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的是工业实力有多强大,那么这个国家能够输出的资源也就与他的工业,科技实力息息相关。而这是中东国家的统一弱点。他们哪来的那么多闲散资金来支持巴基斯坦?
当问题归纳总结之后,就很明显了。这些钱肯定不完全是由伊斯兰世界提供的,肯定还有某个幕后支持者在向巴基斯坦提供援助。那样的话,问题就更加的明显了,仅仅从经济实力上来看,出了中国之外,还有哪个国家可以在这场大规模地区性战争中为巴基斯坦提供支持呢?
最终,问题的焦点仍然回到了中国的身上。很明显,中国正在以某种欧美不知道的方式,后者说是欧美已经知道,但是不可能点明的方式在为巴基斯坦提供援助。中国确实没有向巴基斯坦提供直接的援助,至少是没有让欧美知道他们的直接援助。但是,中国确实是在为巴基斯坦提供战争援助。这就已经很能够说明问题了。
中国为什么要向巴基斯坦提供援助?答案很容易就找到了,因为中国不希望看到巴基斯坦被欧美踩在脚下,那么中国已经知道欧美的计划了?其实这也很简单,谁都知道欧美在理由不充分的情况下发现这场战争,那么目的就是相当明显的。当然,欧美明白过来的时间是晚了点,但是他们至少已经搞清楚了这个问题。
另外,中国通过这种援助,难道就可以帮助巴基斯坦避免失败吗?答案是否定的,即使伊朗发动了全伊斯兰世界来帮助巴基斯坦作战,但是这种帮助所带来的效果并不显著,特别是在欧美加强了对战场的控制,并且准备发动登陆作战的时候,这种帮助显然只是螳臂当车,最多只是延缓了战争的进程而已,而根本无法改变最后的结果。
那么,中国还有什么样的动作呢?这又回到了老问题上,即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态度。通过分析伊斯兰国家的行动,欧美明确的知道了一点,即中国不会眼看着巴基斯坦失败而不给予援助。那么中国现在为什么要保持一种不愿意介入的姿态呢?如果是在以往的话,中国肯定亲自出兵来打这场战争了,即使冒着与欧美全面开战的危险,中国人也不会回避,那么这次,他们为什么要表现得这么的扭捏,而不尽快的亮出底牌呢?难道中国还在等待时机吗?
当欧美搞清楚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是战争爆发一周之后了,而此时,欧洲向阿拉伯海集结的登陆部队已经到达,而美国的登陆部队也已经在递戈加西亚休整了三天了。战场上,随着欧美投入的制空与打击力量越来越多,伊朗的那点援助也很快被压制了下去。登陆行动即将展开,而此时要想改变战争计划已经迟了一点。而且,在没有完全搞明白中国的态度之前,欧美也想先试一试中国的底线,好知道中国的真实企图以及态度。而这就让他们失去了最后一次避免陷入战争泥潭的机会,当他们的第一批登陆部队开始向巴基斯坦南部地区集结的时候,机会也就溜走了。
巴基斯坦的海岸线并不长,即使把巴基斯坦控制的印度沿海地区那一部分也算上,也不过2000多公里,而且,巴基斯坦沿海地区适合登陆的地点也很少。西部地区靠近中莫克兰山脉,虽然有一部分平坦的海岸线,但是并不适合登陆部队展开。而东部地区是印度和的入海口,有大量的沼泽地带,很不适合陆军作战。总之,要按照常规的方式在巴基斯坦沿海地区展开登陆作战的话,难度是相当大的,而且没有哪个将军愿意让自己的士兵去冒这个险,与巴基斯坦陆军打一场正规的地面战,这简直是得不偿失!
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即展开一次特种登陆作战,而且在此之前,已经有了这一类的战例。这次,欧美又是在向中国学习经验了。早在中俄战争时期,中国就在俄罗斯的远东沿海地区展开了多次卓有成效的特种登陆行动,而且当时的作战条件比现在处于亚热带的巴基斯坦南部地区还要恶劣,而中国的军队就是依靠新式的登陆作战战术取得了胜利,那么欧美没有理由不采用这种能够避免登陆部队陷入苦战,而且可以回避恶劣的登陆条件的战术!
