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解了接应部队的想法。在完成了封锁任务之后,在该港口的美军几乎都投降了,因为他们是没有能力游到加拿大大陆上去的,而且寒冷的海水也让他们不敢做出这种自杀般的举动!
当梅尼埃港的战斗结束的时候,安蒂科斯蒂岛的大规模战斗基本上就已经结束了!虽然还有一些地区的战斗没有结束,仍然有一些小股的加拿大军队在岛上继续抵抗着,但是这已经不影响中国军队占领安蒂科斯蒂岛了!
整个战役持续时间刚好一周,正好在计划的时限内完成了占领任务。而此时,海军的扫雷舰队也已经在圣劳伦斯湾内开辟出了一条安全航道,让运输船只能够将货物安全的送到安蒂科斯蒂岛的临时码头上去了!虽然扫雷舰队仍然还在继续清扫海湾内的水雷,为海军舰队开辟活动海域,但是至少,现在地面作战部队不需要担心物资供应,同时安蒂科斯蒂岛也成为了中国军队发动下一步进攻的基地了!
此时,魏明涛这边的战斗才进入了关键时期。在之前的战斗中,北美洲战区部队的主要任务就是牵制美军的主力部队,同时让一些二流部队到战场上热身,熟悉战场环境。当然,魏明涛也不是让这9天白白消耗掉的,即使是在阵地战中,魏明涛仍然将打击美军的有生力量放到了最为重要的位置上,并且抓紧这9天的时间消耗了美军的战斗力,好为后面的全面进攻打下基础!
在整个墨西哥战场上,战斗最为激烈的是阿瓜斯卡连特斯的攻防战,与上一才在克雷塔罗的战斗不一样,这次中国军队没有展开协同攻击,而是让地面装甲部队在战场上消耗美军的有生力量与战斗力,而且,整个攻防战斗中,中国军队的进攻都不算很犀利,但是这却给美军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显然,美军也在战场上吸取了很多的经验,特别是当克雷塔罗的战斗结束之后,美军指挥官也对魏明涛使用轻型突击部队的进攻战术产生了一种畏惧感。在部署阿瓜斯卡连特斯城的防御时,美军指挥官相当重视对轻型突击部队的防御,特别是对轻型突击部队在城市进攻战中的防御!为此,阿瓜斯卡连特斯城的防御部署都是针对中国轻型部队而设置的,反而把防御重装甲部队的能力降低了很多!
显然,魏明涛不是一个抱着某种战术不放的那种将领,当他发现了阿瓜斯卡连特斯城的防御部署所针对的都是轻型突击部队之后,立即就调整了进攻部署,把几支二流的装甲部队都顶了上去,然后让54军与28军在后面担任预备队,而原本应该充当主力的40军则在城市的外围掩护地面装甲部队进攻,打击那些敢于到城市外面来挑衅的美国军队!
中国军队的进攻战术改变之后,美军指挥官就发现他已经处于一个非常不利的位置了。此时,他是不敢贸然调整防御部署的,因为中国空军掌握着制空权,而且他只要一调整防御部署,那么在城区外虎视眈眈的40军肯定要杀上来,到时候不但无法建立起新的防御体系,反而会被中国军队顺势给拿下这座重要的城市。为能够弥补对重装甲部队防御准备不足的唯一办法就是加强兵力投入,在原有的防御阵地之外再构筑新的防御阵地!
美军的这些调动正好让魏明涛能够更好的达到他的目的,本来魏明涛就确定这次的进攻战斗以歼灭美军的有生力量为主,现在美军部队主动离开他们的防御工事,到外面来活动,按不就正好给了远程炮兵以及空军打击的机会吗?
在掌握了战场的制空权,制信息权这两大优势之后,远程打击火力的威力被发挥到了及至,不仅仅是空军与远程炮兵在这里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就连海军也插了一手进来,将阿瓜斯卡连特斯当做了火力打击部队的实验场,很多新开发出来的弹药都在这里得到了检验,同样的,打击部队也在这里得到了锻炼!
这也不是一次单独由中国军队承担的作战行动。在进攻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之后,魏明涛手下的两个师的外籍军团也参加了地面战斗。而阿根廷等南美国家答应提供的地面部队也到达了战场,在战斗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阿根廷的空军,在部署到了墨西哥南部的空军基地之后,已经在战场上承担起了战场支援的任务,让中国空军能够集中力量打击美军防线后的目标,同样的,也通过这次不算是太激烈的地面战斗让阿根廷空军掌握了与中国地面部队配合作战的能力!
