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空战仅仅打了半个小时,就以印度空军全线撤退结束。空战之中,72架中国战斗机在3架空中指挥机(本来叫做预警机,但是正确的称呼应该为指挥机,毕竟,这些具备有指挥空战的飞机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预警的作用)的协助下,很快就击退了120架印度战斗机,并且迅速的夺取了制空权。其实,这也只能怪印度的指挥机数量太少,而且巴基斯坦空军同时在另外三个战场上发动的空中突击牵制住了印度那几架可怜的指挥机,这才为中国空军的行动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而这样的空战,就如同拿着弓箭的部队与拿着刀剑的部队战斗一样,根本就不给对方近身格斗的机会,在很远的地方就消灭对手。所以,整场空战是没有多少悬念的,出了部分战斗中爆发了格斗空战之外,印度空军派来的战斗机简直是自投死路!
解除了印度防空战斗机的威胁之后,跟进的另外72架携带有对地攻击武器的攻击机开始对印度的地面防空系统,以及指挥系统,通信系统,机场等发动了全面打击。而为了保证印度无法在克什米尔战区再投入空中部队,打击的范围延伸到了印度北部地区。而在这次空中打击中,中国首次使用了自己的防空压制战斗机,以及防空压制武器。
说起防空压制,最出名的当然是美国的AGM…88“哈姆”导弹以及“野鼬鼠”战术战斗机中队了。当然,还有EA…6B,EF…110等电子战飞机。但是,现在美国已经取消了“野鼬鼠”战术战斗机中队,并且也没有单独发展防空系统压制战斗机了。而是在普通的战斗机上做一定的改进,能够在执行别的任务的时候,同时进行防空压制,而这中间,最出名的自然是EA…18F战斗机了。其实,中国自然知道防空压制战斗机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地空导弹系统越加发达的情况下,防空压制已经成为了对地打击中最重要的一项。而在这之前,中国一直都是使用常规武器在进行类似的打击任务。虽然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其效率却远比不上用专用战斗机携带专用武器执行这类任务的效率。而在这一情况下,中国必须要发展专用的防空压制战斗机,以及压制武器了!
在选择战斗机的时候,虽然很多人偏向使用F…10这种国产战斗机,有的也支持在F…15的基础上与法国合作研制。但是,最后中国空军仍然选择F…13这种重型战斗机为基础,研制防空压制战斗机。而这主要的工作是改进飞机的电子与雷达设备,并且用专门的防空压制武器以及电子战设备来武装这种攻击机。整个研制工作前后只花费了不足2年时间,而在印巴战争爆发的时候,已经有一个中队的12架F…13E投入使用,也很快就被派到了战场上来。
其实,在克什米尔地区出手并不是F…13E的第一次作战行动。早在中国对印度的导弹,核设施进行的那次打击中,这12架F…13E就已经参加了行动。只是后来中国很小心的避开了与这次空中打击有关的所有问题,将其列为了国家最高机密,所以也就没有人再谈论F…13E在这次攻击中所起到的作用了。
通过第一轮的空中打击,中国空军已经完全确立了在克什米尔上空的统治地位。为了保持住制空权,直到印度的第一阶段进攻结束,中国一直保持着一架指挥机24小时不间断的在克什米尔上空执行巡逻任务,并且有至少24架战斗机在控制着克什米尔的天空。而于此同时,大量的攻击机对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军事设施,以及重要的民用设施进行了猛烈的打击。
在“雷霆”行动的第二阶段,中国空军对克什米尔印控区发动了持续4天的空中打击。整场空中战役中,中国空军攻击机投出了至少5000吨的弹药,其中95%都是精确制导弹药。最后,用不到20架攻击机的代价,摧毁了印控区内75%的印度军事设施,40%的印度兵力,以及大量重要民用设施的战果。可以毫不客气的讲,中国的这次空中打击是非常成功的。毕竟,印度并不是越南,也不是台湾那样的对手,他有着完整的俄制防空系统,并且有着强大的空中力量。而中国空军能够用这么微弱的代价,换取了丰硕的战果。而这也表示,中国空军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空中部队之一,不但具备了用空战夺取制空权的能力,同时也具备了以对摧毁对方空军基地的办法来夺取绝对制空权的能力!