相应的登陆作战计划早就已经制订好了,这在战争爆发之前,欧美就已经确定了基本的作战方案。即采用重点控制战术,先控制登陆场纵深地区的重要地点,比如交通枢纽,物资补给战,军事基地。与中国所采用的行动不同的是,欧美人回避了重要的城市,因为他们的兵力有限,而且害怕陷入到城市战的泥潭之中,所以有意的回避了城市这个难以控制的目标。在控制了纵深地区之后,大部队上岸,控制一个,或者几个重要的港口。登陆行动也就宣告成功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怎么控制占领的地区,并且向巴基斯坦内部地区进攻。
当然,欧洲与美国的指挥官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他们所能够采取的唯一的一种登陆方案。而正因为其独特性,所以中国与巴基斯坦方面很容易就猜测到了他们的作战计划,因此就理所当然的采取了相应的部署来应付欧美的登陆行动!而在欧美看来,巴基斯坦将岸防部队靠后部署,而且不在沿海地区进行重点防御这只是个圈套而已,这是吸引他们采用常规登陆的圈套。以巴基斯坦陆军的机动能力,他们可以在欧美的登陆部队上岸不到4个消失,即登陆部队还没有建立起稳固的防御阵地之前,发动装甲集群冲锋,将他们赶下海去。所以,欧美的指挥官并没有认识到,对方已经识破了他们的伎俩,一场本应该是绝妙的战术安排的行动,就这么演化成为了一场正面的对抗!
其实,影响到这场登陆行动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兵力分配,两国陆战队的协调,以及选择登陆时间等等方面。但是,欧美的指挥官并没有考虑到一个问题,即他们即使登陆成功了,就能够使战争结束吗?当然,说深一点,这不属于前线指挥官应该考虑的事情,而是后方的政治家应该考虑的事情。
通过前面一周的战斗,巴基斯坦军队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战斗力,以及捍卫者保卫自己家园的那种高昂的士气并没有引起欧美高层多大的重视,在他们的眼中,战争就是机器,信息以及火力的发言场,只要有这三个要素,那么战争的胜利就指日可待。这与欧美的一惯战争思想是分不开的,在他们看来,人只是操作战争机器的另外一种工具而已,人在战争中的作用并不是那么的重要。而正是这一点的疏忽,让他们觉得战胜巴基斯坦并不是一件难事。确实,要瓦解一个国家的武装力量,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在西方世界主导全球的几百年时间中,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不下百次,但是要征服一个民族却并不是瓦解他们的武装力量,而要征服一个民族,所需要付出做出的努力就没有那么的容易了!
这场战争,虽然看起来是巴基斯坦的军队在与欧美作战,但是,在巴基斯坦人看来,这是关系到他们民族存亡的一场战争。任何一个巴基斯坦人都不会忘记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那段悲痛的历史,作为一个被当时的“日不落帝国”奴役了数百年的民族,他们绝对不会再容忍被同样的一个对手再奴役一次!当然,在大多数巴基斯坦人看来,现在的欧洲就是以往“日不落帝国”的新代表,而欧美根本就是一家人!所以,当这鬯被强加到他们头上的战争要继续扩大的时候,已经不仅仅是巴基斯坦的军队在作战,巴基斯坦的人民也开始了与侵略者的战斗!
那么,这就不仅仅是一场瓦解国家武装力量的战争了。这是一场征服一个民族的战争,征服一个有2亿多人,而且得到了另外数亿人直接支持,还有二十多亿人在后面为其提供帮助的民族的战争!
如果欧美那些决定战争的领导人能够早一点意识到这个问题的话,那么他们还可以避免后面发生的危机。但是就如同以往美国所犯下的每一次错误一样,都是在问题爆发出来之后才意识到了问题的本质,而这时候,要想避免灾难就已经太迟了!
当时,影响欧美决策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国一直没有明确的态度!这是一个很不确定的因素。虽然,中国在原则上并不反对这场战争,因为中国已经暗示了欧美,他们也不希望看到由巴基斯坦来主导南亚地区的事务,但是中国人却更不愿意让欧美来干预南亚地区的事务。那么,一场本在削弱巴基斯坦的有限战争是中国可以接受的。但是,中国的底线在哪?欧洲与美国人都拿不准这一点。中国在南海地区集结的庞大的海军舰队一直都没有进入印度洋,而中国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