这些,都是一种新的变化,虽然魏明涛对这些由外国人组成的军队没有太大的信心,但是当战斗打起来之后,魏明涛就不再这么想了!
在巴耶斯城附近的战斗基本上是由外籍军团完全承担的,当时魏明涛只将27军放到了外籍军团的后面,以便在不利的情况下稳定住战局,但是很快,他就发现自己的这一部署是多余的了!
巴耶斯城是墨西哥高原边缘上的一座重要城市,而当时中国军队的主要兵力虽然集中在了高原上,但是占领墨西哥湾滨海地区的平原也相当的重要,而且只要在这一方向上打开了通道,照样能够进军美国本土!所以,魏明涛就决定把外籍军团派到巴耶斯城去试下运气,顺便也检验一下这些主要由古巴人组成的军队到底有多强的战斗力!
魏明涛最初低估了古巴人的战斗意志与士气,而当巴耶斯城的战斗打响了之后,他才发现,古巴军人在战场上非常的勇敢,一点都不比中国军人差,虽然他们的素质要差一点,但是在美军面前,他们的勇敢足以弥补素质上的缺陷了!
两个师,不到3万人的地面部队,在巴耶斯城的战斗中,只花了两天的时间就攻进了城区,与至少4个师的美军展开了!虽然战斗中,中国空军,远程炮兵,以及其他盟国提供的支援部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古巴军队面对是实力接近自己三倍的敌人。显然,他们也在战斗中证明了古巴军人的能力!
第十四章军团末日
正文 第十四章军团末日
北美洲大陆上的战斗打得正酣的时候,欧洲那边也出事了,这对中国来说是好消息,但是对于美国来讲,这恐怕就是最为糟糕的消息了!
从中国海军控制了北大西洋的制海权之后,美国欧洲远征军基本上就已经失去了与国内的联系,虽然当时美军在欧洲战区储备的物资还算是丰富,但是这根本就维持不了美军的作战需要。更重要的是,欧洲也因为受到了全球性灾害的影响,而最终使美国军队在这里变得极为不受欢迎!即使,此时美军想维持他们在欧洲的统治地位,但是在无法与本土取得联系的情况下,部署在欧洲战区(包括了北非地区)的数百万美军其实已经是网中之鱼了!
因为没有总统的命令,美军欧洲战区司令官是不敢轻易让部队投降的,但是随着欧洲地区的局势逐渐的恶劣,美军在这里也变得举步维艰,不仅仅法国与英国的反美行动很快就进入了高潮,就连德国地区也出现了反叛现象。当北欧三国投靠了中国,并且向美国宣战之后,美军欧洲的局面就更加的窘迫了,因为当时这数百万美军的一个主要物资来源就是北欧三国!虽然美军司令官想过出兵占领北欧三国,但是中国军队先行一步,而他们还要跨越波罗的海,即使是在鼎盛时期,美军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占领北欧三国,现在也是有心无力了!
在全球地质大灾难中,欧洲其实只算的上是轻灾区,虽然阿尔卑斯山的地震给欧洲中部国家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而发生在大西洋中部海域的地震,以及发生在冰岛的地震都给欧洲的沿海地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比如冰岛火山喷发形成的烟尘就对英国以及挪威的很多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但是, 比起当时世界其他地方发生的灾害,欧洲地区的这点灾难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当时,欧洲只有不到5000万的受灾人口,只有葡萄牙,西班牙以及英国等地受到了强烈海啸的冲击,而死亡人数还不到1500万!
显然,这只能算是一场小灾难了,因为当时全世界死于海啸与地震的人数已经超过了15亿!这还没有算上日本列岛沉没而死亡的人数,因此,欧洲只能算是轻度灾难地区!但是,就这种轻度的灾难,仍然对欧洲的桅顶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为可以说,欧洲是受到战争灾难影响最深重的地区,在战争的连续打击下,欧洲各国承受灾难的能力都相当的弱,在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下,欧洲地区也因为这场灾难而迅速的陷入了混乱之中!
如果从严格的角度来讲,欧洲的内战才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开始。当时,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