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正当的职业,是拿国家的钱,负责国家安全,为国家战斗的机器,而并不再是在履行自己保卫国家的义务了!当然,这种改革引起的反响是非常巨大的,在很大的程度上,也虚弱了中国国内对扩张战争的反对态度,毕竟军人是拿了政府的钱,就必须要尽到自己的职责!
起初,中国是考虑到世界大战不会在短时间内爆发,所以中国面临的只是局部战争的威胁,而第五次中东战争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让中国看到,如果没有一支职业军队的话,中国将难以在世界各地施展开手脚,而且处理国内的反战浪潮也将非常麻烦。所以,中国并没有考虑到会在2045年爆发与日本的全面战争。当然,从这方面看来,中国在当时的决策是正确的,至少在后来的几次对外军事行动,特别是在安哥拉的恢复秩序行动,虽然遭受到了巨大的伤亡,但是在国内引起的反战情绪并不严重,所以这是一种切合实际的改革。但是,现在与日本爆发了全面战争,志愿兵役制在很大的程度上已经不再实用了!
战争爆发的时候,中国只有200万左右的兵力,其中陆军80万,空军50万,海军60万,另外还有10万文职等人员。这样的兵力,能够保证中国同时打赢两场中等规模的局部战争,或者在应付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的同时,镇压住另外的一场小规模局部战争。但是,在与日本的全面战争中,这点兵力是绝对不够用的。战争爆发之后,陆海空三军很快就拿出了各自的扩军计划,按照三军的要求,陆军兵力至少需要扩充到250万,海军需要扩充2两支舰队,人员至少需要120万,空军需要扩充50%以上,人员需要达到80万,那么总兵力就至少需要450万,即使经过总参谋部的精简,也至少需要400万兵力,才能够保证在与日本的战争中不至于出现兵力紧缺的现象,而要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恐怕兵力需要扩充到600万以上!而就凭这点,志愿兵役制已经无法满足战争的要求了!
所以,在战争爆发之后,中央军委首先考虑到的就是恢复义务兵役制,以此扩大中国军队的兵力。但是,在实行了15年的志愿兵役制之后,要想再恢复义务兵役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就遭到了很多平民的反对,特别是很多城市中,那些“首先富裕”起来的年轻人,根本就不愿意放弃舒服的生活,去前线战场上冒险!当然,这也从一个层面上反映了中国的贫富差距这个社会问题。反正,现在要重新实行义务兵役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而现在,中国国内的反战情绪虽然没有很明显的表现出来,但是在征兵的时候,却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关于恢复义务兵役制的问题,已经提交到了人大常委会,虽然在战时,常委会具备有全体会议的效力,但是要想让义务兵役制恢复过来,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现在,日本准备偷袭舟山港的情报,对中国的国家领导人来讲,确实是件“好”事,至少,这能够引起全国人民的警惕心理,调动国家的战争意志,让义务兵役制能够顺利通过,解决军队的兵源问题。所以,在对待这一问题方面,国家的三个领导人的态度是一致的,这是日本自己交出来的一个机会!
当然,关于彻底解决日本的战略计划早在2020年之前就已经制订好了,虽然20多年中,该计划一直在改变,但是中心却没有变,一定要找到一个最好的机会,彻底的解决日本问题。而日本主动偷袭中国海军最大的基地,那么这就是将中国逼到绝路上,让这场战争发展到无法用战争之外的手段解决的阶段上来。因此,三位领导人也将这方面考虑到了。
不管怎么样,中国其实早在日本制订偷袭舟山港之前,就已经知道了日本的这个计划,甚至连日本大概的偷袭时间都已经掌握了,但是中国并没有做更多动作,只是将4艘在舟山港内休整的航母提前调走,同时让4艘油轮伪装成了航母。另外的战舰却并没有调离,因为大规模的调动,必然引起日本方面的怀疑!
关于中国此时这么做,到底值得还是不值得,一直是历史上最大的争议。当然,中国高层这么决定,到底是正确,还是错误,历史早已经证明了。而历史是无法改变的,那么就只能够从历史发展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一事件了!
当日本决定偷袭中国舟山港的时候,中国的潜艇部队也正在系统,虽然这不是去偷袭日本某处海军基地的,但是对日本的打击却绝对不比偷袭一处军港轻微!