当中国的空中打击收到良好的效果之后,巴基斯坦的地面行动也进行得非常顺利。虽然,巴基斯坦缺乏低空突击能力,但是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这样的作战方法。而当中国空军扫除了他们前进道路上主要的障碍之后,进攻自然变得很顺利。其实,在巴基斯坦陆军开始进攻的时候,战场上空至少都有4架中国的攻击机在伴随前进,只要发现印度部队一出头,立即就会发动空中打击,帮助巴基斯坦进攻部队扫除前进道路上的敌人。
虽然,中国与巴基斯坦这种空地配合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在指挥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同时在情报沟通上,也存在着障碍。这些问题在第一阶段的行动中就暴露了出来,特别是当一枚中国空军投下的炸弹落到了巴基斯坦阵地上的时候,问题就显得格外明显了。经过中巴双方军事人员的紧急磋商,当天晚上,就对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制订出了解决的办法。
为了让空地联合行动能够更好的配合起来,中国做出了部分让步,特别是在指挥权上,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让步。而巴基斯坦也在各级部队中,特别是在前线部队中装备了中国的通信工具。现在,中国空军的攻击机可以直接由巴基斯坦军队发出攻击信号,而不需要得到中国指挥部的批准而发动攻击。现在,只要巴基斯坦进攻部队发现印度的抵抗部队,就能够马上用中国的通信仪器发出攻击指令,而在天空中巡逻的中国攻击机马上就进行打击。当然,也有部分中国攻击机在执行战场巡逻任务,这就不需要根据巴基斯坦的要求而发动攻击了。而在后面2天的行动中,中国还第一次将自己的联合战区指挥机投入到了战场上来。
对E…8,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这种在南联盟战争中第一次露面的转职对地打击指挥的指挥机表现出了很优秀的性能。而现在美国开发的E…10已经接近了收尾阶段,E…10是一种集合了空战指挥与对地攻击指挥功能为一体的攻击机。虽然,中国也在致力开发这类综合指挥机,但是比起美国的电子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特别是在计算机技术方面,中国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所以,中国的联合指挥机一直没有弄出个名堂来。而战争的需要,却让中国意识到,如果不能迅速的探测到地面威胁,并且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部署,指挥攻击机发动攻击的话,那空地协同作战将存在很大的问题,而且还会付出更多的代价。在这样的压力下,中国迅速的做出了先开发专职对地打击指挥机的决定。而这种YJ…13R就是在空中指挥机的基础上改进的。取掉了用于空中探测的多普勒雷达,装上了相控阵雷达,而雷达的天线分布在机身前段的两侧,具备了探测450公里范围内的地面目标的能力。而最先制造完成的两架YJ…13R在完成了基本测试之后,就投入到了印巴战场上!
可以毫不客气的讲,中国虽然在克什米尔战区投入了巨大的空中力量,但是这绝对不是中国空军刻意要支持巴基斯坦。换个方向看,就会发现,中国将这里当做了新式武器的实验场。而这时候,恐怕大家也明白了,中国为什么要在这个本不重要的战区用上这么巨大的空中力量了吧。其实,综观整个印巴战场,中国也只有在这里才能够实验新武器。毕竟,这里就挨着中国本土,如果新的武器系统出现了什么问题,可以很快的回到国内进行修理。当然,如果真出现新式战机被击落的情况的话,中国也可以马上出动特种部队,将战机的残骸夺回来或者销毁,而不落到印度的手中!
当中国全面参战的时候,印度才发现,中国在克什米尔地区的空中行动,正是在为全面参战做准备。鉴于中印边界地区的特殊情况,中国真要想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空中力量能否发挥出来,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而以中国以前的空军来看,虽然能够压制住印度空军,但是却无法对地面部队提供足够的支持。很显然,中国空军必须要由一支防空型的空军转变为以对地打击为主的空军了。而通过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战斗,中国空军积累起了足够的经验,同时新式武器也得到了检验。所以,当更大规模的空战开始之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