账,以郑世安的能力,可以很轻松的把言庆送去里面学习,又何必跑来洛阳?
郑世安知道,郑仁基只是想用这种方式,来安抚一下他的情绪而已。
不过,郑世安也可以拒绝,可这样一来,只怕是让郑仁基对他更加反感。当下躬身感激了一句,然后就告辞离去。
————————————————————
后来,郑言庆听说,郑仁基赏了崔道林几十鞭子,而崔生则被掌嘴百记,打得牙齿都掉了好几颗。
徐世绩的确是把书信给了崔生,但在给崔生的时候,却说了一句话。
“老管家说了,这封信非常重要,让崔管家立刻看。”
这个‘让’字,带着一种命令的味道。崔生一听就火了!
你一个五体不全的老东西,如今被发配到了田庄,还敢跑过来命令我们爷们儿?
所以把信仍在了书桌上,崔生自去寻欢作乐,就抛在脑后。
而崔道林回来时,则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醒来后,崔生没提醒,他也没留意。
后来被崔道林在让人打扫书桌的时候,连带着那封书信,也一起给扔掉了!
总之,崔道林父子在一段时间里,怕是不敢再嚣张了。
言庆有些可惜,没能趁此机会把崔家父子搞掉,以后一定还会生出是非来。可他也清楚,想要搞掉崔家父子,没那么简单。有崔夫人在,一时半会儿也难成功。
权且忍耐一下吧!
反正日子还长,他郑言庆年纪还小,有的是时间,和崔道林父子斗法。
而且,他也懒得去理那崔道林父子,因为郑世安回来后告诉他,他马上要就学了……
“纥豆陵?怎么听着像是个胡人的名字,洛阳有这个家族吗?”
郑世安笑道:“怎么没有?纥豆陵这个姓氏,的确是胡人的姓氏。北魏年间,魏孝文帝从塞外迁三十八姓九十八部定居洛阳以后,纥豆陵就改为窦姓,明白了吧。”
窦姓?
郑言庆失声道:“可就是那安丰郡公的窦姓?”
郑世安点头,表示正确。
这窦姓,说起来是正经的汉家人。
早在汉朝时,窦姓分为清河观津窦姓和扶风平陵窦姓,涌现出不少知名的大人物。
西汉年间,汉文帝刘恒的老婆,就是清河观津窦姓人,也就是汉武帝的奶奶,窦太后。窦太后的哥哥窦长君早死,其子窦彭祖是汉武帝的南皮侯;而窦太后的弟弟窦少君则被封为章武侯,而窦少君的侄子,也就是汉武帝极为有名的魏其侯,窦婴。
东汉时,扶风平陵窦姓有名臣窦融。
窦融的曾孙女,是东汉桓帝皇后,而这位窦皇后的老爹,就是当时的大将军窦武。
时曹节等宦官为祸,窦武以外戚身份,联合当朝士族,准备诛杀宦官,不幸走漏消息。窦武因此而被诛杀,而窦氏族人则流落塞外,也就是纥豆陵氏的祖先。之所以将窦姓改为纥豆陵,是因为拓跋力微的威胁,不得已而变成了纥豆陵胡姓。
等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命塞外胡人定居河洛后,纥豆陵才又恢复了祖先窦姓。
郑言庆所说的安丰郡公,是个大人物。
这个人,叫做窦荣定,也是纥豆陵窦姓三祖房中窦善的儿子。自幼和杨坚交好,在西魏文帝时,为千牛备身,北周时因功而被封为前将军。窦荣定的老婆,就是隋文帝杨坚的姐姐。所以当隋文帝杨坚篡夺北周的时候,窦荣定的支持了杨坚。
想当年,纥豆陵回归时,一共有五兄弟。
老三窦岳、老四窦善、老五窦炽,都留下了赫赫战功,故而后世习惯性称呼纥豆陵氏为窦姓三祖房。窦岳的儿子,就是隋朝神武公窦毅。而窦毅的女儿更为有名,嫁给了唐高祖李渊,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太穆皇后’。当然了,此时窦家最著名的,就是窦荣定这一支。窦荣定虽然已经死了,可他的儿子窦抗,则官拜幽州总管,也是实权派的大人物。
“那这么说起来,窦家岂不是和咱们郑家一样,都是门阀世族?”
郑世安笑着点点头,又摇了摇头。
“说是这么说吧……如果论年月,这窦家的时间恐怕最久远。从清河观津窦姓开始,至今已有八百年的时间了。不过,观津窦氏和平陵都是,被胡化的很厉害,血统早就不纯了,如何能与我郑家相比?
观津窦氏,自北齐天平三年,窦泰战死之后,已青黄不接,早就没有了声息。
而平陵窦氏胡化的最厉害,也算不得纯正士族……呵呵,其实窦家现在挺尴尬的,在武川人眼中,窦家是士族;可是在士族眼中,窦家却是出自武川,不肯承认。
只是窦家的运气好,北周的时候,神武公夫人是北周皇室;开皇以后,窦荣定却成了皇上的姐夫。不过,窦家的能量也不小,特别是窦老三的孙女,嫁给了唐国公,其地位越发稳固……言庆,你如果不想去窦家村学就读,我也可以推掉。”
没想到,这窦家的事情,居然这么复杂!
郑言庆倒是不介意和窦家攀上关系,因为这窦家的背后,不仅仅有隋朝皇帝撑腰,更重要的是,那个唐国公李渊是窦家的女婿。说不定,可以借此机会,和李渊搭上关系?
恩,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言庆早就想和李渊搭上关系了。
特别是当他得知,那李渊的长子李建成,竟然和郑家有婚约,他就开始动了心思。
只是一等五年,李建成连个人影都不见,更不要说李渊了。
现在有窦家这个门路……恩,正好可以试一试。
虽然说只是村学,还进不了窦家的核心。但有这么一个关系,将来也容易说话嘛。
未雨绸缪的道理,郑言庆很明白。
也不知道,那位英明神武的唐太宗,现如今多大了呢?
“言庆,你怎么不说话?”
“啊,爷爷你刚才问我什么?”
郑言庆想的出神,没有听见郑世安的问话。
郑世安笑道:“我刚才说,你要是不想去纥豆陵家,我可以现在就去找大公子说。”
“去,为什么不去?”
没错,郑言庆是懂得很多诗词歌赋,可问题是,他对隋唐时代的文化,认识还非常的薄弱。能通过村学出来,也能更深刻的加以了解。最重要的是,能借此机会,拉近和李家的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郑世安见言庆态度坚决,也就不再赘言。
数日后,郑仁基派人来田庄,告之郑世安,郑言庆可以去窦家就学了……
————————————————————————————————
“世绩哥哥,再给我讲讲三国的故事吧。”
当郑言庆开始了他的启蒙教育时,徐世绩在洛阳城的郑家老宅里,正过的逍遥自在。
他原本就比郑宏毅年纪大,所以很自动的充当起了大哥的角色。
只是郑宏毅从小就娇生惯养,虽然母亲死的早,可郑仁基却只有他这么一个儿子。
所以,即便是崔夫人,对郑宏毅也是宠爱万分。
想要让郑宏毅低头,徐世绩想了很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