从战术使用原则上,潜艇最大的用处不是在正规海战中,也不是与水面战舰抗衡,而是对商船队进行袭击,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并且得到了实际的证明!所以,中国在制订潜艇的战术使用原则时,严格的遵从了这一原理,将潜艇兵力主要用于打击日本的商船队上,而不是对日本海军战舰进行袭击。
当然,早在中日全面战争爆发之前很久,中国海军潜艇部就制订好了各种针对日本的潜艇作战计划。所有计划的核心内容只有一点,用潜艇封锁日本,彻底的拖垮日本的经济,军事,以及民间生活等等,以此摧毁日本的战争潜力,摧毁日本的战争机器,最终迫使日本投降。当然,现在不存在日本投降的问题了,最终就是战胜日本!
关于潜艇部队的三条作战计划,即攻击日本战舰,攻击日本商船队,以及在日本港口进行布雷封锁,总参谋部批准了前两条,而暂时没有同意让潜艇去封锁日本的所有港口。首先,现在这场战争还只算得上是一场局部战争,所以不但中国还与很多国家有着联系,日本也是一样,与很多国家在进行正规的贸易。所以,如果封锁日本港口的话,将很有可能误炸别国的船只,到时候,造成的影响将极为恶劣。另外,就是潜艇在执行封锁港口任务的时候,存在着的风险性是非常大的。根据中国海军潜艇部队自己的研究表明,在潜艇所承担的三项任务中,执行港口封锁任务是最危险的。现在,中国还没有完全占据海洋上的优势地位,所以,让潜艇去冒险并不是一件划算的事情。为此,总参谋部在批准潜艇的前两项任务的时候,还加以了特别说明!
在攻击日本战舰方面,应该尽量选取落单的,或者是受伤的,或者是没有多少反潜能力的战舰下手,而绝对不应该对日本有着强大反潜力量的舰队冒险进行攻击!因为这点限制,中国潜艇部队显然无法在正面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了,毕竟在战争时期,日本战舰不可能在没有反潜兵力的掩护下单独行动。但是,这条命令也是相当灵活的,所以给很多艺高胆大的潜艇艇长留下了机会,这也为中国的潜艇部队创造了更辉煌的战绩!
在攻击日本商船队方面,必须要先确认商船队的身份,尽量避免袭击第三国的商船,而并非无限制的潜艇战!可以说,无限制的潜艇战最能够削弱日本的战争实力,但是也最容易引来不必要的麻烦。现在,日本仍然保持着与欧洲,美国等国家的外贸关系,如果冒险袭击了美国与欧洲的商船,那对中国带来的影响有多大,谁心里都清楚。而也正因为这点限制,让潜艇在执行破交任务的时候,显得格外的小心,导致在正式实行无限制潜艇战之前,中国潜艇的破交行动并不是很顺利,也不是很成功了!
可以说,在战争初期,中国海军核潜艇发挥的作用很有点让人感到意外。在潜艇最擅长的破交作战方面,潜艇的表现并不尽人意。在头半年的战争中,中国潜艇只击沉了250万吨日本商船,而日本潜艇则击沉了180万吨中国商船。换句话讲,中国潜艇在占有优势的情况下,竟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但是,在对日本战舰的偷袭方面,中国潜艇的表现则大大的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料。战争的头半年内,攻击型核潜艇击沉的日本战舰竟然超过了海面舰队击沉的日本战舰,成为了中国海军中功劳最大的部队!
当然,潜艇战是非常残酷的,而损失也根本就无法避免。在前半年的战争中,日本公布的战果为。自己损失了12艘潜艇,击沉8艘核潜艇。看起来,日本是吃了亏,但是日本的潜艇性能根本就比不上中国潜艇,所以日本潜艇是占了便宜的。当然,这些数字都有点夸张,现在我们知道,当时的半年战争中,中国损失了5艘核潜艇,而日本却损失了18艘常规潜艇,双方的战损比相差并不是很大。当然,半年后,大批新式核潜艇服役之后,中国潜艇部队已经能够抽调出兵力为自己的商船队护航了。而这之后,日本潜艇根本就占不到一点便宜