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世安知道,他抱回来的这个乖孙,绝非池中之物。所以,即便是心里面会奇怪,但郑世安还是会重视言庆的看法。郑仁基的车仗抵达洛阳,正是他偷偷报信。
要说起来,郑仁基这两年过的不错。
从一个普通的通事舍人,到如今的洛州曹掾位子,等同于后世一个普通的文职干部,一下子变成了市局的正处级领导。而这中间的跨度,只用了几年时间完成。
所以说,站队很关键。
当年太子之争,安远堂抛弃了隐太子杨勇,而站在了杨广的一边,自然获利斐然。
而今,太子杨广之位,已无人能够撼动。
郑仁基自然也春风得意。特别是杨广,对关陇贵族没有好感,提放心甚重。这就使得杨广向关东士族倾斜,并着重提拔一些当年他在江都招揽的南方衣冠门阀。
比如吴县张氏,就是其一。
郑仁基被委任为洛州曹掾,自然得益于杨素在杨广面前的推荐。
这曹掾之职,自东汉就有设置。不过当时主要是以太尉和相国府门下。而今隋朝开国以来,隋文帝杨坚对丞相的权利加以打压,曹掾之职,则分设于各州府下。
东曹掾,住仓谷事。
河洛又是钱粮重地,郑仁基这个东曹掾的位置,差不多等同于后世的财政局局长,负责提点税收,分管仓货,是一个不容任何人小觑的位子。河洛丰,天下足,虽说有些夸张,但关中地区对河洛的倚重,日益增加。只要郑仁基在这个位子上做好,日后当一州总管,也非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郑仁基更加重视这个职位。
不过,郑仁基不太满意郑大士派郑世安过来。
郑世安,不过一家奴而已,且五体不全,算个什么东西?
郑仁基是个典型的文士,对五体不全之人有强烈的抵触感。以前他官职卑微,加上郑大士看重郑世安,也不好说什么。可现在,郑仁基也算是成功人士,自然就有了自己的主见。这主见一产生,就特别反感郑大士的这个安排,更反感郑世安。
但他不能反对郑大仕,所以和夫人商量了一下,决定让崔道林过去,把郑世安打发到田庄去。我既然无法拒绝,就只能接受。可我接受是接受了,郑世安必须要听我的安排才行。如果他不愿意去田庄,那就让他回去,郑仁基也可以交代。
如果郑世安答应了,更好……
大家不用见面,省的天天在眼前晃悠,看着心烦。
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郑仁基带着妻儿老小,抵达洛阳城外。
自长安到洛阳,大体上就是沿谷水一路而上。远远的,就看见远处有黑压压的人群阻道。人群最前面,是十几个身穿破旧皮甲,散发披肩,裸露半臂的白发老者。
郑仁基听说后,心中不由得奇怪。
“我不是吩咐过了吗?不要声张,也不要迎接,我们自行入城……怎地崔道林还弄出这等阵仗?”
郑仁基身旁,是一个青年文士。
一袭白袍,外罩披风。白面短须,气度雍容,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贵族公子之气。
举手投足间,莫不有一种风范。
他一蹙两道剑眉,轻声言道:“郑仁兄,这些人似乎并非是来迎接咱们。”
话音未落,就见那十几个白发老者,大步流星走上前来。
那步履之间,透出一股子惨烈杀气。若非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绝难生出这种气质。
劫道的吗?
郑仁基也是拧着眉头,示意身边护卫,上前询问。
“敢问,可是大都督公子?”
一个白发老者,不等护卫开口,大声问道:“我等乃当年大都督帐下,猛虎侍从。”
“啊呀!”
郑仁基闻听,也吃了一惊。
“郑仁兄,何为猛虎侍从?”
“此乃当年我祖父麾下的亲随,古称猛虎侍从。”
郑仁基也不敢怠慢,连忙让前面护卫散开,上前几步,笑道:“几位老军,为何在此?”
老军,是对猛虎侍从的尊称。
那白发老者圆睁虎目,大声问道:“大公子,老军有礼了。听闻大公子今日前来,我等几个老头子有件事情,想来询问一下。当年大都督的话,是否还算得吗?”
大都督,是猛虎侍从对当年郑伟的尊称。
郑伟被封为襄城郡公,有食邑三千户。但他更喜欢别人称呼他做大都督,以此缅怀早年间的金戈铁马。
郑仁基一怔,“老军,家祖当年所言,如何算不得?”
“那好,老军就想问问大公子,为何要强罢天津桥街市,还要把我等赶去田庄居住?
我等从出生,就在天津桥长大,除了打铁之外,一无所长。
让我们去田庄,莫非是要我们去耕地不成?大公子,我们也不是倚老卖老,只是想要向大公子讨要一个说法。大公子如果说,大都督的话算不得,我们二话不说,离开天津桥就是。大公子,我等也非无赖,只要大公子一句话,我们立刻就走。”
郑仁基感觉不妙了……
他到现在,还没有弄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毕竟这天津桥罢市的事情,是崔夫人一手打理。郑仁基只知道崔夫人要整顿一下洛阳的产业,但具体怎么整顿,他还真就不清楚。听这意思,怎地要赶走这些老军?
世家子弟,最讲求声名。
如果他郑仁基今日没有一个说法,日后就别想立足洛阳。
只怕,此时此刻,那些洛阳的门阀豪族,都笑呵呵的在一旁看热闹,看他郑仁基的笑话。
郑仁基深吸一口气,“老军,城外风大,你们这把年纪……这样吧,我们老宅说话。”
这本是一番好意,哪知老军却激动起来。
“大公子美意,恕我等不敢承受。
前番我们去老宅询问,却被管家请出了官府中人,把我们赶了回去。老宅门槛太高,我等一介平民,实不敢再去。大公子,老宅我们不会去了,只请大公子给个痛快话,大都督的话,算不算得?算得,我们回去;算不得,我们也会散去。”
这些人,虽说是依附于郑家,但却为郑家立过汗马功劳。
郑仁基勃然大怒,“那郑世安是如何做事,立刻派人给我把他找来。”
“大公子,这件事和郑管家没有关系。郑管家如今在田庄,把田庄的老伙计们都拦住了。若非如此,当年尚存的二十八猛虎侍从,都会聚在这里,询问大公子。”
“郑世安不在洛阳?”
郑仁基这才想起来,他让崔道林过来接手,命郑世安去田庄了。
这崔道林,是怎么做事的?
郑仁基正色道:“老军,家祖当年说过的话,依旧算得……还请老军回天津桥,安生居住就是。每年的心意,会按时送去。仁基虽不才,绝不敢违背家祖之命。”
十几个老军,相视一眼。
“大公子,我们也听说了……洛阳不比其他地方,大公子来此就职,我们心里也高兴的很呢。心意就不必了,大公子还有许多地方要花销,我们有个安身之所,足矣。”
“是啊,大公子,有个安身之所就够了。”
“大公子,老军虽老,但尚可抡起大锤,自己能照顾好自己。我们今天来,就是想听大公子您一句话。既然大公子这么说了,我们就散了吧……大家,都散了吧。”
十几个老军一招呼,黑压压人群立刻散开。
郑仁基长出了一口气,扭头看了一眼身边的文士,“让颜少兄见笑了。”
“那里,郑家能屹立数百年,果然不一般。
有此一群血性猛士,安远堂焉能没落……呵呵,郑仁兄处理事情,真是很果断啊。”
“惭愧,惭愧!”
郑仁基脸发烧,一旁讪笑。
心中却恼怒非常:这崔道林也真是,怎如此不晓轻重?
————————————————————————————————
那个啥,明天就是一周之始,老新准备冲榜。
凌晨以后,还请兄弟们能多多支持,点击推荐……十二点后,还有一更。
第十九章 言庆就学(求推荐,求收藏)
从表面上看,事情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对郑仁基就职东曹掾而言,似乎没什么影响。1⑹ k小 说 wàp。1⑹κxs。c0m文字版首发
可郑仁基却知道,这件事足以令他颜面尽失。
而令他颜面尽失的,却不是他的那些个对手,也不是洛阳的门阀豪强。问题就出在崔道林的身上。当然郑仁基也清楚,天津桥罢市的事情,肯定是出自崔夫人。
私下里,他可以责备崔夫人,但说到底,还是崔道林不会做事。
“让郑世安到老宅见我!”
郑仁基阴沉着脸,对随行护卫下令。
他等上车,见崔夫人正搂着刚出生的女儿摇晃,一腔怒火,又无法倾泻……
“夫人,你让崔道林强迁天津桥街市了?”
崔夫人点点头,“是啊,我和你说过的嘛,洛阳产业问题不少,需要整治一下才好。”
“可你迁天津桥街市,为什么不和我说一声?”
“我当时说了啊,你说让我做主……怎么,莫非崔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